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丧文化”
“Funer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DOI: 10.12677/ASS.2023.126423, PDF, HTML, XML, 下载: 126  浏览: 274 
作者: 刘雅琪: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丧文化”青年亚文化Marxism Funeral Culture Youth Subculture
摘要: “丧文化”是近几年在中国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丧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而互联网的进步则推动了“丧文化”的发展。要了解丧文化首先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再相应地提出对策,因此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供建议,这对我国的思想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uneral culture is a youth subculture that has become a popular cultur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funeral culture, while the progress of the Internet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funeral culture. To understand the funeral culture, firstly, we must analyze its causes and background and the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refore, we need to us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o analyz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uneral culture and further provide suggest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文章引用:刘雅琪.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丧文化”[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6): 3083-308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6423

1. 引言

丧文化的开端是电视剧《我爱我家》中一张葛优瘫坐在沙发上的剧照,年轻人将其称为“葛优瘫”、“葛优躺”,一系列表情包和所谓的咸鱼语录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大量地传播,随后掀起了一股丧文化的风潮。

2. “丧文化”概念与发展

2.1. 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西方对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研究从二十世纪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芝加哥学派将处于边缘化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发展成正式的学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伯明翰学派将青年亚文化发展至顶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后亚文化学派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进一步发展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研究最早是为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芝加哥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底层青少年的犯罪现象 [1] ,伯明翰学派站在阶级的角度认为青少年亚文化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 [2] ,后亚文化学派则认为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年人选择展现自己个性的方式 [3] 。

国外对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大多从阶级的角度来看待青年亚文化问题,国内则认为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国内学者认为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是正处于自我意识高度觉醒的青年人,对成年人社会文化的反抗,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

现今对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的研究则又增加了教育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青年亚文化成为思政教育的一个难题。

2.2. “丧文化”的概念

“丧文化”属于现在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所谓的青年亚文化就是与主流文化相对抗并流行于青年人之间的文化。众所周知,中国所提倡的主流思想是以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体系,主流思想是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代表的,而所谓的“丧文化”则恰恰相反,它是以消极、躺平和颓废为代表的。学术界认为“丧文化”的开端是“葛优躺”系列表情包在网络上流行,在“葛优躺”表情包中所表达的是一种颓废的色彩。在此之后,一系列“丧言丧语”开始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学生中传播,如:“不努力一下,怎么知道绝望呢?”“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身后的苟且”等。从这些流行语句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来“丧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消极、颓废,丧文化透露出的是一种不与生活压力做斗争,躺平任嘲的生活态度。

“丧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丧”字,丧的本意就带有消极的意味,“丧文化”是青年人一种躺平任嘲的人生态度与主流宣传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青年亚文化是对社会现存秩序的一种反抗,“丧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自然也具有这种反抗意义。国外的“丧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对阶级的反抗,而中国的“丧文化”则更接近于对以父权为代表的社会既定体系的反抗,所有的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中国式父母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期待强迫性的压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甚至是强制性的要求孩子走父母规划好的路。面对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孩子在长大之后会发起反抗,“丧文化”是这种反抗的其中一种产物。

3. “丧文化”的产生原因

中国青年亚文化经历了“酷的一代”“恶搞文化”“佛系文化”“宅文化”“丧文化”等一系列亚文化现象,这都表现了青年人渴望展示自我的方式。

青年亚文化不是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亚文化现象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探讨“丧文化”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它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寻找解决方式。

3.1. 经济与思想的发展差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探寻社会问题时,要先考虑本身的社会环境。

“丧文化”产生于二十一世纪,此时社会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与高速的发展所不匹配的是,思想上的进步没有赶上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哲学中提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原本的思想观念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在意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中,似乎金钱决定着一切,学识、努力不再成为人们所追崇的东西。对正处于自我意识高度觉醒的同时又缺乏必要社会经验的青年人来说,如何看待社会的发展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

青年人被灌输的思想是读书可以改变自身的未来,但在进入大学和社会后面临贫富差距加大以及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怀疑起自己所受教育的正确性。在社会主流文化所宣传的“勤劳朴素”“奋斗致富”与现实情况出现差别时,青年人难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陷入迷茫。努力无用的论调很容易占据青年人的思想,使得本该努力奋斗的青年人陷入“丧文化”的牢笼中。

“丧文化”的前身是“反鸡汤文学”,如“人生总是很累,你现在不累以后会更累”、“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成绩”等鸡汤语录占据主流,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量变引起质变,大范围的鸡汤文学反而引起了青年人的不满。努力并不一定有收获的现实情况使得青年人对鸡汤文学更是反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丧文化”便作为鸡汤文化的对手出现了。与提倡努力的主流正能量文化不同,“丧文化”更多的是努力也不会改变任何事的颓废加上不如什么都不做的躺平。

