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开展,传统村落凭借其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传统村落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然而,由于旅游开发过程中人为因素的拆旧建新、自然因素的损坏以及旅游开发商的盲目性开发 [1],导致我国多数传统村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坏甚至是直接消失,所以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是义不容辞的。2018年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再一次提出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大力保护我国传统村落。从以上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十分重视。而石堰坪村作为湖南省第一批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其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悠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但是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村落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的不同,农户的意愿诉求得不到满足、其享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泛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意愿和行为,如此便对石堰坪村的保护与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石堰坪村未来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积极引导并促进当地农户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工作已迫在眉睫,而找到当地农户的利益诉求以及目前当地农户在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还存有哪些问题其是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
很早之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就开始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了,他们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传统村落的保护、村落的旅游业发展、传统村落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以及乡村旅游影响。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北京大学刘沛林教授于1988年,提出应通过设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制度,加强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2]。2003年,周俭、张松、王俊以丽江为例,从生态、旅游、文化以及民族四个层面对于古城的发展给予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古城的发展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3];2012年,徐红罡指出在古村落的保护和管理中,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权力,才能有效保护村落的原真性 [4]。其次,对于村落旅游影响的研究,2012年,李萍基于村民和旅游者的视角,对齐云山旅游开发带来的多种影响进行了研究 [5]。2016年刘小蓓以开平碉楼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为研究案例,认为社区参与是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手段 [6]。2018年,顾大治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以安徽绩溪县湖村为例,提出了“人–村–遗”一体化发展策略 [7]。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国外大多数的学者是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社区居民的参与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的。关于村落的保护与发展,LK Medina通过对玛雅遗迹的周边古村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阐述了村落合理发展是对村落保护延续的重要手段,能够促使对村落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8]。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研究文献大部分是围绕传统村落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影响这些主题来进行研究的。这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是很少有学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以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个案例入手进行定量研究的,本文将以石堰坪村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于政府、旅游开发商以及当地农户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然后对当地农村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一个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影响农户参与村落与保护行为的相关因素。
2. 研究区域概况
石堰坪村位于湖南省张家界永定区王家坪镇的东南部。地处东经110˚52'28.7,北纬29˚02'43.0,海拔高度252~521米,距离张家界有48公里,地理区位如图1。东与常德桃源的灰西河村接壤,南邻怀化沅陵的七甲坪镇,北连张家界慈利洞溪乡。该村总面积为1700公顷,居住着982名土家族人,182座吊脚楼,其中85座位于保护区中心;村庄周围有百年老树和保存完好的自然植被,森林覆盖率超过90%。
注:景观图片来源于网络
Figure 1. Location and village landscape of Shiyanping Village
图1. 石堰坪村区位和村落景观图
2013年石堰坪村被列入首批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按照《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旅游开发方面,该村凭借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优势,确立了以展示生态休闲农耕传统文化为主、兼顾旅游产品和当地民族工艺品的开发为辅的产业发展思路 [9]。2016年,石堰坪村游客超过了10万人次,旅游收入有100万元左右;2017年,石堰坪村的游客数量接近1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500万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政府已经开始逐步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村落的保护,由之前的个人修缮改为政府为当地的居民的房屋进行修缮,目前全村特色传统居民户接近100%。此外,村落的民俗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其最具代表性的有“杨叉舞”和“糊仓”,其中“糊仓”已经成功申报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加快了村落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并有效的保护了村落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
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设计
为了全面了解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过程中农户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本研究首先深入到石堰坪村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与当地农户的交流访谈,收集村落的相关信息,了解农户最真实的想法。然后设计了两大部分的调查内容进行网络调查:第一部分是有关农户对于参与村落开发与保护的一个意愿、方式以及认知判断的调查;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农户个体家庭基本情况的一个调查,这部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口数以及家庭年收入等等。之后,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样本的频次、比列等统计分析。
3.2. 数据来源
本文以湖南省张家界石堰坪村当地农户作为调研对象,前期通过实地考察并线上联络当地的村委会领导以及农户进行了一个调研说明,在得到对方同意之后便通过网络问卷深入展开对当地农户的调查。课题组成员先于2021年寒假期间对石堰坪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然后于2022年3月28日~2022年4月6日期间通过发放问卷星的形式对石堰坪村的当地农户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网络问卷发放借助的是线上的问卷星平台,一共收回问卷140份,其中有效的问卷为129份,问卷有效率达90.8%。
4.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4.1. 传统村落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利益诉求分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是基于社区的一种开发模式,它涉及到许多的利益相关者。所以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个合理的界定是对农户进行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行为研究的一个基础,也是建立利用协调机制的基本前提 [10]。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而言,作为其中的主要利益主体的他们的诉求及参与行为对传统村落的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本研究将石堰坪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在村落的开发、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着直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会对其本身的利益产生较大影响的主体,具体包括村落当地的政府、旅游开发商、当地农户以及旅游者;其相关利益者的界定与利益诉求见表1。
