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当前,对于学前幼儿的教育方式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以及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日益突显出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活动 [2] 。从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提出幼儿教育要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做到“以娱为教”。国内对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研究较多,但冒险游戏在学前领域中的研究寥寥无几,教育行业整体存在着不敢冒险、创新意识不强、风险意识不足等问题。幼儿园的实践很少提及“冒险游戏”,为幼儿提供户外冒险游戏机会的中国幼儿园屈指可数,幼儿缺少在冒险中获得成长的机会。再加上社会舆论对幼儿园冒险游戏的安全问题夸大反应,导致了幼儿家长对幼儿参与冒险游戏存在担忧,双重压力致使幼儿教师过分强调绝对安全,失去了“冒险”本质。
1.2. 户外冒险游戏的价值
Sandseter首次明确提出冒险游戏通常可以定义为刺激和令人兴奋的游戏形式,涉及到身体伤害的风险 [3] 。Little认为冒险游戏是提供挑战、测试极限、探索界限和了解伤害风险机会的游戏 [4] 。Tovey将冒险游戏进一步扩充为一种户外的、以自然为基础的、令人兴奋的、包括受伤风险的活动,例如攀爬、滑动和倒吊 [5] 。我国学者伍冰清将冒险游戏定义为一种提供挑战机会,探索能力边界,了解冒险的游戏 [6] 。由此可以看出,冒险游戏的定义众说纷纭,但不难发现众多学者普遍都认为挑战、刺激、风险是“冒险游戏”定义中的关键要素。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发现,户外冒险性游戏对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利儿童身体发展。户外冒险游戏可以让儿童进行各种体力活动,如奔跑、跳跃、攀爬等,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体能发展,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如丁海东认为户外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7] ;邱学青可以促进幼儿健康地生长发育,对幼儿的骨骼肌肉和大脑发育都有益处 [8] 。
二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Little指出当环境让儿童能够安全地去探索周围事物,去试验自己的想法,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接受挑战去冒险,儿童的认知能力将得到一定的发展 [4] 。换言之,户外冒险游戏需要儿童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如攀爬高墙、穿越泥潭等,让儿童在挑战中逐渐建立起自信和勇气。
三是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户外冒险游戏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儿童在游戏中建立友谊,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如刘焱指出户外游戏要求幼儿学会合作、遵守规则,这对于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9] ;陈单枝、朱莉琪认为在冒险游戏中,儿童的情感方面有了更丰富的变化 [10] 。此外,户外冒险游戏会让儿童亲身体验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3. 个案背景及研究意义
1.3.1. 个案背景
贵阳市A幼儿园是一所2020年9月份新开的分园,该园于2021年探索开展的自主冒险游戏来源于著名的“安吉游戏”。户外环境以人造为主,户外环境中有极少部分自然元素也仅为绿化和观赏之用;户外地面以水泥地、橡胶地、沙地及小部分的草地和木屑地面组成;户外坡度以平面为主,只有一座极小的山坡。总占地面积约500 m2,幼儿户外活动的面积约230 m2,户外空间广阔。幼儿园设有3层,小班有5个班在2楼、中班有6个班在1楼、大班有4个班在3楼,共计15个班446名幼儿在户外同时间、分不同区域进行游戏。
1.3.2. 研究意义
在开展幼儿冒险游戏时,要积极营造丰富、活泼、向上的户外冒险游戏内容。但现如今我国幼儿园冒险游戏的开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所能借鉴的本土优秀案例较少,贵阳市A幼儿园是一所2020年9月份新开的分园,该园于2021年探索开展的自主冒险游戏来源于著名的“安吉游戏”。本研究通过对贵阳市A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现状的进行实地观察、随机对园方教师和幼儿进行访谈、对家长发放问卷,旨在对影响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开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不仅能丰富国内冒险游戏的理论基础,还能为其他幼儿园开展冒险游戏提供一定的方向。
