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0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91.34万人 [1]。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育人水平逐步上升,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较多关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以夯实高校党建工作为抓手,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伴随着民办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积累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因此,笔者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成果进行客观梳理,反思其历程,有利于把握其研究主题及研究热点演进变化,推进研究纵深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现状及困境,现以CiteSpace绘制的知识图谱为基础概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近二十年(2002~2022)研究概况,并尝试识别此领域研究热点及热点演变趋势。通过图谱解读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走向,为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提供支持。
2. 数据来源与CiteSpace软件使用说明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数据库来源,主题“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或者“独立学院党建工作”。截至2022年6月份共检索到1659篇相关文献,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78篇,特色期刊360篇,报纸50篇,学位论文共42篇,另有29篇论文发表。对检索出的有关文献记录进行download__.txt命名,采用Refworks形式批量输出,共获得了1659份资料。采用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将关键词作为节点,得到节点数757,连线数2081的WOS关键词共现图谱。检索日期:2022年6月3日。除了对主题聚类进行分析,将k值设置为75,得到了更加完整的数据分类,其他k值都定为25。
3. 民办高校党建研究的现实热点分析
3.1. 民办高校党建研究的主题分布
“关键词”具有凝练文献关键内容的功能,核心信息的作用等等。关键词在论文或报告中有明确的主题指向性,是揭示该学科发展状况和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某一方面文献上,某一关键词持续存在或存在频率较高,可据此对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解读,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本文在节点类型上选择“关键词”为分类标准,得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共现图谱(图1)。节点大小和关键词发生频率、研究热度显着正相关;为聚焦研究热点,选取关键词共现频次最高的18个关键词形成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前18个高频关键词(表1)。经分析,我国学者自2002年以来围绕“民办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重视“民办高校党组织”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研究路径注重党建工作的创新性路径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以“现状”–“对策”研究整体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研究关注“大学生”与“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党员的入党前后教育等问题,注重“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总结了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支部创新活动等党建工作经验;研究背景立足于“新时代”特点,“新媒体”对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影响较大。基层党建工作在高校育人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民办高校党建研究工作的关注点。

Figure 1. The co-occurrence map of key words
图1. 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1. The summary table of the top 18 high-frequency key words
表1. 前18个高频关键词汇总表
3.2. 我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热点

Figure 2. Key words co-occurrence clustering map
图2. 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

Table 2. The summary table of keyword clusters
表2. 关键词聚类汇总表
本文中选取Log-likelihood ratio (LLR)算法对每个聚类进行自动标识得到民办高校党建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图2)。聚类的大小由该聚类内文献的数量决定,通过软件过滤掉较小聚类,得到了排名前18名的聚类,聚类标签编号为#0~#17,编号越小则聚类越大,并导出生成民办高校党建研究关键词聚类汇总表(表2)。提示聚类社团结构模块化Q值为0.6346 (大于0.3),提示聚类平均轮廓值S (Mean Silhouette)值为0.5137 (大于0.5),依此判断该聚类社团结构显著,聚类合理。
笔者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归纳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体制构建研究;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3.2.1.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体制构建研究
第一,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特殊性研究。具体表现为:民办高校党组织工作责任制度的特殊性;领导体制的特殊性;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3]。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与普通高校的比较中,民办高校党组织对工作职责的要求有明显不同,普通高校党组织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但民办高校党组织对民办高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占主导地位。民办高校受物质条件制约更大,同时也呈现出较为自主和灵活的特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较,党员少、专职党务工作者少。
第二,探讨民办高校体制机制规律研究。《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民办高校党组织定位为“政治核心”,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内涵也有相应变化:“从外部制度的嵌入到内在契合的自觉建构;从权力观念向协调观念转变;从内控式的封闭运行到民主式的开放运行;自上而下的单向推进向双向互动进行;从单一主体评估到多元化主体评估” [4]。
3.2.2.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该领域“问题”研究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党委书记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中的参与作用并不突出。二是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够规范。三是没有党组织所需要的条件保证,党务干部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高。四是党的力量相对较弱,党员管理相对困难,教职工党员教育和管理很难切实到位。五是存在团组织管理不规范、工会组织建设落后等问题。
该领域“对策”研究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保证党组织政治上领导权、决策中参与权、行动中监督权。二是调整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本着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原则,按属地管理、举办单位管理原则等,调整组织关系。三是按照《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意见,充实组织力量,补齐人员短板。四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标准化党支部,强化党员管理与培养。五是要规范团组织和工会组织。民办高校党委要强化对团和工会的指导,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5]。
3.2.3. 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首先,重视学生党建工作方面存在的入党动机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规范;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入党后教育不到位的情况比较严重;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 [6]。其次,关注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个性化。“民办高校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他们思想活跃,综合素质比较高,但是存在着基础不牢、自控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不高等问题,如何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启发、引导他们成长、成才也是独立学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7] ”。
4.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前沿探测
CiteSpace突现词(Burst terms)的分析,就是把一定时间区频次变化率较高的词语从众多主题词中检测出来,以此来显示学科发展前沿趋势 [8]。基于民办高校党建研究领域突现强度排名前13的关键词(表3),分析突现强度较大的突现词以及突现强度持续至今的关键词,以此说明该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由表3可知突现强度排名靠前13名的关键词,如“新时代”“立德树人”“基层党建”热度持续至今。
透过关键词突现情况可以发现,2010年至2012年是“独立学院”研究的爆发期:研究关注“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科学发展观”纳入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中;各高校以党建研究为依托,进一步凝练学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经验和做法;研究以“路径”探索和“思考”力图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

Table 3. Summary table of sudden words in Party building research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表3.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突现词汇总表
2018年至今,立足“新时代”背景,民办高校党建研究进入第二个爆发期,研究热点持续自今。除此之外,“立德树人”和“基层党建”也是持续至今的研究热点,这反映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坚持“立德树人”的研究导向,在研究对象上集中于立足“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问题。
5. 图谱分析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启示
结合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聚类分析、热点解读以及突现词分析,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正在显现出许多前沿性的课题,对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有以下三点启示:
一是民办高校党建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困境及对策研究;2021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新增加了加强民办学校党的领导一条,强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向。民办高校的定位,应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党对民办教育全面领导,秉承教育公益属性,保证民办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9]。民办高校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探索以制度创新、完善体制机构、建设活动载体等形式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要求。
二是新媒体在党建工作的应用研究。如党建学习平台的利用,如“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在党员学习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下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会议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APP”开展支部活动,创新党的活动形式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是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进行研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与管理工作研究,如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育人成效的研究等。民办高校学生有其显著的个性特征和群体特征,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要创新工作体制,探索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参与、主要负责的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开展以人为本和尊重个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主动承担起青年人的责任。
四是民办高校党的建设规范化,个性化问题进行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管理弱点。因此,对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仍然应该注重其规范化问题,坚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加强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标准化支部”建设方案。此外,民办高校也因体制的特殊性在办学中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民办高校应当充分挖掘自身亮点工作和育人成绩,创设党建特色项目,让党建工作引领学校发展,党建精神凝聚学校力量。
本研究虽然涉及的论文篇数较多,时间跨度较广,但文章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没有覆盖其他数据库中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论文,因此在观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主要关注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研究,对于普通高校的党建工作研究关注不够,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都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在党建工作中有一定的同质性,本研究未能将两种办学体制下的党建工作研究进行比较,因此在研究广度上还可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