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全面把握体育的育心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由此可见,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对新时代大学生不仅仅能增强体质,也能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不容忽视的是,2023年8月中科院心理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有55.28%的大学生存在焦虑风险,有22.48%的大学生可能会有抑郁的风险 [1] 。本文基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分析体育教学服务质量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并提高高等学校学生心理教育引导和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保障高等院校大学生能在体育学习中得到技能与思想政治的双重教育。
2. 理论基础
2.1.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年期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1950年首次提出个性发展理论,该理论结合了临床实践,心理分析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了一套以个人格发展为中心的、以自身心理为中心的心理分析学说。青年期人格发展理论是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核心部分。该理论为我国高校实施人格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现代汉语词典》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气质”、“能力”等多种特性的总称,也可指人的品德。由于人们对“人格”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对“人格”的界定也各不相同。陈仲庚等人提出,“人格”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固有的倾向,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和整体,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自我,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赋予了人独特的身心组织 [2] 。“人格”这一课题在20世纪40年代得以产生和发展,典型的有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义森克的三因素模型以及其后出现Costa的五因素模型 [3] 、张智勇等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特征的大七因素模型,分别是正情绪、负价、正价、负情绪、可靠性、适意、因袭性。
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人形成亲密感,避免孤单的时期。埃里克森认为家庭和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两大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对人格的塑造能力是毫无疑问的,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可以磨练意志,让学生的团结合作和互相帮助的品质得到升华 [4] ,在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能够提高自信心和胆量,所以,体育教学的服务质量对个人格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 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与大学生人格相关研究
服务质量的概念首先是由Regan提出,在他看来服务具有四个特性: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割性和易逝性 [5] 。Levitt这样界定了服务质量,他将其定义为:服务的结果满足一定的标准 [6]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育服务质量影响着高等教育整体服务质量的整体,我国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场地设施服务课程设置服务、教师教学服务、情感交流服务、教学效果服务上。
张雪东在研究体育课堂对特殊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体育课堂,能够帮助特殊的学生增强身体素质,除此之外,还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7] 。吴广胜在探索体育教学中人格塑造的创新途径的研究中表示体育教学能够塑造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可以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8] 。孙亮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关系。在国内,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与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研究多数都是中在如何评价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以及其路径的探究。比如,我国学者薛庆云,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学服务质量的量表 [9] 。李慧提出了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服务质量的路径,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助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10] 。在国外,学者们探究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比国内较为丰富。例如,Khaerul Anam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体育教学的环境与学生人格塑造之间有非常强的关联度,良好体育场地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11] 。俄罗斯学者Novikova, L. I.表示,在体育教育中,高质量的课程设置,是不会让学生闲下来,开小差的,并且能够培育学生高尚的人格 [12] 。总的来说,在国内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与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研究相对匮乏,并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集中在高等学校的研究较少。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中国知网和查阅有关体育教学质量和健全人格两方面的图书文献资料,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具体现实问题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使用SPSS27.0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体育教学服务质量对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3.2. 变量测量
本文参考国内成熟量表进行测量,以确保问卷信度与效。采用Liker 5级量表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本文根据薛庆云 [5] 开发的体育教学服务质量量表,结合体育教学实际情况与专家建议,把体育教学服务质量分为5维度,分别为场地设施服务、课程设置服务、教师教学服务、情感交流服务、教学效果服务。大学生健全人格本文采用张智勇学者开发的更适合中国人特质的“七因素”人格量表来对人格进行测量,主要体现为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随和。
3.3. 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方式收集数据。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是以四川地区部分高校为调查主体,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査对象,发放问卷的时间为2022年12月,通过线上方式发放问卷,一共回收10,167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8438份,回收率为82%。
4. 结果与分析
4.1. 人格信、效度分析
从下表1中可以看出七大人格各变量的a系数均 > 0.7,分别在0.825至0.901之间,该问卷数据具有良好的信度。从下表2中可看出,各变量平均变异数抽取量分别为0.522、0.679、0.552、0.508、0.577、0.603、0.526,均大于0.5;组合信度分别为0.896、0.913、0.859、0.878、0.905、0.881、0.884,均大于0.7;特征根值均大于1;KMO值大于0.8,并且p值小于0.05,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该量表效度良好。

Table 1. Test results of personalit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表1. 人格信、效度检验结果
4.2. 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信效度分析
从下表2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服务质量各变量的a系数均 > 0.7,分别在0.962至0.977之间,该问卷数据具有良好的信度。体育教学服务质量各变量平均变异数抽取量分别为0.737、0.588、0.719、0.739、0.565,均大于0.5;组合信度分别为0.951、0.908、0.947、0.944、0.839,均大于0.7;KMO值大于0.8,并且p值小于0.05,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该量表效度良好。

