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统计语言学的发展,日语顺接条件句与汉语的对应关系得以一一考察分类。其中著名的便是李光赫团队将使用可视化图形的方式,使用统计学中的函数检验等方法,分析日语条件句同汉语明显表达标记的对应关系。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以テイレバ为对象的研究并不多。部分学者认为,テイレバ用法具有明显的反事实倾向(李光赫2012 [1])。例如:
1) a) あの弁当が余っていれば、もう少し腹持ちがよかったに違いないと思う。
貴志祐介『黒い家』
b) 要是多出一个盒饭,肚子里一定会多打些底。
林青华译《黑屋吊影》
2) a) このまま終点まで乗っていれば、高野線の名前の由来である和歌山県の霊場、高野山に着くはずである。貴志祐介『黒い家』
b) 如果搭到终点,就是和歌山县的灵地高野山,高野线之名就出自于此。
林青华译《黑屋吊影》
如例文1)所示日语“ていれば”条件句被翻译成为“要是p,q”,在汉语中与日语中皆表达反事实之意。如果对テイレバ条件句进一步考察,会发现テイレバ可以如例文2)一样表达假定条件,以“如果”的形式进行翻译。换言之,以往的テイレバ的对译研究依然还是集中在バ条件句的汉语对应关系。
同时バ句型作为条件句之一,有从句和主句。而バ句型所存在的部分皆为从句。而在表达反事实句式时,前项テイレバ的后项主句出现的时·态为タ形;而在表达假定句式时,前项テイレバ的后项主句出现的时·态为原形。因此可以认为日语的テイレバ句式后项的时态与假定、反事实假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也就是从句テイレバ句式的语义分类,与主句的时态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
但是,对译关系中后句的时·态表达并没有成为研究的焦点,很多研究只是研究语义分类和中译的对应关系,对译关系自不待言,在考察日语语义分类时,有必要明确前项和后项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是日语前句的语义分类同汉语表达对应关系的对应研究,较少出现日语前句语义分类、后项时态关系、汉语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立足于三者之间的关联研究,旨在明确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中,前句的语义分类与后项的时态关系,与日汉条件句中三者之间对应关系。
2. 先行研究
2.1. テイレバ条件句的语义分类
若考察テイレバ条件句与语义分类,有必要事先考察バ条件句的语义分类。
バ条件句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分为“假定条件”与“一般·习惯性条件”2大类,并将“假定条件”分为1) 假定表现、2) 表达各种限制的当为表现、3) 前项为事实句的假定、4) 反事实假定4类;将“一般·习惯性条件”分为5) 一般的·事实的条件与6) 并列条件2小类,其中6) 并列条件被解释对已经成立情况的描写,因为在条件句研究的视角下并不将其视为普一般条件句。因此バ条件句被分为1) 假定表现、2) 表达各种限制的当为表现、3) 前项为事实句的假定、4) 反事实假定、5) 一般的·事实的条件共5类(莲沼昭子等(2001) [2])。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バ条件句语义分类分为① 假定条件、② 反事实条件、③ 一般条件、④ 反复条件、⑤ 事实条件5类(日本语记述文法研究会(2003) [3]),并指出④ 反复条件常常与“いつも、よく”等的副詞相搭配使用以表达反复·习惯之意。故而该项等同于莲沼昭子等(2001) [2] 中的“一般·习惯性条件”的5) 一般的·事实的条件。而⑤ 事实条件一般用于表达事实上的条件,多用于在接受说话动词的情况下,或在事态的连续反复的情况下自然使用,因此⑤ 事实条件等同于“一般·习惯性条件”的6) 并列条件。因此记述文法将バ条件句分为① 假定条件、② 反事实条件、③ 一般条件、④ 反复条件4类。其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Table 1. Comparison of advance research
表1. 先行研究对比
