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 [1] [2] [3]。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举措,不同专业学科教育各有特色,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专业学科教育,如何推动思想政治培养贯穿育人体系成为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 [4] [5]。不同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内涵侧重不同,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发掘 [6]。不同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平台基础也各有差异 [7]。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其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也截然不同 [8]。因此,青海大学医学部病理生理教研室结合青海大学医学院多年的高原医学教育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教研室通过对学科课程思政核心内涵、建设路径、综合评价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深化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更好地全面推进中西部地区医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2.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核心内涵
2.1. 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7] [8] [9]。教师想要做好思政课程建设,要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认识准、理解透 [7] [10]。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讲话,已经成为教育战线育人实践的根本遵循 [11] [12]。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此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4]。
2.2. 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基于以上育人实践的根本遵循,病理生理学作为帮助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可以作为医学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载体,将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修养、教学与科研、创新与信息化等方面进行良好融合 [15]。打造“医学 + 思政”的“课程思政”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人文精神 [16]。因此,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总要求,着力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旨在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和水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6]。目前病理生理教学在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力军,要充分利用好课程建设这个主战场,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实现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1]。老师们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更新理念,提高认识,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6]。“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和整合如图1。

Figure 1.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Sanquan education” work system
图1. “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和整合
3.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3.1. 教学内容整合
根据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事件,深挖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思政育人元素,在加强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专业素养教育,形成青海大学医学院思政品牌课程。一是优化课程结构:将教学内容重组为三部分。第一段(6学时)对各章节标题概括介绍,分析各章节内容的基本构成,布置启发性思考题。第二段(26学时)讲授一般病理过程专题内容。第三段(8学时)组织学生对系统病理生理的综合病例进行课上小组讨论并上台讲授,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二是整合教学内容,对照最新出版的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整合我校现行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并挖掘各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图2。
3.2.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在思政元素整合中需要突出以下几大核心价值的传递: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17]。例如在绪论部分讲授病理生理学学科发展历史时,适时引入“医学楷模”钟南山、“医圣”张仲景等,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争做时代楷模;在缺氧这一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引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Semenza如何艰难探索细胞感知适应氧气变化,如何发现了调控基因活性的分子机器,从而响应于不同水平的氧气。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17]。在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这一章节,引入为了工作劳累脱水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在讲授发热这一章节引入抗击新馆肺炎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强调道德修养与无私奉献的伟大意义。三是要明辦,善于明辦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17]。在讲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普及爱心献血,在讲授肺功能不全时列举危难时刻果断利用海姆立克法挽救生命的护士等,促进学生形成明辨是非、果断选择的意识。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17]。在讲酸碱平衡紊乱时,引入虚假科学“酸碱体质论”,告诫学生一定要扎实做事,踏实做人。针对每个章节引入不同思政案例弘扬核心价值观,详细思政元素设计如表1。

Figure 2. Pathology and physiology course path of thought politics construction
图2.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Table 1. Design of civic elements for pathophysiology course
表1.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4.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综合评价
针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综合性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也是课程思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18]。师生的双向评价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认同和思想传递,课程思政需要通过对学生、教师进行思政课程建设认同评价 [19]。具体需要针对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针对教师进行价值传递认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包含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评价和思想品质提升评价。任课教师基于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全面发展状况。其中关于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应位于综合考评的第一位,考察内容应与课程思政元素相结合 [20]。其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需要考核学生对病理生理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思政价值认同评价主要关注结果评价中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嵌合度,通过授课学生对教师思政价值引入的情境融合性、学科内容综合性进行评价,促使任课教师在下一轮授课过程中完善思政元素融入,做好润物细无声,并更好整合教学结构及内容,具体评价内容见表2。因此,思政元素挖掘、严谨授课和课后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驾马车”,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19]。

Table 2. Stud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eacher value transfer identity evaluation
表2.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价值传递认同评价
5. 结语
深入开展教学团队全体人员参加“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明确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元素,始终是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 [15]。如何深入发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某些点相结合的教学案例,是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攻坚难点 [21]。怎样借助集体备课、教学法研究、实验预演等环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是教研室将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化和组织化的有力手段 [20]。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只有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总要求,着力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功能,才能在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方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19] [22] [23]。
基金项目
青海大学实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YJG202103);青海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qyjg-202105);青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SZ2209)。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