表1反映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过程中各利益者相关者的界定以及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其中,在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中,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其利益诉求一般都是具有公益性的,而旅游开发商与当地农户、旅游者他们的利益诉求都是比较利己的。此外,在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政府主要是起着规范管理、监督的作用,一方面,对于村落的旅游开发的主导者,政府事先根据当地农户以及旅游开发上的意见或要求,做出一定的旅游开发规划,并针对当地农户及开发商的目标利益诉求的异同

Table 1. Stakeholders and their interest demands in Shiyanping Village
表1. 石堰坪村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或是问题做相应的协商,以此来促进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达到一个最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同时还作为村落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监督者,在村落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旅游开发商为争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严重压榨当地农户的权益,进行盲目的、纯商业化的旅游经营,这会严重破坏村落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引起当地农户的不满,从而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故而这就需要政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以此来规范旅游开发商进行合理的经营。而在村落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旅游开发商一方面作为村落开发参与的重要主体,对村落当地进行旅游经营;另一方面,他也是村落开发与保护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若旅游开发商能针对当地政府制定的政策进行合理的经营,与当地政府、农户一起主动地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会更有利于传统村落的发展。此外,农户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主体,是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直接受益者。一方面,农户的参与是村落开发与保护取得成效的关键;另一方面,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也能够为农户带来最为直接的收益,譬如:经济收入的增加、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等。
4.2.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利益相关者为争取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争取或是妥协的相互博弈的过程 [11]。在这博弈的过程中,虽然旅游者是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但是他们实际上并不拥有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权利,只能通过一定的旅游活动对其产生影响,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以及当地农户他们之间的一个关系。由于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所以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同时对于村落的发展,它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因此,总体来说,他们是一个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其具体关系如下:
1) 旅游开发商与当地政府:由于村落的开发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靠当地的政府部门是无法承担的,于是村落的开发与发展需要引入外来开发商的投资。然而它们之间由于角色定位的不同,往往会存在利益冲突。政府在进行村落开发时必须要考虑村落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的协调发展,所以他们会希望旅游开发商在进行旅游经营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但是,旅游开发商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方,他们只会在乎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会对当地的环境与发展做过多的考虑。所以这就需要两者进行合作,这样,一方面既可以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对旅游开发商的长远生存与获利有好处。
2) 当地农户与旅游开发商:在村落的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虽然旅游开发商为当地的农户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但是他们在资源的拥有与经济地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旅游开发商进入之后,成为了村落开发经济利益的最大受益者,而当地农户虽然也从中获取了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成为了旅游开发负面影响最直接的承受者。所以,如果旅游开发商进行纯商业化的开发与经营,而不考虑当地农户的感受,这两者之间必定会发生一定的利益冲突。
3) 政府与当地农户之间:当地政府同样作为“经济人” [12],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偏向自身利益而忽视当地农户的利益诉求,然而农户如果自身的利益诉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感受不到尊重时,他们对于政府的工作是不满意的,对政府也会产生不信任,从而会引起当地农户的反对。
5.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农户参与现状分析
5.1. 被调查者个人及家庭基本特征
如表2,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石堰坪村当地的农户男女比重较不均衡,农户中女性占了60%,男性仅占了40%,并且被调查者的年龄普遍较大,被调查对象中大部分的年龄都分布在40~60这个段落;此外,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一般都比较低,初中及小学以下的占到了84%,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户仅仅只占了16%。其次,在被调查的农户中,家庭收入经济在低水平的农户占比为62%,在中等水平的占27.9%,高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仅仅占到10%左右;此外,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村落旅游开发的部分农户中,

Table 2.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of respondents
表2. 被调查者个人及家庭基本特征
其旅游收入主要集中在1~2万元,收入在2~4万及以上的仅仅占了10%,这说明石堰坪村目前参与村落开发的农户其收益相对来说比较低,从而使得大部分农户希望通过进行旅游开发来提高收入、增加家庭的收益的诉求得不到一定的满足,这也就导致石堰坪村的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其人口流失率较高,村落的“空心化” [13] 问题比较显著,这对于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5.2. 农户的参与意愿不强
综合问卷调研结果,可以明显看到石堰坪村当地农户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总体意愿还不是非常强烈,参与意愿的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愿意参与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有71户,占到总比例的55%;不愿意参与的有58户,占总比例的45%。其中对不愿意参与村落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进一步了解与分析:有52.4%的农户是因为对旅游行业的市场信息并不了解,有21.4%的农户是因为担心在开发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权益,意见与诉求得不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还有16.7%的农户是因为在村落进行旅游开发会对当地的生活环境质量造成影响,譬如生活垃圾的污染、带来的交通拥挤、噪音等等,从而不愿意参与到村落的旅游开发中去。综上分析,大部分的农户不愿参与村落的开发都是由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如:增加收入、获得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等等各方面得不到一定的满足,才导致这些被调查者不愿主动地参与到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中去。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着力改善村落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户的权利,设置多渠道来规范并保障农户的利益诉求及意见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以此来激发农户参与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

Figure 2.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participate in vill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图2. 农户对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意愿
5.3. 农户需要帮扶的意愿强烈