2.2. テイレバ条件句的相关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对テイレバ的研究相对较少。李光赫等(2012)指出,“pテイル (バ·タラ)、qタ”的形式倾向于表达反事实。马赫(2020) [4] 认为テイル型条件句即“テイレバ·テイタラ”等形式,通过语义可以分为反事实、假定、传闻的信息、事实假定等用法,其中“テイレバ”的被分为① 反事实性用法,② 假设用法,③ p事实句,④ 一般条件句,⑤ 反复·习惯条件文。同时马赫指出,テイレバ难以表示各种各样限制的当为表现。
2.3.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日语与汉语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日汉对应的难度。近些年来随着统计学的不断发展,计量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也在不断发展,给日汉对译的快速展开给予极大的便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有T值MI值、对应分析、共现网络分析分析等。基于以上方法,ト、タラ、ナラ、バ等条件句的日汉对应关系被直观地展现出来。
T值MI值又称T检验与MI检验,其目的在于探究“中心词”与“共起词”之间的正方向与反方向的对应关系从而探究日汉对应时的词语搭配,即“T = 中心词→共起词”;“MI = 中心词←共起词”。(李光赫2016 [5]、2017 [6] [7])该方法虽操作简单,但使用T值MI值能且仅能探究词汇与词语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基于词汇之间的语义对齐进行再次分类。
而对应分析与共现网络分析除了研究词汇与词汇之间的搭配问题,也能够基于语义对于其相同或者相似内容进行重新分类。再对应分析中,语义相同或者相似部分位于坐标轴某一次函数的相同方向上;而在共现网络分析中,其相同或相似部分由粗细不等的实线或虚线相连接。(李光赫2018 [8]、2021 [9];邹善军2019 [10];杨雨,李光赫2019 [11] [12] [13];刘志颖2021 [14])但两者仅仅只能对比两个变量,即“日语”与“汉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日语后句中出现的“时·态”等内容无法参与研究。
因此本文在共现网络分析双变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将日语中的“时·态”关系引入变量研究,对テイレバ句式的前句的语义分类与后项的“时·态”关系,以及汉语翻译三者之间的研究进行检验。
3. テイレバ用法分类
本文通过进一步实际考察后发现,一般、习惯的条件句很难区分,一般和习惯之间的前件和后件一般都是因果关系,因此当作一类处理。同时马赫(2020)指出,テイレバ难以表示各种各样限制的当为表现。因此,基于以往对于バ与テイレバ条件句的分类方式,将テイレバ分为了以下4类:① 假定条件、② 事实假定、③ 反事实假定、④ 一般的·习惯的条件。
3.1. ① 假定 (I仮定)
バ条件句中将前项作为条件提出假定,在后项出现可能发生的结果。常在句首使用“もし”,但表示确实发生的事情时,就不用“もし”。此外与“サエ”共起时表示“最低条件”。(例文3、4、5)
3) a) 藤木は、すでに、楢本が猟犬のような能力を身につけていることは、疑っていなかった。今度、ここをヤツが通ったときに、独り言を聞いていれば、どのくらい後ろにいるのかがわかるはずだ。
貴志祐介『クリムゾンの迷宮』
b) 藤木已经不再怀疑楢本有猎犬般的能力,等一下听那家伙经过这里时的疯言疯语,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所在位置。
林青华译《深红色的迷宫》
4) a) 警察は全然信用しなかった。プロだからね、誰かが嘘をついていれば匂いでわかる。
村上春樹『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b) 警察根本不相信。老手嘛,哪个说谎一闻就知道。
林少华译《舞舞舞》
5) a) グラスにウイスキーが残っていれば、それを飲む。
村上春樹『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b) 若杯里有威士忌,便径自饮下。
林少华译《舞舞舞》
3.2. ② 事实假定(II事実仮定)
バ条件句在从句表示在对话的时间点成立,主句表示基于从句的判断。在这类句子的从句中,经常使用“ここまで/それだけ/あんなに/こう/そう”等指示语。(例文6、7、8)
