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信的建立,离不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高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推广红色文化不可推卸的使命 [1] 。红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作为高校阅读推广核心内容的红色阅读,在面向大学生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可以发挥在文献资源整理、挖掘和建设方面的专业优势,利用阅读推广的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到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之中 [2] 。
2. 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现状与新形态红色文献的选择
2.1. 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现状
根据一项关于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的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学习红色文化,可见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其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在谈到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教育总体情况时,有81.8%的受访者认为一般或较差,甚至另有8.2%的受访者认为很差,前景值得担忧 [3] 。尽管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红色阅读推广工作的不足必然是其中之一。而红色阅读推广的主要内容——红色文献,其内在质量和读者对其的接受度,则是红色文化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红色文献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红色文献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值得流传后世的宝贵财富,其价值不言而喻。但另一方面,由于其理论性强,可读性相对较弱,难免对读者,尤其是学生群体造成一种“高冷”的印象,难以吸引读者主动阅读。尽管各高校的思政课堂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同程度的融入,但课本中单一并略显枯燥的理论,让大学生很难自觉引发兴趣 [4] 。因此,如何通过其他相对通俗易懂、易于入门和接受的新形态红色文献,来进一步引导读者“读原文、悟原理”,主动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2. 新形态红色文献的选择
另据一项关于大学生党史经典阅读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党史经典书籍的认知来源主要是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和修读相关课程,同时最喜欢阅读的主题类型为人物传记类、小说故事类和历史读物类 [5] 。从计划行为理论中的知觉行为控制因素与大学生红色主题阅读之间的关系这一层面来看,在自我效能的影响下,当学生准备阅读红色文献时,对预期的阻碍越少,其阅读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 [2] 。可见,通过选择合适的文献,适当减少阅读过程中的阻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红色主题阅读的可能性。而漫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核心的表现形式,结合了图像和文字,兼具艺术性和文学性,在表达上介于影视和文学作品之间,非常易于表现传记、小说和历史故事等主题类型,也较为契合大学生对于红色阅读的认知习惯。
尽管受认知上的偏差,漫画在国内一直被大多数读者认为是娱乐和消遣读物,甚至常常被贴上“低龄”、“幼稚”的标签。而事实上,漫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早已衍生出面向不同年龄层的作品并演化成不同的类型,它同样能较好地表达一些严肃的主题和深刻的内容。著名文化学者梁文道还曾在他的读书类视频节目《一千零一夜》中直言对漫画的喜爱,并认为优秀的漫画作品同样能带给读者带来如同阅读经典文学著作般的体验。
由于当下大学生学业普遍较为繁重,学习压力大,时间精力也有限,较为轻松、易读的红色文献可以在减轻其阅读枯燥感的同时,还能作为社科普及读物丰富其业余生活,甚至还可以作为相关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辅助资源。同时,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在近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在2020年已突破4亿 [6] ,而这其中又以青少年群体的规模最为庞大。可见,当下大学生群体从小普遍受到以漫画、动画和游戏等媒介为主导的泛二次元文化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较深的漫画阅读习惯,针对他们的特点,适当选择一些漫画类红色文献进行阅读推广,可以起到抛砖引玉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漫画类红色文献的对比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类的红色文献曾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有着较高的发行量和阅读量,期间也涌现出了《地道战》《上甘岭的英雄》等大量红色经典。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新型的故事漫画随着日本漫画的引进与传播而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来,尽管市面上也陆续出现了《淞沪会战》《红城》《血与心》《焦裕禄漫画读本》,以及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红岩卡通故事丛书》等优质漫画类红色文献,但总体来看目前此类出版物仍相对较少,读者的选择余地不大。
2021年3月,中宣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要求突出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抓实、做好主题阅读工作 [7] 。可见,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党史经典的阅读推广将会是红色阅读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和常态化,相关的学习文献也陆续出版,其中就包括部分漫画类党史学习文献(以下简称“漫画党史”)。
