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殊教育》的研究进程及发展趋势——基于1994~2021年刊载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Visual Analysis of CiteSpace Based on Literatures Published during 1994~2021
DOI: 10.12677/CES.2023.111019, PDF, HTML, XML, 下载: 474  浏览: 1,71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嘉威, 王楚涵, 杨 健*: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吴金凤: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关键词: 中国特殊教育CiteSpace可视化研究热点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Research Hot Issue
摘要: 《中国特殊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保持着权威性与指导性。研究使用CiteSpace工具对该期刊在1994年3月~2021年8月之间刊载的4073篇文献进行分析,对《中国特殊教育》的研究进程、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概括。结果发现:1) 《中国特殊教育》的研究以“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等关键词为核心向外拓展;2) “心理健康”、“自闭症”、“社会支持”、“融合教育”等主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3) 与“中介作用”、“流动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学习投入”和“融合教育”等相关主题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整体研究水平逐步提升,研究主题呈多元化、精细化趋势。
Abstract: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aintains its authority and guidance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tudy used the CiteSpace tool to analyze 4073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between March 1994 and August 2021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hot spots and trends of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Discovery: 1)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is expanding outward with the core keywords of special education,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room, etc.; 2)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hotspots are mental health, autism, social support, confluent education etc.; 3)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may be related to the themes of Mediation effect, migrant childre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learning input, confluent education etc.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research level is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research topics are diversified and refined.
文章引用:李嘉威, 王楚涵, 吴金凤, 杨健. 《中国特殊教育》的研究进程及发展趋势——基于1994~2021年刊载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1): 110-118.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1019

1. 研究背景

《中国特殊教育》是我国重要的特殊教育领域学术期刊,反映我国特殊教育各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在我国教育领域享有盛誉,在国际亦具有相当影响。迄今为止,《中国特殊教育》总出版文献量4572篇,总下载次数高达3,493,226次,总被引次数高达65,839次。这些数据仍在不断增加,《中国特殊教育》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也在不断增强,但遗憾的是,其创刊近三十年来,鲜有研究者回顾其研究进程、热点和趋势的发展。因此,为了解其创刊以来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演变,同时也为研究者的研究选题提供参考,研究借助CiteSpace工具对《中国特殊教育》在1994~2021年之间刊登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 5.8.R1),对1994~2021年之间在《中国特殊教育》刊登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Bibliometrics Analysis)和知识图谱分析(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该软件通过绘制相关领域的知识图谱,可揭示整体结构及其规律分布,看出各科学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帮助研究者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进程与发展趋势 [1] 。

文献计量学分析是在当前学术界进行学术文献分析的常用研究手段之一,可以定量地、不同方向地分析、评价和预测相关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知识图谱分析借助可视化技术来发现、描述、分析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绘制图形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进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的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中国特殊教育”获得的原始文献有4230篇,将其中的非学术性论文如通知、讲话、征稿等剔除后,最终获得有效文献4073篇。

3. 研究结果

3.1. 年度发文量

根据CNKI统计,1994年至2000年的发文量呈向上趋势,但是历年平均发文量不超过100篇。2001年至2010年是繁荣期,《中国特殊教育》在2003年取消了季刊,将其改为双月刊,2004年改为月刊,刊载文献增多,2004年至2010年的历年发文量均保持200篇以上。2011年至2021年属于稳定发展期,该时期研究呈现多元化、精细化,稳步发展,历年的发文量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2. 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的共现图。由图1可知,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研究机构,所代表的节点圈层大、字体大、连线多且粗,表示它们与其它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大。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237篇)发文量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41篇),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137篇),表明我国高校是特殊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

Figure 1. Co-occurrence of institutions with high output of subject literature in Special Education of China

图1. 《中国特殊教育》主题文献高产机构共现图

3.3.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最重要的精华部分,其可以展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和未来演进趋势 [4] 。在CiteSpace中,设置单个时间区间为1年,并采用Pathfinder算法进行裁剪和网络切片裁剪,最终生成《中国特殊教育》历年来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图2)。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越多表示出现的关键词数量越多,某一节点圈层越大、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连线越粗,则代表该关键词使用的频率越多,与其他关键词之间共现强度越大。图2显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节点圈层大、字体大、连线颜色深、线条多且粗,相较其它关键词它们受关注度更高,且与其它关键词的共现强度更大。