6) a) ゲーム機から出ている電波は非常に微弱だから、これだけ離れていれば、受信機に入って来るはずがないからだ。
貴志祐介『クリムゾンの迷宮』
b) 从游戏机发出来的电波非常微弱,照理说,这样的距离应该是收不进来的。
林青华译《深红色的迷宫》
7) a) 「これを鑑識に頼んで採取させてくれ。これだけはっきりしていれば、車種を割り出せるかもしれない」
森村誠一『野性の証明』
b) “快叫鉴别员来照像!轮胎印既然这么清楚,也许能查出是什么型号的车。”
何培忠等译《野性的证明》
8) a) 一年以上、こうした訪問を受けていれば、愛想笑いを続けていられなくなるのも無理はない。
東野圭吾『白夜行』
b) 一年多来不断接受访查,也难怪他无法维持亲切友好的态度。
刘姿君译《白夜行》
3.3. ③ 反事实假定(III反事実仮定)
表示前件与现在的状况或过去的事实明显不同时,会导致相应的不同结果,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关系来划分。(例文9、10、11)
9) a) この集中力を勉強に生かすことができていれば、今ごろは、まったく別の人生を歩んでいただろう。
貴志祐介『青の炎』
b) 如果能把这种集中力用在念书上的话,他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吧。
丁丁虫《青之炎》
10) a) あの弁当が余っていれば、もう少し腹持ちがよかったに違いないと思う。
貴志祐介『黒い家』
b) 要是多出一个盒饭,肚子里一定会多打些底。
林青华《黑屋吊影》
11) a) 単独で危険な場所に近づきすぎたのです。有力な手がかりを得て、功を焦ったのかもしれません。複数で監視にあたっていればお互いに身を護りあえるし、そんな結果にはならなかったはずです。
村上春樹『1Q84-B3』
b) 太过靠近危险场所的缘故。得到了有力的线索,过于急功近利。如果是几个人的话就能互相保护,也不至于是这个结果。
林少华译《1Q84-B3》
3.4. ④ 一般的·习惯的条件(IV一般的·習慣的条件)
一般条件是指前项与后项基于自然法则或社会习惯等广为人知的知识而表现出来的内容。而所谓习惯性条件,即重复发生的个人习惯。包括现在还在持续的和已经无法再现的过去的。(例文12、13、14)
12) a) 他人と同じものを読んでいれば他人と同じ考え方しかできなくなる。
村上春樹『ノルウェイの森』
b) 如果读的东西和别人雷同,思考方式也只能和别人雷同。
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
13) a) 目を開けていれば普通の人と同じように見えると、昔、カズエに言われたことがある。写真に写った自分を見ても、目が不自由だとはだれも思わないかもしれない。
乙一『暗いところで待ち合わせ』
b) 记得花末曾经跟她说,当她睁开眼睛时看起来跟一般人没有两样,所以也许相片上的自己看不出是眼睛有问题的人。
陈惠莉译《在黑暗中等待》
14) a) 峠にはそこが峠であることを示す何物もない。無心に歩いていれば、いつの間にか山の向こうの起伏の中に歩み入ってしまう名もない峠である。
森村誠一『分水嶺』
b) 山岭并没有特殊的景色可以向你展现,人们只在遍山漫行的时候,才不知不觉地顺着山势的起伏迈进了这无名的山岭。
吕立人译《分水岭》
4. テイレバ内外部的对应关系
4.1. テイレバ前项语义分类与后项时·态对应关系
因此本文基于前文所述的分类依据,在从200部日语小说及其汉语译本编成的日汉对应语料库中抽取1000テイレバ日汉对译例句,并将前项的语义分类与后项出现的时·态的对应关系进行整理,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前项的日语语义分类分为四类,与其对应的后项分类分为qタ、qテイタ、qテイル、qル4类。其中qル表示各种品词的非过去式;qタ表示各种品词的过去式。
Table 2. Distribution table of テイレバsemantic classification and temporal correspondence
表2. テイレバ语义分类与时·态对应关系分布表
4.2. テイレバ前项语义分类与汉语表现的对应关系
同样把抽取的1000テイレバ日汉对译例句中前项的语义分类与其译文中对应的汉语表达对应关系进行整理,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Table 3. Distribution table of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テイレバsemantic classification and Chinese expression
