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推路
The Logical Way and Practical Way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ing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System in Colleges
DOI: 10.12677/AE.2023.13121561, PDF, HTML, XML, 下载: 147  浏览: 232 
作者: 蔡晓淇, 都 霖: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关键词: 数字赋能网络思政话语体系Digital Empowerment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System
摘要: 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重塑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机制模式,其超时空性、开放性和多元交互性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数字时代这一崭新场域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也面临着权威消解、实效削弱、力量减铄等现实挑战。在技术冲击带来的消弭与变革中,构建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要坚持人本主义关照,协调好核心把握、表达优化、队伍建设和多维协同的关系,推动高校网络思政与新时代、新技术实现有效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数字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升级,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age, digital technology has reshaped the mechanism and mode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hyper-spacetime characteristic, openness and multi-interaction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In the brand-new field of digital age,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is also fac-ing 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dispelling authority, weakening actual effect and reducing strength. In the process of elimination and reform brought by technological impact, for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humanistic care,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grasp, expression optimization, team build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and promote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to be eff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new era and new technolog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esolv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tter adapt to new situa-tions and new tasks, and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文章引用:蔡晓淇, 都霖.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推路[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10105-1011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561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与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1] ,为我们开展教育数字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数字化浪潮也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我们面临着重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构建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因此,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构建符合数字化要求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研究拟在深入分析数字技术特征和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考察数字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网络舆论生态变化,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服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构建符合规律要求的数字化网络思政教育新体系。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在剖析数字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语境嬗变的基础上,考察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耦合之道,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以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入脑入心的网络思政话语体系。

2. 定位与取向: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价值旨归

2.1. 立足新时代,推进三全育人的应有之义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基本要求,更加精准、具体、灵活的推进网络思政育人的系统设计和体系改革,立足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在网络思想政治的全新工作载体和广阔育人场域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

数字孪生、智能感知、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以其低延时性和高可触达性,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感知融通,给予了学生全新的感知体验。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让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成为可能。

2.2. 把握新机遇,活化思政教育的可行之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2] 探索教育载体创新,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思政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化、立体化的思政育人体系是活化思政教育的可行之策。

当前,以生成式AI、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创设了沉浸式、交互式的崭新教学体验,呈现出具身沉浸、创构思维和智慧特性的深层次革新 [3] 。思政教育的感受化和个性化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理念、技术的“新”化正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化。

3. 困境与解构:数字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话语权的现状剖析

3.1. 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场域审视

场域理论认为,社会空间中存在着不同的场域,这些场域之间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在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各种话语元素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场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是信息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虚拟空间,它既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与现实社会中的其他公共和私人场域有机关联。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赋能话语体系建设必须注重系统的科学性原则,即话语体系的内在语义结构应符合逻辑推理规律,同时要保证话语体系与实际社会其他场域的有效对接,避免脱离社会现实而流于空疏。因此,研究将从数字革命的现实场域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场域两个维度审视数字赋能网络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3.1.1. 双刃变量:数字革命

数字时代,数字革命正从技术领域席卷至人类社会的各个细分领域。伴随着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VR等为表征的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迭代,人类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和行为逻辑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伴随着数字社会的深度演进,高校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传递和沟通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数字技术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从泛化走向精准。数字技术的加持使得高校能够全面、动态地掌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性需求,精准构建大学生群体和个人画像成为可能,为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创造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整合多维思政工作的数据、渠道和资源,实现教育输出的高效协同,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育人的效率与成效;另一方面,数字时代网络大学生群体的异质化与多样化也给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带来了不少挑战,数字孤岛等现象的存在使得数据的获取、挖掘、应用和保护都存在不小的难度,碎片化的快餐式阅读习惯、肤浅鄙薄的廉价煽情都在冲击和异化着传统的思政工作模式。此外,由于网络自身开放性与复杂性,网络空间正确价值观念和错误思想偏见同时存在并相互竞争,于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虚拟场域,有效传播主流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3.1.2. 价值遵循:立德树人

