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以快节奏为主旋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出于经济、便捷的需要喜欢使用缩略词,但缩略词的大量产生也导致了意义表达不明、记忆负担增加等交际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网络中流行的缩略词,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这能让使用者对其形成过程及规范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从而在语言实践中更科学地看待缩略词、更规范地使用缩略词。本文流行词数据来自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编辑部、《语言文字周报》发布的近五年最热门网络流行语榜单。近五年(2017~2021)网络流行语中共有98个词,其中缩略词占比26%。
2. 近五年网络流行语中的缩略词
2.1. 缩略词的定义
汉语自很早以前就在使用缩略,先秦文献中就有许多材料,诸如古人对“语急”“合音”等现象的关注,还有一些成语、复姓变单姓也都是缩略的产物。现代学者对缩略的关注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以前,但学者最初是将缩略当作一种修辞现象看待。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关注到缩略词的造词功能,人们才逐渐从词汇角度讨论缩略。对于缩略的定义,吕淑湘、朱德熙、筱文、陈建民、李熙宗、俞理明等学者都作出过相应论述,诸位学者在缩略现象的称呼和类属关系,以及分类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对于缩略词的定义,本文采用了俞理明先生对缩略词的界定,即“缩略是表意固定、高频率使用的多音词、词组,在整体意义不变的前提下,出于表达上的需要,截取其中部分形式凑合成一个结构残损的新形式来代表原来的全形式,把它作为一个话语的基本单位在句中使用。” [1] 简单来说,缩略的对象是高频率使用的多音节词语,缩略的过程是多音节词语的原形式(音节)规则性地缩减为缩略形式,原形式与缩略形式意义相同,但语义结构因成分残缺并不对应,最后缩略的结果是变成词或者具有整体特性的词汇单位。
2.2. 缩略词的范围
近五年网络流行词中形式上像缩略词的共计有31个,由于汉语中有些词语,诸如简称、简约的别名、单音词素构词、共名专指、代称、数量指代词、缩写等,与缩略词的概念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在实际语言实践中,人们容易将一些词语错当作缩略词来使用,并且开展相应的研究。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就不一一阐述概念之间的区别,只针对近五年网络流行词中所涉及的易混概念做一个简单论述。例如“yyds”就不是缩略词,而是缩写。“yyds”是“永远的神”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缩写,吕维辉将网络上这种通过缩写产生的含有字母的简缩形式称作网络字母缩略语, [2] 例如用“GG”表示“哥哥”、“ZF”表示“政府”、“FB”表示“腐败”等。但本文认为将“yyds”这类词认定为缩略可能是因为一些学者没有弄清缩略和缩写两者之间的区别导致的。缩略是基于经济性语用的目的,由语言形式的缩减导致书写形式的简短, [1] 而缩写只是为了书写简便,口语中其实并没有少说什么内容。
此外,“双减、双碳、六稳六保、金砖国家”也不是缩略词,而是数量指代词。关于这类用来概括并列的词语、分句或句子的数量词组是否是缩略这一问题,吕叔湘、朱德熙、徐丽华、蔡德荣等学者认为这是缩略语的一种类型,而陈建民、刘叔新、王吉辉、俞理明等学者则反对将这类词纳入缩略词范畴,本文则更认可后者的观点。“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六稳六保”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将这类词视作缩略词的学者认为,只要缩略形式与原形式存在联系就可归入缩略词,即缩略形式中的“碳”字概括了原形式的“碳达峰与碳中和”,而“六书”与原形式没有联系所以不算作缩略词,但俞理明先生认为这种利用表项类词的来源不足以判断数量指代词是否是缩略语,因为汉语中事物的类属关系不一定都表示在名称中,例如“五脏”原指心肝脾肺胃,但现在也有人解释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胃脏。事实上,从缩略词的定义来看,缩略形式与原形式必须在音节上存在联系,也就是说缩略形式的构成成分应该全部来自于原形式,而不应该是部分来自于原形式。由于数量指代词添加了原形式中不存在的基数词,因此不应视作缩略词。“金砖国家”这个词比较特殊,该词最初是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五个国家的英文首字母,因为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相似,最后翻译成“金砖国家”。该词和“欧猪五国”“灵猫六国”一样,缩略形式与原形式完全不同, [3] 所以也应当排除在缩略词之外。最后,经过对诸如缩写词、数量指代词这些同类概念的对比分析,剔除掉缩略词以外的词类之后,近五年网络流行语中共有以下26个缩略词,见表1。

Table 1. Abbreviations of network catchwords in recent five years