表3. テイレバ语义分类与汉语表达对应关系分布表
如表4所示,与日语テイレバ四种语义分类所对应的汉语表达共有5种分别为:① 如果、② 就、③ 時、④ 只要、⑤ pq。
其分类依据如下所示:
① 如果包括“如果;假设;若;要是;的话”等等;如例句:
如果读的东西和别人雷同,思考方式也只能和别人雷同。
② 就包括“就,便,那就”等等;如例句:
但是有优秀的直觉,就完全衣食无忧了。
③ 時包括“时;时候”等等;如例句:
当她睁开眼睛时看起来跟一般人没有两样,所以也许相片上的自己看不出是眼睛有问题的人。
④只要包括“只要就;只要便;只要的话”等等;如例句:
只要控制了广告业和执政党,基本没有办不成的事。
⑤ pq指无标句,即汉语中没有特别明显指示词的句子类型,是汉语特征之一;如例句:
健康的人长期住院度日,实在闲得无聊。
5. 共现网络分析
5.1. テイレバ共现网络分析图形介绍
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的前项、后项以及中文标识三者的对应关系。将第四章中的日语内外部(日语前后对应和日汉对译)的对应进行整理,使用文本分析软件KH coder进行共现网络分析,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テイレバ日语前项 + 日语后项 + 汉语表达对应关系图。
图1以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为函数,并由圆形和方形组合绘制而成。圆形与方形之间由线相连接,线上写有系数。系数越大,两者间关联度越强。一般认为,系数在0.1以上即两者存在关联度。(樋口耕一2014 [15])
读图可知,图形中包括“圆形与方形”2种形状;包括“红色、黄色、浅黄色、绿色”4种颜色。其中红色方形表示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的前项;黄色圆形表示仅仅与一个方形相连接的圆形;淡黄色圆形表示同两个方形相连接的圆形;绿色圆形表示同三个方形连接的圆形。
同时可以发现,在表达日语后项的圆形中,面积最大的为qル;在表达汉语的圆形当中,面积最大的为①如果。故而可以解释为テイレバ条件句常出现的后项形式为qル,常用的汉语翻译为①如果。
Figure 1. Correspondence diagram of Japanese front term + Japanese back term + Chinese
图1. 日语前项 + 日语后项 + 汉语表达对应关系图
5.2. 语义分类与时·态的对应关系
基于图1表达内容,可以发现,方形表达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的前项,圆形分别表示日语后项表现与汉语表达。因此整理的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的前项与日语后项表达的关联度如下所示:
I仮定~qル(0.42)
~qテイル(0.30)
II事実仮定~qル(0.28)
III反事実仮定~qテイタ(0.47)
~qタ(0.38)
III一般的·習慣的条件~qル(0.30)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テイレバ在表示I假定条件时,其后项多为qル(0.42)与qテイル(0.30);表示II事实假定时,其后项多为qル(0.28);表示III反事实假定,其后项多为qテイタ(0.47)与qタ(0.38);表示IV一般的·习惯的条件时,其后项多为qル(0.30)。
通过整理可以发现テイレバ在表示III反事实用法里其关联成分与其他用法完全不同,这一倾向在途中也被清晰地展现出来。可以看到,图中其实被割裂成立两个部分,左半部分包括I仮定、II事実仮定、IV一般的·習慣的条件,而右半部分为III反事実仮定。其中出现于左半部分的后项表现为qル、qテイル,而出现于右半部分III反事実仮定的后项为qテイタ、qタ的形式。故而可以得出结论テイレバ条件句在表示反事实假定时,后项常与qテイタ、qタ共起。
5.3. 语义分类与汉语表现对应关系
整理的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的前项与汉语表达的关联度如下所示:
I仮定~④ 只要(0.31)
~② 就(0.28)
II事実仮定~⑤ pq (0.40)
~② 就(0.30)
III反事実仮定~① 如果(0.42)
