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论元结构理论的“跳”字义项分布研究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aning of “Tiao”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rgument Structure
DOI: 10.12677/ML.2023.116372, PDF, HTML, XML, 下载: 407  浏览: 518 
作者: 邱 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语料库论元结构“跳”义项分布Corpus Argument Structure “Tiao” Meanings Distribution
摘要: 该文以现代汉语“跳”字为例,采用定量方法,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随机抽选1000条“跳”字语料,运用论元结构理论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跳”字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经研究对比,在已有4个义项“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物体由于弹性作用突然向上移动;一起一伏地动;越过应该经过的一处而到另一处”的基础上,还发现有“瘸着走路;快走,疾走;耍弄,摆弄;抛掷;上冒,冒出;横行;(数据,价值等)大幅波动翻越;越过(墙、窗等障碍物)”等8个动词新义项,以及“跳板;古房屋建筑的斗拱挑出的层次”2个名词义项,并对新旧义项进行梳理调整,最终确定为7个动词义项和2个名词义项。
Abstract: Taking the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 “Tiao” as an example, quantitative method is applied in this paper, to randomly select 1000 “Tiao” character corpus from the BBC corpus of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with the theory of argument structure to re-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 “Tiao” in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7th Edition). Based on the 4 origin meanings, 8 new verb meanings are also found as “limping walking; Walk fast, scurry; Tricking, fiddling; Sling; Up, pop up; sideways; (data, value, etc.) fluctuates significantly; Over (obstacles, windows, etc.)” as well as 2 noun meanings “springboard; The layers of the structure of ancient house buildings were singled out”. The old and new meanings were sorted out and adjusted, and finally determined to be 7 verb meanings and 2 noun meanings.
文章引用:邱红. 基于论元结构理论的“跳”字义项分布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6): 2742-274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6372

1. 建立“跳”字语料库并对其义项进行标注

为了分析“跳”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释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情况,本文运用语料库语料分析现代汉语中“跳”字义项分布,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本文简称《现汉》)现有释义的基础上,得出了“跳”字在现代汉语中新衍生义项的分布情况。

1.1. 语料提取

本文从BCC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跳”字的语料,得到文学语料34,549条,报刊语料85,686条,对话语料67,757条,古汉语语料55,614条。随机抽取并排除如“吓了一跳”的重复语料等无效语料后,共得到1000条“跳”字的有效语料,其中正式文体语料661条,口语文本语料351条,古汉语12条。

1.2. “跳”字义项标注

《现汉》 [1] 中已有义项的标注:动① 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② 物体由于弹性作用突然向上移动;③ 一起一伏地动;④ 越过应该经过的一处而到另一处。以上义项分别被标注为1、2、3、4。

新出现的“跳”字义项(指《现汉》没有的义项):动词义项:“瘸着走路”,标为5,“快走,疾走”标为6,“耍弄,摆弄”标为7,“抛掷”标为8,“上冒,冒出”标为9,“横行”标为10,<方言>“搞,干”标为11,“(táo),同‘逃’,逃亡”标为12,“(tiǎo),通‘挑’,挑战”标为13,“(tiǎo),通‘挑’,挖取”标为14;(数据,价值等)大幅波动翻越标为15;越过(墙、窗等障碍物)标为16;名词义项:“跳板”标为17,“古房屋建筑的斗拱挑出的层次”标为18。

2. 《现汉》“跳”字义项描述与对比讨论

论旨结构体现逻辑或语义关系,句法则以论元结构形式把这种关系体现出来。时至今日,有关论元结构的生成看法存在较大分歧,分成语义观和句法观 [2] 。以论元结构为基础的分析可以为汉语中各动词释义提供更简洁、合理、全面的解释 [3] 。正如冯国丽 [4] 指出,论元的分布是汉语格的表征方式。故本文将从论元结构角度分析词典中,“跳”字义项的分布情况并调整其释义。

2.1. 动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高|~远|连蹦带~|~过一条沟|高兴得直~

该义项与《牛津高阶学习词典》(第7版) [5] (本文简称为《牛高》)中的“to move quickly off the ground or away from a surface by pushing yourself with your legs and feet”相对应。根据标注语料,该义项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共591条,约占总数59.1%。