Figure 2. Co-occurrence map of keywords in subject literature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图2. 《中国特殊教育》主题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3.4.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CiteSpace中,找到Cluster项目,选择Find cluster,再选择Extract Cluster Labels中的use keyword呈现聚类词,然后选择项目中的show the Largest K Clusters,K值选择5,突显前五的关键词聚类,之后选择Find Clusters’k-Cores显现区域,最后再选择Convex Hull:Show/Hide添补聚类色块,总结绘制出最终的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图3),由此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可视化图谱中,一般而言当Q值(Modularity) > 0.3,S值(Mean Silhouette) > 0.5时,说明网络结构划分具有显著性且聚类效果具有合理性 [5] 。在该图谱模块中,Q值为0.631,S值为0.9074,表明该聚类可视化图谱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且具有合理性。

Figure 3. Keywords clustering visualization of the subject literature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图3. 《中国特殊教育》主题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

该结果显示,主要聚类分别为聚类#0“社会支持”,聚类#1“特殊教育”,聚类#2“随班就读”,聚类#3“自闭症”,聚类#4“阅读障碍”,这些聚类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创刊以来的研究热点领域。

聚类#0“社会支持”是聚类图谱中范围最大的聚类,其中包括了“生活质量”、“职业倦怠”、“特殊教育教师”、“错失焦虑”、“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社会认同”、“听障大学生”等研究主题。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在特殊儿童、特殊儿童父母、特殊教育教师等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特殊儿童而言,社会支持可以改善与父母的亲子关系 [6]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业成绩 [7] 等;对于特殊儿童父母而言,社会支持可以减缓父母应对特殊儿童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能将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行提高 [8] ,可以缓解父母的焦虑和亲职压力 [9] 等;对于特殊教育教师而言,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其减缓压力、获得成就感、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10] ,可以调节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提高职业承诺水平 [11] 等;对听障群体而言,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 [12] [13] 等。但目前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家庭实际获得社会支持比较少,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 [14] ,对于特殊人群自身而言(如轻度智力落后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有限,学校、教师、同伴所提供的支持仍然不足 [15] 。为此,研究者积极探讨扩大社会支持作用的实施途径,在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法律保障的完善、社区服务的改进、政府支持、政策支持、经济支持等方面 [16] [17] [18] ,提出不同的建议,共同探究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

聚类#1“特殊教育”包含“形状知觉”、“支持保障体系”、“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等研究主题,研究聚焦在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重点是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指所有的特殊儿童在适龄阶段,与同龄儿童在相同的环境去学习与生活 [19] 。当前我国的全纳教育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研究者认为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外国建设全纳教育体系的经验并分析不足 [20] [21] 、探讨相关的特殊教育政策与教育立法的完善 [22] 、探讨推动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 [23] 、研究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24] 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可以让特殊儿童更好地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 [25]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权理念的发展 [26] 等,更可以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全纳学校的建设 [27] [28] 以及全纳社会的构建 [29] 。

聚类#2“随班就读”包含“师范院校”、“残疾儿童少年”、“培智学校”、“标准研制”、“教育课程”等研究主题,主要探讨随班就读工作的改进措施。有研究者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30] 。也有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的完善途径,其中包括理解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目的并构建科学的支持保障体系 [31] [32] 、从全纳教育的角度不断重构和建设高质量保障体系 [33] 、基于影响因素的研究调查探究各方面的改善措施 [34] 等。还有研究者重视随班就读的课程建设,提出调整课程、特设课程、融合教学等设想 [35] 。部分研究认为关键部分是建设和运行资源教室,探究了资源教室的建设发展和作用 [36] [37]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关注到了教师资源的重要性,强调随班就读的师资培养,重视教师的教学态度,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8] [39] 。

聚类#3“自闭症”,主要关注“普通儿童”、“社会交往”、“自我认同”、“情绪智力”、“自闭症谱系障碍”、“理论解释”、“对话式阅读”、“情绪智力”、“自闭症儿童”等研究主题,涉及行为干预、交流干预、社会能力干预 [40] [41] ,主要探讨的是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培养策略,着重观察和培养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行为,并在干预过程中做出指导 [42] [43] 。通过研究探索,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沟通能力培养策略,如:游戏类,借助体育游戏加强沟通行为 [44] 或者通过积木游戏提高社交能力 [45] 等;沟通系统类,通过运用图片交换的方式来引起自闭症儿童的沟通兴趣,引起他们主动交流 [46] ,或运用辅助沟通系统(AAC),系统化、针对化地让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进行锻炼 [47] 等;方法类,运用同伴介入法让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时建立适合自己的社交模式 [48] ,也有借助录像示范法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练习,让其在观看录像中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 [49] [50] [51] 等等,综合多元化的沟通能力培养策略来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会沟通能力。

