1. 研究背景
据统计,2021届毕业的高校大学生总人数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实习人数节节攀高,但“免费劳动力”、“廉价大学生”、“实习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实习问题接踵而来。为此,展开关于川内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研究,探讨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以期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促进就业。
通过文献分析法发现:李世辉、龙思远(2017年)认为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实习机制存在高校、产业、政府和学生四大主体自身作为不到位且缺乏联动的问题,提出应该引入第三方实习平台,建立高效的“五体联动”机制以保障和提高大学生实习实践能力 [1]。王志梅、龚青、李骏婷、骆南峰、程延园、葛晓蕾(2017年)认为大学生实习是体验式学习,并对目前关于大学生实习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实施效果、作用机制等五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同时表示未来更多的研究应当关注实习领域,探索其特殊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实践中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2]。丁小浩、马世妹、朱菲菲(2018年)基于目前自主实习和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的混合方式,对其影响因素和就业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更有利于就业对口,而大学生自主实习更能提高就业起薪,但两种实习方式本身并不影响整体就业满意度 [3]。丁小浩、魏哈、乐康、约翰·摩根认为,在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背景下,大学生被迫加紧提前学习,而在实习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大学学习有害,因此通过研究表明,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为学生过度实习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4]。侯义安认为,成功的实习可以起到学校、学生与行业之间“双赢”的三角伙伴关系作用,尤其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而大学生实习期望和认知差距影响大学生实习,因此从性别和多元智力的角度探讨学生对实习的期望,以期事先避免潜在的差距 [5]。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实习问题的调查研究,但是大部分侧重于对实习问题的归纳或研究,缺乏对大学生这个实习主体的实地调研。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侧重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探讨其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充分就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川内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填写问卷的调查方式,总共收集了349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性别比例男生为136人(39.24%),女生为213人(60.76%);年级比例为大一65人(17.44%),大二150人(43.60%),大三73人(21.22%),大四61人(17.74%);学校类型比例为普通本科317人(90.70%),“985”、“211”高校32人(9.30%),调查对象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investigation
表1.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实习问题的文献,结合川内当下大学生实习的现状,探究目前川内大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
2) 访谈法:采用线下的方式对不同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访谈,总计访谈44人,通过实习意愿以及实习满意度等问题,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实习的一些情况,并加以总结分析,为编制封闭式问卷提供依据。
3) 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分析与访谈的基础上,自编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采用打分制对大学生实习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调查。首先从大学生实习动机入手,然后从个人、企业、学校、社会四个维度研究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人层面包括个人学历、专业对口性、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未来发展等方面;企业层面包括公司发展前景、员工福利及实习薪资、企业知名度、实习工作含金量、就业地区、工作氛围等方面;学校层面包括学校知名度及特色专业、学校对于实习的要求、对于学生实习的支持力度三个方面;社会层面包括国家实习政策、实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学生实习平台三个方面。最后收集一定的建议,以便为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提供参考意见。
2.3. 信效度分析
根据表2信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上,总体的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914,根据删除项后的克隆巴赫系数可以看出都是小于总体的。因此,影响实习满意度因素的维度不需要调整。而因为总体的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914,接近1,可靠性很高,所以,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信度非常好。
本次问卷的KMO检验的系数结果为0.945,靠近1,说明问卷的效度好。根据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也可以看出,本次检验的显著性无限接近于0,所以问卷的效度较好。

Table 2. Four-dimensional confidence test on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表2. 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四维度信度检验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实习总体满意度分析
实习作为大学生走出校园、接触职场的一环,对于大学生能否适应职场生活、找准未来职业发展定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表3所示,对于有实习规划并且已经实习过的201位大学生,53.62%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最近一次的实习是比较满意,14.01%的大学生非常满意,29.47%的大学生一般满意,仅有2.9%的大学生不满意。所以,大部分实习过的大学生实习满意度较高。

Table 3.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internship
表3. 大学生实习总体满意度
综上所述,大学期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有实习意愿和实习规划,且付诸行动的大学生的实习动机和实习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实习动机越强烈,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素越重要,实习满意度越高。
3.2.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3.2.1.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总体因素分析
根据表4可知,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四大因素的平均大于3.5,说明各影响因素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较强。其中,影响实习满意度的企业因素平均值高达3.83,说明在四大因素中企业因素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较高。
3.2.2.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自身因素分析
根据表5与收集数据时设定的打分原则可看出,越靠近5意味着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越强,越靠近1意味着相关性越弱。影响实习满意度的个人因素平均值大于3.1,说明以上因素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有相关性。其中,个人未来发展、专业对口性、个人学历、个人经验与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在个人维度里较强,而个人政治面貌和个人家庭社会关系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大学生应该规划好个人未来发展计划,以选择合适的实习职位。

Table 4.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表4.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总体因素分析

Table 5.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 level on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表5.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自身因素分析
3.2.3.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学校因素分析
根据表6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学校因素平均分大于3.5,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学校的知名度以及特色专业、学校对于学生实习支持力度在该层面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学校应重点打造自身特色专业,加强社会、学生、企业三方的交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