例如:(1) 右脚落地,左脚再迈出,右脚再落地,小鸡走路跟人走路一样,麻雀只会跳呀跳。(莫言《十三步》)

(2) 这一个跳将起来,连声怒喝,猛扣八大板;那一员不紧不慢,海底捞月,给你一一削回去。(《人民日报》)

(3) 他们和主人干杯之后,跳上马背,直向佛罗伦萨驰去。两人都有一番收获,又是那样顺手,因此越想越得意。(卜迦丘《十日谈》)

对于含有结果义的动词,其结果义的释义主要有五种处理方式。其中模式二为原因致使结果释义方式,模式四为运用两个动词展示连动结构 [6] 。

按《现汉》,该义项指人或动物等有生命者运用腿部力量以单脚或双脚并拢的姿势,做出快速地垂直向上,或快速地向前运动,带有蹦的性质,“使身体离开某地”属结果义中的模式二释义,该释义不太准确,原因在于,例如“跳舞”并不只是运用腿部力量,快速做向上或向前运动,复字词“跳街舞”虽运用腿部力量,但身体不一定离开所在的地方做向前或向上运动,并且“跳芭蕾舞”等,并非突然快速的动作,此含义是指随着音乐的节奏,腿脚配合身体采取一定步伐做出优美的舞姿,改为模式四联动结构释义。

例如:(4) 在芙蓉河拱桥工地上搞重体力劳动,为了请求加三两糙米饭,在铜头皮带的威逼下不会跳“黑鬼舞”,就被勒令四脚走路,做狗爬……谁听了不怒火烧胸膛?(古华《芙蓉镇》)

(5) 当主持人告诉大家,刚才跳得像杨丽萍一样美的小姑娘是个失聪女孩时,台下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都市快讯》)

综上,将该释义重新描写为:腿部用力,使身体离开地面。

2.2. 动物体由于弹性作用突然向上移动:新皮球~得高。

该义项共34条,约占总数0.34%。

例如:(6) 夏季的午后下起了一场大雨,雨滴在地上劈里啪啦地飞跳着,炸出一个个晶莹的烟花。(BCC语料库)

(7) 盯着跳起的排球,这个黝黑的年轻人鼓足力气准备将球击上最高空的锣鼓。(六六《蜗居》)

按《现汉》,该义项指无生命者在外力作用下,做向上的运动。该释义不太准确,原因在于,该义项未明确向上是垂直向上还是指向任何高于物体原位置的向上,如例(8)雨滴在荷叶上的弹跳,是迅速飞溅的动作,而非向上弹跳。此外,物体受弹力作用不仅会做向上运动,也可能上下反复快速地运动。

例如:(8) 一质量为m的球在两个壁面见以速度v来回弹跳,碰撞是完全弹性的。(BCC语料库)

由此,将该义项重新描写为:物体受弹力迅速跃起或快速来回运动。

2.3. 动一起一伏地动:心~|眼~

该义项共120条,约占总数12%。按《现汉》,该义项指身体部位的起伏运动。

例如:(9) 他的心仿佛随着脉搏在喉腔跳动着,肢体僵住一动不动。(BCC语料库)

(10) 惶恐最后传到眼睛,眼皮跳动几下才算平息。(《小偷日记》)

(11) 他怀疑自己血压又升高了,老是听到自己的心跳得“咚咚”响。(王火《战争与火》)

与之对应的英文解释为:

《牛高》 [5] :to make a sudden movement because of surprise, fear or excitement;

《朗文》 [7] :to make a quick sudden movement because you are surprised orfrightened。

对比上述英文词典可知,“jump”的解释中均强调了“sudden movement”,以及“fear,surprise”等心理情绪。而《现汉》的解释“一起一伏地动”显然解释不够准确。框架语义学理论指出,语言表达式将激活该表达所涉及的一整套相关经验而这一套相关经验即我们脑海中关于这一个表达式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场景,而人们对焦点关注的不同,也会导致义项的不同。“一起一伏地动”即离开原点,上升再下落,随后落点为原点做规律重复的波浪式运动轨迹。而语料标注中,“心跳”“眼跳”的场景并非缓慢的波浪式运动,而是陡峭急剧的不规则折线运动轨迹。再者,《现汉》释义并未提及引发移动的心理情绪原因。由此,将该义项修改为:身体部位因惊讶或害怕而猛地一动或持续抖动。