农户作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地调动他们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积极性,对推动传统村落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从初步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农户对于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需要得到相应扶持的意愿比较强烈。并且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支持需要的占比最重,据下表3所示,84.5%的农户表示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及技术上面的支持,73.6%的农户表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有44.2%的农户表示需要提供了解旅游市场相关的行业信息的服务。因此,当地政府加大对于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农户提供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为当地农户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户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有驱动作用。

Table 3. Farmers’ willingness to support vill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表3. 农户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扶持意愿
5.4. 农户参与村落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
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主要行为者,农户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效果。从石堰坪村农户的调查情况来看:关于参与村落的旅游开发这一行为,有48.5%的农户表示愿意将土地承包给当地的政府或是旅游开发商,以此来获得一定的收入分红;而28%的农户表示通过“自主性开发经营” [14] 的方式参与到村落的旅游开发中去,譬如:出售旅游商品或是开民宿、做农家乐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受农户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当地大多数的农户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的收益一般来说也比较偏低;第二,由于当地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也普遍偏低,他们对于旅游市场行业信息的了解及判断更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就村落保护方面来看,当地的农户对于村落保护缺乏一定的认识,从而导致他们的参与意识不强,农户参与村落保护的主动自觉性低下。据调查,有近75%的农户表示村落的保护是当地政府的事,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此外,有一些农户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村落有多少值得被保护的价值,甚至有的还将自家有特色的吊脚楼进行了拆旧建新。这就要求政府在引导农户参与村落保护与开发时,要积极增强当地农户对于村落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使得村落的保护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振兴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最直接的利益主体,他们的参与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村落的开发与保护的效果。本文以利益相关者作为理论基础,以石堰坪村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如下所示:
1) 石堰坪村当地农户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农户参与村落开发与保护的自觉主动性与积极性低;第二,农户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认知判断不到位;第三,村落的“空心化”问题严重,其进行村落开发与保护的主体流失率较高,从而导致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
2)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农户在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理智与实际。作为其主要利益相关者,农户在参与村落保护与开发时,除了考虑自身的利益诉求外,也会更多地关注到村落的整体规划与管理工作,譬如:村落当地的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与技术的支持等等。这说明在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进程中,石堰坪村当地的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进资金,加大对于农户参与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扶持力度,以此来激发农户积极参与到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中去。
3) 通过对影响石堰坪村当地农户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行为现状进的初步分析,能够从中进一步分析出:农户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会受到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当地政府对传统村落发展与的重视程度、农民对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民主决策的参与程度等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认为,农户他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他的思想也就会越“开放”,就越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更有利于他们参与到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中去。所以在村落的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当地的政府要起到及时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农户进行参与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宣传,提高农户的认知度,此外,还要有组织有安排的对当地农户进行相关服务技能培训,以此来提高农户的服务技能,促进其更好地参与到村落的旅游开发中。
6.2. 对策建议
6.2.1. 增加对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村落的开发与保护
农户是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主要核心力量,他们的参与对于村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当地的政府应该加大对于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政策扶持,譬如:对于参与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提供一定的资金贷款以及相应的政策补贴,以此来减轻农户参与村落开发与保护的运营成本;还可以与当地的旅游开发商合作,为当地农户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农户他们的生计问题,以此来吸引当地更多的农户参与到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当中,及时有效地缓解当地劳动力主体流失的问题。
6.2.2. 提高农户的知识与技能,推动农户踊跃参与到村落的开发与保护
农户作为村落发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作为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行为主体,只要让农户自己主动地去行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提高农户知识与技能素养的工作力度,促进农民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譬如:在村落当地推广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相关政策以及因这一政策而发展的比较好的村落实际例子,以此来提高农户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了解和认知度,让农户能够认识到这一政策能够带来的好处。其次,还需要提高石堰坪村当地农户的相关服务技能,定期组织当地的农户进行相关服务技能的培训。让农户能够更方便、自主、有效率的参与到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中去。
6.2.3. 完善村落内部的治理机制和管理建设,推进农户更深层次的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
农户参与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能否参与村落开发的民主决策、其权利及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一定的保障的影响。当地的政府在进行村落旅游开发时,要建立健全既符合旅游合理开发原则,又切合村落实际的农户参与式管理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其村落开发与保护的资金发放及分配和处理行为,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正确投入,村落当地的村委会还要定期地向当地农户通过会议、微信、宣传栏等方式强化信息公开透明,保证农户享有其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切实维护当地农户的权益 [15],让农户能够从内心接受村落开发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促进农户积极参与到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中来。
基金项目
衡阳师范学院2020年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20QD02);202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1YBC156)。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