Table 6. Analysis of school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表6.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学校因素分析
3.2.4.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企业因素分析
由表7可知,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企业因素平均分也大于3.7,是4个维度里面平均分最高的,也就是说企业层面的因素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实习工作含金量、实习薪酬及员工福利、公司发展前景、实习氛围在企业层面相关性很强,均值高于3.9。在前面实习动机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了实习薪酬与福利在实习动机中占比较为靠后,而到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时,实习薪酬及福利与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极强,两个结论相悖,通过分析得到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对于自我发展、基本生活需求较为强烈,更关注实习薪酬问题。可见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渴望得到企业的回报、尊重和认可,并且得到较为满意的实习薪酬也能让他们对公司更有归属感、对工作更有责任感。因此,企业应优化实习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满足大学生实习诉求,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

Table 7. Analysis of enterprise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表7.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企业因素分析
3.2.5.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社会因素分析
据表8可知,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社会因素平均分也大于3.7,说明该层面的影响因素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具有相关性。根据访谈和文献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大学生权益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也较为薄弱,因此,应健全大学生实习平台、完善实习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大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意识,从而打造良好的实习环境,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促进社会就业。

Table 8.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表8. 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社会因素分析
4. 对策建议
4.1. 企业应完善实习管理体系,优化实习过程
企业是大学生实习的主要客体,当企业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同时,实习生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价值。首先,对于企业来讲,如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招纳实习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占领市场先机。其次,实习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根据影响大学生实习满意度的企业因素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大学生实习所看重的并非完全是薪酬福利,也侧重于关注实习工作的含金量。如果企业能够将大学生实习的工作安排好、管理好、指导好,完善企业内部的实习生管理制度,让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更高的收获感与满意度,这样更能发挥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4.1.1. 增加实习薪酬,提高实习待遇
薪酬是对于员工提供的工作和服务所做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回报,对于保障员工个人基本生存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激励员工具有重要作用。企业作为大学生实习的客体,在大学生实习过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面对目前实习薪资和福利较低、实习薪酬不公平的问题,应完善实习薪酬管理体系,调整实习薪酬结构,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合理地增加实习薪资和福利,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留住实习人才。实习生作为企业的一员,面对自己实习期间的所付出的劳动,应该得到一定的、公平的回报,以满足大学生基本生活、尊重、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
4.1.2. 增加实习工作含金量,提升实习生实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面对目前“实习生打杂”、“实习跑腿”等实习工作内容含金量不高的问题,企业作为实习客体,应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实习生工作规划安排。首先,企业应据职位空缺填补计划选择最为合适的实习生;其次,注重实习生岗前培训的质量,尤其提升岗位培训和技术能力培训,以便实习生掌握更具实践性和专业性的能力,更快地适应实习环境和实习岗位,进入实习角色;再者,在大学生实习期间,为其选择最为合适的实习老师,指导实习工作,解决实习难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实习工作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最后,安排合理地实习工作内容,最大程度地增加其实习工作内容的含金量,让实习生有较强的实习获得感,以便提升大学生实习满意度,也能为企业培育人才。
4.1.3. 签订合理的劳动协议,注重保障实习生个人权益
在法制社会下,面对“实习权益受到侵犯”、“实习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企业作为与保护大学生实习权益息息相关的一方,应该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与实习生签订合理的劳动协议,尽可能保护实习生个人权益,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留住优秀的实习生,从而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库。
4.2. 高校、学生与企业加强联系,实现三方联动
4.2.1. 学校应加强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以便与社会实际需要人才接轨
学校作为人才培育中心,在解决实习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以有效迎合社会实际人才需求。据问卷调查可知,学校知名度和特色专业与大学生实习满意度有一定相关性,所以,高校还需要不断发展自身,打造国家特色专业,增加学校专业多样性和特色性,以提高学校知名度,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实习资源,从而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
4.2.2. 学生自身注重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并提升个人实习权益保护意识
面对目前存在的实习问题和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具备忧患意识,改进自身能力的不足,增加自身就业竞争力。在学习上,注重夯实个人专业知识基础,提升个人专业力;在工作上,积极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践等,积累更为丰富的实习、实践经验,提升自身实践和工作能力;在生活上,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多了解实习政策及法律法规,提升个人权益保护意识,以保护自身实习权益。
4.2.3. 加强高校、学生、企业的交流,做到三方联动
高校、企业、学生都在大学生实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此,提高大学生实习满意度,促进大学生就业,必然需要加强高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动。高校在三方联动中必然扮演着沟通桥梁的作用,对于学生,它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实习指导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习过程;对于企业,它可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最大程度地为合作企业提供合适的实习人才。总之,相信通过加强高校、学生、企业之间的联动,可以提高大学生实习参与度、收获感、满意度。
4.3. 国家健全实习政策,提高实习权益法律保障
国家作为中心,应发挥其领导、规范作用。面对目前“实习生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免费劳动力”等实习问题,更应尽快健全实习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层面对大学生实习权益进行强制性的立法保护,并且完善实习政策,尽可能地给高校实习生一定的实习福利,缓解大学生实习经济压力,解决大学生实习难题,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国家应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特别要明晰学生、高校以及企业三方的权利义务,做好学生权益保障工作,以提高实习质量,切实维护学生、高校和企业三方的合法实习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