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生菜,学名为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属菊科莴苣属莴苣种,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叶片含水量较高,叶片质脆,鲜嫩爽口,适合生食 [1] 。生菜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含有胡萝卜素、抗氧化物、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B1、B2、B6,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2] [3] [4] 。近年来,生菜作为鲜食绿叶蔬菜,因其口感佳、营养价值高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需求量不断扩大。由于生菜不耐贮运,难以进入“大市场、大流通”,只能在北京及河北周边地区就地生产,就近供应,目前,生菜已经成为北京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叶类蔬菜,在首都本土蔬菜生产和供应中居重要地位 [5] 。
生菜为半耐寒蔬菜,喜冷凉气候,适合在15℃~20℃条件下生长,超过30℃则生长受限,容易抽薹,引起生菜品质下降 [6] 。生菜常规生产受高温、病虫害等因素制约,存在生产效益低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品种是避免生菜抽薹,获得丰产的关键,而生菜起源于地中海,国内对于生菜品种的研究起步较晚,种质资源相对有限,由于国外与我国设施类型、栽培方式、种植技术等差异较大,国外选育品种与栽培技术、产品质量等模式难以在我国直接应用,亟需开展本土化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比较因此筛选适合国内多种生产场景的配套生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对于生菜品种比较的侧重点大多在植物学性状、产量、口感及品质,倾向于选择叶片多且叶面积大、单株重高的品种,这类生菜品种可保证产量 [7] [8] [9] 。缺乏对小叶型、植株紧凑型品种的关注,这类生菜品种适合密植栽培。
为满足北京生菜市场需要,筛选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生菜品种,本试验共选取了13个生菜品种,采用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方法,对其发芽情况、生育期和植物学性状进行比较研究,鉴定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商品性,为有效筛选适合北京种植的生菜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生菜品种选育和生产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13份生菜品种,包括绿色散叶、绿色半结球、绿色结球三种类型,见表1。
2.2. 试验时间、地点
本试验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绿色科技园日光温室进行。
2.3. 试验方法
2.3.1. 发芽试验
参加试验的生菜品种共13个,每个品种随机取100粒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在已消毒的培养皿内放置湿润滤纸,滤纸充分湿润但不滴水,将种子摆放到滤纸上,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定温度为20℃,每2 d需要更换一次滤纸。光照设置为光照、黑暗各12 h,保证培养皿中滤纸水分充足,每天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作记录 [10] 。第5 d统计发芽总数,计算发芽势,当种子发芽数量连续3 d不发生变化时,开始统计发芽总数,计算记录发芽率,3次重复,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2.3.2. 田间试验
2022年10月12日播种,所有品种均采用72孔穴盘播种育苗。11月16日定植,每个品种为1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2 m2,栽100株,随机区组排列。高畦栽培,覆地膜,铺设滴灌,每畦宽80 cm其中畦面50 cm,畦沟30 cm。进行常规田间管理,采收期每小区随机选择5株调查记录生菜的株高、开展度、叶片数等植物学性状,测量单株重并折合亩产,3次重复,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2.4. 测量仪器和统计分析
株高、开展度的测量采用标准刻度尺,精度为0.1 mm。利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Excel201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生菜品种发芽比较
由表2可见,在相同的育苗环境下,13个生菜品种中发芽势最高的品种是118,发芽势为98.6%,其次为119、125、126、127,均为97.2%,发芽势最低的是123。发芽率最高的品种是126,发芽率达到99.1%,其次为118、119和127,发芽率最低的是123。综合发芽势和发芽率,品种123发芽情况最差,发芽势和发芽率仅为62.5%、66.7%,而118、119、126、127在发芽试验中表现较好,发芽率高且发芽整齐。

Table 2. Th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lettuce varieties tested
表2. 参试生菜品种的发芽势及发芽率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05)。
3.2. 不同生菜品种的生育期
不同生菜品种的生育期见表3。散叶生菜的生长周期为65~95 d,结球生菜的生长周期为110~120 d,冬季生长周期较长,较秋季晚10天采收。由表3可知,参试的同类型生菜采收期差异不大,散叶生菜1月4日~1月6日采收,生育期为84~86 d,其中119采收期相对较早。半结球、结球生菜1月23日~1月25日采收,生育期为103~105 d,其中126采收期相对较早,参试的7个半结球、结球生菜均属早熟品种。

Table 3. Growth period of lettuce varieties tested
表3. 参试生菜品种的生育期
3.3. 不同生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不同生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见表4。由表4可知,品种118、119、126、127和128的植株生长势强,124和125的植株生长势相对较弱,其他6个品种生长势中等;参试的13个品种整齐度均较好;119的植株最高(45.00 cm),其次为129 (33.03 cm),植株最矮的是117 (16.47 cm);129的开展度最大(56.47 cm),其次为119 (50.03 cm),开展度最小的是117 (25.50 cm);118的叶片数最多(53片),125的叶片数最少(18片);120的叶片较薄,其余12个品种叶片厚实;119品种的抽薹高度最高(36.97 cm),其次是120 (21.03 cm),128、124、123、127、125的抽薹高度较小,在1.85~4.97 cm之间,其余参试品种的抽薹高度均在5.00~9.97 cm之间。

Table 4. Th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ed lettuce varieties
表4. 参试生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05)。
3.4. 不同生菜品种的产量
不同生菜品种的产量见表5。由表5可知,各参试生菜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126品种的产量最高,其单株重为419.6 g,亩产量达2332.3 kg,118品种的亩产量排第2,为2248.9 kg,117的亩产量最低,为590.9 kg。

Table 5. Yield of lettuce varieties tested
表5. 参试生菜品种的产量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05)。
4. 讨论
本试验以13个生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各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及产量。
生菜种子萌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种子内部生理因素和外部生态因素,如种子成熟度、含水量、温度、水分等 [11] ,此外,每个品种的发芽率也各不相同,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参加试验的13个生菜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存在差异,其中118的发芽势最高,发芽整齐,其次是119、125、126、127,发芽势为97.2%;发芽率最高的品种是126,发芽率为99.1%,其次为118、119和127。综合两项指标,118、119、126、127在发芽试验中表现较好,发芽率高且发芽整齐。
根据发育期测定结果可知,各品种的发育期差异较小,散叶生菜均在84~86 d之间,结球生菜在103~105 d之间,其中散叶生菜品种119和结球生菜品种126采收期相对较早。
生长势比较结果显示,品种119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且植株生长势强,但其抽薹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及易抽薹,产量较低,不适宜在北京种植。
产量比较结果显示,品种126的亩产最高,为2332.3 kg,此外,118和128的亩产量在2000 kg以上,117和121的亩产量低于1000 kg。
5. 小结
综合性状结果表明,118、126和128的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新优品种在北京推广种植,其中128的耐抽薹性最好,适合北京春季栽培。117品种植株矮小、株型紧凑,在生产中可以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提高产量,具有苦苣形叶,较为少见,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散叶生菜品种。
基金项目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级科技创新项目(XY-YF-22-0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级科技创新项目(XY-TD-22-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设施生菜、番茄综合试验站(11000023T00000192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