3.1. 三种漫画党史的对比分析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部分漫画创作者和创作团队联合相关专家学者,精心创作了漫画党史作品,并相继出版。目前已正式出版的漫画党史主要有以下三个品种: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漫画百年党史·开天辟地》(以下简称“混知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半小时漫画党史(1921~1949)》(以下简称“半小时版”)和《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共产党历史》(以下简称“赛雷版”)。以上三种漫画党史的出版时间均正值建党百年的2021年,可谓紧跟时代脉搏,且均由党史研究专家或团队负责编撰或指导审定,内容活泼而不失严谨,都是较为优质的漫画类红色文献。但同时这三种漫画党史无论在画风、分镜还是内容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同之处,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详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comic CPC history
表1. 三种漫画党史对比表
总体来看,这三种漫画党史均采用了当下较为流行的漫画画风和分镜模式,其中混知版和半小时版除了色彩以及小部分内容分镜上的差异外,两者在各方面都较为接近。而塞雷版则差异较大,除了画风和分镜以外,内容上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方面,混知版和半小时版的故事主要集中在1912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历史,而塞雷版则涵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整个历史。另一方面,由于篇幅的原因,塞雷版相对而言在故事内容的细节上不及混知版和半小时版详尽。当然,这一点与三者在创作和出版时的定位有一定的关系,混知版和半小时版的阅读对象定位较为广泛,不仅仅只是定位在青少年,中青年甚至老年读者也是主要的阅读对象;而塞雷版则定位较为明确,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青少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群体就完全不适合阅读塞雷版。
3.2. 不同种类漫画党史的阅读调查对比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不同种类漫画党史的接受度和相关评价,本次调查就读者在漫画类红色文献的阅读情况、对上述三种漫画党史的总体评价,以及阅读党史漫画是否能提高阅读相关原著的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展开,并采用线上调查的方式对208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3.2.1. 阅读频率
对比红色文献和漫画的阅读频率(图1、图2)可以发现,经常和较常阅读红色文献的比例仅占9.13%,偶尔和不太阅读红色文献的比例最高,达到了79.81%,甚至还有11.06%的学生表示几乎不阅读红色文献;相对的,在漫画阅读频率上,却有35.1%的学生选择了经常和较常阅读,同时,偶尔、不太和几乎不阅读的比例,则均小于红色文献。由此可见,当下大学生阅读红色文献的频率明显低于阅读漫画的频率,进一步而言,利用漫画类红色文献来开展红色文化的阅读推广,在影响的广度上来看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3.2.2. 阅读效果
在阅读效果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图3、图4),无论是对理解相关原著的影响,还是对提高阅读相关原著兴趣的影响,阅读漫画类红色文献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有80.77%的学生认为,阅读漫画类红色文献对理解相关原著很有帮助或较有帮助,仅有1.44%的学生认为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同时,有76.44%的学生认为,阅读漫画类红色文献对自己提高阅读相关原著兴趣很有帮助或较有帮助,认为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的比例仅占4.81%。

Figure 1. Red literature reading frequency
图1. 红色文献阅读频率

Figure 3. Influe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works
图3. 理解原著的影响

Figure 4. Influence of enhancing interest in reading original works
图4. 提高阅读原著兴趣的影响
3.2.3. 接受度和关注点
总体来看,学生对于三种漫画党史的接受度都较好(图5),均超过了半数,其中半小时版的接受度最高,达到了60.58%。当进一步问及关于阅读漫画类红色文献时的关注点时(图6),相比分镜,学生更关注于画风和剧情内容。由此可见,尽管漫画类红色文献有着轻松活泼的特点,但除了画风这一第一印象之外,大学生读者还是非常关注作品其内容上的质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上述这三种漫画党史在内容的把关上还是过硬的。
3.2.4. 总体评价
从总体评价方面来看(图7),学生对于三种漫画党史的评分比较接近,混知版和半小时版相对较高。此外,在与三种漫画的豆瓣评分(评分的时间点为2022年9月1日)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大学生读者对于这三种漫画党史的评价总体都比较高,而大众读者则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混知版的评分明显高于半小时版和塞雷版。结合混知版画风相对写实、色彩单一等特点,侧面反映出大众读者对于新型的漫画类红色文献接受程度相较大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差距,相比图像而言,更多的大众读者还是注重内容和文字的表达。
不过总体而言,混知版和半小时版的问卷评分相较塞雷版较高,还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具有相对写实的画风、严肃的内容和复杂的分镜的漫画作品,更受大学生读者的青睐。
4. 漫画类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实践探索
