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情感表达的范畴转换机制研究——以《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为语料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of Emotion Expres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Based on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nd Its Three Japanese Transla-tions
DOI: 10.12677/ML.2023.1112818, PDF, HTML, XML, 下载: 297  浏览: 51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黄 勇: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关键词: 情感表达认知翻译学范畴转换《阿Q正传》Emotion Expression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The True Story of Ah Q
摘要: 本文基于认知翻译学,以《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为例,考察了汉日情感表达在翻译过程中的范畴转换机制。考察结果显示,汉日情感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前者包括五种模式:词类范畴转换、时体态范畴转换、句法范畴转换、语用范畴转换、文体范畴转换;后者包括三种模式:对等范畴转换、错位范畴转换、空缺范畴转换。通过这一考察结果,可见认知翻译学的范畴转换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Abstract: Based on 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nd its three Japa-nese translations as examples to investigate the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emotion express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linguistic category-based transformational models and non-linguistic category-based transfor-mational model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Chinese-Japanese emotive expression. The former in-cludes five models: lexical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tense-aspect-voice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syntactic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pragmatic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and stylistic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The latter includes three models: equivalent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dislocation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and vacancy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heory of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in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has a certain universa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guide trans-lation practice.
文章引用:黄勇. 汉日情感表达的范畴转换机制研究——以《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为语料[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2): 6099-610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2818

1. 引言

人类的情感世界是文学表现的重要对象,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言:“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因此,文学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情感表达的翻译至关重要,但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相关研究仅见于情感的英译方面,如潘震(2011)探讨了中国传统情感文化的英译过程 [1] ;霍跃红、邓亚丽(2017)以霍达的代表作英译为例,分析了作品中相关语句所表达情感的翻译效度 [2] ;李孝英(2019)对《黄帝内经》中的情感术语的英译方法进行了考察 [3] 。而在日译方面,尚未发现将情感表达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的日译活动日渐活跃,产生了大量译本,如以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为例,据刘岩、蔡岚妍(2023)调查,其共计有37个日译本 [4] ,可见《阿Q正传》很受日本读者欢迎。而《阿Q正传》中存在大量的情感表达,如“手舞足蹈”“满脸溅朱”“怒目而视”等,这些情感词汇是如何译成日语的值得我们关注。以“手舞足蹈”为例,井上红梅译本采取了异化策略下的直译法,将其译为「足踏み手振りする」,而竹内好译本和藤井省三译本则采取了归化策略下的意译法,将其译为「躍り上がって喜ぶ」。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认为,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 [5] 。由此可知,井上红梅译本实际上是范畴的直接对应,而竹内好译本和藤井省三译本则是进行范畴替换,即将源语中的事件范畴“手舞足蹈”替换为“跳起来”。很显然后者会让日本读者更容易联想到“高兴”这一情感概念。

基于此,本文拟从认知翻译学的角度出发,以《阿Q正传》的三个日译本(井上红梅译本、竹内好译本、藤井省三译本)中情感表达的日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汉日情感表达在翻译过程中的范畴转换机制,以期助力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语言、情感文化更加真实地传译出去。

2. 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概述

范畴转换模式是认知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认知翻译学,王寅(2013)将其定义为是一门将“认知科学 +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 [6] 。但经过这十年的发展,认知翻译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选题,据肖开容(2021)统计,自2005年至2021年已有10个学术期刊先后以主题形式集中刊发认知翻译学研究论文 [7] 。文旭、肖开容(2019)将认知翻译学的研究领域细分为范畴化、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多义性、象似性、主观性、框架、认知识解、概念整合、关联理论、语篇认知等十一个话题 [8] 。