表1. 近五年网络流行语的缩略词
3. 网络流行缩略词的缩略方式
尽管缩略词都是通过减缩的方式形成,但怎样从原形式提取成分却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经过缩略形式与原形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近五年网络流行词使用的缩略方式共有以下四种类型。
3.1. 偏取
偏取,即选用结构不完整、表意残缺的部分直接成分,或者直接成分中的一个片段,作为原词语中的代表形式 [1] 。122近五年网络流行词中使用偏取的缩略词有“尬、新时代、emo、民法典、双循环”这五个词。偏取与其他方式对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选用的是“部分直接成分”,即缩略形式截取的是原形式中连贯的一部分,诸如“民法典”则是在定中结构的原形式中偏取了中心语为缩略形式,“尬聊”则采用的是对应方式(对应法详见下文),即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选择一部分构成缩略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国内国际双循环——双循环”这三个缩略词比较典型,都是在偏正结构中截取中心语来表示原形式,而“尬”和“emo”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尬”本是不成词语素,只与“尴”组成单纯词“尴尬”,表示不自然的含义,现在多用作成词语素,产生了诸多以“尬X”结构为主的词语,诸如尬舞、尬聊、尬唱。俞理明先生认为这种单纯词的缩略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偏颇性选用。其次,“emo”即“emotional”原指形容词情绪的、情感的,现多用作动词,表示抑郁、颓废,其使用的缩略方式可以从人们的读法中判断,即人们在读“emo”这个词的时候不是依次将三个字母读出来,而是截取的“emotional”前两个音节,所以不难看出该词使用的也是偏取的方式。
3.2. 缺略
缺略,即抽出原形式的主干,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主干进行缩略构成缩略形式。近五年网络流行词中使用缺略的缩略词有“反诈、赶考、进博会、一箭双星、皮一下”五个词。缺略与对应方式的区别在于,使用缺略的缩略词要多经历一个提炼主干的过程,待原形式非重点成分被剔除之后,才会对每个重点部分进行减缩,构成最终的缩略形式。例如“反电信网络诈骗”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人们排除掉宾语“诈骗”的修饰语“电信网络”之后,词组就剩下了动宾主干“反诈骗”,然后人们进一步将宾语进行缩略,就得到了最终的缩略形式“反诈”。“赶赴科举考试”也是如此,剔除掉宾语的修饰语“科举”,再将动宾结构进行一次缩略就得到了缩略形式“赶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首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因此原形式排除了次要定语“中国国际”,保留了关键性定语“进口”,以便于与其他博览会进行区别,提高缩略形式的提示性,然后再在“进口博览会”的基础上缩略成最终的“进博会”。
3.3. 对应
对应,即从原形式中的每一个构成成分中各选一个代表形式组成最终的缩略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缩略形式与原形式的结构是对应的。使用对应方式形成的缩略词有“夺冠、佛媛、C位、社恐、破防、新冠肺炎、抗疫、尬聊、断舍离、普信、贸易摩擦、饭圈”这十二个词。“夺取冠军——夺冠”“击破防御——破防”“抗击疫情——抗疫”这三个缩略词的原形式都是动宾关系,缩略形式也都是在原形式的动词和宾语中各选一个代表形式构成的动宾结构。“断行、舍行、离行——断舍离”“普通而又自信——普信”则是联合结构的对应。“佛系名媛——佛媛”“尴尬的聊天——尬聊”“贸易不平衡产生的摩擦——贸易摩擦”则是缩略形式与原形式定中结构的对应,“center(中心)位置——C位”也是定中结构,缩略形式的定语采用的是原形式“center”的首字母,“fans(粉丝)圈子——饭圈”也是定中结构,定语的缩略形式保留的是“fans”的汉语音译“饭”,相比意译“粉丝”更为简洁。“社交恐惧症——社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则是缩略形式对原形式主干总体结构的对应,这种类型的缩略词与使用缺略法保留原形式主干形成的缩略词的区别在于,使用对应法的缩略形式保留的是具有概括意义的主干成分,比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打假”,前一个词的缩略结果不是“普教”(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普及教育,也可以理解为普通教育),而是在宾语中选择了数词“九”来进行概括。后一个词也是如此,“假”这个字可以概括“假冒伪劣”,因此最终形成了“打假”这个缩略词。“社交恐惧症”选用的“恐”字,即恐惧,在医学层面也是病症的一种,“恐”字可以概括“恐惧和病症”,因此最终保留了“社恐”作为缩略形式。“新冠肺炎”也是保留的“冠”字来概括“冠状病毒”这个定语。
3.4. 类推
