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绣像小说》之《回头看》的翻译特点和语言风格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nguage Style of Looking Backward: 2000~1887 in Illustrated Fiction
DOI: 10.12677/ML.2023.116369, PDF, HTML, XML, 下载: 354  浏览: 531 
作者: 郁 力: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关键词: 《回头看》翻译特点语言风格时代背景Looking Backward: 2000~1887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Language Style Background of Times
摘要: 二十世纪初,《绣像小说》创刊,主要刊登西方著名小说的译本。这部刊物曾连载名为《回头看》的小说译本,原著是美国科幻作家爱德华•贝拉米所著科幻小说《回头看纪略》,也是最早引进中国的西方科幻小说之一。笔者对比英文原著与《绣像小说》刊登的译本,分析具体译例,总结该版译本的翻译特点和语言风格,进而讨论影响其翻译的历史因素。可以看出,该译本受到明显的时代影响,翻译特点和语言风格都为其开化民众的办刊目的而服务。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Illustrated Fiction was first published, mainly containing translations of famous Western novels. Its publication has serialized a translation of a novel called Looking Backward: 2000~1887, which was originally written by Edward Bellamy, one of the first Western fictions introduced to China. Through comparing the original English text with the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Illustrated Fiction, there can be an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examples, a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nguage style of this version’s translation,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lation. It is clear that this translation version is apparently influenced by the Times, and its translation features and language style have served the purpose of this journal-refreshing people’s mind.
文章引用:郁力. 浅析《绣像小说》之《回头看》的翻译特点和语言风格[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6): 2724-272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6369

1. 引言

受到西方入侵的影响,清末民初的中国正处于动荡变革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在经历巨变。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也逐渐认识到光靠科技革新无法拯救中国民族,革新思想是唯一出路,并且大多数人认为西方的政治、哲学是先进思想的代表 [1] 。于是,各类刊登西方作品译本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时务报》多期连载福尔摩斯系列小说,《新民丛报》连续刊登欧文的《华盛顿传》以及1902年创刊的《新小说》宣布译作占一半篇幅等 [1] ,数不胜数。

1903年,由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应运而生,办刊旨在借助西方小说译本的传播,“远者摭泰西之良规,进挹海东之余韵……借思开化天下愚” [1] 。而《绣像小说》作为刊登西方译作的主力军,曾连载众多西方小说,如《梦游二十一世纪》《回头看》《小仙源》《山家奇遇》《天方夜谭》(选译)等,都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反响。同时,此刊物作为晚清四大文艺期刊之一,对后世也产生一定影响,具有时代历史意义。

目前,在清末民初那批引入西方作品译本的刊物中,对《时务报》《新民丛报》中翻译作品的研究居多,例如,张弛教授曾发表《翻译“福尔摩斯”与维新视域下<时务报>的说部实践》,在维新运动的时代背景下看待译文所受干预并反观维新士人的精神症候;曾有硕士论文《黎汝谦、蔡国昭汉译<华盛顿全传>研究》,对《新民丛报》中的西方传记译本进行研究。然而,学界对《绣像小说》中译作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回头看》译本的研究大多混合在与李提摩太等其他名家译本的对比中,少有单独研究此版译本。因此,笔者取材《绣像小说》中《回头看》译本,对比原著《回头看纪略》,分析此版译文的翻译特点和语言风格,进而探讨译本所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2. 《回头看》译本的翻译特点及其所受时代影响

2.1. 《回头看》译本中的归化翻译

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韦努蒂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其中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2] 。在《回头看》译本中,译者总体上采取归化策略,将原文中一些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语句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汉语,将文化代沟弥合。下面是译文中归化策略得以体现的具体例子。

例1:It was about four i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the 26th, one day after Christmas, in the year 1857, not 1957, that I first breathed the east wind of Boston, ... [3]

译文:我生日的确是一千八百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下午四点钟。那一日正是圣诞节的第二天。

在原文中,作者用于表达出生含义的是“first breathed the east wind of Boston”,即“第一次呼吸到吹来的东风”。在中国文化里,东风代表和煦春日;但在英美语境下,东风代表寒冷凛冽。因为英国的“east wind”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强劲凛冽。作者在此使用“东风”是为了呼应圣诞节前后的时间点,体现天气的寒冷。但这个信息较为次要,所以译者选择了归化译法,直接省略“east wind”这一信息,译出“出生”的含义。

例2:To make a beginning somewhere, for the subject is doubtless a large one, what solution, if any, have you found for the labor question? It was the Sphinx’s r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when I dropped out the Sphinx was threatening to devour society, because the answer was not forthcoming. [3]

译文:我在前一世纪时,工人的问题最大。几乎要推倒世界把。全个社会都被他们拆毁。怎么今日不见动静呢?难道这个事情已经结束了吗?

