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叙事设计思维在绘本图像中的语言形态研究
Research on Narrative Design Thinking in the Language Morphology of Picture Book Images
DOI: 10.12677/Design.2023.84453, PDF, HTML, XML, 下载: 82  浏览: 167 
作者: 阎 帅*, 段 嵘: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叙事设计思维方法叙事性绘本图像绘本创作Narrative Design Thinking Methods Narrative Picture Book Imagery Picture Book Creation
摘要: 为探讨叙事思维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绘本图像的语言形态特征,解读叙事性绘本图像的叙事规律和表达方式,开拓绘本创作思路,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本文从查阅文献入手,综合界定了叙事性设计思维方法与叙事性绘本图像的基本概念并总结了叙事性绘本图像的特征,通过绘本案例分析提出在时间性与空间性、叙事情节性、故事互文性三方面在绘本创作中叙事设计思维方法的应用特征。为绘本创作具有强烈的叙事逻辑感和艺术感染力,与深刻的代入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提供参考。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linguistic and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ve thinking in the field of artistic design, decipher the narrative rules and expressive modes of narrative picture books, and expand the creative thinking in picture book creation, and apply it to design practice,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review of literature,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narrative design thinking methods and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narrative picture books, and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narrative picture book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icture book cases, it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features of narrative design thinking methods in picture book creation, focusing on temporality and spatiality, narrative plot, and intertextuality.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reating picture books with strong narrative logic, artistic impact, immersive experience, and profound humanistic care.
文章引用:阎帅, 段嵘. 论叙事设计思维在绘本图像中的语言形态研究[J]. 设计, 2023, 8(4): 3674-3678.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453

1. 前言

绘本是近些年在国内创作领域兴起的阅读类型。绘本作品是一系列独立插图和文本的结合,最初的插图是只为了补充文本的内容或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彩色印刷技术的进阶以及传播介质的拓展,少儿绘本作为新型文学邻域的重要儿童读物开拓了更大的市场 [1] 。发展至今绘本已从常规的少儿读物中分离了出来,逐渐形成另一独立的类别。而绘本图画也以其独特性具备着不同于其它形式插图的功能特点:连续性与叙事性,以叙事的形式进行故事情节搭建,将其绘本在交互性和沉浸性进行了升华。

本文旨在将叙事设计思维在绘本图像中,探究绘本应用叙事设计思维的语言形态表达方式的重要性与合理性,为叙事设计思维方法更好地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论。

2. 叙事设计思维及方法

“叙事”即讲故事,用独有的逻辑体系围绕中心思想表达情节内容。而实际上,“叙事”一词在文学领域有着广义及狭义概念之分。在狭义上,“叙事”是文学以及符号学范畴下的概念,它被认为是通过语言或是书面描述来表现真实或虚构事件的传达手法。而在广义概念中,叙事是指叙述者借由特定媒介向受述者进行信息传达的过程,它的叙事媒介是逐渐由书面语言拓展到了更多的非语言文学的领域 [2] ,因此“叙事”也逐渐地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叙事学,如图1

Figure 1.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thin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图1. 叙事思维方法应用发展

叙事设计方法是将叙事学应用于艺术设计创作的途径。它以强烈的逻辑感和艺术渲染力表达核心情感,通过重新组织内容和独特的逻辑体系与受众产生心灵共鸣。叙事设计思维基于故事内容和直观体验,通过适当的逻辑方法联系重组,创造强烈的想象张力。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叙事性的视觉表现通常采用具有叙事能力的表达,例如按照时序法则、空间位置规律或由表象到意象的方式。叙事设计方法使绘本等媒介实现了从物到事、由事到情的转变,拓宽了艺术设计的视野与思考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叙事性设计思维下的绘本图像需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一是要认为观众具有感知故事、感知空间和改变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目前的叙事语篇具有开放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叙述联想;三是内容阐释者与读者处在同一语境中 [3] 。其中,时间性、空间性、故事性和互文性是叙事性图像在设计思维角度上的重要切入点,这似乎成了一条隐藏于图形中的隐性规则。

3. 叙事性绘本图像

叙事性图像绘本是叙述者通过插图与文字或纯图像形式阐述连续故事情节的统一体。因此绘本要满足叙事性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说书人与故事。拆分而言,其中叙述者对应“叙”;故事对应“事”。从形式内容角度来说“叙事”可理解为阐述形式,“故事”可理解为其主要内容,这是叙事性概念的两大基本构成要素。在叙事性绘本中图像与文字作为绘本“说书人”是实现叙事功能主要载体,通过图文合作,传达特定主题和精神内涵,让人们深入体验故事。

叙事性绘本图像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通过组织事件发展和编织情节来讲述故事。图像的叙述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涉及变化、因果、时间和空间等要素。叙事性图像在平面空间上通过情节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表达实现图像的叙述。《插图如何叙事》中写道:“叙事是时间的艺术,而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4] 。绘本图像通过突破事件的限制,以时间和空间为艺术媒介,实现故事的叙述。

4. 叙事设计思维方法应用的语言形态特征

叙事设计思维应用于绘本图像中的语言形态特征包括时间性、空间性、情节性、互文性。叙事学关注叙事文本的内在结构和方法,提升叙事条理性。视觉叙述通过图像展现,运用时间、空间特性营造阅读环境。通过插画和文本描写让读者重新建立过去联系,产生文化互动。情节性叙述构建阅读逻辑,满足内心预期和情感期待,与以往经验互动。这种互文性也为绘本阅读带来更多情感共振。绘本阅读通过应用叙事设计思维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情节性、互文性特征构建了绘本图像与受众的双向交流,如图2