类推,即仿造已有的缩略词创造出其他缩略词的方式,有顺推和逆推两种方式 [1] 。通过类推会产生两类词:一种是类推出没有原型的词,比如“矮矬穷”没有原形式,这类词不能算作缩略词;另一种是仿造原词类推出有原型的词,比如仿照“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类推出来的“低奢内”(低调奢华有内涵),这一类就可以看作缩略词。近五年流行缩略词中使用类推法的有“北交所”“十九大”“社牛”三个词。“北交所”的产生就是顺推的一种,其原形式是“北京证券交易所”,是继上海、深圳以外中国第三个证券交易市场。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简称都是“上交所、深交所”,三个证券交易所的原形式在词汇结构上完全相同,因此“北京证券交易所”也使用了相同的缩略规则:“首字 + 中间关键词/语素首字 + 中心语首字/尾字”,类推出最终的缩略形式“北交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大”也是从历代召开的代表大会缩略词中顺推过来的,如“一大、七大、八大、十二大”等。“社牛”则是在“社恐”的基础上逆推过来的,“社恐”即社交恐惧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社交情景为主要表现,“社恐”一词流行开后,人们又在此词的基础上类推出一个反义词“社交牛逼症”即“社牛”,来形容在社交方面不胆怯、不怕生、不惧别人的眼光、不担心被人嘲笑,能够游刃有余的沟通的一类人。
缩略方式的剖析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网络流行缩略词缩略过程中的语言学依据,帮助人们对新词缩略形式进行预测,比如刘丹青先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缩略形式的预测, [4] 汉语堂对“北京证券交易所”缩略形式的预测1,这些预测都是科学而精确的,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全民关注的重点话题,因为表述过长导致的表达累赘和各样缩略形式大行其道没有统一表述等问题。
4. 网络流行缩略词的规范
尽管缩略词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经济便捷的语用表达的需求,但由于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网民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网络语言环境中也产生了诸多不规范的缩略现象(如生造词),进而导致一些交流障碍违背缩略词的初衷。因此,人们需要一些明晰的标准来判定和规范在网络中流行的缩略词。俞理明先生就曾提出过两大判定标准:一是该词具有较高的提示性,这与人们对原词语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有群体背景的缩略词则更有生命力,能不断滋生发展,没有群体基础的缩略词则是生造的、异变的,不久之后就会消失;二是该词在一定范围内广泛使用,即属于全民性的就放在全民范围考察,属于某个行业、某个地域或者某个范围的就放在这个范围里考察 [1] 。需要注意的是,判定一个缩略词是否规范、是否合理应当要将两个标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察。譬如“北交所”一词相对于同结构的“进博会”而言,似乎缩略得并不符合标准。理由有两个,其一,“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国2021年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所以“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关键性定语应该是“证券”,但缩略形式却排除了关键性定语,保留了“北京”这个次要的定语。其二,“北交所”一词在2021年前一直是由“北京产权交易所”使用。百度指数显示,2021年前“北交所”一词的搜索日均值(互联网用户在固定时间段对关键词的关注程度)为358次。如果仅依据第一个提示性标准来判定,“北交所”这一词无疑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将该词放在金融证券行业领域之内(如上文所言,与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对比),人们就能很清晰的明白“北交所”指的是2021年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此同时,百度指数中的资讯指数和人民网的检索结果一致,主流媒体是自2021年才开始使用“北交所”一词。因此,综合“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对比使用的提示功能以及对主流媒体使用基础的考察来看,“北交所”一词是无疑是规范合理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缩略词定义的指导下,简单论述了近五年网络流行语中的缩写词和数量指代词与缩略词的差别,从98个流行词中分离出26个缩略词,此后,通过对这些缩略词使用的缩略方式的分析,详细展现出这26个词的缩略过程,帮助人们加深对缩略词含义的理解,并最终以对缩略词的规范问题为落足点,为规范网络语言环境贡献一份薄力。
基金项目
本文是重庆市市级项目“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学考察”(YJSKY22076)的阶段性成果。
NOTES
1北京证券交易所应该怎样简称:“京市”“北交所”呼之欲出,汉语堂,https://mp.weixin.qq.com/s/M8BfaG9_bdDpTnsbF_rQtg,访问日期:202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