首先,本研究是基于中国国情,从社会文化角度对现有的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进行探索与思考,为中国幼儿园提供一种认识和组织开展冒险游戏的途径。接着,指出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来探寻幼儿在冒险游戏中的真实诉求,以达到冒险游戏的教育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户外冒险游戏,丰富对冒险游戏的理解,并寻找途径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在幼儿冒险游戏过程中做到科学有效的指导。最终,明确了家长态度是影响幼儿园开展冒险游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让家长明白什么是冒险游戏,积极转变家长“冒险就是危险”的传统思维观念,使他们在心理和行动上,支持幼儿进行冒险游戏。
1.4. 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是通过本人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对贵阳市A幼儿园开展的户外冒险游戏进行观察,观察期间借助了摄像的器材来拍摄幼儿园的冒险游戏环境、教师及幼儿在冒险游戏中的表现等,来获得幼儿园冒险游戏实践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将通过查阅并观看网上相关视频,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撰写观察日志,对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有更深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再结合文献对该园教师和幼儿访谈以及对部分家长发放问卷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总结出对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有利开展的策略。
图1为研究具体步骤示意图: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cedure
图1. 步骤示意图
2. 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的开展情况
2.1. 户外冒险游戏时空不足且材料单一
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该园的幼儿较多,户外环境空间不足,而且冒险活动区域大部分是由人工设计搭设,没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两者交互不明显,无法满足幼儿在冒险活动中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目的。另外还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大班幼儿、中班幼儿、小班幼儿的活动区域距离太近,甚至存在着共用一块区域的现象。此外,A园的户外冒险游戏为9:00~11:00,幼儿真正开始游戏时间大概在9:10,考虑到游戏结束后幼儿要自己收放好材料和玩具;幼儿回教室要洗手、喝水、上厕所;幼儿游戏结束后要画所玩的东西,教师要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游戏反思需要时间等因素,教师在10:30就会让幼儿收材料,在10:40进行列队集合将幼儿带回教室。在实际过程中,组织幼儿和相应器械的准备也会消耗一部分的时间,导致原本规划的两个小时游戏时间就被压缩为80分钟左右,使得幼儿参加户外冒险游戏的时间变得不足。
幼儿园里户外游戏材料五花八门,除了普通材料外,还有许多和区别于其他游戏具有一定风险的材料,如滚筒、攀爬架和用大麻绳拴在钢架棚上的各种各样的秋千等,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玩的游戏难度和所需的材料不同。通过观察发现,在集中区域存在大班的炭烧积木所使用的材料过多,过多的占用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万能工匠材料数量太少,幼儿想要搭建一个完整的作品就需要幼儿“拆掉东墙补西墙”,而大部分的幼儿不愿意拆分自己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极大浪费了游戏时间;安吉游戏材料种类太少,很多幼儿经常挤在一个独木桥下面,产生争吵、推搡行为,经常拖延户外冒险游戏的进度等现象,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不利于户外冒险游戏活动的开展。
2.2. 幼儿对户外冒险游戏的接受程度不同
通过研究者观察发现,幼儿参与冒险游戏的积极性较高,但不同儿童的各机能发展水平不同,对于冒险游戏的需求和接受程度也不同。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对于户外冒险游戏的接受程度情况,研究者通过观察案例,基本内容如下:
11月23日 星期二 大班建构区
户外冒险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都特别高兴,为了培养孩子冒险精神,教师鼓励幼儿在攀爬梯子时,尽量不要借助双手进行爬行,要勇敢地保持平衡走过有一定距离的梯子。几个男孩子抬起梯子便开始慢慢尝试,并沉浸在游戏中乐此不疲,但有几个孩子仅在一旁默默观察一直没有参与到游戏中。
在自主尝试过程中,幼儿往往积极性很高、想象力丰富,会萌发出很多新意的玩法,和好朋友一起积极探索的,但是面对熟悉的环境,新的游戏规则,部分儿童会有畏难的情绪,拒绝参与不熟悉的游戏。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下雨天绝大部分幼儿尤为偏爱在嬉水区玩,但有部分儿童总是游离在游戏区外,不参与游戏。在儿童对“水”这个冒险因素附近玩耍的喜爱表述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访谈记录,部分访谈举例如下:
研究者:为什么你不去木屑区玩呀?
