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与应对策略探析
The Predica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for English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CES.2023.113087, PDF, HTML, XML, 下载: 220  浏览: 47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晏文娟:兰州信息科技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困境应对策略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English Maj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edicament Countermeasure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革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四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全面解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通过分析问卷调研结果,深入挖掘、剖析当前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多元”教育保障体系搭建等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与实施路径。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but also a crucial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graduates in job-hunting. This paper takes English majors of fou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omprehensively get acces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autho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caus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English majo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of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Then,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staff,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文章引用:晏文娟.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与应对策略探析[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3): 537-54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3087

1.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又名“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 [1]。“创新”着重于创新意识,“创业”即创业的能力,“教育”则是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各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实践教育的无缝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空喊口号、树立旗帜,需要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对创新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探索促进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与转型发展、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英语专业作为我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2],长期以来为我国英语教育、文学、文化传播和国际贸易往来等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已达到20万 [3]。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迁以及国家对高校专业建设“四新”要求的提出,传统类型的英语专业教育优势不复存在。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建议将我国现行英语专业调整为“应用型英语专业”(语言技能 + 复合型知识)、“通用英语专业”(语言技能 + 口笔译技能)和“研究型英语专业”(语言技能 + 语言文学研究)三个大类,以适应社会对语言类专业的多元化需求 [3]。本文以第一类“应用型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推进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致力于守正创新、谋求发展的同时,能够为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语言类专业建设与改革、促进语言类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严格遵循经验研究与思辨研究相统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渐进式逻辑思路来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总结了高校创新创业的相关文献,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和方法,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文献综合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笔者所在城市四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研,了解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校内组织与文化氛围营造等情况。最后,基于问卷调研结果,综合分析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痛点及其原因,提出了“专创融合”的策略与具体的实施路径。

1.3. 文献述评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提出以来,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的高校率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研究犹如星星之火,形成了一片燎原之势。蔡基刚(2020)提到,近年来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内外部化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语专业要顺应“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的要求 [3]。文秋芳(2014)深入剖析了英语类专业在践行多元人才观以及目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指出高校要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黄丹怡则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基础,探索研究了适用于英语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 [5]。陈维红(2021)以地方高校为例,通过数据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研究了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6]。以上学者的研究,为英语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2. 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双创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梳理痛点与问题,掌握学生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评价与未来诉求,本研究前期开展了问卷调研来进行量化评测。调查问卷采用在线调研的方式,面向四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展数据收集。

2.1. 问卷设计与调研基本情况

MIT著名教授凯瑟琳·邓恩(Katharine Dunn)于2005年首次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总结为“学校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组织保障、平台支撑、氛围营造”六个部分 [7]。长久以来,该系统为国内诸多学者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撑。本问卷以该理论为指导,遵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合理化编制、测试和修订。

调研问卷包括选择题、李克特五级制加总式量表以及开放性题目三种类型,共设计27个问题,涵盖了前文所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六个核心要素内容。问卷面向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发放,收回问卷378份,筛选掉部分答题时间在120秒以下、连续5道题目选项一致的疑似无效问卷,实际有效问卷354份。

问卷数据结果经过了SPSS检验,其区分性、效度、信度均达到良好水平,可以确定问卷量表设计较为合理、回收的数据可信度较高,可以用于实证研究与分析。SPSS具体数据见表1

Table 1. SPS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表1. 问卷SPSS 效度与信度分析结果

2.2. 问卷调研整体结果综述

从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得出,参与调研的受访者中,四年学生数据224条,占63.28%,三年级学生数据118条,占33.33%,已毕业学生数据12条,占3.39%。四年级与已毕业生共计236条数据,占66.67%,符合量表将已经完成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绝大部分课程的学生作为主要受访者的初衷。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维度,158名受访者(44.63%)在“是否充分了解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并参与学习过相关的双创教育课程或相关实践活动”中选择了“是”,196名受访者(55.37%)选择了“否”。由此可见,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开展主体维度,所在院系(76.27%)、创新创业学院(56.78%)、教务处(39.27%)位居前三位,团委、学生社团等机构参与较少。在课程体系维度,33.33%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本专业或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成与内容,该数据表明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够明晰或者在执行方案过程中给学生的宣讲效果不够理想。在师资队伍建设维度,76.27%的受访者表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配备的教师“由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兼任”,“创业成功人士或相关行业企业家”只占12.64%。由此可见,为专业教育配备专业双创教师,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依旧任重而道远。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维度,81.36%的受访者选择了“参与专题讲座、报告会、与有创业经历的人士进行个别咨询”,实际参与“新创业社团、科创竞赛、创业实践”的学生仅有13.16%。

3. 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基于前文问卷调研结果,笔者结合本校开展情况,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面临的支撑体系不健全、模式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3.1. 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不完善,政策宣贯不到位,双创教育氛围不浓厚