阅读推广的目的是通过图书馆主动的全方位的对读者阅读兴趣、阅读行为施加影响,从而能更好地帮助读者,并提升图书馆资源价值 [8]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针对红色文化的阅读推广实践活动,主要有特色馆藏建设、红色空间建设,举办各类主题书展、读书会、分享会、专家讲座,以及知识竞赛、观影活动等 [2] [9] - [15] 。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也较为丰富,但从推广的深度、参与度及效果等维度来看,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有专家指出,高校图书馆应扩展阅读推广中的合作,提高阅读推广收效 [16] 。但如果合作仅仅只停留在表面,没有产生深层次、高效率的合力,便难以形成好的推广效果。
4.1. 漫画党史“课程植入式”阅读推广实践
为了提高红色阅读的推广效果,尤其是推广的深度,笔者所在高校图书馆尝试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深入合作,开展将漫画党史的阅读植入相关课程的阅读推广实践。该课程植入式的阅读推广实践旨在将漫画党史的阅读和学生的课程学习结合起来,最大化学生的参与度和阅读的深度。
结合漫画党史与课程的相关性,并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授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后,本次实践决定以《中国近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四个大班,共计360余名学生为对象,并选择在前期问卷调查中学生评价较高的两种漫画党史,即《漫画百年党史•开天辟地》和《半小时漫画党史(1921~1949)》作为补充读物植入课程的相关授课环节之中。同时,根据两门课程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对两种漫画党史的精读和泛读部分进行了相应的设置(见表2)。

Table 2. Setting of course intensive reading and extensive reading
表2. 课程精(泛)读设置表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对于该形式的阅读推广普遍表示欢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的成效也较为满意。对此次实践对象的其中162名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图8),认为在课程中植入漫画党史的阅读对于课程学习很有帮助和较有帮助的学生比例达到了77.78%,仅有0.62%的学生认为不太有帮助。
而当进一步问及在高校开展漫画类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必要性时(图9),认为很有必要和较有必要的学生比例达74.69%,但也有8.02%的学生认为不太有必要甚至没有必要。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开展漫画类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持肯定态度。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漫画是当下年轻人较为喜爱的阅读方式,容易被大学生读者接受,其活泼的形式在某些方面比纯文字的著作更具有感染力。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漫画类红色文献值得开展阅读推广,但从内容上来说相对比较浅显,对历史的剖析不够深入,理论深度也显不足,适合在阅读相关原著前进行导入性的学习,激发起读者红色阅读的兴趣。

Figure 9. Necessity of reading promotion
图9. 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4.2. 基于读者反馈的阅读推广实践
为了进一步探索包括漫画党史在内的漫画类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实践,在对上述“课程植入式”阅读推广实践对象中的162名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在问卷中又设置了阅读推广形式推荐的问题。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在150个有效答案中,推荐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网络推广、书展、讲座等阅读推广形式的数量较多(图10),其中又以读书分享会的比例最高,可见当下大学生对于该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读者的问卷反馈情况,笔者所在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的馆藏、场地、时间等开展活动的客观条件,分别就读书分享会、网络推广和专题书展等形式开展了相应的阅读推广实践活动。
4.2.1. “漫画党史”读书分享会
在前期“课程植入式”阅读推广的基础上,开展“漫画党史”读书分享会活动。分享会邀请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和同学作为嘉宾,向大家分享在课程中阅读漫画党史的体会和感悟,以及各自对于漫画类红色文献的认知和评价。通过受学生普遍欢迎的读书分享会,进一步加深了读者之间的交流,激发了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
4.2.2. 网络推广
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读者习惯于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17] ,因此,如果要提高阅读推广的效果,通过网络这一媒介的推广必不可少。针对漫画党史等漫画类红色文献的特点,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陆续推送了相关的图书推荐、活动预告、活动报道等相关文章,并在常规的线上阅读打卡、直播分享等活动的书单中适当增加部分漫画类红色文献。
4.2.3. “红色漫画”主题书展
在现有馆藏的基础上,陆续采购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船故事》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等最新的红色漫画作品,并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举办了“喜迎二十大阅读新风尚——‘红色漫画’主题书展”。最终本次主题书展展出的红色漫画达25种,主题涵盖党史、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受到了大学生读者的普遍欢迎。
5. 高校漫画类红色文献的选择和阅读推广策略