幼儿A:那水坑里面的水都是黑色的,好脏啊。
幼儿B:下雨了,我害怕摔倒。
幼儿C:没关系的,我们穿着雨衣雨鞋的,可以像小猪佩奇一样去玩踩水坑,可好玩了。
从上述访谈内容中可以看出,有些儿童并不喜欢参加游戏,一定数量的幼儿出现了消极游戏现象。
2.3. 教师对幼儿户外冒险游戏的指导不当
该幼儿园开展的户外冒险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导,教师则是以旁观者的角色站在旁边观察幼儿。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幼儿户外冒险游戏的指导情况,研究者通过观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10月20日 星期三小班滑梯区 天气:小雨
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像往常一样教师为幼儿穿好了恐龙雨衣雨鞋,带队到小班户外游戏区域。在滑梯区,有五位幼儿在玩滑梯,他们滑的姿势并不一致,有的头朝下身体完全舒展开,有的幼儿躺着滑,甚至在后面推拉,旁边的老师见状,对这种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幼儿不能这样玩,再有这种情况就立马停止游戏。
案例中,教师对幼儿参加户外冒险活动进行过多的干预,在发现幼儿存在危险游戏行为后,直接进行批评制止,语言过于直接、严厉,没有进行正确的言语指导,极大地打击了幼儿参加户外冒险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时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积极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确保游戏的顺利和有序进行,有的教师会在幼儿陷入困境时会用直接对幼儿进行指导干预,并不太注重引导幼儿自己克服困难。同时,该幼儿园教师对指导或介入幼儿冒险游戏中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完全放手,不应该指导、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她们曲解了自主游戏的本质,自主游戏并不等于放养式的游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幼儿尝试冒险游戏时就进行阻止,过度的约束幼儿,限制儿童的游戏行为,这样的观点会剥夺幼儿游戏的创造性,导致儿童在户外冒险游戏中不能尽兴,不利于幼儿冒险意识的培养。
2.4. 家长对幼儿户外冒险游戏接受度不高
一直以来社会对幼儿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都比较高,在出现一例幼儿园安全事故后,各媒体对其都争相报道。就家长来说,首先考虑的是幼儿的安全问题,媒体对幼儿园安全问题的大肆报道,会让家长对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冒险游戏的开展存在担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不支持孩子进行户外冒险游戏,甚至游戏家长认为冒险游戏等同危险游戏,认为幼儿参加户外冒险游戏就会受伤。
例如访谈中的一位家长说到:我家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比较好奇、爱动,我觉得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区域有些地方很高,我会担心他摔倒受伤。虽然孩子能在冒险中收获快乐,但我更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平安健康地成长,如果孩子受伤我会很心疼,我不愿我孩子尝试潜在风险的游戏。
家长对于幼儿的过度保护和对冒险游戏的错误认识,使得幼儿园开展户外冒险游戏受到了阻力,在实践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 幼儿园开展户外冒险游戏影响因素分析
3.1. 幼儿园开展户外冒险游戏的经验少
该幼儿园于2020年开园,于2021年5月开展自主冒险游戏,园方对于户外冒险游戏的环境构建还处于初步阶段,游戏设施和材料并不完善。而且研究者选取的观察对象三个班级是2021年九月份新开班,该班幼儿来自各个私立园、公立园,在实习中发现A园小班幼儿人数普遍超出国家标准每班25人,其中小一班、小二班人数多达35人,造成幼儿每人的平均户外游戏面积严重不足。由于该园开展的户外冒险游戏属于新引进的活动形式,正处于户外游戏初创改革期,园方教师都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很多时候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冒险游戏时间安排并不合理,幼儿参加户外冒险游戏的时间大大被压缩,未满足《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的规定。
3.2. 幼儿个性心理的差异大
幼儿的个性心理(性格、情绪)对户外冒险游戏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影响。性格活泼外向的幼儿游戏中更愿意尝试冒险,在游戏中也得心应手,性格内向的幼儿往往很难发挥自身主动性,并不参与游戏。性格内向的幼儿A在研究者短期追踪观察中,发现他只有一个好朋友Y,在观察追踪中发现,在Y请假期间,A一直游离在游戏外,或者跟在老师后面,在研究者的多次鼓励下依旧不愿意主动和小朋友进行游戏。
情绪状态也是影响幼儿的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情绪具有外露性的特点,他们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状态。研究者实习观察发现,被批评的幼儿或者冒险中想要的材料没拿到的幼儿比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比如说“真无聊”“不好玩”甚至出现踢材料、丢玩具、破坏别人作品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反之,被表扬的小朋友或者得到满足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处于积极尝试的一方。因此,快乐的情绪状态更利于幼儿参加冒险游戏。