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方面,一共涉及到五道题目,分别从“总体情况、开展主体、创新实践、氛围营造”等维度进行调研。“总体情况”部分的数据结果显示,55.37%的学生在其3~4年的大学学习生涯中,并不充分了解学校和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从“开展主体”方面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为“所在院系”,而“俱乐部、社团”等学生团体参与主导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比例仅有16.38%。在“创新实践活动”部分,45.48%的受访者表示“未参与学习过相关的双创教育课程或相关实践活动”,13.28%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但无实际收获”,仅有27.68%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创新创业课程或活动,且有较大收获”。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程度”方面,47.74%的受访者选择“一般”,7.90%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或者“完全不同意”。

前文已阐述调研对象为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受访时已完全或修完培养方案中所包含的绝大部分课程,但仍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给出了否定答案,这与笔者同调研高校专业负责人交流所得的“学校重视、开展良好”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经过分析,产生该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宣贯不到位,未能深入广大学生群体并形成“学校理念宣贯、院系牵头负责、学生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其次,未能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第三,未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与活动开展理念,活动组织形式、内容安排选取等脱离学生实际需求,不符合学生心理预期和需求。

3.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方面,问卷中反映出了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学对双创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仅注重专业学科、就业教育,忽视双创教育” [8]。该部分问卷涉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定位、实践类型、课程开设形式、评价方式”四个维度。在“内容定位”方面,39.27%的受访者认为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偏向“普及性”、和“宽泛化”,仅有24.58%的受访者认为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关于“实践类型”,48.02%的受访者认为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为“知识导向”,注重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社会导向、个体导向和综合导向”分别为28.53%、5.08%和18.36%。在“课程开设形式”维度,33.62%的受访者表示本校创新创业课程与英语专业课程相结合,相互渗透融合进行;30.35%的受访者表示,创新创业课程单独开设,并有相应实践环节;另有27.4%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在“课程评价”方面,48.02%的受访者表示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评价方式为“平时综合考查”,29.10%为“期末考试”,14.12%的学生选择“没有评价”。

综上所述,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维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健全,课程系统性和专业化程度不高。问卷结果反映,多所学校只是在通识类课程模块简单加入1~2门创新创业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统一开设,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其他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相关性较差,不具备系统性和专业性。开设的课程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讲授、案例宣讲等形式、内容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进行,无法兼顾学科、专业差异,因材施教未能落到实处。

其次,专业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不够。英语专业作为传统文科,长期以来更加重视本专业的文字、文学和文化属性,守正而未创新,单纯强调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契合“应用型”专业发展趋势。实践实训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较低,实践平台、基地、众创空间的缺乏也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需求。调研问卷中,48.02%的受访者表示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知识型”,侧重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偏少;在开放性意见建议收集题目中,词云图中与“增加创新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相关的词条高居榜首,反映出了学生期望通过实践活动或平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迫切性。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与反馈模式单一,效果欠佳。从问卷结果看,目前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与反馈模式相对单一。从形式上来看,主要采用教师–学生的单向考核,且多以理论知识评测、课程小论文等形式为主。部分考核流于形式,沦为学生置换相应学分的简单手段,缺乏基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创新意识激发、团队合作精神、理论基础支撑和实践产出成果等多维度、立体化的综合评价。

3.3. 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多年以来,高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虽已大幅提升,但“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仍是制约大学双创教育发展的瓶颈” [8]。在资队伍建设方面,问卷共设计了“满意度评价、教师类型、学生期望教师具备的能力”三个方面的题目。在“满意度评价”方面,“非常满意”占8.76%,“满意”38.42%,“一般”45.76%,“不满意”7.06%;从“教师类型”来看,76.27%的受访者表示创新创业课程由学校专业课教师兼任,37.29%的受访者选择了“学校就业中心等部门的行政人员兼任”,“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选项仅占18.64%。在“学生期望双创教师具备的能力”方面,79.38%的受访者选择了“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其余依次为“领域内的一定的创业经验”(74.58%)、“通晓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67.23%)和“出色的教学能力”(50.00%)。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受访者对于本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认可度和评价整体不高。首先,队伍人员结构单一,校内专业课教师与就业中心人员缺乏相应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其次,专业课教师多聚焦专业知识体系与内容,目前的教学状态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激发意识、指导实践的具体需求。

4. “专创融合”策略与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高校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在具体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在高校毕业生群体内享有继学术性、职业性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9] 的美誉,其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发展创业技能。从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来看,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还是服务于专业或学科人才的培养”,因此也构成了“专创融合”理念的基础 [10]。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既可以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运用的转化,还可以推动英语专业学生从“一专”(英语语言技能)到“多能”(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的发展,在丰富专业教育内容的同时,拓展了专业教育的深度。因此,坚持“专创融合”策略,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育深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