目前,在高校开展漫画类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仍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红色文化推广模式。尽管当下的大学生群体对于漫画读物接受程度普遍较高,但如何选择适合大学生的红色漫画文献和相应的阅读推广模式,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5.1. 漫画类红色文献的选择策略
5.1.1. 严谨优质的内容
虽然漫画类红色文献因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内容上的深度略显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选择此类文献时就不重视内容上的严谨性和严肃性。特别是面向高校大学生时,在选择的过程中更加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审阅,而从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来看,内容的质量同样是其阅读漫画类红色文献时的首要关注点。
5.1.2. 多彩优美的画风
漫画类红色文献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但又不是将图像和文字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运用现代的分镜形式加以有机的结合。但无论怎样,作为漫画,其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多彩优美的画风不仅能更好地吸引年轻的大学生读者阅读漫画类红色文献,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融入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审美教育。不过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层次,选择文献的画风时应尽量以偏写实的风格为主。
5.1.3. 新颖流畅的分镜
新型的漫画主要是以叙事为主要目的,因此分镜的流畅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分镜的新颖性也是吸引大学生读者的重要因素,无论是页漫还是条漫,在新时代,传统的绘本式和连环画式分镜,其对读者的吸引力与新颖的电影式分镜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尽管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于分镜的关注度并没有画风和内容高,但是从三种漫画党史的总体评分来看,新颖的分镜还是更受欢迎一些。
5.2. 漫画类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策略
5.2.1. 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推广模式
高校的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图书馆在推进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单打独斗 [18] ,需要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的深度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漫画类红色文献作为一种较为新颖且易于学生接受的红色读物,创新推广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阅读推广的过程中,除了相关部门和学院以外,甚至还可以尝试与相关的学生社团开展合作,联合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探索新的推广模式。
5.2.2. 聚焦网络推广,适应时代需求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移动阅读已颠覆了传统的阅读模式,重构了新的阅读环境,成为阅读领域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19] ,同时,网络阅读的大环境进一步促进了图像阅读的流行 [20]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从小就生长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网络阅读的影响。漫画类红色文献融合了图像和文字,高度契合当下互联网背景下的读图时代,因此开展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网络推广。
5.2.3. 坚守传统形式,打造特色品牌
从大学生读者的反馈情况来看,线下的读书会、分享会和主题书展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读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纸质资源特有的阅读感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处在新的时代,传统的阅读推广模式如果没有特色,就无法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参与。而漫画类红色文献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同时又易于被大学生读者接受,如果加以品牌化打造,将对红色文化的传播起到良好的推广作用。
6. 结语
在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红色文献的阅读推广,红色阅读的推广往往需要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而漫画类红色文献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文献,并利用相应的推广策略,可以使读者对于红色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切实提高阅读推广的效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漫画类红色文献仍然有着内容浅显、理论深度不足等缺点。因此,在红色阅读的推广过程中,应将其作为一种入门性、辅助性读物,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读者读原著、悟原理,这才是红色阅读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体两翼’:思政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教学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190573),浙大城市学院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建设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项目编号:SZ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