3.3. 教师缺乏组织户外冒险游戏的经验和技能
根据访谈的数据,A幼儿园教师基本信息如下: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kindergarten interview teachers
表1. 幼儿园访谈教师基本信息
从表1可知,A幼儿园30位幼儿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仅有4位,八成以上的教师都是大专学历;真正在编在职的教师仅10位(其中还包括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其他老师都是临聘;在教师的所学专业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仅6位,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有24人,占比高达80%。这说明A幼儿园中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低,对冒险游戏的相关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师对幼儿户外冒险游戏的指导时机、策略不当;教师在不正确的时机用不正确的策略指导幼儿的户外游戏,也会影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3.4. 家长对幼儿冒险游戏的实践态度低
1) 问卷数据描述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119份问卷中独生子女情况的数据如表2。

Table 2. 119 the only child in the questionnaire
表2. 119份问卷中独生子女情况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如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的年轻父母是独生子女,他们面临着巨大的赡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奉行只养育一个子女的生育观,这就造成每个幼儿会受到祖辈和父辈过多的关注和溺爱,家长对冒险游戏的态度是幼儿参加冒险游戏的重要影响因素。
2) 数据描述性统计
为了探究家长态度对幼儿园开展户外冒险游戏的影响,采用自编的《家长对幼儿冒险游戏的态度》问卷,家长对幼儿冒险游戏的态度从价值态度和实践态度来进行分析:价值态度问卷编制是根据冒险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题目包括五个维度:身体机能、感知觉发展、问题解决、积极性人格及情绪情感发展,5个题目编号分别为A1、A2、A3、A4、A5;实践态度问卷的编制参照Sandseter (2007)划分的六个冒险游戏的类型:包括与高度有关、与速度有关、与危险材料相关、与危险场所相关的冒险游戏,混战游戏以及消失或失踪的冒险游戏 [11] ,6个题目分别编号为B1、B2、B3、B4、B5、B6。根据五级评分的方法,将设置问卷进行评定,对119份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如下表:

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parents' attitude towards children's adventure games
表3. 家长对幼儿冒险游戏态度的描述性统计
标准差数值越低说明所测得的数据集的离散程度越低,代表这些数值越接近平均值,所得到的平均值就越具代表和说服力。由表3所知,家长对幼儿冒险游戏价值态度中标准差为0.536,平均分为3.816,数据表示家长对冒险游戏的价值表示肯定,普遍认同冒险游戏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增强孩子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幼儿风险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在家长对幼儿冒险游戏实践态度方面,均值为2.532,标准差为0.561,明显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儿冒险游戏的实践态度偏低,表明家长虽然认同冒险游戏的价值,却倾向于干预和阻止幼儿进行冒险游戏,不鼓励幼儿进行冒险游戏,导致幼儿园冒险游戏的开展遭遇困境。
4. 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的开展对策
经过近3个月的实习观察,研究者认为该幼儿园的冒险游戏对提高幼儿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以及促进幼儿新经验的产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游戏的观察过程中发现该幼儿园冒险游戏存在部分问题,经过对问题的剖析,研究者认为还有部分值得改进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以下建议:
4.1. 幼儿园积极优化户外游戏环境
A幼儿园的材料投放决定权来源于幼儿园领导者,在冒险游戏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对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该有不同的游戏区域、材料、规则,同时需要关注儿童的兴趣来为儿童设置合适的游戏区域,以此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环境真正具有引发儿童的冒险和挑战的可能性。例如:可以根据难度来划分游戏区域,为大班幼儿设计的冒险游戏场地应以活动量大、难度较高的项目为主(搭建积木、攀爬树木等);中班幼儿规则意识开始萌发,游戏区域应适当添加以培养规则为主的材料(运球、投球、骑三轮车等比赛);小班幼儿身体处于迅速发展期,骨骼大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因此游戏区域应设计活动量小、规则较简单的材料(平衡木桩、沙土、木屑、草坪等)为主。