本文涉及的是范畴化这一话题。文旭、肖开容(2019)指出在认知范畴观视野下,范畴化是一个认知心理过程,而范畴则是存储于大脑中的认知概念 [8] 。而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对同一领域的范畴认知会出现不对等的情况,如汉语语境下的“爱情”范畴和日语语境下的“爱情”范畴就不是完全对等。从功能特征来看,中国人一说到“爱情”想到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而日本人则更容易联想到“父母对孩子倾注的感情”。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进行范畴转换。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指出,在翻译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可能会存在完全对等、部分对等,甚至是空缺等情况 [5] 。并在此基础上,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将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的关系及其转换模式归纳如表1 [5] 。

Table 1. The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model of SL and TL (Xu Wen, Ping Yu, Weiguo Si, 2019: 36)

表1.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转换模式(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36)

同时,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还指出,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 [5] 。前者包括六种形式,后者包括三种形式。笔者将其概括在表2中。

Table 2. The summary of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models by Xu Wen, Ping Yu, Weiguo Si (2019: 36)

表2.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的范畴转换模式分类总结

本文拟在认知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聚焦《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中的情感表达,探讨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所指出的范畴转换模式在日译过程中的再现情况。

3. 《阿Q正传》中情感表达的范畴转换模式

3.1.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对照表2中的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笔者对《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中的情感表达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除了语义范畴转换,其余五种模式都得到了应用,下面将结合具体例子进行一一分析。

3.1.1. 词类范畴转换

在情感表达中,词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表达情感的词汇称为“情感词”。汉语中的情感词大致可分以下几类:情感名词、情感动词、情感形容词、情感副词。它们在转换成日语时,种类很多,形式也较为灵活。例如:

(1) 原文: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

译文1:趙太爺や銭太爺が居民の尊敬を受けているのは、お金がある事に、いずれも文童の父であるからだ。

译文2:趙旦那と銭旦那が住民から深く尊敬されるのも、理由は金持ちだからというほかに、文童の父親だからである。

译文3:趙の大旦那や銭の大旦那が住民からおおいに尊敬されるのも、金持ちであることに加え、共に文童のお父さんであるためなのだが、……。

例(1)原文中的“尊敬”属于名词范畴,作谓语“受”的宾语。译文1 (井上红梅译本,下同)直接对应日语的名词范畴,即「尊敬」。而译文2 (竹内好译本,下同)和译文3 (藤井省三译本,下同)则是由名词范畴转换成动词范畴,即「尊敬する」。虽然日语中也存在“受尊敬”的动宾词组,但直接将尊敬作为动词,使用被动态更符合日语的习惯,即「尊敬される」。相反,将日语的「尊敬される」译成汉语时,比起“被尊敬”“受尊敬”更符合汉语的习惯。类似的还有“受欢迎”“受鼓舞”等。

3.1.2. 时体态范畴转换

时体态范畴转换包括三方面,一是“时”的范畴转换,如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二是“体”的范畴转换,如实现体、持续体、终结体;三是“态”的范畴转换,如主动态、被动态、使动态。以“态”的范畴转换为例,在汉语的情感表达中,使动态是其一大特点,在转换成日语时,若直接对应日语的使动态范畴,则会带有浓重的翻译腔,试比较以下三个译文。

(2) 原文:这使赵太爷很失望,气愤而且担心,至于停止了打呵欠。

译文1:これは趙太爺を非常に失望させ、腹が立って気掛りで欠伸がとまってしまうくらいであった。

译文2:そのため大旦那は、失望と怒りと心配とで、あくびまで忘れてしまった。

译文3:趙大旦那はひどく失望し、怒りと不安で、あくびするのも止めてしまった。

例(2)原文中使用了使动态的标记“使”,其后紧跟产生“失望”这一情感的主体“赵太爷”,本文将这一成分称为“情感主体”,而“使”前面的成分则是诱发情感发生的因素,将其称为“刺激体”。译文1采取的是异化策略下的直译法,直接对应日语的使动态范畴,即将动词「失望する」改为使动式「失望させる」。而译文2和译文3则是将原文的使动态范畴转换为日语的主动态范畴,将“情感主体”移至主语的位置。很显然,后者更容易让日本读者接受,在日语中主动态才是情感表达的原型范畴。