数字化作为当代信息社会突出的典征,必将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产生深刻革命性的影响。当代学生成长于数字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进行创新性转型,因此要正视数字技术自身所蕴含的巨大的价值塑造力量,同时防止数字化成为导向失控的无序化力量。具体来说,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一个崭新广阔的虚拟场域,这个虚拟场域中汇聚着丰富多元的价值理念和符号资源,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带来的空间和时间优势,构建系统完整的主流价值观话语体系,使其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力量。同时,高校也要善于吸纳个体多样化的需求作为反馈机制,利用数字技术精准的把握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动态调整和丰富话语体系内涵,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育人。

但是尽管技术变迁持续加速,培养模式日渐多元,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理念不会因其而改变。因此,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在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牢记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做到眼睛向内、心系学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防止数字化过程中出现偏离主流价值导向的负面倾向。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铸魂育人和人本主义的价值旨归,是要依托技术实现个体对生命体悟和情感升华的正向形塑,因此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思政教育要明确内在动因和实践逻辑,明确二者相互融合嵌入的价值前提和适度张力,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理念初衷。

3.2. 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现实困境

数字赋能网络思政话语体系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全方位革命,在空间延展、模式创新和形态塑造方面均为思政育人的转型发展提供可能 [4] 。但是,其在思维革新、技术应用、价值转型等方面均面临着不少现实挑战,话语权威、话语实效和话语力量都存在着现实困境。

3.2.1. 多元挑战——话语权威的消解

马克思主义明确批判了技术异化的运行逻辑,否认了技术中立论,技术的运行与使用始终是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实现数字技术和思政引领的内在一致,必须要回归到数字与人文的统一中,认识到数字技术兼具物质与意识的双重属性 [5] 。

互联网是各种社会思潮与文化交融交锋的重要场域,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以其泛娱乐化特性正在消解着传统媒介权威,官方媒介面临边缘化、去中心化等诸多现实挑战。面对思政话语环境的新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流话语权不能缺位,高校亟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建设,坚决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捍卫我国的国家利益。

3.2.2. 开放冲击——话语实效的削弱

当前,国内国际斗争形势复杂多变,境外思潮不断渗透,民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甚嚣尘上。大学生群体以其独特属性极易被境外敌对势力操纵利用,稍有不慎就沦为敌对势力的傀儡或帮凶。

现代人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清晰地认知到,技术自诞生伊始,就存在着欺骗失真、过滤气泡等技术弊端。要想提高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数字殖民的能力,还应加强前沿数字研发,构建起可靠的安全技术防线,防范数字病毒和技术窃密。

此外,境外势力的渗透形式也更为多样,动漫、影视、游戏、音乐都成为某些霸权国家的宣传工具。这些大肆宣扬灌输其价值观和政治口号的工具载体通过网络流入我国后,一旦学生对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认同,就容易盲目陷入错误思潮,冲击文化自信,动摇价值信仰。

3.2.3. 主体局限——话语力量的减铄

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场域,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其自身的专业修养和政治素质都将关乎到最终的育人成效。政治意识、内容形式都影响着实际话语力量。

但是,仍存在着几大显著主体局限,一是高校思政教育者网络素养不足,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使用数字技术开展思政教育的意识薄弱,重视度不足,没有及时占领数字教育阵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不够深入,把握得不够准确。二是优秀网络思政产品供给不足,网络思政产品的内容表达或流于形式、空洞空泛,或拿腔拿调、过分严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和填鸭式教育不仅不能满足数字时代受教育客体的需求,反倒极易造成逆反心理。

综上所述,多元价值观冲击权威性,负面信息削弱实效性,主体不适应制约力量性,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要对网络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进行深刻反思和调整创新。

4. 消弭与变革:数字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话语权的语境嬗变

4.1. 情境变革:思政教育的时空延伸

4.1.1. 时间泛在性

依托亿级并发、EB级数据存储、分钟级存储弹性扩容等云技术赋能的数字泛在 [6] ,搭建起了新载体、纽带与桥梁,使得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信息的交互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这为个体的互动提供了更丰富的交往介质和思政教育空间。加之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对跨时间需求变化的深挖,使得“全天候的思政”渐渐成为可能。

建立在可复制性与易传播性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在融合了虚拟与现实的泛在混合思政教育空间中,正以其多元开放的特点为大学生更简便的获取丰富的信息提供可能。同时多媒体元素的有机融入也使得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强化。

