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党组织协同双元育人实践与探索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Dual Educ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Party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under the Vis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DOI: 10.12677/CES.2022.1010367,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付婉莹, 潘 杰, 于 璇: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关键词: 产教融合党组织双元育人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arty Organization Dual Education
摘要: 为深化党建与育人相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基于产教融合视域探索校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党组织织密基层党建网格,构建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的红色“磁力场”,加强学生实习期的党建引领作用,激活党员“微细胞”,双方联动构筑以学生为中心的平台资源“同心园”,齐抓共管,同频共振,提升党建引领的内生动力,丰富党建活动内容和形式,培养工匠专业人才的校企党组织协同双元育人实践路径。
Abstract: In order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and education, promote th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school enterprise party build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ropose that school enterprise party organizations should organize a dense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grid, build a red “magnetic fiel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strengthen the leading role of party building during the internship period of students, activate the “micro cells” of party members, and jointly build a student-centered platform resource “concentric park” to achieve common management, The same frequency resonance improves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party building, enriches the content and forms of party building activities, and trains craftsmen and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es path of dual educ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party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文章引用:付婉莹, 潘杰, 于璇. 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党组织协同双元育人实践与探索[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10): 2334-2338.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10367

1. 引言

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9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强调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围绕培养人才这一重点,深化党建与育人相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促进校企协同“双元”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党建管理模式不同,企业对实习生思想教育较为薄弱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企业要增强核心竞争力,也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才。由于个别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 [1],甚至一些私营企业也没有党组织,学校和企业党建分属不同系统,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不同。通过实习期的高职院校学生,也是企业的后备力量,企业对实习生侧重于技术技能的培养,对思想教育较为薄弱,这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成才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传统的组织模式也势必发生改变,推进校企协同将成为党组织共建育人的重点与难点。

2.2. 校企党建缺乏联动,实习期党建引领缺失

产教融合视域下,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已是常态,而学生在远离学校势必导致对实习生党员无法更多关注,实习期党建工作就会停滞不前,党建引领工作严重缺失,这都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学习 [2]。目前,企业和高校在党员培养发展、党建成果转化、党建帮扶、党务培训、信息管理等方面都不能及时共享,尤其是对实习生党员参加企业党组织生活,将党的政治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工作深入融合方面还不够深入,党组织的培训体系,服务体系,学习内容和形式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3. 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党组织协同双元育人必要性

党建工作是推动高职院校事业发展和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力量,校企党组织共建双元育人,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让党建工作适应并引领校企双方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加强在思想、组织、队伍、文化等方面的互通互融,更进一步深化在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的发展,将现有合作水平推升到更高层次,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实现党建工作创新和事业发展。研究如何通过党的建设把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3.1. 校企党组织协同,构建红色“磁力场”

产教融合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升人才素养。校企党组织协同需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织密基层党建网格,构建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的红色“磁力场”工作格局,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过程共管、同频共振的校企党建联动共建协同发展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意识,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方向不动摇,实现产教全方位深度融合。

校企双方应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点,通过深化校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以党建引领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育具备工匠精神、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着力点,提升校企“双元”育人成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3.2. 加强学生实习期的党建引领,激活党员“微细胞”

校企联动共建,加强学生实习期的党建引领作用,拓宽学生党员的教育途径、延伸学生党员的管理平台,即有效增强对实习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也可以帮助企业完善党组织建设,规范学生党员管理工作,进一步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使其真正融进校企党建大格局,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终引领校企党建合作共建的有序健康发展。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不断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育人理念,积极搭载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快车,制定面向未来、面向学生应时而变的优化育人方案,深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双元”育人模式,竭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职业院校。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3.3. 培养工匠专业人才,打造实践平台“同心园”

探索校企共建党组织,挖掘高校党建的课程、师资、管理等优势资源,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建立实践平台,双方联动构筑以学生为中心的平台资源“同心园”,提升党建引领的内生动力,增强企业的党建规范化进程。学生在企业参与项目学习期间,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党组织各自的优势,学校可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企业员工提供理论知识培训,企业则是侧重岗位培训及技术实践指导应用,为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训中既能够树立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的信仰与认同,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奋发向上、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高尚品德,做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党建联动校企结合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4. 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党组织协同双元育人实践路径

4.1. 校企党组织齐抓共管,同频共振

建立校企党组织合作共建育人机制,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带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即接受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同时也加强了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以及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校企合力将学生培养成思想素养端正、专业技能过硬、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由学校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及企业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支部,成员由企业党员、学校专业教师党员、实习生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基于共建原则,通过“直输式”解读企业相关政策,“组合式”解决实习学生需求,“售后式”搭建线上线下咨询平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思想体制、组织作风和相关制度建设等,不断完善健全联合党组织的运行管理,促进联合党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校企齐抓共管,同频共振,其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互相渗透,加强校企党员间的相互了解与互动,充分发挥联合党支部在教学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工作力度和决策能力,突出党建引领的整体合力,实现联合党支部共创、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党建联动机制 [4],围绕校企共建党组织模式,形成1 + 1 > 2的开放、包容、多元、共享的现代化党建服务阵地。

4.2. 依托网络资源,推动信息化建设

在数字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应积极依托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充分利用不受时空限制、资源共享的微博、微信、QQ等网络媒体平台的优势,校企党组织创建信息化党建工作阵地,形成长效互动、即时通畅的交流反馈平台。从而进一步增进支部党员教师与企业导师、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沟通,并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实现动态管理;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也可以及时宣传党的理论知识、时事政策、企业文化等,校企双方整合党建资源,通过平台开展组织生活,交流讨论,增进了解,拓展阵地,合力共建。

4.3. 丰富党建活动内容和形式

以党建引领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校企党组织可在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基础上,积极探索校外党建实践基地,进一步优化共建育人载体。

校企支部共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合作、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如以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走出去,请进来,学工党支部组织参赛学生到公司观摩学习,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专家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讲坛,创业计划书撰写及应聘技巧特训营,企业文化宣讲,职业技能大赛辅导等,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5. 结语

总之,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党组织共建育人还将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双方应在总结党建工作经验与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思想,结合实际,勇于突破,达成共识,把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推进创新校企党组织协同共建工作理念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不同资源,合力形成双元育人的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

2022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建研究中心课题主体性成果(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党组织协同双元育人实践与探索,课题编号:DJYJ22Z0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刷媒体&包装与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玉华, 毛好喜. 党建引领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探索[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 36-38.
[2] 张玉荷.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党组织共建育人路径研究[J]. 高教论坛, 2020(35): 16-17.
[3] 张震, 张晓艳. 校企基层党组织融合共建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10): 85-86.
[4] 张禹, 张勰, 骆毅.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协、企”创新党组织模式的路径研究——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分院校企合作党支部为例[J]. 智库时代, 2020(8):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