3.1.3. 句法范畴转换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认为,句法范畴转换是指源语范畴中的句法范畴转换为目标语范畴中不同句法范畴的过程,主要包括句式转换、句法结构转换、构式转换等,如复合句转换为简单句,被动结构转换为主动结构,肯定构式转换为否定构式,SVO构式转换为SV构式等 [5] 。以构式为例,汉语的情感构式存在多种形式,较为常见的如SVO构式(“我爱你”)、SV构式(“我很高兴”)、SPOV构式(“我为你骄傲”),这些构式在转换为作为SOV型语言的日语时,需要译者付出很多认知努力。例如:

(3) 原文:他终于只好挤出堆外,站在后面看,替别人着急,一直到散场……。

译文1:彼は遂にやむをえず、かたまりの外へ出て、後ろの方に立って人の事で心配しているうちに、博奕はずんずん進行してお終いになる。

译文2:しまいにかれは否応なく人垣から押しだされてしまう。そして人垣のうしろで他人の勝負を気にしながら、しまいまで見る。

译文3:彼はついに群衆の外へと押し出され、後ろに立って見物し、他人の賭けにモヤモヤし、お開きになると、…。

例(3)原文中“替别人着急”使用的是SPOV构式,此处的“替”表示“为”的意思。若译者对这一构式做出的认知努力不够,很容易译成「他人の代わりに心配する」,很显然这是一种误译。译文1将其转换成含有格助词「で」的构式,表示原因。译文2将其转换成含有格助词「を」的构式,表示对象。译文3则将其转换成含有格助词「に」的构式,表示原因。尽管三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构式,但都能准确传达原文所表达的涵义。采用哪种构式与译者选择的情感词有关。

3.1.4. 语用范畴转换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认为,语用范畴转换发生在话语范畴层面,主要是指语用因素对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转换的影响,并指出其内容涵盖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特殊语境下的源语范畴转换、预设范畴转换、指示语范畴转换以及话语标记范畴转换等 [5] 。以预设范畴转换为例,在情感表达中,存在一类直接抒发情感的詈骂语,汉语与日语虽然存在一些共通的詈骂语,如对“垃圾”这一概念的预设都是对人的一种辱骂,但大多时候会存在一些预设上的差异。例如:

(4) 原文:“阿Q,你的妈妈的!你连赵家的用人都调一戏起来,简直是造反。害得我晚上没有觉睡,你的妈妈的!……”

译文1:「阿Q、お前のお袋のようなものだぜ。趙家の者にお前がふざけたのは、つまり目上を犯したんだ。お蔭で乃公はゆうべ寝ることが出来なかった。お前のお袋のようなものだぜ」

译文2:《阿Q、この野郎!趙家の女中にまで手を出しやがって、謀反でもんだぞ。お陰でおれまで夜も寝られやしねえ。こん畜生!……》

译文3:「阿Q、このこん畜生め!趙家の使用人にまでちょっかいを出したとなれば、それは謀反だ。この俺まで夜も眠れず迷惑している、こん畜生め!……」

例(4)原文中的“你的妈妈的”在中国文化中能达到间接谩骂的目的,而在日本文化中,“妈妈”很难联想到谩骂的意义,可见中日对这个概念的预设不同,因此不宜将这个词直接翻译为日语中的对应范畴。因此,例(4)的译文1对日本读者来说,较难领略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3.1.5. 文体范畴转换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认为,文体范畴转换是指源语文体风格转换为目标语文体风格的过程 [5] 。而文体一般包括口语体和书面体、敬体和简体、正式体和非正式体。以口语体和书面体为例,当源语文体为口语体时,转换为目标语时也宜使用口语体。同样,当源语文体为书面体时,转换为目标语时也宜使用书面体。例如:

(5) 原文: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因为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