2.4. 动越过应该经过的一处而到另一处:~级|隔三~两

该义项共126条,约占总数12.6%。

例如:(12) 鉴于时间紧迫,我们现在跳过这一部分,继续下一部分的讨论吧。(BCC语料库)

(13) 他找了父亲,好歹解释下来了。其中有段文字,他读不通,也不知有多少白字儿跳过。(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14) 妈妈简明扼要地拒绝了。自打宣布小的要跳级以后,这个家也变了样子,以前是爸爸说了算,现在成了妈妈的天下。(毕淑敏《跳级》)

与之对应的英文解释为:

《牛高》 [5] :to leave out sth and pass to a further point or stage;

《朗文》 [7] :to move suddenly to a further part of a book, discussion, leaving out the part in between;

该义项强调略过应该经过的地方,例如(12)“跳过这一部分”表明应该按照流程,先讨论这一部分,再是下一部分。例(13)即略去应该先阅读的一段文字。但在标注中也发现不太符合该义项释义的语料。

例如:(15) “因地制宜”仍然是一条闪光的真理,但必须跳出思维的惯性,赋予它新的活力。(人民日报)

(16) 创业天才尼尔曼成功原则:不断试着跳出框架,思考事情。(微博)

分析语料可得,例(15)并非是在思想上应该先按照常规思维再考虑发展政策,不存在“先后”问题,而是范畴问题。与该义项对应的英文解释为:

《牛高》 [5] :to move suddenly and unexpectedly, especially out of the correct position;

由此发现新义项:“突然跳出正常位置”或“意外地离开正常位置”。

2.5. 古汉语新义项

共160条,占总数16%。

2.5.1. 瘸着走路

例如:(17) 禹其跳,汤扁,文王四乳。八者,如八字者也;其跳者,踦也。(《尚书大传》)

(18) 他的身旁,多了一个人,那是一个矮小瘦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瘸跛得厉害的身影。(白先勇《孽子》)

(19) 丽君一时分不清这群人有没有恶意,真的一瘸一拐走向公主,她把手伸出来以为公主会握住她,但公主在快接触到手的时候突然撤掉,退后两步又说,小瘸子跳过来,跳过来,这真是个小松鼠最好的原型。王子见公主开心,也说小瘸子再跳一个。(李承鹏《寻人启事》)

2.5.2. 快走,疾走(有生命)

例如:(20) 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张衡《西京赋》

(21) 她敏捷地跳出屋去,把门轻轻关上。(BCC语料库)

(22) 从泥丘边缘至火山口仅仅500米,我们踉踉跄跄跳走了近一小时。(《人民日报》)

2.5.3. 耍弄,摆弄

例如:(23) 那壁麻一击小妖,在那里轮销舞剑的,跳风顽要。(《西避记》第四十一回)

2.5.4. 抛掷

例如:(24) 宋前废帝使敬则跳刀,高出白虎幢五六尺,接无不中。(《南史·王敬则传》)

2.5.5. 上冒,冒出

例如:(25) 韭一翦一加粪,又根性上跳,故须深也。(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韭》)

(26) 就如这个马纯上,生平也不会作诗,那里忽然又跳出他一首?(《儒林外史》)

在分析现代汉语语料中,也发现有相似语料,例如:

(27) 那一行字跳入眼中的刹那、章台御使只觉腹中一凉。(《镜》)

(28) 冷不防,舞影的告诫硬生生又跳入脑海。(《霸道多情郎》)

“刹那”“冷不防”作为外围论元中的属性论元,表示“跳”的方式,当这一动作方式在组合中得到凸显,从从属性陪义上升为基义,于是产生了强调“突然、快速”的新义项“突然出现”。

2.5.6. 横行

例如:(29) 在仁宗世,蛮跳不制。(王安石《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

(30) 濠归正人常跳淮暴虏边,杀人烧屋相继。(宋·叶适《朝散大夫主管冲佑观鲍公墓志铭》)

2.5.7. (táo),同“逃”,逃亡

例如:(31) 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史记‧高祖本纪》)

