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间交流合作的迅速发展,国家对翻译和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于2007年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截至2021年8月,全国已有316所高校获得MTI办学资格,源源不断向市场输送大批翻译硕士人才。
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MTI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1]。
自从开办MTI学位以来,MTI教学研究也逐渐占据主流。诸多学者都强调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环节尤为重要。如崔启亮 [2] 在《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中指出,翻译教学中,必须将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内容的实用性、增加应用型翻译的训练、并增加翻译工具和技能培训课程。冯仕博,傅小钊 [3] 指出,传统的MTI专业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教学方法,与实践脱节。教师与学生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方式的环境下缺乏有效的互动,且学校提供的专业实践课或其他实践机会很少。即便有一些补充性教学,单纯的翻译作业无异于纸上谈兵。关于这点,蔡辉,张成智 [4] 认为,MTI的特色就是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实践实习提出了明确要求。曹新宇 [5] 则指出“对于MTI建设来说,决不能抱着传统的外国语言文学来考虑问题……外语要过硬,还要懂金融,或者基建,或者工农业某个领域的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翻译也在与时俱进。人工智能可模拟表现人类智慧,协助人类解决各类问题 [6]。人工智能与翻译相交融,使得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术语库等技术层出不穷,为莘莘学子和就业市场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这一背景下,计算机辅助翻译等课程也迅速得到普及与发展。孔岩 [7] 认为IT产业对高端人才的技能需求包括:语言质量控制、术语管理、翻译记忆梳理、译后编译、多语言资源协调等。陈炳发 [8] 认为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已经成为新一代翻译的一项重要技能。但王树华 [9] 认为有些学院将众多内容硬塞到一门CAT课程里面,希冀一门课程包揽天下,导致课程内容庞杂。由此反应出来的深层问题就是课程设置单一。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MTI教育现状如何?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是否与时俱进?MTI在校生的满意度和达成度如何?用人单位对MTI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有何期待?MTI供需侧是否实现对接?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采用在线问卷的形式,对国内22所高校MTI在校生和14家翻译用人单位负责人开展了调查研究。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两份问卷为基础,分别是《MTI在校生翻译学习调查》(简称“问卷一”)与《翻译相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其对MTI培养的建议调查》(简称“问卷二”),旨在调查MTI供需侧对目前高校MTI教育的满意度,以期为国内高校翻译教学与翻译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提供相关改进方案,助力高校针对性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市场所需的翻译人才。
此次问卷借助“问卷星”进行设计,以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发送给调查对象。以下主要介绍两份问卷设计初衷、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有效问卷数量、数据统计方法。
2.1. 问卷一
本问卷旨在了解MTI在校生对各校MTI教育的满意度与意见建议,分析目前高校MTI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为进一步提高MTI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建议。本问卷于2021年7月发布,共收回有效问卷562份。
调查对象所在院校包括国内22所重点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青岛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西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
本问卷发布前期共经过两次修改完善。问卷包括16个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课程设置满意度及建议、教学安排及条件的满意度、教学任务要求及个人达成度情况。
2.2. 问卷二
本问卷旨在精准了解人工智能时代下,翻译相关用人单位需要何种翻译人才,对MTI在校生的要求与期望,及其对当下MTI培养的建议。
本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涉及14家翻译类科技公司或国有翻译部门负责人,共回收问卷17份,均为有效问卷。调查单位包括:北京天和汇佳翻译有限公司、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翻译部、北京微语彩虹翻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公司、上海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信(北京)翻译有限公司等。
问卷包括11个问题,内容涉及用人单位对MTI学生翻译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CAT软件、证书、专业能力等要求,及其相关需求和建议等。
两份问卷的数据统计主要采用问卷星自带“统计&分析”,结果直观了当。
3. 问卷结果及分析
3.1. 问卷一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问卷在题目设置上具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MTI学生对所在学校MTI课程设置满意度及建议、教学安排及条件的满意度、教学任务要求及个人达成度情况。
3.1.1. 课程设置满意度及建议情况
第1题:您所在高校MTI专业有哪些特色课程?(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

Figure 1. Characteristic MTI courses in the colleges
图1. 学校MTI特色课程
第2题:您所在高校MTI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否结合学校优势学科?您是否满意?(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