4.1.2. 空间虚拟性

声音、图片、影像的实时交互技术促进了线上教育的发展,使得泛在课堂的构建成为现实。依托量化指标体系、平台操作分工和闭环管理机制的敏捷化、智能化的数字思政也使得小范围的探索试点能够与大范围实施落地相匹配,互动的虚实融合载体为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的思政互联互动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种虚拟教育空间混杂着不加筛选的网络信息,彻底释放了学生的价值选择,多元文化形态交汇碰撞,多种价值观念激烈交锋,加之传统“把关人”角色的缺位,网络平台上多元化的不良信息和负能量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4.2. 关系变革:主客体逻辑的解构重塑

过往的传统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十分明确,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等凭借其知识储备、经验优势始终掌握主动权,而作为客体的学生则居于被支配和调控的从属地位。

依托数字技术,平等交互的互联网空间很大程度上变革了原有的“师传生受”的主客体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渐趋模糊甚至消弭 [7] ,传统的信息监管和话语宰制在网络环境中逐渐失效,传统思政教育的话语主导权被打破,相反,作为传统被动一方的大学生,其信息获取和表达参与则更加主动独立。

4.2.1. 教育主体去中心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社会的第二大形态。” [8] 在非数字时代,信息呈现出一种单向的线性传播。而数字时代,信息网络呈现出分布式体系,互联网的每个子结点都是相对平等自主的,师生之间的沟通朝着相互探索、平等对话的方向演进。

网络社会自存在伊始,就具有平等化和去中心化两大显著特质,互联互通成为了网络交流的基本价值遵循。反权威、反核心作为互联网社会的固有属性,成为网络思政话语体系与传统思政育人格局的最大差异。

大学生群体以其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和紧跟时代的潮流特性,正成为网络社会中备受瞩目的弄潮儿。这种趋势促使网络思政教育呈现出由绝对主体向交互主体的演化特征,有别于传统媒体单一的线性传播。

有利有弊,这种特质也使得网络思政教育极易流入多元化和无序化的窠臼,冲击了思政教育的可主导性和可控性。正如多尔所提出的后现代课程论——“平等者中的首席”理念 [9] ,未来教师将扮演的角色更倾向于信息的理解协调者、平等对话的组织促进者。

4.2.2. 教育客体去个体化

网络传播实践本质上是网络冲浪者为追求与实现自身价值的探索,所有个体在这个便捷、即时和强交互性的交流平台内畅所欲言,这种模式也在重塑着大学生获知渠道、价值取向和行为范式,思政教育引导也融入其间。

但是,海量的虚假信息乃至碎片化信息,阻碍了大学生完整清晰认知的形成过程。网络叙事的非客观性、弱逻辑性和去条理性都在激化着网络空间下个体的角色冲突,造成自我认定的混乱,削弱公民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如果不加强教育引导,极易造成虚无主义和信仰危机,增加了高校思政育人的实施难度。

4.3. 特质变革:话语传播的复杂性质

4.3.1. 隐匿性

网络话语传播具有极强的隐匿性,数字思政涉及到的海量数据和天量运算的处理,呈现出繁杂性和无序性。个体在网络语境下往往能够有效隐匿自己的身份,披上所谓的“马甲”,网络交流的虚拟性无疑加大了信息追溯的难度,使得出现了很多“非理性表达”,情绪化、失智化、极端化的发言屡见不鲜。

不少所谓的“意见领袖”利用数字信息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好的特点,肆意剪裁甚至扭曲真相,制造和散布网络流言,大放厥词煽动公众情绪。事后,又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往往存在着追溯和取证难的问题,给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建构造成不利影响。

4.3.2. 符号化

数字时代,个体间在网络平台的交互呈现出符号化趋势,由于缺乏既定规则的约束,网络平台的话语表达呈现出虚无化、娱乐化的不良倾向。沉浸在虚拟现实和人机协同中的技术狂欢极易遮蔽人作为主体的人格、精神。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就指向社会角色互动中“主我”向“客我”的演进,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中的自我观照实质上就将个体抽象为社会关系中的一个个符号。这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 不谋而合。

