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nior English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New”
DOI: 10.12677/AE.2023.132070, PDF, HTML, XML, 下载: 283  浏览: 714 
作者: 刘 铭: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双新背景高中英语课程思政内涵价值特征Double New Background Senior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Value Features
摘要: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应用和实施,“双新”带来了课程教学工作的重大变革。“双新”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立德树人与素养指向。为了充分地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功能,真正地落实好新课程、新教材的育人目标,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特色育人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传统的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使学科教学不断朝着高大深的方向发展,强调学生的高阶认知、综合能力的运用以及深层次发展,从而使学科课堂成为培育学生正确价值理念、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成长的重要园地。本文主要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探讨“双新”背景下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内涵、特征与价值,以期为后续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new textbooks, the “double innov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major chang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urriculum. The core of “Double New” is to focus on students, and emphasize moral cultivation and quality orientation.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function of each discipline, and truly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new textbooks, all kind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transforming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to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so that the discipline teaching continues to develop in a high and deep direction, emphas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students’ high-level cognition,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deep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subject classroom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garden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values and help them realize their thinking growt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lish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New”, taking the English discipline of senior high school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lish curriculum of senior high school.
文章引用:刘铭. “双新”背景下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 教育进展, 2023, 13(2): 429-43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2070

1. 引言

英语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语言类学科,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是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的语言工具,同时也是对外进行文化与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英语同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价值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应用,对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发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起英语学习的共同价值基础 [1]。在这样的要求下,英语教学必须要改变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价值教育的现状,在学科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发展理念,用好英语课堂这个主渠道,用活英语教材这个主要载体,通过学科课程的教育和引导,让高中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高中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深化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参与中华文化的传播。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2.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主要就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各类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深入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转化为符合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伴随课程知识的讲授传递给学生。课程思政相比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而言,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和单一的思政学科,而是更加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同向而行。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各类学科都能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2]。而高中英语更是中西文化、语言交流和碰撞的代表,如何有效开发英语学科的思政功能,是当前英语教学工作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具体要如何理解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呢?从字面意思上来讲,英语学科课程思政就是将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从学科取向上来看,英语学科课程思政开始从知识取向向价值取向进行转变。

在高中英语阶段,实施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以及为谁培养英语人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高中英语需要摆脱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一些桎梏,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爱国情怀。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再进一步进行具体化的阐释 [3]。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通过英语学科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差异与偏见,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观念,通过人格的隐性塑造使高中生能够成长为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优良意志品质的学习者。二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在新课程标准下,强调英语教学要更加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课程思政使高中生更具开拓视野和世界眼光,使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勇于担起传播中华文化、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3.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特征

3.1. 确定性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确定性的特征,这种确定性主要就是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思政教育理念上的确定性,也就是能够增强高中生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与网络的融合程度是非常深的,学生有非常多的途径能够接触和了解到多元文化和思潮,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也在持续的影响着当代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工作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理解文化差异,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建立起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4]。在“两个自信”的确定性特征的指导下,要求英语教师要把握好各种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播撒好中国文化的种子,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在外研社版教材必修二第4模块“Fine arts 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主要是对中西方精美的绘画艺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就可以基于文化自信,借助于多媒体更多的侧重于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展现以及作品精神内涵的阐述,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绘画精品以及优秀的艺术家。

3.2. 系统性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还具有系统性的特征。英语课程思政并不是教师心血来潮式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而是经过系统策划的一种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模式。英语课程思政面向的是全体师生,并且课程思政并不局限于课堂,还包含在课后活动、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以及资源建设等学习的全过程全方面。与此同时,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还体现为,课程思政并不仅仅是在课程的末尾进行简单的情感升华和价值点拨,而是将思政理念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设计当中 [5]。例如,在必修4第1模块“Life in the Future”中,这一单元的主题主要是对“未来生活”的讨论。在Reading and Vocabulary当中“The city of the future”为话题,以美国德克萨斯州一所大学的学生对未来城市的预测为例,从垃圾处理、对犯罪分子的处理、购物、交通、娱乐、太空旅行等多个方面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想象。在实施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实现个人潜能,为家庭、社区、社会以及国家带来改变”这个思政理念,将其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设计当中,设立“未来美好生活引领远大理想”的主线任务,引导同学们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美好未来。

