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Mind Mapp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 School Ideology and Politics Classes
DOI: 10.12677/ASS.2023.126462, PDF, HTML, XML, 下载: 160  浏览: 260 
作者: 刘佳璇: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思维导图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Mind Mapping High School Political Science Class Application
摘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化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并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思维导图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政治知识。文章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思维导图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运用。
Abstract: This Mind mapping is a visual learning tool that helps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relevant concepts, as well as improve their creative and logical thinking skills. It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introduce mind mapping into high school ideology and politics, as it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memory and learning ability,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help them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political knowledge. The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mind mapping,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mind mapping,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specific use of mind mapping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classes from three aspects.
文章引用:刘佳璇. 思维导图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6): 3375-338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6462

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通常包含一个中心主题,周围是与该主题相关的子主题和概念。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形符号、颜色、关键词和连接线来表示各种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思维导图的核心理念是让思维更具创造性、逻辑性和可视化性。思维导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托尼·布赖恩特和巴里·布雷恩顿(Tony Buzan和Barry Buzan)是思维导图的发明人。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之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从而将这种思考工具推广到了全球范围内。与传统的笔记相比,思维导图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更加的直接,可以让我们迅速地把握到要传达的信息的精髓,进而找出问题的根源,把原本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明了,并找出答案。因此,将思维导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学习效率。

2. 思维导图的优势和局限性

导图在教育教学中有许多优势。首先,思维导图具有图解教材知识、教材知识结构形象化的特征,能够增强大脑对知识的“渴望”,发挥学生左右大脑的功能,激活整个大脑的积极参与学习、增强记忆效果 [1] 。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强烈的可视化视觉符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学生可以自由联想、迁移,不断产生新想法和新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持续发展。最后,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团组合作的工具,它可以由几个学生合作完成,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不仅锻炼了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还培养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2] 。

但是,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思维导图可能会受到学生个人认知和认知风格的影响。每个人的学习和思考风格不同,有些人更喜欢线性的文字记录和组织方式,而不太适应非线性的思维导图结构。对于那些不熟悉或不喜欢思维导图的人来说,使用思维导图可能会造成困惑和不适应。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框架激发和整理。其次,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大量时间学习和完善。在构建复杂的思维导图时,需要进行细致地思考和组织,以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通常会导致时间成本过高。虽然思维导图的概念很简单,但想熟练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最后,思维导图是使用关键词来记录主要内容的,这些关键词要能代表知识的重点。如果存在关键词抓的不准确,导致思维导图表达的内容不准确,会给读图带来很大负担。同时某些复杂的概念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文字描述来准确阐述,思维导图在表达对话、论证和深入思考方面的能力相对有限。这也使得一些主题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解释或探讨 [3] 。

3.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 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设计

首先,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系统的展示,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精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每一学期、每一单元和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课程标准的分解步骤是:查找关键字,展开或分析关键字,最终形成分析图,这与思维导图的生成规律和生成过程相吻合。以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例,创建一张新图表,在中央大标题处填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课又分为两框,即“伟大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因此插入两个分支主题,分别填写相应内容;再将“伟大的改革开放”拆分成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拆分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两个部分,分别插入子标题,填充具体的学习内容。这一课的整体框架就系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见图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思维导图)。

Figure 1. Compulsory 1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esson 3 mind map

图1.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思维导图

其次,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构建教材的知识体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遇到新的名词,新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学生接触起来比较复杂难懂,知识点也比较分散。因此,老师们可以在上课之前,用思维导图来画出知识的框架,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知识点,在课后把每一节课的思维导图当作一个节点,把它们连在一起,这就构成了这门课的总体知识体系图(见图2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将这些知识联系在一起,让这些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清晰。同时能够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的冲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构建他们的学科知识体系。