其次,在专门开展冒险游戏的户外场地中,幼儿园在积极合理调整材料投放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更多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并有目的的将关联的活动区域的材料投放在一起,以便各活动区的材料可以合理流通,从而促进幼儿参与户外冒险游戏。例如,对小班幼儿可适当增加木桩的高度,对中班幼儿可增加攀爬架的高度,可鼓励大班幼儿搭建更复杂的积木、尝试更不平稳的攀爬梯子等。
最后,幼儿园要善于合理运用幼儿园自身和其周边的资源,加大户外自然环境创设,搭起幼儿与大自然沟通的桥梁,让幼儿回归自然去冒险。例如,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是幼儿游戏的材料,围绕树木搭建攀爬架,在草地组织幼儿玩速度游戏。
4.2. 幼儿园为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
教师拥有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储备是保证正确指导幼儿的基础。由于自身学历、专业的限制性,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会受到很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幼儿冒险游戏指导时机、策略的技能掌握。
第一,幼儿园可以提供学习平台,让幼儿教师掌握科学的游戏理论知识,从而保证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同时,幼儿园可以呼吁教师通过在不带班期间进行网络课程的知识学习,学习知名专家教师在户外冒险游戏中对幼儿的指导策略,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以便能在游戏中更有效指导幼儿。第二,幼儿园可以派代表积极参与其他幼儿园的游戏指导学习观摩活动,向他园进行幼儿游戏指导时机、策略的学习,再由代表对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指导的传授。第三,幼儿园提供学习场地,规定每周固定的学习时间,让主、配班分别在不带班的空余时间进行冒险游戏课程的学习;针对游戏中产生的问题、疑问等进行交流;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指导时机、策略,分享自身经验以及看法,其他教师给出自己建议或意见对其他教师做出点评。
4.3. 幼儿园多渠道提升家长对冒险游戏的认识和支持水平
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的开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态度,幼儿园开展一系列户外游戏活动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第一,幼儿园可以定期在园内召开主题家长会,分享幼儿的冒险游戏记录,家长可以清晰感受冒险游戏的魅力,其对幼儿成长的巨大独特作用,从而转变家长对冒险游戏固有的看法。第二,在家长开放日期间,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冒险游戏,让家长亲身观察户外游戏场地是否存在隐患,从而消除家长的顾虑。第三,幼儿园在为幼儿提供安全且充满挑战和发展机遇的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家园共育活动来优化家长对户外冒险游戏的认识,帮助他们充分理解冒险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4.4. 幼儿园充分挖掘冒险游戏的教育价值
在树立科学的冒险观,引导幼儿进行适度的积极冒险的同时,可以借鉴国内优秀幼儿园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两个班级进行尝试,在开展过程中不断更进与反思,充分挖掘冒险游戏的教育价值。
第一,幼儿园在开展户外冒险游戏之前应当有相关设备和知识经验的储备,教师在游戏中能客观判断,减少干预。例如,幼儿在尝试冒险游戏的时候,教师不应把成人意识强加给幼儿、不能剥夺幼儿游戏的创造性、不能过度管束幼儿等。第二,教师在记录幼儿游戏进行反思时,在空闲时间利用教学媒体进行集体游戏回顾教育,回顾与评价环节要做到全面有效。例如,可以对幼儿在冒险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记录拍摄,冒险游戏结束后,合理利用教学活动结束时间,让幼儿自己阐述在游戏时产生的问题,让小朋友们一起思考解决办法游戏,在教室集中教学时播放照片对幼儿游戏的行为进行表扬或批评。第三,幼儿园管理者要及时收集教师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思考反馈,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在为幼儿创设安全、有趣的冒险游戏环境的同时,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培养冒险精神。
5. 结语
冒险游戏对提高幼儿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以及促进幼儿新经验的产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题,通过文献的搜集整理来获取理论支持,问卷调查与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对贵阳市A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时空安排不合理、类型和材料单一;教师对户外冒险游戏的认识不足;家长对安全问题过度防范等方面,并对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幼儿园户外冒险游戏的开展对策:幼儿园积极优化户外游戏环境,为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帮助家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等。笔者期望能借此可以给当前我国幼儿园开展户外冒险游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但本文的研究时间较短,观察案例具有局限性,研究范围需进一步扩大,研究的结果具有片面性,需要更多的幼儿园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