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The Effect of Secure Attachment Initiation on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3.135225, PDF, HTML, XML, 下载: 191  浏览: 38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雨, 于 洋*, 孙 红, 张 璨, 张欣悦: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关键词: 安全依恋人际信任启动Secure Attachment Interpersonal Trust Initiate
摘要: 目的:探究安全依恋启动是否能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方法:通过回忆书写任务将4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安全依恋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随后进行信任博弈游戏。结果:相对于中性启动,安全依恋启动能显著提高大学生在信任博弈游戏中对他人的人际信任行为(投资额)和信任评价。结论:安全依恋启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这为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提供了有效借鉴。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the initiation of secure attachment can affect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8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afe attachment initiation group and neutral initiation group by recalling the writing task, followed by a trust game. Results: Compared with neutral initiation, secure attachment initi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behavior (investment amount) and trust evaluation of others in the trust game of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Secure attachment initi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文章引用:张雨, 于洋, 孙红, 张璨, 张欣悦 (2023). 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 13(5), 1847-185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25

1. 引言

国内外心理学家在制定心理健康评定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任感,对一切事物都有所怀疑,久而久之容易使自已陷入焦虑不安的消极情绪之中,这不仅影响或部分剥夺了个体的社会资本,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大学时期是个体人际信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18~30岁是个体培养亲密感克服孤独感的阶段。此时的大学生正经历信任危机,如果亲密感超越了孤独感,则说明成功度过了青年期的危机,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此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的今天,人际信任更是对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协作精神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探究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1.1. 人际信任

信任是指个体基于对他人目的和行为的积极预期,而愿意向他人暴露自己的弱点并承担风险的一种心理状态(Rousseau, Sitkin, Burt, & Camerer, 1998),人际信任是个人与他人、社会联系的基础。人际信任可以提升个人安全感、促进人际互动、促进亲社会行为和提高生活满意度,同时社会互动中较高的人际信任水平还能降低社会对法律法规的依赖性,从而降低社会成本(王燕,2020)。所以,人际信任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在实验情境中,研究者通过策略互动的博弈游戏对信任行为进行探究,这些信任博弈任务包括两难困境、议价博弈、信任博弈、蜈蚣博弈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Berg的信任博弈游戏(Berg, Dickhaut, & McCabe, 1995),该游戏经汉化与改编后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之中(李彩娜,孙颖,拓瑞等,2016)。利用信任博弈游戏,研究者不仅探讨了个体(或群体)在利益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信任程度,还分析了文化、价值观、人格特质、风险知觉等因素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李爽,郭治斌,韩尚锋等,2021)。

1.2. 依恋

依恋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向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等)寻求亲近和保护的倾向(Bowlby, 1973),是亲密关系的核心成分(Miller, Perlman, & Brehm, 2009)。Bowlby认为个体早期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互动会内化为个体独特的内部工作模式和安全基地图式(郭薇,陈旭,杨楠,2011;王争艳,刘迎泽,杨叶,2005),这些工作模型和图式在正常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一旦受到外界环境或事件的刺激,工作模式和图式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安全依恋水平也随之改变(王争艳,刘迎泽,杨叶,2005;Bowlby, 1969;孙嘉秀,何赟,马皑,2020;潘彦谷,张大均,何龙韬等,2021),并对人际互动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安全依恋启动即通过各种与依恋相关的线索,包括呈现依恋相关的文字、图片等,回忆与依恋对象的互动经历,从而激活个体内部工作模式和安全基地图式,使个体暂时获得依恋安全感并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李彩娜,石鑫欣,黄凤等,2013;袁悦,2019)。安全依恋启动分为阈上安全依恋启动和阈下安全依恋启动两类,阈下安全依恋启动指的是被试意识没有识别到的启动,一般方式为向被试呈现时间非常短的(20~50 ms)与安全依恋相关的刺激(如词语或图片) (Mikulincer, Shaver, Gillath, & Nitzberg, 2005);阈上安全依恋启动指的是被试意识识别到的启动,包括回忆或想象安全依恋经历(Li, Liu, Zhang, Huo, You, & Wang, 2016)、阅读安全依恋语句,也会使用呈现安全依恋相关的图片、词汇的方法,呈现时长达到500 ms或更久(Mikulincer, Shaver, & Rom, 2011)。本研究使用阈上安全依恋启动,该方法被证实可以有效启动被试的安全依恋水平(Mikulincer, Shaver, & Rom, 2011)。