3.2. 社会压力与疫情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丧文化”是青年人面对社会产生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青年人对社会的认识。“丧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青年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成为了滋生“丧文化”的基础。

现在社会所面临的压力又很多,本身思想还未发展成熟的青年人在面对众多的社会压力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很容易选择放弃也就是所谓的躺平。“丧文化”的内核是努力无用,正是因为努力无用所以不用努力,“丧文化”的态度是个人解决不了自己所面对的如何问题,所以努力是没有意义的,不如舒舒服服的躺着。

对于青年人来说有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区别,青年人本对自己有着较高的期望这是他们的“理想自我”,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无法达到理想中的状态,“现实自我”往往是令青年人觉得失望的。青年人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社会,首先要面对就业难问题,自身的学历会让青年人对自己有着较高期望而求职的失败则会慢慢磨灭掉这种自信,最终使得青年人降低对自身的期望,防止失败时对自我产生的怀疑。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御,青年人总是不愿意失败的,失败带来的颓丧情绪很多时候会拖垮他们的心理状态。“进入社会之后,青年人所想象的‘理想自我’与生活中的‘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在短期内难以跨越时,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规避失败带来的痛苦,他们往往采用‘防御性悲观’的态度,即事先大幅降低对某件事的期望值,回避因为可能失败或无法达成目标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 [4]

青年人在步入社会前总是对社会抱有着美好的幻想,认为自己可以获得成功,当他们真正走入社会的那一刻时,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婚恋问题、经济问题、教育压力、工作压力等一瞬间劈头盖脸的轮番轰炸而来。青年人很容易陷入对自我的怀疑和自我否定中,在进行尝试之后仍无法改变现有状态,便只能选择摆烂放弃努力。

自2019年新冠疫情以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在经济上,经济发展缓慢。其次是经济发展缓慢使得就业问题愈发难以解决,再加上学生们不得不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完成学业,未能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和实习经验,就业形势更加困难。最后是封控带来的心理压力,持续性地停工加上生活的日常开销,让青年人心里感到越加颓丧。原本的社会压力非但并未消失反而因为疫情的影响更加严重,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让本就对现实不满的青年人更加崩溃,面对疫情的无力感也催发了“丧文化”的产生。

3.3. 互联网科技的推动发展

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日益连成一个集体,西方的亚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其他国家。二战后西方建立了福利国家,全面的社会保障一方面使西方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稳定,另一方面却又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不用努力工作也可以享受基本的物质生活,让一大堆青年人失去了努力的意义,再加上二战带来的思想上的巨大冲击出现了以美国“垮掉的一代”为典型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各个国家的青年人都有着各类不满,这种不满形成了各种亚文化,而亚文化再通过网络的传播到各国,各种青年亚文化现象在各国流行,比如日本流行的“宅文化”“二次元文化”也传播到中国引起热潮。

马克思的联系观指出世界上如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丧文化”产生的原因除了本身的社会背景,也有着各国文化的影响。世界文化在二战之后逐渐走向抽象,消极的社会情绪在各国之间流行,互联网的发展让区域的消极情绪扩展到全世界,西方流行的“披头士”“朋克”“摩登”“飞车党”“光头党”等都是这些消极情绪产生的青年亚文化,而这些青年亚文化现象通过网络传播到中国,给正处于迷茫期的青年巨大的冲击,生活的巨大压力和压抑的情绪有了一个宣泄口,便通过丧语录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方面网络媒介的传播促进了“丧文化”的产生,另一方面互联网推动的“丧文化”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有关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10.31亿人,普及率达到了73%。极高的网络普及率以及巨大的网民数量规模,使得“丧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以超快的速度传播,青年人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获得具有共同想法、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以往在互联网出现前,人们只能通过线下的方式交流,交流范围大多受地域限制局限于某一区域。互联网的出现让处于天南海北的青年人可以便捷地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人因为互联网被聚集在了一起。“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群体使用互联网这个媒介进行沟通、交流,青年人群体逐步形成以共同爱好为标准的小圈子,有着颓丧心态的青年群体完成了网络聚集,完成了‘丧文化’产生、加工、传播的整个过程。” [4]

互联网作为传播每集推动了“丧文化”的产生,而商业的介入则推动了“丧文化”的发展。“丧文化”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后,商业嗅觉敏锐的商家发现了其中的营销空间,“丧茶”“小确丧”之类的商品开始作为一种“丧文化”产品出现,年轻人通过购买这些产品来表达自己的自嘲和生活态度。随着产品的营销出现,“丧文化”产品又成了人们跟风购买的产品,社会掀起“丧文化”浪潮一系列“丧文化”产品、“丧文化”作品层出不穷。人们为了跟风或者获得认同感,也会逼迫自己加入到“丧文化”的大潮中。