(32) 不为乡里所容,跳上海。(钱基博《辛亥江南光复实录》)

2.5.8. (tiǎo),通“挑”,挑战

例如:(33) 你两个采了花木还道告你爹爹妳妳去,跳起恁公公来也打你娘。(元·白朴《墙头马上》)

2.5.9. (tiǎo),通“挑”,挖取

例如:(34) 壤之可跳者,布以增径;石之可转者,积而就阶。(郑叔齐《独秀山新开石室记》)

(35) 把铁钳拔出他斓斑舌,把锥子生跳他贼眼珠。(纪君祥《赵氏孤儿》)

2.6. 名新义项

2.6.1. 跳板

例如:(36) 新打的船儿其实妙,下了篙,搭上了跳,把客招。(冯梦龙《挂枝儿‧船》)

2.6.2. 古房屋建筑的斗拱挑出的层次

例如:(37) 每跳之长,心不过三十分;传跳虽多,不过一百五十分。(李诫《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一‧栱》)

2.7. 对比英语词典新增“跳”字义项

词义及其要素价值均受语言系统中要素间的异同影响。而动词要素组合的不同,会对动词义项的语义产生不同影响,而产生新义项,因此论元角色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动词义项的变化。袁毓林 [8] 曾对动词论元角色的层级体系进行了建构,由此本文在描述义项时将结合论元角色理论对“跳”字的新义项进行解释。

2.7.1. (数据、价值、职位等)大幅波动

例如:(38) 中国人寿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当天股价跳升5.04美元,涨幅达27%。(文汇报)

(39) 人家也才不过来了几个月,一下就跳升成为我的上司。(《奇幻梦话》)

跳字义项“(数值)大幅波动”和“一起一伏地动”具有相似性,均都表示动作的上下起伏,但是“大幅波动”常和数据、价格、职位等抽象的事物搭配,当施事论元由物体脉搏等具象论元变为抽象论元,要素间相互关系变化时,“跳”的义项也就发生了变化。

2.7.2. 翻越;越过(墙、台等具象受事障碍物)

例如:(40) 冲破层层阻挠,跳上高台,高调送花之后躲如人海,没被抓着,全场只此一家。(微博)

(41) 在台北时实在太忙了,忙于察看父亲的脸色,又忙于等待机会,跳过墙去。(《智慧之旅》)

(42) 他发了命令,叫孩子们跳过墙去,先把杨家的花草都踩坏,然后再说别的。(《明太太》)

该义项“翻越,越过(墙、窗等障碍物)”和义项4“越过应该经过的一处到另一处”,“跳”的这两个义项同样场景理论阐释动因。当做出起跳动作时,可能存在简单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跨越动作,也可能存在起跳达到一定高度,需越过某物,例如高墙、高台、窗户等才能到目的点,故而受事论元发生改变,由此产生新义项“翻越,越过(墙、台等障碍物)”。

3. 结语

通过上述“跳”字的义项释义分析,本文认为《现汉》“跳”字的释义可调整为:

动 ① 腿部用力,使身体离开地面;② 物体受弹力迅速跃起或快速来回运动;③ 身体部位因惊讶或害怕而猛地一动或持续抖动;④“突然跳出正常位置”或“意外地离开正常位置”;⑤ (数据,价值等)大幅波动;⑥ 翻越;越过(墙、窗等障碍物);⑦ 古汉语:瘸着走路;上冒,冒出;耍弄,摆弄;抛掷;上冒,冒出;横行;

名 ① 跳板;② 古房屋建筑的斗拱挑出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法馆, 2016: 1294.
[2] 南潮. 论元结构语义生成观辩[J]. 外文研究, 2021, 9(4): 10-15+102.
[3] 韩景泉. 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推导[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 51(1): 31-43+159.
[4] 冯国丽, 于秀金. 汉语格模式中的特殊论元结构和语义角色[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45(3): 1-11+29+160.
[5] 霍恩比.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 第九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6] 张苗苗, 谭景春. 动词的结果义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处理[J]. 语言研究, 2023, 43(2): 63-72.
[7]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1364-1365.
[8] 袁毓林.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J]. 世界汉语教学, 2002(3): 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