综上所述,本研究假设安全依恋启动可以改变大学生个体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本研究通过安全依恋启动和信任博弈游戏探讨大学生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这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 方法与结果

2.1. 被试

随机招募48名大一、大二本科生进行实验。将被试随机分为安全依恋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并对两组同学的性别、年龄、专业进行匹配。最终,两组成员各24人,被试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59 ± 0.82 (M ± SD,下同)。其中安全依恋启动组男生6人,女生18人;中性启动组男生4人,女生20人。所有实验被试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给予一定金额的酬劳,提前告知被试酬劳的多少与实验中任务的表现相关。实验中无被试退出。

2.2. 实验材料

1) 回忆书写任务启动材料

根据李彩娜(2013)等人的研究设计启动材料。在安全依恋启动过程中,要求被试回忆一个与自己亲近的人(如家人、挚友);在中性启动过程中,要求被试回忆一个无关他人(如远亲、邻班同学)。要求两组被试在5分钟时间内写下所回忆人的外貌特征、人格特点、发生的互动事件以及相处时带来的感受。回忆书写任务完成后,要求两组被试对自己感受到的安全依恋感进行评价并作为启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李彩娜,石鑫欣,黄凤等,2013)。对安全依恋感的评价采用自编问卷,共三个题目,如“你对你所回忆人的信任程度是多少”,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安全依恋程度越强,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

2) 信任博弈游戏

本实验采用改编后的信任博弈游戏(拓瑞,2014),该博弈游戏最早由Berg提出(Berg, Dickhaut, & McCabe, 1995)。在信任博弈游戏中,有投资者与运营商两个角色,投资者可将其拥有的金币给运营商进行投资,运营商负责管理投资者的金币。参与实验的被试为投资者,运营商为匿名的随机搭档,双方通过电脑程序进行交易,实验过程中双方互不知晓对方的具体身份和分组情况。

实验具体规则如下:投资者拥有的金币总数为S,可拿出部分金币Y给运营商进行投资,运营商将会产生2Y的利润,加本金Y共为3Y,运营商需返还部分金币X给投资者,即投资者的收益为X − Y,运营商的收益为3Y − X,X的具体数额由运营商决定。在信任博弈任务中投资者投入的金币数量代表个体的信任行为,投入金币越多则代表信任感越高。

3) 信任报告问卷

每次投资结束后,被试需填写信任报告问卷,问卷的题目为“你认为此运营商是否值得信任?你对运营商的信任程度是多少”,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从1“非常不信任”到5“非常信任”。

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启动类型(安全依恋启动;中性启动),因变量为信任行为(由投资额指示)和信任自我报告(由信任报告问卷指示)。实验程序如图1

48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安全依恋启动组和中性组,所有被试均单独进行实验。分别对被试进行安全依恋启动和中性启动,启动后要求被试对自己感受到的安全依恋感进行评分,并把评分作为安全依恋启动有效性测查的依据。博弈任务开始前要求被试想象自己所回忆的人一直陪伴自己进行接下来的任务(孙嘉秀,何赟,马皑,2020)。被试在充分理解实验指导语的前提下进入信任博弈实验程序。被试扮演投资者分别对5位运营商进行3轮投资,总计15轮投资。每次投资结束后,需被试填写信任报告问卷。被试的投资额和信任报告问卷分别作为对运营商的信任行为和信任自我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束后,将根据15轮投资的收益总和来决定最终的实验酬劳,并向被试表示感谢。

