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理论在翻译专利文件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ohesion Theory in Translating Patent Documents
DOI: 10.12677/ML.2022.109273, PDF, HTML, XML, 下载: 358  浏览: 1,479 
作者: 何亚梅, 李 娜: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关键词: 专利翻译衔接理论文本特点研究现状Patent Translation Cohesion Theory Text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Status
摘要: 专利文件因具有内容广泛、详尽、报告速度快的特点,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信息交流的重要资料。专利翻译行业也因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而由于译者常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的方法,导致语句不连贯,逻辑不通顺。因此,借助衔接理论指导专利翻译,有助于形成一篇逻辑缜密、行文连贯的译文,以此提高专利翻译行业的译文质量。
Abstract: Patent documents have becom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due to their extensive content, detail and fast reporting speed. As a result, the patent translation industry has entered a golden period with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translators in this field often use literal trans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hich leads to incoherent sentences and illogical. Therefore, using cohesion theory to guide patent translation is helpful to form a logical and coherent translation, thus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the patent translation industry.
文章引用:何亚梅, 李娜. 衔接理论在翻译专利文件中的应用[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9): 2034-203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927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发明技术层出不穷,而在专利国际化过程中,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专利文件的主要翻译部分包括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的特点在于其作为法律文件的严谨性,如法律所规定的固定表达等;说明书的特点在于其科技知识的广泛性,如专业术语的正确表达等。因此,专利翻译要求的不只是合格的外语能力,法律知识和相关的技术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

2. 专利文本特点

专利说明书既可归类于科技文献,也可归类于法律文书,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另外还具有技术及法律一体的文本特征 [1]。因此,专利说明书在结构和表达上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式化。从专利说明书的内容来看,整个说明书都是对所申请保护的专利的描述,通常从概述开始再进行详细描述,前后文具有较强的衔接性。从涉及领域来看,专利文件通常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化学等众多领域。

2.1. 程式化

专利文件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因此产生了形式上较为统一的句式结构。例如: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涉及(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provides/relates to)、根据本发明(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该用途进一步包括(The use of claim 6 further comprising)。其中,专利文本中还会频繁使用古英语词汇。例如:在这里(herein)、其中(wherein)、在其中(therein)等,从侧面反映出了专利文本具有较强的程式化的特点。

2.2. 衔接性

专利文本在词汇、语法及语篇逻辑衔接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在词汇方面,若首次出现一术语如“茎环结构”而在后一句再次提到时,会用“所述茎环结构”来描述,以显示前后茎环结构为同一描述对象,同时还突出了专利文本逻辑性强的特点;在语法方面,专利文件也体现出了较强的衔接性,如“数字PCR (digital PCR, dPCR)技术是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其利用极限稀释的原理”一句中,为了进一步对数字PCR技术进行说明而又不使句子显得冗长重复,该句通过重复性替代,使用“其”来指代前文所述的“数字PCR技术”;在逻辑方面,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也有所体现,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对核酸检测的引物设计进行研究,提出新的核酸检测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了本发明”一句,将该专利说明书的背景技术与发明内容进行了有效地衔接,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通过此句进行过渡,衔接有序,达到了连贯的效果。因此在文本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专利文本的特征,在衔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

2.3. 领域广

专利文献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样的特点。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PC),其将所有技术分为八个大类,如:人类生活需要(A部)、作业/运输(B部)、化学/冶金(C部)、纺织/造纸(D部)、固定建筑(E部)、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F部)、物理(G部)、电学(H部),而其中又分为七万个复分类 [2]。另外,说明书文本是技术方案的文字表述,不应当加入不合适的非技术用语,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避免俗语、非技术用语、非正式用语的使用,提高语言辨识度及准确性。

3. 衔接理论

3.1. 衔接理论的发展

1962年,Halliday首先提出了衔接的概念。1976年,Halliday和Hasan出版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建立。在第一章的开始,他们将语言学中使用的“文本”一词定义为指“任何口头或书面的段落,无论长度如何,确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Halliday与Hassan的研究基础上,其他学者继续从不同的角度对衔接进行研究。例如,De Beaugrande和Dressler (1981)认为衔接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依赖于语法关系 [3]。Hoey (1991)进一步探讨了词汇衔接及其在语篇衔接和连贯中的重要性 [4]。Newmark (2001)认为衔接可以采用连词、比较词、列举、对立等手段来实现 [5]。

语篇衔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胡壮麟(1996)认为语篇衔接和连贯应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从社会符号学、语义学、句法学、词汇学和音韵学的角度全面阐明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关系 [6]。他认为衔接在其他功能范畴中也可以找到联系,如语义层面的及物性、句法层面的主位结构、语音层面的语调和声音,因此他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了衔接的范围。张德禄(2003)探讨了语篇衔接的条件,认为衔接手段应与语义、语域和语境相联系。他将衔接分为两种类型: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其中显性衔接可以在语篇中看到,隐性衔接既不存在于语篇中,也不存在于共语篇中,而只能由听者或解释者从情景和文化语境中推断出来。内部因素(如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和外部因素(如语篇衔接手段)都影响语篇连贯。朱永生、郑立新和苗兴伟(2001)对英汉衔接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语言系统和文化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这些异同是如何形成和表现的 [7]。

3.2. 衔接理论在翻译领域中的发展

衔接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外国人物是Newmark,他在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一书中提出语篇在翻译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认为译者必须同时理解源语和译语中衔接手段的构建。Hatim和Mason (1990)认为衔接是语篇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分析语篇中的衔接才能实现翻译对等。

