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意蕴
On Marxist Cultural View and ItsContemporary Value Implication
DOI: 10.12677/ACPP.2022.116362, PDF, HTML, XML, 下载: 238  浏览: 1,98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李潇如: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当代价值意蕴Marxism Cultural View Contemporary Value Implication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引。它深刻揭示了文化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面向群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科学性、阶级性、民族性三大特征。新时代全面理解并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Abstract: Marxist cultural outlook i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It profoundly reveals that the essence of culture is the creative objectification activity of realistic people, belonging to the conceptual superstructure, always insisting on people-oriented and facing the masses. Marxist cultural view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scientific, class and national. In the new era,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profound grasp of Marxist cultural outlook also has rich value implications.
文章引用:李潇如. 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意蕴[J]. 哲学进展, 2022, 11(6): 2104-210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362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辅相成。现今,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日渐重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有效指导。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正蓬勃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建设地位的日益凸显,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深入研究并努力发掘其当代价值意蕴,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理解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2.1. 文化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对“文化”一词做出准确清晰的界定,但却渗透着对“文化”的解读。马克思认为,在认识客观世界、探究客观世界发展规律、指导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文化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创造性的对象化的活动,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工具改造对象世界使其变成现实。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提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 [2]。”“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3]。”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作用于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作用于人自身。现实的人生活在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中,当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进行实践活动,他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将自己的全部感觉施加于客观对象上,这个对象就变成了属于他自我的存在,但又与原来的自我不同,因为它具有了原本自我所不具备的客观基础。客观事物唯有通过人,才是可理解的、有意义的事物。而且马克思指出,第一步是“感觉”的丰富,当这些感觉在思维中碰撞、融合后,人就产生了意志、爱等情感,简言之,人的全部感觉最终都是通过人化的自然界才得以产生。也就是说,人的“感觉”与现实的“自然界的存在”交汇碰撞,人类通过不断的实践使自己的思维与现实存在进行交流,从而对世界做出改造,而这一过程就是最初始的文化。人虽然作用文化,但是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本身也属于自然界中,无法离开自然界而存在。人作为文化的主体,是高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存在,但其本身仍是自然界的存在物,无法离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而这些资料反过来又都为人类提供了创造文化的源泉。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对象化”、“人化的自然”等,本质上都属于文化范畴,不断推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

2.2. 文化是一种观念上层建筑

马克思是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阐述文化理论的。这一理论观点孕育于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研究与批判的背景下,是资本主义经济现实、政治现实在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曾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4]。”由此看来,“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都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5]。”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所在,并且它最终为改造世界服务。此外,上层建筑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种形式,而文化即属于观念上层建筑范畴,包括宗教、哲学、艺术、道德法律思想等多个方面。

由于社会生产制约了文化生产,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阐述了文化生产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他强调:经济方面影响了文化生产全过程,文化生产反过来对经济基础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文化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精神文化生产也会随着经济基础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宗教、哲学、艺术、道德法律思想等精神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文化对于生产力发展反作用,通过他种方式转化形成新的物质生产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2.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

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的研究分析展开阐述,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工人阶级即广大群众。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群众即工人的生存境遇和所面临的问题。他指出:“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6]。”如此一来,就导致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同人的类生活相异化、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开始分析,工人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生产出来的对象即劳动产品却不归他们所有,甚至于失去生活资料和生存资料,最后连劳动本身也不属于工人自己。在这里,马克思说,这是一种“强制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 [7] ”。这样的人,几乎等同于动物,因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 [8],而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存在物,而现在的人只是把劳动当做一种手段。这样的异化劳动,把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贬低为一种手段,一种知识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如此,人的类本质丧失。这样的结果就是人同人的异化。由于文化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本质已经被剥夺,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和异化的分析,反映出他始终围绕工人这一广大群体、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人的尺度进行生产生活、改造世界。

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

3.1. 阶级性

文化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存在,它是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这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由统治阶级创造并为他们服务,以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并为其创造利益。同样地,被统治阶级也会利用文化来为争取本阶级的地位和利益而斗争。由此看来,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文化的这一特征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重大意义。当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时候,文化可以作为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社会成员和协调社会组织的工具,达到统一意志、凝聚人心、协调行动的目的,从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3.2. 民族性

马克思认为文化产生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现实,根源于物质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物质现实就体现为这个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多个方面相互交融、碰撞。文化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一种具体的文化,由于自然环境和地域差异,每个民族都有其有特色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旦形成,就构成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表现为多个方面,例如历史、宗教、信仰、习俗、礼仪等,如此也可以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民族性反过来也会塑造文化意识和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要用历史的、唯物的、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的民族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融入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3. 科学性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为人类实践活动提供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他们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前提,文化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存在出发,阐述人在与现实世界交互过程即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生产关系,人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产生了生产力,便有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相适应,就导致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现实社会生活的不相适应。由此可见,马克思是从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来论述其文化观,因此具有科学性。

4.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价值意蕴

4.1. 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当前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文化的国际交流从来都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高,这些必然会受到世界的瞩目,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为关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借助于强有力的技术跨国流动,潜在地影响我国国人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凭借其文化霸语权,削弱和侵蚀我国文化软实力。经济政治的变化是文化的基础,一国文化发展一定会受到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对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其指导下进行文化建设,有利于把持好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引。第二,要加强主流文化价值观建设。现今,西方意识文化渗透问题明显。对此,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人民群众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正确导向。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同各种形式的文化入侵和渗透做斗争,加强思想抵御能力,塑造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第三,要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要养成理性思维,在反思和理性中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同时,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提升自身文化传承接受能力与文化创新能力。

4.2. 增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9]。”由此,我们近年来常常提及的文化自信一词,便可理解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现实的衍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在反映。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 [10]。从这个意义上说,就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一个客观的价值评判,甚至是对世界历史文化及现代的文明成果的包容和接纳,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着的文化的坚信和从容。文化自信是个人、民族或国家对自身文化的充分坚信和期望,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更基本、更潜在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基于此进行文化自信构建,凝聚各方合力,使文化自信根植于心且自觉于行,更能把持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4.3.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阐述自己关于文化的相关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因此,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也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大众的幸福感,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对此,第一,要建立文化发展保障机制。在新时代开放的市场经济中,要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倡导并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提高人民法制意识,形成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法治环境。此外,在信息化社会,要规范社会媒体的舆论影响力,营造和谐干净的社会舆论氛围,构建充满正能量的舆论环境,尤其是网络文化环境,使人们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凝聚社会共识。第二,党和政府要充分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能够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并引发心灵共振的文化产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第三,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公益活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健全,开发和保护文化资源,从而为人民提供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平台,并在实践中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构建研究”(22BKS101);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制度创新研究”(22MLB0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协同治理研究”(2021SJZDA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 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 人民日报, 2020-09-23(01).
[2]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79.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84.
[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78.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2.
[6]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48.
[7]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50.
[8]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53.
[9]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4.
[10] 刘林涛.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4):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