译者在处理原文时,将句子结构大幅改写,顺应中文行文。同时,原文中的“sphinx’s riddle”是“斯芬克斯之谜”。这一典故源于希腊神话:斯芬克斯(Sphinx)是可怕的怪物,如果人们猜不中它出的谜题,就会被它吃掉。在译文中,这一文化信息被归化,使用典故的寓意:“复杂的难题”,译成“工人的问题最大”。

例3:It was agreed that affairs were going from bad to worse very fast, and that there was no telling what we should come to soon. [3]

译文:家人都道现今事势已成了江河日下的样子。

原文中的“going from bad to worse very fast”,在译文中对应为“江河日下”。这是语言形式上的归化,将英文中的固定搭配对应为中文里的成语,带有汉语文化色彩,蕴含败落的意味。像这种仅在词汇形式上的归化,在译本中多次出现,例如,“a constant cloud upon the happiness of...”译为“美中不足”;“hunger, cold, and nakedness”译为“号寒啼饥”。

例4:“Perhaps,” I said, “you will go on and favor me with some particulars as to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you discovered this chamber of which you speak, and its contents. I enjoy good fiction.” [3]

译文:我便道:“我最爱听说诳,你便将寻出我身体的情形详细告诉我。只要说得圆,我便信你。”

这句话出现在故事主人公发现自己来到百年之后,没能成功从医生嘴里套话,开始戏谑医生。对比原文和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做了语句结构上的归化。比如,译者将“I enjoy good fiction”放在句首;将“favor me”独立成句。原文中,“you will...its contents”是长句,在分割后,化为短句。同时,加入了“便”、“只要”等逻辑关系词,以替代“perhaps”、“will”的语气,更好展现了主人公的不满和怀疑。显然,重构后的句子更加符合中文用语习惯。

2.2. 《回头看》译本中的意译和改译

从跨文化角度来看,翻译策略可以分为归化和异化。而从原文形式的保留程度来看,翻译策略则可以分为直译和意译两大类。直译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同时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内容;意译是指保留原文内容,但不保留原文形式。在《回头看》译本中,译者大量使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少数语句使用直译策略。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信息进行了增减,使中文译本看起来流畅自然。下面意译和改译在译文中的具体例子。

例1:“In this case,” was the grave reply, “no fiction could be so strange as the truth. You must know that these many years I have been cherishing the idea of building a laboratory in the large garden beside this house, for the purpose of chemical experiments for which I have a taste.” [3]

译文:老人正色道:“你说那里话来,这全是的确的话。你还当是戏弄你么?待我说来,你就知道了。我最喜欢化学,近年来要在花园里造一所化学房。”

这段话的背景是,主人公穿越到百年之后,不相信医生所言,总觉得周围的人在欺骗逗弄他,深感恼火;而医生正在耐心地解释。其中,“这全是的确的话”是对原文中“no fiction could be so strange as the truth”的意译。而“你说那里话来”、“你还当是戏弄你吗”和“待我说来,你就知道了”这三个小分句,在原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语句和语意,属于译者的增补。而这样的改译更好地体现了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心有无奈,仍然努力地解释。这样的增补虽伴有译者的主观解读,但是很好地增强了译文的渲染力,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细致。

例2:“At this, the colossal character of the fraud which was being attempted on me, came over me afresh. Indignation mastered my mind as I realized the outrageous liberty that had been.” [3]

译文:便又不信,心里想着,一定是他们戏弄我的。

对照原文和译文,可以发现,此处译者采用了改译策略:对原文的信息进行了删减处理,主要取其含义,生成译文。若按照原文直译,译文为:想到这,我再次意识到自己被骗惨了。当意识到我曾经拥有极度自由时,我心中充满愤怒。译者选择性地译出原文第一句的含义,并进行意译,更好地和下文中主人公再次对医生的话表示极度怀疑连接起来,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例3:I want to introduce my wife and daughter to you. [3]

译文:老妻小女还没相见,我来引见如何。

在这个短句的翻译中,译者采用了增译和意译的方式,改写了原句。原句的直译是:我想要将我的妻子和女儿介绍给你认识。而译文迎合了清末民初时期中文的用语习惯,不用“想要”这样直白的表达,而换成了“还没相见”、“我来引见如何”这类更为委婉礼貌的问句;将小说里医生刻画成一个温和礼貌的老人形象。

2.3. 《回头看》译本翻译特点所受时代影响

在此版译本中,译者主要使用了归化、改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从文化和内容的角度来看,译文的翻译痕迹很浅,几乎是一个天然的中文文本。而这种译者隐身的翻译特色,也与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联系。

首先,清末民初时期,以林纾为代表的译者开始大量翻译西方小说。1897年,林纾翻译的爱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得到了国人的认可。然而,林纾本人并不精通英语,会步入翻译领域,也是受其好友著名外交家王昌寿之邀。林纾的文笔华美,其译文采用归化、意译、改译的手法。例如,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时,用语为文言文,并将原文中短诗做了改写。林纾所带来的翻译热潮和翻译导向对当时西方小说的译介影响深远。对比《回头看》译本,其中也采取了类似的翻译策略。