Figure 2. Compulsory 2, economy and society, unit 1 mind map

图2.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再次,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板书的设计。板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板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既是老师“教”的反映,又是学生“学”的反映。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大多采用纲目式,这种纲目式板书,虽然内容十分详尽,但是并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知识点会显得有些凌乱。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板书的设计得到最大程度地优化。首先,明确重点,突出整体性。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程的要点写在黑板的中央,这样既可以作为整体教学的核心,又便于学生记忆和认知。再将其他知识点围绕着这个关键点,用不同色彩的线条相连,这样知识点各自独立,又与其他知识点相关联,这样的板书可以全面地展现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在教学中坚持应用思维导图,就会发现,学生不仅可以很轻松地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章节以整体的方式展现,还可以举一反三地进行拓展、演绎,联想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其次,主干发散,思维可视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使用思维导图,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从他们自己的实际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激发学生独特的思考方式,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是将一个人的思想活动与思想成果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例如,在教学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掌握本章节的重点内容。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关键要素和三个基础要素,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要遵循要素齐全、逻辑清楚、结构清晰的原则,表达出学生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对联系观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见图3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思维导图)。最后,以图为辅,展现艺术美感。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深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整洁、合理、美观的板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可以使用彩色水笔来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可以使思维导图的色彩更加鲜明、同时更具有立体感,从而更能增强记忆效果 [4] 。

Figure 3. Compulsory 4 philosophy and culture, unit 1, lesson 3, box 1 thinking maps

图3.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思维导图

3.2. 运用思维导图记录课堂笔记

传统的笔记都普遍采用线性方式书写,不仅不易形成知识结构,也很难展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思维脉络。而且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忙于抄板书、抄教材,失去了听讲和思考的时间,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过程进行机械复制和记录,体现不了其对知识概念和规律的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思维含量较大,知识应用的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用思维导图替代传统笔记具有很多优势,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节约时间。使用思维导图来取代一堆的线性笔记,并将关键词简单地写在笔记中。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只记与之有关的词,可以节省50%到95%的时间” [5] ,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话题上,这样就解决了记录速度跟不上教学节奏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第二,“图像记忆”,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思维导图色彩鲜艳,而人的大脑对图像的敏感度又非常高,因此大脑愿意接受图像,思维导图比文字更接近人脑喜欢的工作状态,比一般的笔记更加生动具体。有了大脑的帮助,同学们在做笔记时就不会觉得无聊了,这样既增加了政治课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记住知识(见图4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思维导图)。

Figure 4. Compulsory 3: politics and the rule of law mind map

图4.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思维导图

第三,逻辑清晰,关注思维过程。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线条和边框将知识进行连接的学习方法,它具有更多的直观性,可以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总结、记录个人对知识点的思考过程与思考方式,从而使笔记成为复习时有效地记忆参照物。在学习联系观这一块知识点时,一幅思维导图可能等同于几页的线性笔记,根据思维导图存储的信息,可以提取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回忆起整个教学过程,减轻记忆的压力。

3.3. 运用思维导图巩固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多,因此在复习课上,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在帮助学生整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的同时,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将所学习内容与时事政治相结合,绘制思维导图,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政治课程。

在将思维导图引进高中政治课堂之前,学生总会在复习课上将期待的目光注视在教师的身上,学生希望教师将知识内容“串讲”一遍,这样方便他们记忆,虽然看来省时又省力,但是这样的境况过后,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对老师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自己主动思考的意识及能力却越来越弱。部分老师由于自身思维和理解的局限性,传授给学生知识有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很难提升。

将思维导图引进高中政治课堂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理清知识脉络,明确知识要点,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分层、归纳,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增强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增进了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思考。最终通过这种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图形,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和优势,在考试前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老师在引导时借助苏格拉底的话告知同学们:“这些道理都是你自己知道的,不是我告诉你的。”学生在自主复习时,有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复习效率也将随之提升 [6] 。

4. 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并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并加深对其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尽管思维导图在教育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我们要利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将它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用以提高政治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立昌. 基于核心知识导图的高效课堂创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4, 34(8): 26-31.
[2] 闫守轩. 思维导图: 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 教育科学, 2016, 32(3): 24-28.
[3] 旷爱萍, 徐善鑫. 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教育观察, 2021, 10(37): 51-55.
[4] 李中国, 惠连晓. 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问题、原则及策略[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 33(6): 25-34.
[5] 陈振鹏.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8): 43+45.
[6] Buzan, B. and Buzan, T. (1994)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New York, Dutton.
[7] 杨昆. 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J]. 中小学管理, 2015(5):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