“丧文化”一开始只是小众的文化,但是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加持“丧文化”语录、丧表情包被大范围在网络上传播,引起共鸣的青年人不知觉的被“丧文化”所代表的消极情绪影响,在网络世界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丧系产品的出现,则让“丧文化”跳出网络世界进入现实生活中,将“丧文化”进一步显现在公众视野中。

4. 面对“丧文化”的应对措施

“丧文化”并不是完全负面的,一方面来说“丧文化”是青年人宣泄自己压力的一种方式,大多数青年人虽然在网络世界或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丧语录和丧系表情包,但在实际生活中依旧坚持着不断努力。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青年人被“丧文化”影响,在生活中放弃努力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早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青年人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特殊性要求在思想上要有领导,需要各方面的帮助来正确对待“丧文化”。

4.1. 发挥思政教育作用

如何应对“丧文化”思政教育占据着主要地位,青年人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每个人的家庭各不相同,学校就成为了守护青年人的最重要的一条防线。思政教育负责的是将青年人的思想拉入正轨,让他们不会坠入“丧文化”所塑造的消极绝望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同时社会意识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社会存在,并且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丧文化”是由社会存在产生的,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存在,“丧文化”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有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阻碍。

思政教育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教学宣传当中,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符合人民与国家的共同利益诉求,是全面引领与涵养积极向上的青年社会心态的重要调节机制”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青年人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合理地抒发负面情绪,也能正确引导青年人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意识,共同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教学中,网络是“丧文化”滋生、发展的土地,思政教育要抢夺在网络世界的话语权。这一代的青年人比起以往拥有着更好的生活条件,了解更多关于世界的信息,对他们的思政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以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做到寓教于乐。网络所能传播的范围十分广泛,通过网络进行思政教育也能扩大思政教育的范围。

4.2.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丧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要想解决“丧文化”带来的问题,得从产生“丧文化”的社会现实开始。

马克思的矛盾论要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要解决“丧文化”就得从社会主要矛盾入手,自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现今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滋生“丧文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改革之后社会贫富差距被拉大,青年人很容易产生落差,因此要解决“丧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要从社会开始。“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必须首先解决与之对应的客观社会存在。” [5]

首先是要打破经济上的垄断、阶层上的固化,要让青年人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其次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分配机制,做好一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结合。当青年人获得了机会,享受了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利益,自然就会拥护社会主义建设,不被“丧文化”带来的的消极情绪所影响,投入到社会生产中。

4.3. 甄别互联网的信息

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媒介,上面的内容并不是完全真实。以往媒介上所发布的内容,大多由专业人士经过一系列思考和审查才能投入到媒介上进行传播,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去中心化”成为了互联网的特征 [6] ,人人都能在互联网上传播内容,造成网络世界的信息真假难辨,甚至有一部分人为了获取流量或关注,故意在网上散播一些虚假信息。

对于互联网,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加以管制,对虚假、有害信息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好网络把关人。另一方面青年人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监管部门不可能第一时间发现所有虚假信息,青年人要学会甄别网络上的信息,学会独立思考分辨真假。

“丧文化”在网络上的快速传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说明了正能量文化在网络上没有获得认可。主流思想的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不能是刻板的教学,而应该考虑到青年人的现实需求和心理状态,用轻松愉悦的方式传播网络优秀正能量内容。

5. 结语

“丧文化”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对于“丧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既不能否定其帮助青年人宣泄负面情绪的能力,也不能过分夸大“丧文化”的积极意义而忽略了它所存在的问题。

对待“丧文化”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的、联系的去思考它形成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不能闻“丧”色变将“丧文化”看作是一种带来危害的东西,“丧文化”并不可怕如何对待“丧文化”才是值得注意的。

“丧文化”成为流行文化并不意味着青年人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有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仍然注重个人奋斗,34.0%的被调查学生具有强烈的发展效能感,完全没有发展效能感的学生比例仅有9.9%” [7] 。青年人虽然用丧文化语录进行自嘲,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内心的斗志,“丧文化”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更像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只要将其进行引导便能避免其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文俊.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亚文化浅析——以“李子柒”为例[J]. 声屏世界, 2020(19): 15-16.
[2] 段吉方. 一种“文化抵抗风格”的发掘——“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方法与立场[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0(1): 5-8.
[3] 徐香凝. 国内Z世代青年亚文化传播批判[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2.
[4] 蔺芳, 王志杰, 周培京. “丧文化”现象的剖析与防范[J]. 北京教育(高教), 2017(11): 22-24.
[5] 董扣艳. “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1): 23-28.
[6] 周胜强. 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思想舆论阵地作用探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 35(3): 59-65.
[7] 杨忞. “丧文化”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 2(13): 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