其次,20世纪初,译者为西方小说作译介的目的在于引入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让当时中国人落后的思想得到革新。因此相较于原文的保留程度来说,译本更需要考量读者的接受程度。显然,采用归化、意译和改译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弥合中西文化差异,使得译文符合中文用语和行文习惯,让中文读者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并阅读译本。

3. 《回头看》译本的语言风格及其所受时代影响

3.1. 《回头看》译本的语言风格

对于译文来说,除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以外,语言风格的选择也极为重要:译作是否要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或是进行再创作以找寻更契合目的语的语言风格。阅读贝拉米的原著可以感受到科幻小说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例如,文章中有大段简单易懂的人物对话,医生在为穿越的主人公讲解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时,用语简洁明了。在《回头看》译本中,原作的语言风格大体得到再现,语言通俗易懂,像是在给读者讲故事;但译本比原著更为口语化。同时,遣词造句充满鲜明的时代特色,白话文言交织,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的先驱,也是现代白话文的雏形。

例1:It was naturally regarded as a terrible misfortune to lose one’s seat, and the apprehension that this might happen to them or their friends was a constant cloud upon the happiness of those who rode. [3]

译文:那运气不好的,遇着车轮一跳,就跌将下来。一到地上,便编入车夫队伍。因为有这一样危险,所以他们的快乐总有些美中不足。

原文中的“It was naturally regarded as a terrible misfortune to lose one’s seat”和译文中的“那运气不好的,遇着车轮一跳,就跌将下来。一到地上,便编入车夫队伍”对应。译者增补了“遇着车轮一跳”和“一到地上,便编入车夫队伍”。相比于原句直译“自然,霉运当头的话,会丢失座位”来看,更为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在心中描摹出画面,更便于理解。

例2:“When there are more who want to enter a particular trade than there is room for, how do you decide between the applicants?” I inquired. [3]

译文:我道:“倘然,愿入某业的,比额定数目多。这处置的方法又怎样呢?”

观察本句译文可以发现,其用语风格和现在中国所用的白话文十分相似。但相较之下,译文用语更为简洁,多使用单音节词表意。比如,用“倘然”代替“如果这样”,用“愿入某业”代替“愿意进入某个行业”。此外,从今天的白话文来看,“怎样”前面省略了谓语“是”。这些都是从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的痕迹,带有时代烙印。

例3:I remembered that I had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builder at eleven o’clock, to discuss the strike, ... [3]

译文:阿呀,我昨天不是约定那造物工头今天十一下钟来见我,面谈这工人罢工的事么。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口语化表达,比如“阿呀”、“不是……么”,将原文中的陈述句改成感叹句,语气更为强烈,更好地渲染出主人公回想起十九世纪发生的事时,心中的迷茫无措。

3.2. 《回头看》译本语言风格所受时代影响

译者在《回头看》译本中的用语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白话和文言特色交织。这样的语言风格和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汉语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的关键阶段。虽然废除文言运动的高潮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但是起始点可以追溯到晚清。当时,出现了白话文运动、章士钊倡导的古文欧化、梁启超的俗语翻译等诸多改良文言文的文化运动 [4] 。在这个阶段中,知识分子在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摇摆,不断进行尝试和革新,逐步将书面语言从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而《回头看》译本正处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下,因此,其语言同时存有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特点。

此外,译本语言通俗易懂,相较原著更为口语化,是为了增强文本的普及性,深入群众。当时虽有知识分子努力救亡图存,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但大多数百姓普遍迷信“怪力乱神”,“文明”程度非常低 [5] 。而由于知识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人甚至不识字,下层民众日常的阅读和娱乐兴趣依然是稗官野史、听大书、看戏剧等 [5] ;而这些阅读文本的语言大多浅显,会用到大量口头表达。因此,译本为了实现革新民众思想的目的,也在语言风格上作出考量。

4. 结语

美国科幻小说译本《回头看》曾在《绣像小说》上连载多期,译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略见清末民初的时代一角。从翻译特点来看,译者在文化层面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在方法上使用大量意译和改译,译文流畅自然,翻译痕迹不明显。从译文的语言风格来看,语言同时带有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特征,通俗易懂且口语化。但无论是译本的翻译特点还是语言风格,都带有清末民初的时代烙印:归化、意译和改译,是为了让群众更愿意接受且读懂小说;语言浅显带有口语,很好地迎合民众的阅读喜好,而文言和白话交织也是中国语言转变期的体现。可以看出,译者为时代服务,尽力实现刊物开化民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152-155.
[2] Lawrence, V. (1995)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0.
[3] Bellamy, E. (1960) Looking Backward, 2000 to 1887.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Charleston.
[4] 张洁. 清末民初的翻译冲动与症候: 精神分析学视角[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74.
[5] 张仲民.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