4.1. 聚焦课程体系建设,革新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创融合”的教育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本科专业开展教学所遵循的基本规程,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在“专创融合”策略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重新审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教学指南为基础,结合各自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基础,采用“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策略,并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全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根据英语专业特点,发掘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技能巧妙地融入英语专业能力培养,构建嵌入式课程体系,使支撑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课程与综合提升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在知识结构上形成有机的内在逻辑联系,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首先,结合本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适应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课程。课程设置必须遵循多样化原则,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允许不同专业的课程在英语专业出现,各课程要在专业定位下,开展重组” [3]。例如,在低年级开设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为主的通识教育课,围绕创新与创业主题,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在二年级阶段,整合课程资源,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演讲与辩论”、“口/笔译工作坊”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学科基础类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与英语专业紧密结合的国际贸易类、跨境电子商务类、管理类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选课渠道,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计划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其次,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设创新创业类辅修专业,开设商业模式设计、创业法律法规、战略管理课程、创业机会发现与评估等方面的课程,与学生主修专业相互融通,相辅相成 [11]。同时,在四年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创新创业元素,自然巧妙、润物无声地渗入创新创业知识,在创新创业导向下开展专业教育。例如,在商务英语系列课程教学中探讨基本商务礼仪、创业者的基本素养或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补充本专业校友创业案例,激发学生求知和实践的活力与动力。

4.2.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兼具来源多样化、知识专业化、技能高端化的教师队伍

良好的师资团队是影响教学理念落实和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因素,建立一支顺应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英语专业师资队伍至关重要。然而,英语专业教师长期以来从事单纯的语言教学,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多局限于语言文化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历,不能很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因此,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毕业生的首要任务在于打造一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多样化、英语专业功底扎实、具备商务、贸易、管理等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首先,引进不同背景的专兼职教师资源,改变单一学科背景教师结构,组织来源于不同专业大类的教师进行合作教学。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源自单纯的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专业,此部分教师具备语言功底深厚、教学技能过硬的优势,但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和行业实践经历。高校可重点引进兼具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或聘请相应领域内的从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专创融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培训研修,通过调研学习、观摩示范课程教学、交流实践经验等方式,助力专业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和积累双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从而在持续改进中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专创融合能力。

第三,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建立“送出去、请进来”的师资共享机制。借助产教融合的平台,分批分步骤地将专业课教师送入合作企业,参与相关岗位的从业培训、顶岗实习,丰富教师实践经验、提升教师专创融合教育水平。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积极邀请行业内企业专家入校担任客座教授,讲授创业技能、分享创业历程,与校内教师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4.3. 聚焦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专–创–赛”一体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实践教学进程,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重要载体。诸如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项目开发及自主创业等,均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首先,遵循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与课程标准,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要求,利用专业或公共实训室、实训平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融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模拟项目进行仿真实训,学生既可以锻炼语言技能,又可以掌握基本的营销、贸易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锻炼专业综合能力。

其次,借助学科竞赛与教师开展的教科研项目,构建“专–创–赛”一体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中、高年级阶段,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任课教师主持的教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和能力。重视学科竞赛作为推动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和重要驱动力” [12],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其他英语专业学科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国才杯”系列大赛等。采取以赛代考、学分置换等方式鼓励和动员学生参加比赛,在赛事中夯实专业技能,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同时打磨历练心智,培养不畏艰难、勇于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

第三,通过校政企合作,结合地方经济文化服务需求,根据英语专业特点与当地教育培训、新闻出版、国际贸易、旅游外宣等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与英语专业应用能力息息相关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有效增强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深化校政企合作,多平台协同育人,构建“一体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高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在组织教学部门开展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首先要注重搭建以学校为主体,校际、校政、校企间相互协作的“一体多元”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立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根本,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间深度融合,优化各方创新创业资源配置,实现专业、技术、设施、资金和市场资源的优势共享,建立校际、校政企间协同育人机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创业提供持续指导、帮扶的一站式服务。

5.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使命和要求,高校应义不容辞挑起责任勇于担当。本文以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四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深入开展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当下传统文科专业优势逐渐丧失、英语专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为了英语专业解决燃眉之急的良方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摆脱传统文科因循守旧的发展思路,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采用“专创融合”的策略,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搭建校政企合作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重视实践实训平台建设,聚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全面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

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Z20221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2206063309140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年第一批(20190102206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年第二批(201902108012);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2年度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项目([2022]48号)。

参考文献

[1] 马小辉. 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13(7): 96-100.
[2] 戴炜栋. 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布局与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7): 1-5+12+77+79.
[3] 蔡基刚. 一流本科课程与专业建设的重组新概念——以外语学科为例[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 7-12.
[4] 文秋芳. 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46(1): 118-126+160.
[5] 黄丹怡. 高校英语专业“专创融合”路径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 35(17): 12-14+20.
[6] 陈维红.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以龙岩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4(18): 86-88+103.
[7] 亨利•埃兹科维茨.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 王孙禺, 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6.
[8] 马永斌, 柏喆.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36(6): 99-103.
[9] 曾尔雷, 黄新敏.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12): 70-72.
[10] 卢卓, 吴春尚. 专创融合改革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突围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20(19): 74-78.
[11] 曾秀臻, 李亚昕. 论高职“专创融合”的课程选择及实施路径[J]. 职教论坛, 2020, 36(7): 64-70.
[12] 易明勇. 学科竞赛驱动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17(7): 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