Table 2. Test result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ervice quality
表2. 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信、效度检验结果
4.3. 七大人格各维度描述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平均值与标准差对各变量展开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3所示。平均值用于刻画调研数据的集中程度,标准差则用于体现调研数据的离散趋势。活跃、爽直、严谨、重情、随和这五个维度均值均大于3,说明受访者在这五个人格中表现较为出色,其中重情平均值达到3.5,表现最为出色,其次是活跃、严谨、爽直、随和,坚韧与利他次之。另外,各变量问卷数据标准差均在0.6~0.8左右浮动,表明受访群体对调研问题的总体认同度较好,也体现了此问卷数据的真实性。
4.4. 关联度分析
4.4.1.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与活跃人格关联度
针对5个评价项:场地设施服务、课程设置服务、教师教学服务、情感交流服务、教学效果服务,以及8438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且以活跃作为“参考值”,结合关联系数结果进行加权处理,最终得出关联度值;关联度值介于0~1之间,该值越大代表其与“参考值”之间的相关性越强,也即意味着其评价越高。从下表4可以看出:针对本次5个评价项,课程设置服务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787,其次是场地设施服务,关联度为:0.785,这说明课程设置服务对学生的活跃人格影响最大,场地设施服务次之。

Table 4. Correlation between servic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tive personality
表4.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与活跃人格关联度结果
4.4.2.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与坚韧人格的关联度
针对5个评价项:场地设施服务,课程设置服务,教师教学服务,情感交流服务,教学效果服务,以及8438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且以坚韧作为“参考值”,关联度值介于0~1之间,该值越大代表其与“参考值”之间的相关性越强,也即意味着其评价越高。从下表5可以看出:针对本次5个评价项,场地设施服务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739,其次是课程设置服务,关联度为:0.733,说明场地设施服务对坚韧人格的影响最大,课程设置服务次之。
4.4.3.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与利他人格的关联度
从下表可知,针对5个评价项,以及8438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且以利他作为“参考值”。从下表6可以看出:针对本次5个评价项,场地设施服务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730,其次是课程设置服务,关联度为:0.722,这说明场地设施服务对学生利他人格影响最大,课程设置服务其次。
4.4.4.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与爽直人格的关联度
从下表可知,针对5个评价项,以及8438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且以爽直作为参考值。从下表7可以看出:针对本次5个评价项,场地设施服务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743,其次是课程设置服务,关联度为:0.742,这说明学生利他人格受场地设施服务与课程设置服务影响较大,其它服务次之。
4.4.5.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与随和人格的关联度
针对5个评价项,以及8438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且以随和作为参考值。从下表8可以看出:针对本次5个评价项,场地设施服务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755,其次是课程设置服务,关联度为:0.751。
4.4.6. 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与严谨人格关联度
针对5个评价,以及8438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且以严谨作为参考值。从下表9可以看出:针对本次5个评价项,课程设置服务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799,其次是场地设施服务,关联度为:0.797。
4.4.7. 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与重情人格关联度
针对5个评价项,以及8438项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且以重情作为参考值。从下表10可以看出:针对本次5个评价项,教师教学服务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821,其次是情感交流服务,关联度为:0.820。
5. 研究结论
5.1.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人格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场地设施服务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最大,关联度为0.776,课程设置服务关联度为0.773、教师教学服务关联度为0.738、情感交流服务关联度为0.739,教学效果服务关联度为0.739,说明体育教学服务质量与人格之间存在高关联。
从学生认知层面来看,场地设施服务在学生的认知层面上被广泛认为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并且希望升级场地设施,优质的场地设施也能够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文化,促进学生的品格和道德的塑造。学生们希望能够升级场地设施的愿望反映了他们对于体育场地的重视和对自身成长发展的追求。从场地设施服务本身来看,良好的场地设施服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锻炼、比赛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对他们的人格塑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正确的体育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社会的挑战。
5.2. 体育教育服务质量对学生不同人格的影响
从表5~10可以得出体育教育服务质量对不同人格关联度的平均值分别为:严谨:0.7186、活跃:0.7816、利他:0.705、爽直:0.7302、随和:0.7338、严谨:0.7878、重情:0.818,由此可知重情 > 严谨 > 活跃 > 随和 > 爽直 > 坚韧 > 利他,体育体育服务质量对重情人格的关联度值最高,这表明体育服务质量对重情人格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体育教学服务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通过各种锻炼和比赛,学生可以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勇于迎接挑战的品质。体育教学服务能够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教学服务要求学生在上课时保持专注和纪律。学生需要集中精力,执行动作、遵守上课规则,并不断追求正确的技术。这将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使他们在其他方面也能够注重细节、追求卓越。体育教学服务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体育教学服务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和投入。学生在锻炼和比赛中会体验到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出对运动的情感依恋。同时,体育教学也能够促使学生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形成关心他人、分享快乐的态度。体育教学服务提倡积极友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和同伴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出随和的品质,提高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建议
6.1. 提高体育教育服务质量
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服务,提高体育教学的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在提高体育教学服务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身体健康和自律、提供专业的助教和设施。而良好的教学服务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6.2. 加强场地设施文化建设
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促进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运动环境,助推其健全人格塑造。场地设施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和价值观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加强场地设施文化建设是推动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
6.3. 注重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
要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我们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也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6.4. 体育教学服务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人格
体育教师在教学服务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体育教学服务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包括有趣的活动和挑战性的任务,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保持他们的热情。同时,提供积极的鼓励和正面反馈,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参与和努力是有价值的;鼓励学生合作、分享和帮助他人,鼓励学生展示情感表达和共享快乐,鼓励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展现友善和包容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鼓励学生面对失败或挫折时不轻易放弃,而是通过反思和努力来克服困难。
基金项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资助,课题名称:以“体”育人在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中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研究(21TYY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