译文1:阿Qの記憶ではおおかたこれは生れて初めての屈辱といってもいい、王胡は顋に絡まる胡の欠点で前から阿Qに侮られていたが、阿Qを侮ったことは無かった。

译文2:阿Qの記憶では、たぶんこれが生涯最大の屈辱事件だった。なぜなら、ひげの王は、ひげが頬まではえているという欠点のために、こちらから嘲笑こそすれ、相手がこちらを嘲笑したことはなく、いわんや手出しなど、一度もなかったからだ。

译文3:阿Qの記憶において、これがおそらく人生最初の屈辱となったのは、ヒゲの王ときたらあのもじゃもじゃのヒゲという弱点により、いつも阿Qにバカにされていたのであり、ヒゲの王が彼をバカにしたことなどなく、まして手を出すことなどなかったからだ。

很显然例(5)原文中的“奚落”为书面体,在转换成日语时也应使用书面体。译文1将其译成「侮る」,译文2将其译成「嘲笑する」,前者为和语词,后者为汉语词,但两者均为书面体。而译文3将其译成「バカにする」,与译文1、2相比,这个词显得较为随意,偏向口语体,当然这是藤井省三译本的一个特点,避免难懂晦涩,注重通俗易懂。

3.2.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指出,要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 [5] 。对照表2中的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笔者对《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中的情感表达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三种模式都得到了应用,下面将结合具体例子进行一一分析。

3.2.1. 对等范畴转换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认为,对等范畴转换主要针对源语中存在的范畴在目标语范畴中也对应存在的情况,并将其图示化为图1 [5] 。

Figure 1. Category equivalence transformation model (Xu Wen, Ping Yu, Weiguo Si, 2019: 39)

图1. 范畴对等转换模式(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39)

《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在情感表达方面,也存在对等范畴转换模式。例如:

(6) 原文: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译文1:趙太爺は彼を一目見ると顔じゅう真っ赤にして怒鳴った。「阿Q!キサマは何とぬかした。お前が乃公の御本家か。たわけめ」

译文2:阿Qの顔を見るなり旦那は、満面に朱を注いでどなった。《阿Q、この極悪人め!おれとおまえが一族だなど、おまえ言ったのか?》

译文3:大旦那が阿Qを見るなり、顔を真っ赤にして怒鳴りつけた。「阿Q、このアホンダラ!わしがおまえと親戚だと?」

例(6)原文中“满脸溅朱”中的“脸”与译文1、3中的「顔」和译文2中的「面」对应,虽然用词方面有细微的区别,但都是指“人脸”。同样,“满脸溅朱”中的“朱”与译文1、3中的「真っ赤」和译文2中的「朱」对应。此外,汉语和日语都可以用“脸红”来表达“愤怒”的意义,这是中日共通的情感隐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较少,仅需将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中对应的部分替换即可。

3.2.2. 错位范畴转换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指出,错位范畴转换是指源语范畴的成员与目标语范畴的成员不对应,存在成员错位的情况,并认为其可分为两种模式,即原型范畴整合和不同层次的范畴整合 [5] 。这一模式被图示化为图2

Figure 2. Category dislocation transformation model (Xu Wen, Ping Yu, Weiguo Si, 2019: 39)

图2. 范畴错位转换模式(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39)

以原型范畴整合为例,在上一节,笔者论述了“脸红”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可表示“愤怒”义,但用身体部位表达“愤怒”这一情感时,也存在原型不一致的情况。例如:

(7) 原文:况且有一回看见小D,愈使他气破肚皮了。

译文1:そうして一度小Dを見るといよいよ彼の肚の皮が爆発した。

译文2:そんなとき小Dに出あったので、かれは腹のなかが煮えくり返った。

译文3:ましてや小Dを見たときなどは、さらに怒り狂った。

例(7)原文中“气破肚皮”表示愤怒程度之高。译文1采取了直译的方法,而译文2将“肚皮”译成「腹のなか」,即“腹中”,并将动词“破”译成「煮えくり返る」,即“沸腾”。译文3则未采用情感隐喻的表达,直接用情感词汇「怒り狂う」表达原文的愤怒义。很显然,译文2属于错位范畴转换,在中国文化中,在表示愤怒的情感时,“愤怒是气”这一概念隐喻为原型范畴,而在日本文化中,“愤怒是热的液体”为原型范畴。因此,我们在进行原型范畴整合时,需要在目标语范畴中找到与源语原型范畴一致或邻近的样例。

3.2.3. 空缺范畴转换

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指出,范畴空缺是指源语言文化中的概念范畴在目标语言文化里空缺,存在范畴零对应的情况,并将其细分为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范畴中,目标语中不存在与源语范畴对应的范畴;二是在跨范畴内,目标语中不存在与源语范畴对应的范畴 [5] 。这一模式被图示化为图3

Figure 3. Category vacancy transformation model (Xu Wen, Ping Yu, Weiguo Si, 2019: 41)

图3. 范畴空缺转换模式(文旭,余平,司卫国,2019:41)

以第二种情况为例,《阿Q正传》中出现了“忘八蛋”这一詈骂语,关于这个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为“忘八端”的谐音,而八段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很显然这一文化范畴在日本是不存在的,在翻译时需要转换成另外一个范畴。试比较如下译文。

(8) 原文:“忘八蛋!”秀才在后面用了官话这样骂。

译文1:「忘八蛋」後ろの方で秀才が官話を用いて罵る声が聞えた。

译文2:《バカモノメ!》秀才が都ことばで背後から罵声を浴びせた。

译文3:「大バカ野郎!」秀才が背後から官僚言葉で罵っている。

例(8)原文中“忘八蛋”是一种具有强烈攻击性的詈骂语,在翻译成日语时较为困难。译文1采取了直译法,很显然这对日本读者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译文2、3使用日语中特有的「バカ」一词来进行范畴替换,但「バカ」一词并没有“忘八蛋”那么有攻击性,因此,两位译者采取了在这一词前后加表程度的成分,译文2在词尾加后缀「め」,译文3在词头加前缀「大」来增加谩骂的程度,以达到接近原文涵义的目的。可见,在空缺范畴转换时,需要译者付出大量的认知努力去考虑文化、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制约。

4. 结语

本文基于认知翻译学,以《阿Q正传》及其三个日译本为例,考察了汉日情感表达在翻译过程中的范畴转换机制。考察结果显示,汉日情感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前者包括五种模式:词类范畴转换、时体态范畴转换、句法范畴转换、语用范畴转换、文体范畴转换;后者包括三种模式:对等范畴转换、错位范畴转换、空缺范畴转换。通过这一考察结果,可见认知翻译学中的范畴转换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2022年度“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课题“鲁迅小说中情感表达的日译研究”(项目编号:WYZL2022ZJ0008)、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汉日情感谓词构式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22N22)、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中情感表达的日译研究(1919-2019)”(项目编号:23YH69D)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潘震. 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以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其英译本为语料[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 2011.
[2] 霍跃红, 邓亚丽. 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3): 150-155.
[3] 李孝英. 中医情感术语英译认知研究[J]. 上海翻译, 2019(3): 80-84.
[4] 刘岩, 蔡岚妍. 《阿Q正传》在日本: 译本调查与读者接受[J]. 上海鲁迅研究, 2023(2): 275-290.
[5] 文旭, 余平, 司卫国. 翻译的范畴转换及其认知阐释[J]. 中国翻译, 2019, 40(3): 1-8.
[6] 王寅. 认知翻译学与识解机制[J]. 语言教育, 2013, 1(1): 52-57.
[7] 肖开容. 认知翻译学的名与实[J]. 语言、翻译与认知, 2021(1): 102-121+168-169.
[8] 文旭, 肖开容. 认知翻译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