IV一般的·習慣的条件~③ 時(0.33)
~⑤ pq (0.30)
~④ 只要(0.30)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テイレバ在表示I仮定时,其后项多为~④ 只要(0.31)~② 就(0.28);表示II事実仮定时,其后项多为~⑤ pq (0.40)、~② 就(0.30);表示III反事実仮定,其后项多为~① 如果(0.42);表示IV一般的·習慣的条件时,其后项多为qル(0.30)。
5.4. 三者间对应关系
正如上文所述,本文的图形绘制基于欧氏距离。在平面空间中欧式距离的代表两点之间真实距离,两者之间距离越短,则相似度或关联度越强,其公式为:
因此图形中的系数表达的其之间的关联性强弱,而不表达其两者之间的距离。若改变一下思路,将其中坐标
当作原点思考,则距离便会变成
,即从原点出发,以ρ为半径画圆,则
其实可以出现在圆上任意一点之上。因此本文假设“假定条件(I仮定)”为原点,与假定条件(Ⅰ仮定)”相连的总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④ 只要(0.31)、② 就(0.28)、qル(0.42)、qテイル(0.30),则按照欧氏距离的定理,所以其两者间距离由小到大分别为qル(0.42)、④ 只要(0.31)、qテイル(0.30)、② 就(0.28),将其绘制在图形之中,便可以得到图2。
如图所示,假定条件放于原点位置,按照距离原点的顺序进行排列:qル(0.42)、④ 只要(0.31)、qテイル(0.30)、② 就(0.28)。由图形可以发现,该图形除了展现了圆上某一点到原点的关系,同样表达了圆与圆之间的关系。相近的圆之间同样存在关联关系。如qル(0.42)与④ 只要(0.31)之间;④ 只要(0.31)与qテイル(0.30)之间;qテイル(0.30)与② 就(0.28)之间。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テイレバ前项表示假定条件时,其有qル(0.42)与④只要(0.31);④ 只要(0.31)与qテイル(0.30);qテイル(0.30)与② 就(0.28)三种搭配倾向。同理将所有内容的搭配关系进行进一步整理,其结果如表4所示。
如表4所示,在テイレバ前项表示事实假定时,其有qル(0.28)与⑤ pq (0.40);qル(0.28)与② 就(0.30)两种搭配倾向。
在テイレバ前项表示反事实假定时,其有qテイタ(0.47)与① 如果(0.42);qタ(0.38)与① 如果(0.42)两种搭配倾向。
在テイレバ前项表示一般的·习惯的条件时,其有qル(0.30)与③ 時(0.33);qル(0.30)与⑤ pq (0.30);qル(0.30)与④ 只要(0.30)三种搭配倾向。
同时,还可以发现,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根据搭配被完整的划分为两类,与其他语义具有明显区别的III反事実仮定,其后项出现的形式也与其他形式存在明显区别。
Figure 2. Concentric circles of the part associated with the assumed condition
图2. 假定条件与其相关联部分的同心圆图
Table 4.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rrespondence of conditional sentencesテイレバ
表4. 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内外部对应关系
6. 结论
本文基于计量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的观点,分析了日语テイレバ条件句的内部外部的对应关系,即日语テイレバ前项语义关系与后项时·态的对应关系和日语テイレバ前项语义关系与汉语表达的对应关系。表示假定条件时,其搭配倾向为qル与④ 只要;qテイル与④ 只要;qテイル与② 就;表示一般的·习惯的条件时,其搭配倾向为qル与③ 時;qル与⑤ pq;qル与④ 只要;表示事实假定时,其搭配倾向为qル与⑤ pq;qル与② 就。而在表示反事实假定时,与其他不同,其与タ形共起倾向更明显,其搭配倾向为qテイタ与① 如果;qタ与① 如果。
但汉语中的条件句其前后依然存在不同给语法标记,因此如何处理汉语后句标记与前项的关系,以及日语前后项与汉语前后项的对应关系将是接下来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