聚类#4“阅读障碍”,包含“学习障碍”、“拼写障碍”、“执行功能”、“交往障碍”、“问题解决”、“抑制控制”、“数学认知障碍”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探究特殊儿童的障碍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通过Stroop任务发现有障碍问题的特殊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控制能力缺陷 [52] [53] ,也有研究通过记忆任务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缺陷 [54] 。研究者为特殊儿童的障碍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措施,有研究者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障碍问题,探讨动机模式运用到特殊教育中,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动机 [55] [56] ,有研究者通过音乐干预提升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能力 [57] ,也有研究者通过执行功能训练提高数学障碍儿童的数学能力 [58] 等等。

3.5. 研究前沿及趋势分析

在研究前沿时区视图中,节点出现的位置是指,其所代表的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时区,同期出现的关键词会在同一时区内,从节点的大小、光圈、连线密度可以看出该关键词后期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热度 [59] ,图4显示关键词节点“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圈层多、光圈大、连线密度大,系该期刊1994年至2000年的研究前沿与研究重点。随着时间推移,“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全纳教育”等关键词节点受到研究者的重视;2001至2010年是《中国特殊教育》研究的繁荣期,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该时期突出的关键词节点有:“自闭症”、“融合教育”、“心理健康”、“特殊教育教师”、“社会支持”等。2011年至2021年,关键词节点是“中介作用”、“调节作用”和“心理韧性”,该期刊重视量化研究,出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重的趋势。

Figure 4. Time zone view of the research frontier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图4. 《中国特殊教育》研究前沿时区视图

4. 不足

跨学科研究较少。当前《中国特殊教育》所刊载论文主要以单一学科研究为主,与医学、政治、语言类等其他学科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文献数量仍相对不足。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数量不均衡。《中国特殊教育》中定量研究的文献相对偏少,在该期刊中进行相关的关键词检索,笔者发现“中介作用”206篇、“调查”110篇、“调节作用”24篇等,在刊载文献中占重较小。

仍不能将专业性关键词统一的问题。笔者在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过程中,仍发现“阅读障碍”和“阅读困难”、“自闭症”和“孤独症”等表意相似的词,未来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5. 结论

通过对《中国特殊教育》的综合分析、研究热点分析以及发展趋势分析,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现阶段该期刊仍保持较高的发文量,处于平稳发展期;各研究机构合作力度增强,关系紧密,发展前景好;位居前列的研究者发文量多,对外合作密切,促进科研成果产出。

《中国特殊教育》的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精细化的趋势。以“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全纳教育”等关键词为核心向外拓展,并与当前热门关键词存在着较高的共现性。

“中介作用”、“流动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学习投入”、“融合教育”在众多研究主题中仍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和研究热度,其中,“中介作用”尤为突出。