Figure 2. The relationship chart of narrative design and linguistic morphology in picture books

图2. 叙事设计在绘本中语言形态关系图

4.1. 绘本中叙事设计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叙事设计是一种时空交融的综合艺术,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融合是艺术设计中必要的条件。视觉叙事既具有共时性叙事的静态表达,又融合了历时性叙事的动态特征。共时性通过静态二维空间传递直观、感染力强的表达,引发心灵共鸣。历时性则表现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所的动态发展过程 [5] 。创作者需要借鉴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方法,在空间结构中构建时间结构,使叙事内容具备历时性特征。这种融合和过渡促进了空间与时间的整合,为叙事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方式。

实际上,由于故事中的共时性空间和历时性时间的出现往往是同时的,因此他们的结合也能促使故事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应的展现。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创作者在运用于绘本图像中时,往往会采用“并置”、“介入”、“重复”、“透叠”、“情节片段”等各种表述方法进行对故事的空间融入,以期引发受众根据作者话语内容和过往经历,而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感受,带给观众强烈的身临其境和沁入式的观赏性体验。《嘘!我有一个小计划》讲述三人在林中捕鸟故事的叙事儿童绘本就通过动态的情节故事与多个叙事图形切割空间并置实现了叙事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

4.2. 绘本中叙事设计的情节性

情节性是叙事绘本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特征。在绘本创作中,故事情节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涉及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情节源自于叙事性描述,强调描述各个时间地点发生的复杂关系以及影响剧情的因素描绘。将叙事设计思维运用于绘本创作时,关键参考是观众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个人过去经验和知识结构等因素对创作消化过程中思想定向和心理预期的影响,通过潜意识寻找自我认知、获得审美快感,并通过解读作品的含义来获得认同。受众的期待视野是连接作品和观众的桥梁,也是实现双向沟通的先决条件。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儿童绘本就利用图文的合奏制造了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狐狸紧跟在母鸡身后,每当眼看就要把母鸡吃掉了,但故事又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在符合期待地同时暗示性的动态造型诱导出情节发展的多样可能性。

杜龙琪指出,在创作实践中,通过视觉叙事设计图像可以将绘本中的情节性归纳为三个基本要素:一般是由单独或集合人物所构成画面的基本主体、描述的具体事例、具体环境,比如社会环境、日常生活情景等 [6] 。这种绘画具有三种主要结构要素,即人、事和境,它的主要特征是在空间图像中暗示时间的存在。因此,在叙事设计中,情节性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情节叙述的内容体现了视觉艺术中的“可观性”,强调情节中的“节”,使故事片段描述充分扩展,并展现其时间性;另一方面,在视觉上应强调“可感性”,从情节的“情”中寻找故事的“魂”,通过特定的艺术符号在视觉艺术上实现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

4.3. 绘本中叙事设计的互文性

互文性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特殊的概念,又名“文本间性”,强调不同文本之间相互影响和联系,是理解所有文本的前提。法国现代符号学家在《符号学》中指出观点:“所有的文字都是用马赛克式的引语镶嵌而成,他们相互渗透与转化,是文本形成交叉、联系、动态的关系” [7] 。互文性是不同文本之间相互影响和联系的特征,涉及对比、类比、结构和写作手法的参照。现代视觉叙事设计中的互文性结合符号学理论,注重视觉和语言表达的运用。它将其他图片和文字融入原文的理解中,积极引导对图片含义的理解。在实际设计中,由于视觉设计无法传达全部信息,叙述内容会跳跃。因此,互文性设计的叙述结构不仅仅是平铺直叙,而是基于特殊空间关系截取片段。设计作品需要与其他文本相互联系,使目标受众更好地理解叙事并参与互动。

互文性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视角:一是形态与意识的联系,强调艺术形态通过组合和结构来传达其内涵;二是作者、叙述者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交流。一本叙事性绘本的完成,不仅仅是创作者对自身情感的自然表达,也是读者对自己经历的自发思考和对自我认同感的追求。例如《记忆之歌》是探讨记忆、微笑和爱的绘本。它不依赖于复杂的情节,而是通过作者的呢喃和熟悉的画面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记忆,它本不仅是作者内心的表达,也让读者联想起心灵深处的家乡。

5. 结语

总之,基于叙事性思维方法语言形态下的绘本设计,是在叙事设计的思维模式下,对绘本图像在叙事逻辑性与文学艺术性上的一种改进和升华。叙事设计思维方法是将叙事特点与二维图像表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绘本创作风格。通过绘本图像的叙事构建和画面讲述故事提高了故事的呈现水平,增强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与图像场景的感知力,建立情感联系,提升阅读体验。绘本承担传递信息和丰富生活的重要任务,而以叙事为核心的直觉思维对绘本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主题。

注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秦晓宇. 儿童绘本之设计形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科技大学, 2017.
[2] 赵毅衡. 广义叙述学[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4: 12.
[3] 马全福. 视觉传达设计叙事策略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 2018: 4.
[4] 刘晓明. 插图如何叙事——《煲老鸭》的插图与文本叙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8): 75-80.
[5] 张亚敏. 视觉叙事思维与邮轮彩绘主题设计[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1(3): 28-31.
[6] 元志东. 关注生活 叙事表达——油画的情节性特征研究[J]. 美术观察, 2021(3): 73-74.
[7] 王瑾. 互文性[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