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是家事,更是国事。党的二十大为进一步科学研判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凝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理念、识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重点指明了方向。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居家社区养老和优质普惠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与质量普遍不高等方面 [1] 。因此,加快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均衡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任务。对于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和发展模式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2] 。
从2020年至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服务体系进入高质量发展期。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3] 。
我国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目前较少有知识网络分析的可视化工具。本文利用CiteSpace分析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相关文献,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体系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本文选择了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文献,将主题设置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时间设置为2012~2022年进行查找,手动删除报纸等无效文献,最终选择了224篇相关期刊,并以refworks形式导出,将期刊转换成软件可以识别的格式,成功转换的期刊在output和data文件夹。
2.2. 方法
凭借CiteSpace软件可以对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相应的制作出作者共线图、机构共线图以及关键词相关的四张图,可以直观显示出发文数目较多的学者、机构及其合作程度、研究重点及其变化趋向,从而为研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体系领域提供方向。本文采用的CiteSpace软件版本为6.2.R2 (64-bit)。
3. 结果分析
3.1. 发文作者分析
通过作者共线图,能够识别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这一领域发文较多的作者。运用CiteSpace软件对选定的224篇文献进行分析,“节点类型”选择“author”,“g-index”设置为25,时间切片设置为1,“N = 286”代表社区养老服务这一领域在2012~2022年共有286位作者发文,“E = 201”代表有201条连线,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相互合作,网络密度为0.0049。
如图1所示,发文量最多的是学者“李长远”。如表1所示,学者“李长远”发文量为6篇,学者“黄石松”发文5篇,学者“李建新”、“王文玥”、“高伟”、“鲁翔”发文皆为4篇,学者“吴炳义”、“于奇”、“王雪辉”、“李青”、“戴志辉”发文均为3篇。总体来看,老年健康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些研究团队,但是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Figure 1. Atla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图1.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Table 1.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authors on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2012~2022
表1. 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作者发文量
由表1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是学者“李长远”,发文量为7篇。学者“丁建定”发文量为4篇,“青连斌”发文量为3篇,学者“向运华”、“刘霞”、“潘屹”、“王颖”、“景天魁”、“方律颖”等发文量为2篇。
3.2. 发文机构分析
通过机构共线图,能够识别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这一领域发文较多的机构。凭借CiteSpace软件分析224篇期刊,“节点类型”选择“institutions”,“g-index”设置为25,时间切片设置为1,“N = 244”代表老年健康这一领域在2012~2022年共有244个机构发文,“E = 149”代表有149条连线,连线表示机构之间相互合作,网络密度为0.005。
如图2所示,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如表2所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文量为5篇,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文为4篇;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发文均为3篇。总体来看,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Figure 2. 2012~2022 co-line chart of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图2. 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机构共线图

Table 2.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issued by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in 2012~2022
表2. 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机构发文量
3.3.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共线图是凭借CiteSpace软件提取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的主要关键词,时间切片设置为1,“topN”和“g-index”设置为25,得到“N” = 284,“E” = 435,密度为0.0108,关键词共线图体现了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图3所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在2012~2022年研究热点有社区养老、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等。
如表3所示,本文选取关键词中心度排名前十四位的关键词,将此关键词中心度与之频次作对比分析。一般情况下,某个关键词的频次越高,其中心度也会相对较高,两者呈现正比关系。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社区养老、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等。

Figure 3. 2012~2022 collinear chart of key words for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 development
图3. 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关键词共线图

Table 3. Statistics of the top 14 keywords, frequency and centrality in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 development research
表3.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研究中前14位关键词、频数、中心度统计
3.4.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问题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
根据关键词共线图,得出如图4所示的关键词实趋图,此实趋图时间切片设置为1,“g-index”和“topN”设置为25,密度为0.0108,展现出了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的热点,例如社区养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和社区居家养老等内容,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关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Figure 4. 2012~2022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 development timeline knowledge map
图4. 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时间线知识图谱
根据关键词共线图,得出如图5所示的关键词突现图,此图展现出了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的热点变化趋势,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的研究内容不断充盈,家庭、市场、城市社区、社区照顾等内容成为近几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的热点内容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Figure 5. 2012~2022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 development keyword emerging words
图5. 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关键词突现词
4. 主要结论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2012~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中文期刊的文献,凭借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作者共线图和机构共线图显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已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机构,但是学者之间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这可能因为不同区域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
第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持续受到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可以得到满足,但是老龄化加剧将形成家庭压力并倒逼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升级。
第三,除了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养老模式等持续受到关注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领域的热点,近几年学界较为关注的还有健康养老、优化配置、社区护理。
5.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
5.1.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发展
自2012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政策涉及社会力量、养老服务内容、信息技术应用、医养结合等各个方面,政府从多角度推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来应对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然而政策完善度欠缺,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督管理尚不足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监管,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发展 [4] 。
我国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监管体制方面,第一要加强立法,通过法律手段将社区养老服务的各项制度安排进行明确。第二,加快建立系统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第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行业监管制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在养老服务市场中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养老服务组织机构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行业协会要认真发挥作用,履行应有的职责,倡导公平、有序竞争,并通过对违法违规企业实施惩罚来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5] 。
5.2. 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发挥政府、企业、家庭多方力量作用
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可持续的发展目标,需要全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形成多元协同参与、共建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层面,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中直接关系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格局,政府要切实扮演好在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中的主导者、掌舵者的角色,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凝聚最大的合力。
社会组织和社区层面,社区是老年人享受服务的最直接的接触者,社区在养老服务的供给中要发挥好社区内养老服务组织、管理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好社区的优势,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
企业、第三部门等社会组织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事业中来,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管理运营、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 。
家庭层面,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单位,任何养老方式都不可能完全替代家庭在解决养老问题中发挥的功能作用。我国2012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7] 。
5.3. 细化老年人需求,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有机结合
政府及社区自身对老年人需求的关注程度和反应不足,造成现在几乎所有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所设的内容都较为同质化,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照顾、医疗检查等需要是已经完全实现的,但是供需之间的失衡成为社区养老服务前进路上较大的阻力。在实际养老服务供给中,主要以传统服务项目为主,偏向低层次、专业化程度低的服务,服务供给层次大多停留在满足老年人的生存需要,对于老年人的发展层次的需求满足程度低。因此,迫切需要政府统筹规划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任务分配,加快搭建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尽快形成系统性的、标准化的养老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8] 。
5.4. 鼓励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关键,是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完善的重要因素。首先,要研究制定科学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健全社会工作相关从业资格认证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已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再检验、再考核,并定期对养老服务专职人员再培训。二是鼓励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课程,树立养老服务的专业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储备专业服务人才。三是对已经在岗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9] 。政府要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相关从业人员培养、评价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建立完善的服务人员激励和晋升机制,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
5.5. 树立积极老龄观,引入预防理念构建持续照顾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城市社区加快发展医养结合,不断探索长期护理制度,更好地解决失能失智、患慢性病老人长期护理需求。我国在社区发展医养结合的同时,要树立预防理念,完善社区养老护理服务,探索建设社区小型护理院,联合社区内专业养老机构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长期照料服务。加强社区医院改革,稳步建立新型社区医院,满足老人医疗问诊、康复保健、护理照料等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