Figure 2. The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TI courses and the college’s dominant disciplines
图2. MTI特色课程与学校优势学科的结合情况
以上两项数据显示,52.85%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和第4题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46.98%学校开设了商务翻译,44.31%学校开设了能源类课程。除此之外,各大高校还纷纷开设科技类相关课程(与第13题的统计结果相呼应)。不足半数的在校生认为学校特色课程结合了学校优势学科,对课程质量表示满意。数据同时表明,虽然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特色课程,但要注重结合学校优势学科,提高MTI教学质量,帮助MTI学生真正精通某一领域的翻译。
第3题:您所在高校是否开设了翻译理论课程?如有,您认为该类课程对您是否有帮助?(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3:

Figure 3. Translation theory courses and their roles
图3. 翻译理论课程及其作用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校(98.4%)都开设了翻译理论课程,66.9%的学生认为翻译理论学习对自己有帮助,31.4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学习毫无帮助。数据同时显示,暂未开设翻译理论课程的高校只占1.6%。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开设此门课程,但同时应开展多重活动提高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
第4题:您所在高校是否开设了翻译技术类课程?如有,学习内容为______(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4:

Figure 4. Transl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offered
图4. 开设的翻译技术类课程
第5题:您认为翻译技术类课程是否对您有帮助?(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5:

Figure 5.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图5. 翻译技术类课程的作用
以上两项数据显示:在翻译技术类课程问题上,58.72%的高校都选择将SDL Trados作为教学重点,YiCAT、术语库和本地化紧随其后,分别占比33.81%、33.45%和31.14%。Transmate、memoQ等也少有开设;只有0.18%的学校未开设此类课程。64.68%的学生认为这一课程颇有帮助,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等。数据分析表明:各大高校纷纷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将翻译技术类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但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学生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6题:您所在高校MTI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6:

Figure 6. The rationality of MTI curriculum
图6. MTI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第7题:您所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有哪些?(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7:

Figure 7. Reasons for unreasonable curriculum
图7. 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
以上两项数据表明:绝大多数MTI在校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合理,认为不合理的学生仅占2.85%。而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占68.75%,学校与市场脱节为62.5%。数据分析表明,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化学生的翻译实践实习环节。
第8题:您认为在整体课程设置中,是否需要加入以下课程?(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8:

Figure 8. Demand for more MTI courses
图8. MTI课程增添需求
数据显示:MTI在校生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增加课程的需要,4.45%的学生认为无需增加课程,其他知识可以自主学习。建议增设的课程位列前3名的是法律类、翻译技术类、写作类课程。数据分析说明,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可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诉求,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
3.1.2. 教学安排及条件满意度情况
第9题:您所在高校MTI课程授课方式是否合理?(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9:

Figure 9.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TI courses
图9. MTI课程授课方式的合理性
第10题:您所在高校MTI课程授课方式不合理的原因有哪些?(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0:

Figure 10. Reasons for unreasonable teaching methods of MTI courses
图10. MTI课程授课方式不合理的原因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在校生认为授课方式合理,即认为授课方式不合理的学生仅占2.31%。而有关不合理原因中,学生的答案大都集中于学校与市场脱节(61.54%),理论与实践脱节(46.15%)这两方面(与第7题的数据相呼应)。数据再次表明,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多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第11题:您对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方面满意吗?(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1:

Figure 11. Satisfaction with internship practice arrangement
图11. 实习实践安排满意度
数据显示:72.24%的学生对学校的实习实践安排感到满意,18.15%的学生表示学校不提供实习机会,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数据说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校企合作,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第12题:您对本校MTI教学的硬件设施满意度如何?有哪些硬件?(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2:

Figure 12. Satisfaction with the hardware teaching facilities
图12. 教学硬件设施满意度
数据显示:75.8%的学生认为本校硬件设施足够齐全,有同传教室、语音室等设备;19.04%的学生认为学校硬件设施一般,建议添加同传设备,设置晨读室等;5.16%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硬件设施,认为缺少专业设备等。
3.1.3. 教学任务要求及个人达成度情况
第13题:在读期间,您所在高校布置的翻译任务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3:

Figure 13. The fields of the assigned translation tasks
图13. 学校布置的翻译任务领域
数据显示:在翻译作业涉及领域方面,48.58%的学生选择外事外交,其次是商务、文学、科技,分别占比29.72%、27.76%和24.38%。法律、旅游、海事海洋、农林等都有涉及,但比重较少。数据说明,学校在开设课程、翻译任务方面均考虑到了学校的优势学科。
第14题:您所在高校注重培养学生哪些专业素质?(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4:

Figure 14. Professional qualities focused by the colleges
图14. 学校注重培养的专业素质
数据显示:71.53%的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口笔头表达能力,51.07%高校注重双语互换能力,注重精通某一领域的翻译和注重人际沟通力的比例则相差不大。数据说明,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方向,学校在进行MTI教学时应“口译”、“笔译”一起抓;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的时候,还要注重中文语言的学习。
第15题:您所在高校是否要求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5:

Figure 15.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
图15. 对翻译资格证书的要求
第16题:到目前为止,您获得过哪些相关的翻译资格证书及专业证书?(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6:

Figure 16. Obtained transl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
图16. 获得的翻译资格证书及专业证书
数据显示:78.47%的高校要求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在获取资格证书方面,过半数学生(54.45%)考取了CATTI三级笔译证书,CATTI二级口译证书获得率为38.26%,其次是TEM-4、TEM-8、CET-4、CET-6,分别为24.91%、24.56%、21.89%和21%,其余证书则获得量较少。
3.2. 问卷二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问卷共11题,涉及单选、多选、填空主观题四类。问卷包括11个问题,内容涉及用人单位对MTI学生翻译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CAT软件、证书、专业能力等要求,及其相关需求和建议等。
3.2.1. 岗位需求情况
第1题:贵单位涉及到的翻译领域有?(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7:

Figure 17. Translation fields involved in recruitment units
图17. 招聘单位涉及的翻译领域
数据说明:本题为多选题,故百分比总和超过100%。数据显示,多数用人单位的业务面较广,涉及翻译领域广,但主要集中在科技(82.35%)、法律(76.47%)、能源(64.71%)、商务财经(58.82%)、医学(47.06%)、建筑(47.06%)、外事外交(41.18%)等领域。除本题答案涉及的领域外,用人单位还涉及游戏、影视字幕、采矿、冶金、工程、财经等领域。本题数据为未来MTI培养及努力方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第2题:贵单位对翻译人才的专业要求?(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8:

Figure 18.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s
图18. 对译员的专业要求
数据显示:47.06%的用人单位要求翻译人员为语言类专业;其次,41.18%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翻译人员时不限其专业;11.76%的单位优先选择非语言专业但擅长外语的翻译人员。数据表明,语言类专业从事翻译事业的优势更佳,但若为非语言专业,也并不绝对影响用人单位的抉择。
第3题:请问本单位在选取翻译人员时是否有院校类别倾向?(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9:
数据显示:过半的用人单位(52.94%)对翻译人员的院校类别无明显倾向;近一半的用人单位(46.06%)倾向于选择外语类院校毕业的翻译人员;用人单位对综合类院校与理工类院校的喜爱程度相等,同为29.41%;之后是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和医药类专业院校。
3.2.2. 岗位资质要求情况
调查问题主要涉及工作或实践经验、能力、知识、素质、证书、资历等方面。
第4题:贵单位是否要求MTI学生有翻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0:

Figure 20.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related work or practical experience
图20. 对翻译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的要求
数据显示:高达88.24%的用人单位要求MTI学生有翻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这就要求,MTI学生在校期间需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学工并重,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适应市场要求;同时,这也意味着用人单位需积极为MTI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便为MTI学生们创造符合用人要求的先决条件。问卷第9题与本题数据有所呼应,体现了用人单位对校企翻译实践合作的意愿较高,高校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积极为本校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锻炼机会。
第5题:贵单位招收翻译人员时对相关证书的要求:(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1:

Figure 21. Requirements for relevant certificates
图21. 对相关证书的要求
数据显示:在众多证书中,用人单位在招聘翻译人员时要求最多的还属CATTI笔译二级证书,其要求率高达82.35%;其次是英语专业八级证书(58.82%),和CATTI口译二级证书(35.29%)。数据表明,就口译证书方面,与上海外语口译中高级证书相比,CATTI口译一二级证书更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其次,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八级证书的要求达58.82%,意味着过半的单位倾向于招聘本科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一点也与本问卷第2题的调查结果相呼应。该题数据为MTI学生考证之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6题:贵单位招收翻译人员时是否同时要求拥有外语之外的专业能力?(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2:

Figure 22.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ther than foreign languages
图22. 对外语之外的专业能力要求
数据显示:52.9%的用人单位要求所聘的翻译人员拥有除外语之外的专业能力(具体能力方面可见本问卷第8题),但也有47.06%的用人单位不要求外语之外的能力。无论如何,语言能力都是用人单位衡量翻译人员等语言类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是MTI学生的立身之本,但除外语能力之外,也需要开拓学习视野,拥有更多专业知识背景。
第7题:贵单位是否要求译员使用CAT软件辅助翻译?(单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3:

Figure 23.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s’ use of CAT software
图23. 对译员CAT软件的使用要求
数据显示:82.35%的用人单位要求翻译人员使用CAT软件辅助翻译,而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译员掌握这项技能。这说明,身处人工智能时代,MTI学生应主动学习CAT软件辅助翻译,充分运用各种计算机辅助软件,助力翻译效率。
第8题:若贵单位录用MTI学生,您最看中他/她们哪些方面的能力?(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4:

Figure 24. Abilities of MTI students valued by the employers
图24. 雇佣单位看中MTI学生的能力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最看重翻译人员的能力为“双语水平高,中文书写能力强”,该选项占比94.12%;随后是“沟通能力与思想品德”(76.47%)、“广博的知识面,包括政治、经济、管理等”(58.82%)、翻译工作经验(47.06%)。无一单位选择“个人仪表”和“就读大学知名度”。以上数据为MTI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及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建议:拥有真才实学才是重中之重,要朝着市场要求奋进,提高双语水平尤为重要,但优良的思想品德必不可少。本题数据还说明,与其他能力相比较时,用人单位对翻译人员的翻译工作经验要求并不太高。
3.2.3. 培养建议与愿景
第9题贵单位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或翻译课程有什么建议(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5:

Figure 25. Sugges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or transl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图25. 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或翻译课程的建议
数据显示:就用人单位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或翻译课程的建议而言,88.24%的用人单位都建议“增加与学校特色优势相关的翻译课程,培养专业优势”,建议“增加校企合作翻译实践”。由此可见,高校MTI教育需结合本校学科特色。此外,从数据中还可以推断出,用人单位对校企翻译实践合作的意愿较高,高校应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第10题:目前您觉得目前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多选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6:

Figure 26.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talents
图26. 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数据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70.59%)、“顶级翻译人才供不应求”(58.82)。因此,建议高校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在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机会的同时,引进企业专业导师,让MTI学生尽快与市场需求接轨。
第11题:您认为在贵单位实习或工作的MTI学生距离职业译者有哪些方面的差距?对于这些差距,您有何可行建议?(填空题)
具体调查结果见图27:

Figure 27. The gap between MTI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图27. MTI学生与职业译者的差距
本题相当于整份问卷的总结,答案一针见血。根据用人单位的回答可知,MTI学生距离职业译者的差距主要在于语言能力(尤其是中文)有待加强、翻译实践量有待加大、对翻译行业认识有待加强。对此,用人单位建议MTI学生提高自身翻译实力,走出校门加强翻译实践;MTI高校应该聘请有实际口笔译经验的专业人员授课。
4. 分析与讨论
对两份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校MTI在校生的课程设置、翻译领域、证书、能力经验等方面可以以用人单位的市场导向为基准,从而为高校MTI教育提供些许建议和指导。
4.1. 课程与翻译领域方面
由问卷一的第1~8、13题可知,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及翻译技术类课程,且翻译任务涉及诸多领域,但主要涉及外事外交、商务、科技等。此外,多数受访者对所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硬件设施表示满意,但仍希望学校添加法律类课程和翻译技术类课程。这表明,目前高校虽普遍开设翻译技术类课程,但该类课程的授课质量不高,学生仍在呼吁更高质量的实用课程。
由问卷二的第1、7、9、11题可知,大多数单位要求译员使用CAT软件辅助翻译,且涉及的翻译领域众多,但主要集中在科技、法律类。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建议高校增加与学校特色优势相关的翻译课程,培养专业优势,并建议加强校企合作。
综合分析可知,高校的课程与翻译领域涉及范围广,但需更加深入,弥补顶级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等不足。因此,作者建议高校MTI教育应进行精准定位,将自己的优势学科与翻译进行结合,提高授课质量,培养专业优势;积极联系相关企业,把企业和专业人士“请进来”,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导师,扩充师资队伍,为MTI学生与翻译市场接轨提供可靠指导,培养顶级翻译人才。同时,还鼓励师生践行“走出去”策略,积极参加各项校外翻译实践,主动走出学校、走出专业,了解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翻译教与学水平。
4.2. 资格证书方面
由问卷一的第15、16题可知,高校是否要求学生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及受访者目前为止取得的证书情况如何。我们以第15题的答案“是”、“否”作为自变量(X),以第16题的证书取得情况作为因变量(Y),对两题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得出相关结果(见图28)。

Figure 28.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requirement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图28. 资格证书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
由图可见,首先,相比学校不要求考取翻译资格证书的受访学生(填“否”的学生)来说,学校要求考取翻译资格证书的受访学生(填“是”的学生),所取得的翻译资格证书较多;其次,填“否”的学生所取得的专业证书比那些填“是”的学生多;且填“是”的学生,无一人“无任何证书”,但填“否”的学生中有3人“无任何证书”。
由问卷二第5题可知,相比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而言,用人单位更倾向CATTI证书;且更多单位要求译员拥有专业八级证书。
就此,作者建议高校需对MTI在校生严格要求,督促他们考取相关翻译资格证书及专业证书,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学业与就业优势。
4.3. 翻译能力与经验方面
由问卷一的第11、14题可知,学生所在高校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包括双语能力、口笔头能力、人际沟通等等;且大多数受访者对学校的实践安排较为满意。
由问卷二第4、8题可知,虽然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MTI学生有翻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但相比经验,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还是译员的能力,即双语能力和中文书写能力、沟通能力和思想品德,以及广博的知识面等。
就此,作者建议高校在鼓励学生多多实践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并注重学生的译德培养,将MTI学生培养为市场所需的“高精尖”人才。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调研了国内22所高校MTI在校生及14家翻译相关用人单位负责人,了解高校MTI培养现状(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及条件、教学任务要求及学生达成度情况),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对MTI培养的建议与愿景。通过分析两份问卷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人工智能时代下,MTI教育正在与时俱进,各大MTI高校普遍开设了翻译相关软件、数据库、术语库、语料库课程,但教学内容尚需深入;
第二,多数MTI在校生对高校教学现状表示满意,包括学校课程设置与硬件设施,但少数高校还需做出相应改进,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第三,个别高校MTI专业课程未结合高校优势学科,或质量不高,让学生不太满意;
第四,用人单位最看重MTI学生的翻译努力,尤其是双语水平和个人性格品德,而不太注重学校知名度或实践经验等外在条件。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语言技术的双重驱动下,高校外语和翻译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加强翻译技术教学案例资源建设与应用是高校翻译教学的基础性、前导性和战略性工作,是提高现代信息翻译能力的关键途径 [10]。因此,作者建议,高校MTI教育需与市场需求关联配套。首先,结合院校优势学科,培养某一领域的“精英”翻译人才,让MTI学生的校内学习质量有所保障。其次,根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开设多种翻译技术类课程并提升该类课程教学质量,以人工智能工具为辅助,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最后,注重学生的翻译实践,拓宽校企合作,为MTI在校生步入职场做准备,有针对性地实现自我提升。
限于两份问卷的内容设计不够完善,调查对象数量有限,未事先考虑采用量表模式,导致数据处理时无法用数字代替答案文本,进而也无法有效地采用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合理分析。因此,我们建议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问卷,把MTI毕业生纳入调查对象,三份数据对比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