此外,数字技术的应用潜藏了碎片化、单一化的固有风险,数据鸿沟、数据洼地、数据噪音、信息茧房、算法黑箱都会造成思想教育效能的偏差。

4.3.3. 开放性

分布式的网络体系使得网络话语传播兼具极强的开放性,各个分散移动终端能够通过因特网畅通无阻地传递信息和共享资源。此外,内容品类、形式载体、表达方式等都包罗万象,打破了过去传统信息传播固有的圈层化特质。此外,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使得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复合传播成为可能,使得思政教育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有效。

但是,这种开放性也带来了数字治理的伦理争议,依托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数字画像,在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处理及模式化呈现中,极易造成个人隐私滥用、泄露等伦理风险。

5. 重塑与转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的耦合路径

为深入推动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必须实现核心把握、表达优化、队伍建设和多维协同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5.1. 核心把握——数字赋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数字时代的话语权博弈主要体现在思想博弈。高校要想在话语体系博弈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务必把主流意识形态指引牢牢摆在首要地位。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态势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导,为高校网络思政话语体系奠定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建构起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导向的主流思政话语指导体系,肃清错误思潮和不良多元文化,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话语体系在数字时代的推陈出新。

在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要考虑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传播富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在内容上,要围绕家国认同、价值关怀、生命关照等重要方面,把握数字技术和育人引导的连结点和契合点,以体验式教学的形式赋予数字技术以情感温度,厚植人本主义情怀,凸显思政育人的精神内核。通过注重价值观的情感传导和践行实践,使正面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形式上,加强线上和线下的联动,线上用好新媒体平台,增强价值观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线下组织网络教育和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内化核心价值观,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发挥其时代价值。

此外,还应从伦理层面规范教育数字治理的程序正义,秉持数据伦理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合法性原则,出台明确的数据采集管理规定,规范数据的使用和共享机制,依托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优势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存储系统。

5.2. 表达优化——数字赋能有效供需匹配

苏霍姆林斯基将其教育信念描述为,“教育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1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实现双向驱动型供给才能师生间的共鸣共振、共情共感,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具体而言:

第一,利用数字技术助力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完善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库。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日志、浏览轨迹以及问答交流内容,应用智能算法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特点,实现对学生思想状况和需求的精准把握。在此基础上,主动推送个性化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让不同思想状况和学习偏好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思政教育服务。同时,依托语义分析和知识图谱技术,智能组织和更新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动态化和精准化供给。

第二,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受众接受度。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学习积极性。可以设置在线思政教育问答、挑战赛等互动项目,增加趣味性。可以开发语音助手、虚拟形象等,使用生动的手段传递思政教育内容。可以建立积分、勋章等机制,通过线上答题、知识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发挥自媒体和网红效应,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传播主流价值观,扩大思政教育受众面。这些数字化手段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第三,利用数字技术促进高校师生思政教育交流互动。高校可以充分运用数字平台提供师生交流的可能。搭建基于网络的思政教育交流社区,组织网络讨论、经验分享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采取多媒体融合的立体化信息传播形式,使传播内容更好地嵌入受教育者的感知体验,构建平等化、去中心化的话语场域和聊天式的对话语境,将艰涩专业理论融入生动的叙事表达和富有创造力的演绎 [12] ,以富有时代感的、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比如可以鼓励老师开设网络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等模式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组织网络读书会、线上辩论等活动,互相启发。这些数字化的组织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和深入交流。

第四,加强网络思政内容监测,确保供给质量。加快教育载体的系统性和精准性创新,在深刻把握学生年段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5G、人工智能、数字场景构建、VR交互等数字技术,实现思政教育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创新,以真情互动、深情共鸣,精准识别、精准推送,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网络思政产品。精准管理教学活动,精准定位教育对象,精准定制教育方案,精准评价教育成效,立体化、体系化、动态化推动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的高效供需匹配。同时,针对网络思政教育平台,高校要建立内容审核机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及时过滤错误信息,防止负面影响。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分析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反馈,持续调整优化内容供给,确保其与主流价值观一致。还要严格监管自媒体账号及网红言论,防止错误导向。只有管理到位,才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推动供给侧改革。