Figure 1. Flow chart of the experiment

图1. 实验流程图

2.4. 结果与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1中详细列出了年龄、性别、家庭来源、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信任行为(投资额)、信任自我报告等有关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矩阵。结果显示,家庭来源与家庭经济状况呈现出显著负相关(r = −0.369, p < 0.05),家庭来源与是否独生呈现出显著正相关(r = 0.359, p < 0.05),即来自城市的被试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的概率越高,独生的概率越高,来自农村的被试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概率越高,独生的概率越低。

家庭经济状况与信任行为(投资额)呈现出显著正相关(r = 0.359, p < 0.05),即被试的家庭经济状况越优越在实验中投资更多的金币并表现出信任行为的概率也会越高。家庭经济状况与对他人信任程度自我报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r = 0.317, p < 0.05),即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被试在报告中对他人信任程度大概率也会越高。信任行为(投资额)与被试的信任自我报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r = 0.381, p < 0.01),即在实验中表现出更多信任行为的被试对他人的主观信任感评价也会越高。

通过对人口学变量进行分析可得,年龄、性别、家庭来源、是否独生与被试的投资额和人际信任自我报告无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水平与投资额和人际信任自我报告呈现出显著正相关。

Table 1.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表1. 结果分析

2) 安全依恋启动有效性检验

为检验对被试的安全依恋启动是否有效,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被试的安全依恋自评分(M ± SD)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差异显著(见表2)。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安全依恋启动可以有效提高被试的主观安全依恋感。

Table 2.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表2. 差异比较

3) 信任行为(投资额)和信任自我报告的差异检验

为检验安全依恋启动是否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信任行为(投资额)和信任自我报告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安全依恋启动组的信任行为(投资额)和信任自我报告得分均显著高于中性启动组(见图2)。

Figure 2. Test for difference

图2. 差异检验

3. 讨论

本研究探究了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全依恋启动组大学生投资额(指示信任行为)和信任报告问卷(指示信任自我报告)得分都显著高于中性启动组,说明安全依恋启动可以显著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互动中的信任行为和人际信任水平,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回忆书写任务能够有效启动大学生的安全依恋。Mikulincer和Shaver在一项研究中,要求安全依恋启动组的被试回忆或想象自己与重要他人的互动经历。研究发现,想象任务有效的启动了被试的安全依恋(Mikulincer & Shaver, 2001)。Gillath等进行的研究中,通过要求被试回忆自己与一位特定依恋对象相处时,感到舒服自在、相互给予支持和依靠的情景,成功的启动了被试的安全依恋(Gillath, Sesko, Shaver, & Chun, 2010)。本研究支持了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利用回忆书写任务可以有效启动被试的安全依恋状态。

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安全依恋启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促进合作行为。根据Feeney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安全依恋会形成积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将自己表征为有价值和有能力的,将他人感知为友好的且能够提供保护、舒适和安全环境的(Feeney & Collies, 2001)。所以安全依恋个体能更好的感受到来自亲密关系的支持,形成安全依恋基地,更好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探索和交流(Bowlby, 2008)。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和安全基地图式的激活,使安全依恋启动组被试激活了过去的安全依恋经历,使其提升了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表现出更多的探索行为,因此安全依恋启动组被试在信任博弈任务中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感知游戏,更加投入的参与到游戏中,也会对别人报以更多的信任。