李运兴(2001)出版的《语篇翻译导论》是国内第一部将衔接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他强调衔接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实用的翻译策略,并指出语篇类型也会影响衔接 [8]。在语篇连贯和衔接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中,张德禄和刘如山(2003)提出“衔接手段是连贯实现的主要条件”,并要求译者“确定翻译中连贯和对等实现的条件” [9]。

此外,许多学者还运用衔接理论指导各种类型语篇的翻译实践。例如,张帆(2011)分析了衔接理论在政府文件英译中的应用。在他的文章中,对十年来中央工作报告进行了文本衔接研究,并从语义、词汇、句法等角度对政府报告中的语言衔接和文章结构进行了探讨和解释,并总结出其特点。顾晓波(2019)论述了语篇衔接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指出作为衡量语篇的标准,强调衔接不仅有助于译者理解原文,而且促进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4. 衔接理论与专利翻译

在专利翻译过程中,应结合专利文本的语篇特点,从词汇衔接、语法衔接、语篇逻辑衔接三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专利文件的文体要求。

4.1.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主要表现在通过词汇的重复或其间的语义关系而建立起的衔接关系,通常包括重现、同义、反义、上下义或同一种语义场的词汇搭配而建立起来的衔接关系。

例1:

原文:权利要求6:用于抑制生物样品或患者中的一种或多种流感病毒的复制的用途。

权利要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该用途进一步包括共同给予另外的治疗剂 [10]。

译文:A use of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structural formula (I).

The use of claim 6 further comprises co-administering an additional therapeutic agent.

分析:在此例句中,对于上一权利要求所表述的“用途”,在下一权利要求又一次提出时,运用了词汇的重现,重复使用“用途”。而英文译文同样采用重复“use”,并在其前增加“the”来确指权利要求6所提到的“use”。该句通过重复词汇建立起前后两句的衔接关系,增强了文章的衔接性。

4.2. 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可以借助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或省略(ellipsis)这三种方式对文本进行翻译。

例2:

原文:目前对流感的治疗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或减轻流感诱发的症状的药物。这些针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两者都有效。

译文: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influenza uses either direct antiviral drugs, or medicines that release the influenza-induced symptoms. These are effective against both influenza type A and B viruses.

分析:在该例句中,中英文分别采用“这些”、“these”照应前一句所提到的药物,不仅避免了重复表达的冗长,还使前后两句衔接更加紧密。

例3:

原文: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反义、单链RNA病毒,其属于正粘病毒科。

译文:Pathogens that cause influenza are negative 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es, which belong to the family of Orthomyxoviridae.

分析:在此例句中,“引起流感的病原体”作为主语,首先说明其是反义、单链RNA病毒,而后为进一步对病原体进行补充说明而不引起主语赘述,中文采用“其”,英文使用“which”代替前文描述的病原体,进一步描述“病原体”的定义。

例4:

原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译文:A compound according to claim 1 having the structural formula。

分析:原文中,通过重复使用“化合物”,并用“该”特指前一句所提到的化合物,而在译文中可直接使用非谓语“having”进一步对主语进行描述,使句子简洁连贯。

4.3. 语篇衔接

一般来说,整篇专利说明书内容由简入深,从对专利的简要概述到详细描述专利的具体术语的定义、各项参数的说明、详细的制备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如专利说明书中第一部分的技术领域中首先简要概括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第二部分的背景技术中写明对发明的理解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接着会在第三部分中发明内容处详细介绍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技术方案,并阐述该发明的有益效果;而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会详细写明申请人为实现发明的优选方式,必要时还会进行举例说明。由此看来,专利说明书通篇具有非常强的衔接性,因此由于专利文本具有严谨性、专业性的要求,因此专利说明书要在词汇、语法和逻辑上都需要做到全文的紧密衔接。

5. 结语

在专利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从文本特点出发,可以首先从程式化的表达入手,积累尽可能多的平行文本,以此总结出一些常用句式的固定译法;其次可以借助衔接理论,从词汇衔接、语法衔接、语篇逻辑衔接三方面分析文本并进行翻译实践。以衔接理论为指导的专利文本翻译主要具有以下两点意义:第一,在衔接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专利文本的翻译方法,可以证明衔接理论在专利文本翻译中的可行性,扩大衔接理论的适用性;第二,在衔接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有助于促进形成一个行文严谨、衔接紧密的译文,为其他专利申请人撰写出连贯的专利文本提供借鉴。专利说明书的翻译横跨了语言、技术、法律三个领域,而高质量的专利文本翻译对我国先进技术成果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辉, 张宁. 专利说明书的特点及翻译——以美国专利说明书为例[J]. 科技尚品, 2018(11).
[2] 国家知识产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首次发布[J]. 河南科技, 2021, 40(8): 3.
[3] De Beaugrand, R. and Dressler, W. (1981)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Longman, London.
[4] Hoey, M. (1981)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5] Newmark, P.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6] 胡壮麟. 有关语篇衔接理论多层次模式的思考[J]. 外国语, 1996(1): 1-8.
[7] 朱永生, 郑立信, 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8]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9] 张德禄, 刘汝山.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 上海: 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0] 爱尔兰詹森科学公司. 用于在流感病毒感染中使用的芳基取代的嘧啶[P]. 中国专利, CN201780007200.1.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