基金项目

本文获得2021年度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21B01379)和岭南师范学院人才专项(ZL2021021)的支持。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侯剑华, 胡志刚. 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现代情报, 2013, 33(4): 99-103.
[2] 朱亮, 孟宪学. 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 1(6): 64-66.
[3] 肖明, 邱小花, 黄界, 等. 知识图谱工具比较研究[J]. 图书馆杂志, 2013, 32(3): 61-69.
[4] 谢丽. 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1993-2013年) [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5] 张振刚, 朱莉莉. 我国教育公平的研究进展: 网络、热点及前沿——基于CSSCI数据库1237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高教探索, 2018(8): 114-120.
[6] 朱楠, 彭盼盼, 邹荣. 特殊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对亲子关系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9): 19-24.
[7] 石学云. 学习障碍学生社会支持、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9): 55-59.
[8] 蔡卓倪, 李敏, 周成燕.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10(12): 17-20.
[9] 班永飞, 孙霁. 自闭症儿童父母的社会支持与亲职压力: 身份、收入的效应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 58-64.
[10] 杨柳, 孟万金. 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探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13(3): 19-22+29.
[11] 刘在花. 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1(2): 9-13+24.
[12] 王玉. 听障高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1): 35-38+86.
[13] 陈欣, 杜岸政, 蒋艳菊, 等. 聋人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乐观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9(2): 24-29.
[14] 黄晶晶, 刘艳虹. 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4): 3-9.
[15] 朱佳妮, 姚莉萍, 陈超翰. 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学校范围内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5): 12-16.
[16] 申仁洪, 林欣. 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6): 80-84.
[17] 班永飞, 刘成玉.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10): 61-66.
[18] 吴渭, 刘永功, 曹丽敏. 农村脑瘫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9): 26-31.
[19] 邓猛, 潘剑芳. 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中国特殊教育, 2003(4): 2-8.
[20] 佟月华. 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实施策略及问题[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8): 3-8.
[21] 童欣, 曹宏阁, 康顺利. 分析借鉴美、俄聋人高等全纳教育经验——以美国国家聋人工学院和俄罗斯鲍曼技术大学聋人中心为例[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4): 30-35.
[22] 刘贤伟. “全纳教育”呼唤中国完善特殊教育政策和教育立法[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8): 3-7.
[23] 邓猛, 刘慧丽. 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与本土化建构[J]. 中国特殊教育, 2013(1): 15-19.
[24] 邓猛. 推进中国全纳教育发展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2): 21-22.
[25] 朱楠, 王雁. 全纳教育视角下特殊儿童的教育公平[J]. 中国特殊教育, 2011(5): 24-29.
[26] 彭霞光. 全纳教育: 未来之路——对全纳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解读[J]. 中国特殊教育, 2008(12): 3-6+34.
[27] 李申申. 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的人格意义——对全纳教育内涵的理解[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7): 10-13.
[28] 杜晓萍. 解读全纳教育, 建构全纳学校——人本特教视角[J]. 中国特殊教育, 2008(10): 16-21.
[29] 黄志成.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5): 17-20.
[30] 彭霞光. 中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1): 15-20.
[31] 于素红, 朱媛媛.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8): 3-8.
[32] 彭霞光.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初探[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11): 3-7.
[33] 李拉.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进30年: 历程、困境与对策[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10): 16-20.
[34] 王洙, 杨希洁, 张冲.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5): 3-13.
[35] 于素红.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建设[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4): 56-59.
[36] 徐美贞, 杨希洁. 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03(4): 14-19.
[37] 陈丽江.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8): 3-6.
[38] 黎龙辉. 试论随班就读的师资培养[J]. 中国特殊教育, 2001(1): 23-25+63.
[39] 李泽慧. 近二十年我国随班就读教师培养研究回顾与反思[J]. 中国特殊教育, 2010(6): 8-12.
[40] 孙圣涛.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缺陷及其早期干预研究的介绍[J]. 中国特殊教育, 2003(3): 68-72.
[41] 尤娜, 杨广学. 自闭症诊断与干预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7): 26-31.
[42] 于松梅. 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及其干预策略[J]. 中国特殊教育, 1999(3): 28-30.
[43] 王淑荣.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7): 34-38.
[44] 邓淑红. 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 52-56.
[45] 宋璐伶, 曹漱芹. 积木游戏治疗提升高功能自症儿童社交能力的成效及有效要素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9): 38-45.
[46] 李欢, 杜泽星.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干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7): 44-51.
[47] 魏寿洪. AAC在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11): 44-48.
[48] 田金来, 张向葵. 同伴介入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中的应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1): 35-40.
[49] 翁盛, 魏寿洪. 录像示范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9): 25-32+57.
[50] 李欢, 郭晓倩, 彭燕. 录像示范法与现场示范法对学前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能力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11): 15-23.
[51] 谌小猛, 谢晓銮, 李承禧, 等. 基于视频示范技术的PECS教学对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及情绪行为的干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9): 44-52.
[52] 王晓芳, 刘潇楠, 罗新玉, 等. 数学障碍儿童抑制能力的发展性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10): 55-59+54.
[53] 赵丽波, 林婉洁, 袁姗姗, 等. 汉语阅读困难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2): 38-44.
[54] 姚茹. 学习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缺陷——存储与加工分离的视角[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2): 46-52.
[55] 孟万金, 张冲. 如何激发特殊儿童学习动机: ARCS动机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特殊儿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Ⅰ) [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7): 72-77.
[56] 孟万金, 刘玉娟. 再论如何激发特殊儿童学习动机: 特殊儿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II) [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8): 91-96.
[57] 于淳, 陶冶.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音乐干预的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9): 68-73.
[58] 任偲, 蔡丹. 执行功能训练对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数学能力的促进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9(6): 63-71.
[59] 郭雅欣, 范振强. 国外反讽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2008-2017年期刊论文的CiteSpace分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9, 19(6):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