本研究揭示了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对提升大学生合作素养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大学生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信任水平对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适应和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重要价值。首先,本研究结果提示可以从安全依恋视角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合作素养培养进行引导和教育。在人际信任素养培养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回忆重要他人,回顾蕴含在亲密关系中的生命故事,审视自身亲密关系的互动模式,加深情感体验,汲取重要依恋对象给予自身的无形的安全感,以此加强集体间的人际联结,为开展团队活动,促进合作行为,提升合作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大学生合作素养和人际信任培养上,应考虑从态度和行为两方面入手,知行合一,全面提升大学生合作素养。在与他人多方协作的人际互动过程中,使大学生亲身实践,增加情感体验,加深对“合作”内涵的理解,在实践中收获因合作而获益的经验,进而乐于实施合作行为,并将合作精神传递感染到团队中的其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合作共赢(李伊伦,2019)。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首先,本实验只选择了阈上启动的回忆书写任务方法来启动安全依恋,在未来的研究中可选择多种阈上或阈下启动的方法,充分验证启动的有效性。其次,实验所选女性被试多于男性被试,对实验结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在男女性别被试数量相当、增大实验样本容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研究的发现。最后,本实验证明了启动安全依恋可以促进被试的人际信任,但并没有从其内部工作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证,未来可通过多因素实验设计,进一步研究其内部工作原理或可能存在的调节效应。

基金项目

泰山学院2022年度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JY-01-202234);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TJK202106ZX027);泰山学院2022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QN-01-202213)。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郭薇, 陈旭, 杨楠(2011). 安全基地启动及其脑机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5), 553-560.
[2] 李彩娜, 石鑫欣, 黄凤, 等(2013). 安全依恋的概念、机制与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30-37.
[3] 李彩娜, 孙颖, 拓瑞, 等(2016). 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依恋焦虑的调节效应. 心理学报, 48(8), 989-1001.
[4] 李爽, 郭治斌, 韩尚锋, 等(2021). 死亡凸显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个人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9(1), 128-132.
[5] 李伊伦(2019). 大学生依恋质量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6] 潘彦谷, 张大均, 何龙韬, 等(2021). 父母的依恋风格与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9(2), 217-223.
[7] 孙嘉秀, 何赟, 马皑(2020). 成人依恋对关系满意度的影响: 拒绝敏感性与关系真实性的链式中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6), 1226-1229+1234.
[8] 拓瑞(2014). 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9] 王燕(2020).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综述. 长江丛刊, (18), 104-105.
[10] 王争艳, 刘迎泽, 杨叶(2005).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 心理科学进展, (5), 629-639.
[11] 袁悦(2019). 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探索行为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12] Berg, J., Dickhaut, J., & McCabe, K. (1995). Trust, Reciprocity, and Social History.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10, 122-142.
https://doi.org/10.1006/game.1995.1027
[13]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 Penguin.
[14]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Basic Books.
[15] Bowlby, J. (200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Basic Books.
[16] Feeney, B. C., & Collies, N. L. (2001). Predictors of Caregiving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972-99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0.6.972
[17] Gillath, O., Sesko, A. K., Shaver, P. R., & Chun, D. S. (2010). Attachment, Authenticity, and Honesty: Dispositional and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Can Reduce Self- and Other-De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 841-855.
https://doi.org/10.1037/a0019206
[18] Li, C. N., Liu, J., Zhang, S. P., Huo, Y. Q., You, J., & Wang, K. (2016).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and Temporarily Primed Attachment Security on Response Inhibition Following Ego-Depletion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99, 368-375.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6.04.092
[19]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1). Attachment Theory and Intergroup Bias: Evidence That Priming the Secure Base Schema Attenuates Negative Reactions to Out-Grou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97-115.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1.1.97
[20] Mikulincer, M., Shaver, P. R., & Rom, E. (2011). The Effect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curity Priming o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 Emotion, 25, 519-531.
https://doi.org/10.1080/02699931.2010.540110
[21] Mikulincer, M., Shaver, P., Gillath, O., & Nitzberg, R. A. (2005). Attachment, Caregiving, and Altruism: Boosting Attachment Security Increases Compassion and Hel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 817-83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9.5.817
[22] Miller, R. S., Perlman, D., & Brehm, S. S. (2009).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3] Rousseau, D. M., Sitkin, S. B., Burt, R. S., & Camerer, C. (1998).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 393-404.
https://doi.org/10.5465/amr.1998.92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