5.3. 队伍建设——数字赋能网络思政主导权建设

加快思政工作队伍的角色重塑和转型升级,整饬全员育人合力和全局统筹协作机制 [13] 。强化新型网络思政育人观和使命担当意识。打造一支扁平化、去中层化的,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为补充的,兼具高思政修养和高信息化水平的复合型专业工作队伍,在机制、流程和系统等各个方面模块化协作,推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首先,明确网络思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网络思政工作涉及内容建设、舆论引导、协调等多方面工作。应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要求,明确网络思政工作者的具体角色定位,制定明晰的工作职责和业绩考核机制,形成工作分工合作的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重视思政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通过培训、轮岗等方式,不断提升其适应网络思政工作的综合能力。

其次,搭建网络思政工作者的成长体系。通过建立网络思政工作者成长的导师制度,配备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导师,提供思想指导和业务培训。通过搭建思政工作者的成长体系,为思政工作者提供轮岗和晋升机会,优化其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能。

最后,加强网络思政团队的业务培训。要定期组织网络传播、舆论应对、理论研讨等专题培训,使团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敏感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岗位练兵制度,组织线上线下演练,不断提升团队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增强团队政治敏锐性和概括能力,通过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实战演练相结合,促使网络思政团队成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铁军。

5.4. 多维协同——数字赋能全方位思政育人机制

一方面,数字赋能全方位思政育人机制的建设,需要多方协同与配合。首先,学校要与家庭加强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内部则需专职教师与学科教师通力配合,不同学科知识要实现有机衔接。同时,线上线下教学需要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最后,课堂教学、讲座报告、社会实践等不同环节要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只有多方协同,才能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共同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与效果。

另一方面,数字赋能全方位思政育人机制的建设,需要平台的保障和支持。通过构建资源互通、信息互联、队伍互补、资源共享的网络思政工作平台,为全方位思政育人机制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可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加持,打通数据接口,破除数据孤岛,构建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一体化智能协同治理平台和采集治理管控的共性能力平台,整合校内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生活服务、生涯发展等众多信源,加快校园局域物联网全覆盖,重组整体性的数字治理模式,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共通、分析处理、结构化规整,齐抓共管,统筹协调,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实现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思政育人矩阵。

6. 结语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网络思政话语体系建构与传统思政育人的运作逻辑、运行方式、内容结构等都有较大差异,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以其去边界化、多元交互化的便捷模式突破了时空局限,探索了更为丰富的传播态势;另一方面,网络环境固有的空间虚拟化和信息碎片化都带来了更多新挑战。

数字赋能网络思政教育强化了因势利导,为提升网络思政育人的主体资质、构建全方位的网络思政育人协同和完善网络思政过程联动机制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未来,基于多模态汇聚处理技术的全要素感知、全数据共享、全方位调用,全业务支撑和全场景协同的一体化治理平台将为高校精准思政提供数字基础设施保障 [14] 。

技术赋能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本质上讲,高校网络思政育人仍需回归人本主义关照,着眼个体内在道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具体而言,要引导大学生在日趋复杂的信息环境和斗争形势下,提高辨识和抵御不良倾向的能力,理性思考并自觉担负社会责任,实现自身道德水准和素质拓展的和谐共生。多方协同仅是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的外在条件。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内在道德修养,网络思政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我们需要用技术手段推动思政教育,但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12/content_5624392.htm, 2021-07-12.
[3] 赵建超. 元宇宙重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析网络思政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2): 90-95.
[4] 赵建波.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现实挑战及实践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 2023(3): 85-90.
[5] [英]大卫•M•贝里, [挪威]安德斯•费格约德. 数字人文: 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M]. 王晓光, 等, 译.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9: 177.
[6] 汤潮, 赖致远. “数字思政”的内涵生成与实施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10): 97-101.
[7] 时影, 舒刚. 数字化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价值生成与实践路径: 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考察[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2(9): 69-75+95.
[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9] 巩婷. “平等者中的首席”——多尔的后现代教师观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9): 1-3.
[10]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1]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杜殿坤,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2] 陈李斌, 银召霞.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思政传播应对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31): 65-67.
[13] 姚鹏.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基于“三全育人”视域[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1): 111-115.
[14] 高仓健. 精准思政: 数字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向[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1): 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