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现阶段,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成为我国破解发展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关键。科创板的设立缓解了高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约束问题,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也是我国竞争科技制高点的重大举措。研发活动是企业获取根本性竞争优势的前提,对于科创板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实现长远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企业的发展是具有动态性的过程,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其战略目标、经营方式和研发策略等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需要将企业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分别考察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9~2021年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
开展研发活动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对企业成长性具有重要作用。唐少清等(2021) [1] 选取科技指数排名前百的5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综合考虑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构建成长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检验了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正向影响公司成长性。张栓兴等(2017) [2] 以创业板科技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对企业成长性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并且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其成长性越好。研发投入为企业创新成果产出提供了前提,有利于企业获取未来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并实现长远发展。基于此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研发投入正向影响科创板企业成长性。
2.2. 生命周期视角下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中,企业会依次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等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经营模式、战略目标、研发策略等方面拥有各自的特点。梁莱歆等(2010) [3] 选取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研发投入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且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影响最为显著,而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与当期业绩不存在显著关系。杜跃平等(2011) [4] 选取深市高科技成长型企业为研究样本,引入企业年龄作为调节变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科技成长型企业研发投入与销售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即使研发投入水平较低仍可以保持较高的销售增长率。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面临的目标约束和资源约束有所不同,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程度也相应的存在着差距。基于此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研发投入对其成长性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差距。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均来自于Wind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样本范围为2019~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并删除了金融保险类、ST和*ST的样本以及存在数据缺失的样本。在数据整理和分析方面主要采用了Stata16.0等软件。同时,为了消除样本数据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处进行了缩尾处理。
3.2. 变量设定
1) 企业成长性。企业成长映射出企业未来发展能力,反映了企业发展前景。关于如何评价企业成长,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做法,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衡量企业成长性。
2) 研发投入。为了便于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状况,本文参考霍晓萍等(2019) [5] 的做法,采用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RD)这一相对指标衡量企业研发投入。
3) 企业生命周期。科创板的发行上市条件重点关注企业的可发展能力,已上市企业一般已经度过了初创期且发展活力旺盛,很少有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因此,本文只考虑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参考虞义华等(2018) [6] 的做法,以企业年龄为标准划分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将成立年限不足15年的划分为成长期企业,成立年限在15年以上的划分为成熟期企业。
4) 控制变量。参考既往研究的做法,本文选取公司规模(Size)、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负债率(Debt)、总资产周转率(TAT)、薪酬激励(exe_tot)、董事会规模(Board)、独立董事比例(Ind_ratio)、高管持股数量(MHShares)、高管薪酬(Pay3)作为控制变量。
本文各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3.3. 变量设定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验证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以及探究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程度,借鉴李竹梅等(2020) [7] 的研究方法,构建如下模型:
(1)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的最小值为0.029,最大值为5.452,均值为0.203,说明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水平整体较高,这也反映了科创板企业致力于打造“硬科技”的特点;但同时企业之间研发投入水平有着较大差距,这可能与企业所在行业有关。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最小值为负,最大值为9.455,均值为0.44,这表明科创板企业整体成长性较好的同时存在着较大的个体成长性差异。此外,公司年龄最小值为5,最大值为28,均值是14.9,说明科创板企业大都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研究该阶段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程度更具现实意义。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对全样本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其结果可知,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系数为0.347,并且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初步支持了本文所提假设1。同时,鉴于变量间的相关性系数显著性水平较高,对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其VIF值小于10,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ain variables
表3. 主要变量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表4报告了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回归结果。在利用模型1进行全样本回归分析中,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系数为0.879,并且在1%水平下显著,验证了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假设1得以证实。在分样本回归分析中,处于成熟期阶段和成长期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与成长性之间的回归系数

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R&D investment and enterprise growth
表4. 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回归分析结果
分别为3.726和0.673,并且均在1%水平下显著。同时,成熟期企业的回归系数更大,这表明处于成熟期阶段和成长期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与成长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成熟期企业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更强,表明成熟期企业的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促进作用大于成长期,假设2得以证实。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科创板2019~2021年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年龄作为划分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标准,考察企业研发投入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企业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该正向影响的程度有所增强。科创板相较于资本市场其他板块而言,对研发活动的重视程度较高,其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有着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经营方式及发展目标的不同会造成研发策略和创新动机存在差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其首要目标往往是站稳市场脚跟,创新动力有待提高;而成熟期企业拥有稳定的市场地位和利润来源,其抗风险能力更强,为了维护并提高市场地位,其创新意愿也更强。因此,企业应根据其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研发策略,保持创新动机,提升风险承受能力,促进企业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