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组织育人和文化育人为高校基层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指南。高校基层党组织以传承校园文化历史基因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和外延,开辟引领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1] 。
2. 高校基层党建和校园文化的内涵
2.1. 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党建顾名思义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总要求,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七个方面。广义和狭义的高校基层党建区别在于高校党委自身的建设是否包含在内。本文采用其广义的概念:包含高校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个层面,高校党建是高校作为党建的基层单位,开展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等活动。通过总结和梳理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发现高校基层党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互联网中不良信息强劲冲击高校基层党建 [2]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过程中出现组织虚弱化、活动形式化、成员区块化等 [3] 。
2.2.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范围,以学生为主要载体,以教师为主导群体,以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思想和方法为目标,由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培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行为规范等氛围 [4] 。校园文化基本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部分组成。
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办学中形成的体现校园特色的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是一个多层次、广角度、含义丰富的系统,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对学校发展、校风塑造、师生行为等具有导向作用”。 [5] 面对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相互入侵碰撞和交流交锋,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 [6] 。实践证明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以各种形式和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或影响社会和国家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方向。但是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校园文化导向弱化、教育功能退化,功利性色彩显化;校园文化对学校特色的彰显力度不够,个性不强;校园文化主体结构不完整等。
2.3. 高校基层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关系
学者认为:高校可以通过思想引领、制度建设、校园文化、民族精神教育、纪检监察等手段实现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的发展 [7] 。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需要处理好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强化党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引领作用,明确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路径,以确保高校文化发展和办学的正确方向 [8] 。由此可见,高校基层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实现高校基层党建的政治目标,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
3. 高校基层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三个建设层面。
3.1. 引领新时代校园精神文化
高校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教育师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的精神谱系和伟大的百年党史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校园文化的主流方向,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撑。
3.2. 提升新时代校园物质文化
通过提升校园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如通过党员之家、党员服务站、党建文化墙,党员服务岗、党员驿站等场所和硬件建设,满足高校师生在校期间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载体需求,提供优质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高校师生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有保障、有支持、有条件,从而也为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提供物质基础。
3.3. 造就新时代校园文化行为
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和线下宣传阵地的传统优势,结合线上宣传媒体和线下载体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通过大力宣传时代楷模和模范先锋的优秀典型案例,以此提高师生对主流文化的感知度和认可度,引导师生规范和强化积极的行为文化。有为青年师生把优秀的校园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造就一批新时代的校园文化践行者。
4. 高校基层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杭州医学院为例
杭州医学院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大医精诚”校园文化底蕴深厚。各二级学院党组织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党建工作颇有特色和亮点,在以“求真、博爱、创新、服务”为内核的主流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借鉴。本文以杭州医学院为例,探析高校基层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4.1. 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模式
党建引领校园文化,首先自身建设要加强。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摸索总结出“四位一体”党建工作模式:每月一次三会一课,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使命责任意识;结合专业提供志愿服务,提升实践服务能力;打造“党建 + 专业”党建品牌,群力群策发挥先锋能量。探索出“一心二早三型四自五育”的党员培养教育模式:教育引领学生“一心”向党,坚持党员发展“早启蒙早培养”,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发挥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坚持党建引领“五育”并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立德树人实效,提升党组织的活力。
4.2. 打造一批具有医学特色的党建文化品牌
依托党建文化品牌,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杭州医学院“一院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已有成效,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打造党建文化品牌,如医学影像学院“红色炫影”、康复学院“康乃心”、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使者团”等共16项。口腔专业依托党建品牌“淬火青春”先锋队和志愿服务团队“皓芽HY”,在省内外偏远山村、基层社区医院、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多地开展口腔健康科普知识、口腔健康检查等公益活动,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钱江晚报、潮新闻等多家主媒的宣传报道。同时,党建文化品牌在学校培育优良的党风、校风、学风、政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生是党建文化品牌建设的主体,师生自然成为主流校园文化的践行者、宣传者和传播者。
4.3. 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党建文化园地
充分挖掘图书馆、党员之家、学生公寓、院校宣传栏等重要场所的党建育人功能,开辟党建文化园地和红色读书角,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示师德师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报道表扬优秀典型事迹等,让广大师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受主流校园文化的熏陶。另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功能与优势,开设杭州医学院智慧党建微信公众号,打造师生线上学习交流互动的矩阵平台,让党建成果在线上发挥独特育人功能,从而潜移默化地规范师生行为,使校园行为文化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4.4. 校地联动合作共建党建联盟基地
通过加强校内外文化的交流,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杭州医学院基层党组织积极主动与校内外党组织的合作结对联动,搭建社区、乡镇党建联盟基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文艺演出、劳动教育等活动。走出学校,走入基层,回归学校,使校园文化彰显个性和魅力。如与校外多家基层党组织达成党建联盟共识,成立联盟基地,定期双向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学习交流、劳动教育等。同时通过与校外的交流与和合作,学习校外党组织好的发展思路和理念,让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更接地气,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5. 结语
高校基层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且长久的工作。新时代对高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研究视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党建引领下发挥育人功能,党组织的建设导向要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保持统一。校园文化和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基金项目
校级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DS20230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