3.3. 贯通性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还具有一定的贯通性特征。比如高一英语必修三第5模块“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这一单元主要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讨论,会涉及到一些比较典型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并且在reading and vocabulary当中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伟大哲学家和他们的伟大思想。虽然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其词汇积累是有限的,但是相信对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并不陌生,在语文学科、历史学科以及政治学科的哲学单元都是有所涉及的。而英语学科则是用另一门语言来对伟大的哲学家及其思想进行阐述,正是这一贯通性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化解一部分知识接受方面的困难。尤其是课文更加偏向于介绍三位哲学家的生平经历,展现他们屡受挫折但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比较详细的心理描写,更加凸显了文化与思想的力量 [6]。通过这种贯通性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心中有着更加深刻的民族和文化烙印,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我国伟大哲学家的精神,并且学会如何使用英语进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传播。

4.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价值

4.1. 改革高中英语教学的积弊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具有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首先就表现为通过英语课程思政,能够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存在的弊端。英语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高考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重,也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使得高中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在组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英语学科更多的是体现出单一的语言工具的价值,没有体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通过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则能够更为深层次开发英语学科的人文价值和属性,使英语不再是浅层的语言符号,而是具备思政内涵以及价值追求的人文学科 [7]。例如,在学习英语必修3“Old and New”这一模块时,会涉及到一些中国伟大的建筑工程,像这一部分的精读材料就是我国的三峡工程建设。那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峡大坝工程的学习和了解,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和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2. 引导高中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实施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其另一大价值还体现在能够更为有效地引导高中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为社会所服务的,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其语言习惯、语义阐释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都是不同的。在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接触到语言规则,并且还会接触到语言背后的一些社会文化,如果教师忽视对这些社会文化的正确阐释和引导,很容易会让学生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学生对中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可。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必修5第2模块“A job worth doing”,在安排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时,有一篇阅读理解文章是涉及到中西方职场文化差异的,分别在中西方对工作的理解、工资待遇、加班加薪情况等方面来进行对比,不少学生在阅读完这一拓展材料后,对中国的职场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其实由这些语言材料当中所传递的信息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作为英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基于现实情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教师可以对这篇阅读理解材料进行细化分析,结合我们的社会背景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去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

4.3. 确保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育人目标指向的一致性

当前之所以更加强调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其价值还在于能够确保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育人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当中,其育人目标就是要培育和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8]。那么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纵观外研版新教材不难发现,其中既涉及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艺术文化,还有中国自然地理风光的介绍。如高一必修四第5模块“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就是以游记的形式来介绍长江三峡的风光、古迹以及沿途的所见所闻,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对祖国自然人文遗产有相应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同学们能够认识到我们国家丰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艺术,这对于学生正确文化价值理念、家国认同感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重大的方向指引,使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更加趋于一致性。

5. 结语

综上,“双新”背景下,高中英语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在不断得以拓宽,通过英语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能够对英语语言文化内容体系当中所蕴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深度挖掘,进而形成新的英语教育的着力点,切实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晓莉.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J]. 中学生英语, 2022(42): 101-102.
[2] 云雅峰.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J]. 试题与研究, 2022(34): 71-73.
[3] 杨小清, 何咏梅. 高中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J]. 校园英语, 2022(44): 121-123.
[4] 李艳雯.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 校园英语, 2022(41): 82-84.
[5] 牟晓芳. 课程思政背景下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J]. 高考, 2022(17): 155-157.
[6] 刘南南, 徐托. 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探究[J]. 英语教师, 2022, 22(11): 27-31.
[7] 吴韵. 高中课程英语双新背景下, 以视频开发实现新教材的全面高效使用[J]. 上海教育, 2021(S1): 60-61.
[8] 魏萍.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J]. 校园英语, 2021(50): 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