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研究
Investigation on Willingness of Nursing Students to Engage in “Internet+ Nursing Servives”
DOI: 10.12677/NS.2024.131002, PDF, HTML, XML, 下载: 79  浏览: 15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许建丰, 许 芳*: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江西 抚州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生意愿调查研究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Nursing Students Willingness Research
摘要: 了解护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现状、从事意愿及分析影响因素。采用方便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江西省某高校护理学院634名实习护生及在校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进行调查。35.9%护生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63.7%护生了解途径来源于教师;96.6%护生愿意今后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生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和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影响护生参与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因素为感知有用性、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就读护理专业原因。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nursing students’ cognition of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it,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By using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the willingness of 634 nursing students in a nursing college of a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 to engage in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was investigated. 35.9% of nursing students know about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and 63.7% of them know from teachers. 96.6% of nursing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engage in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in the future. Univariate analysis of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the only child and the reason of studying nursing specialty affected the nursing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nursing students to engage in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were perceived usefulness,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s,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and reasons for attending nursing major.
文章引用:许建丰, 许芳.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研究[J]. 护理学, 2024, 13(1): 8-13. https://doi.org/10.12677/NS.2024.131002

1. 引言

“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1] 。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多为第一批试点的经济发达城市,如方天露等 [2] 对北京14名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进行访谈了解服务体验,张佳燕等 [3] 抽取了874名护士了解上海市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王静静等 [4] 对南京某区“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向美焕等 [5] 对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进行调查,魏惠燕等 [6] 对浙江某医院的居家护理云平台的构建及实施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象主要为医院及护士,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及护生关注不足。

近年来,国家为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不断扩大其试点范围,要求其他省份需确定1个城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7] 。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生力军,了解其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现状、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为高校护理信息化教学改革、护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4月~5月对江西某高校的实习护生及在校护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634份。

2.2. 方法

2.2.1. 调查工具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8] ,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一般情况、认知现状、从事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2.2.2. 调查方法

建立微信群,将调查问卷二维码推送至群中,再转发给相关同学。问卷有统一指导语,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回答所有问题方可提交,每部手机或电脑只能提交一次。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一般资料、认知现状和从事意愿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采用单因素分析,以p < 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影响因素,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护生634名,男生104名,女生530名,其余具体情况见表1

Table 1. Univariate analysis of behavioral willingness of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表1. 不同特征护生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为意愿单因素分析

注:以p < 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护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现状

在634名护生中,35.9%护生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63.7%护生通过老师途径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还有10.7%护生没有听说过;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前景,87.2%护生持乐观的态度,11.7%护生持一般的态度,只有1.1%护生持比较不乐观和非常不乐观的态度。

3.3.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

3.3.1.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

在634名护生中,共有613名护生愿意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占96.6%;13名护生不愿意,占2.1%;1名护生非常不愿意,占1.3%。

3.3.2.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问卷各维度得分

问卷共6个维度,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态度(2.82 ± 0.57)分,其余各维度得分依次为主观规范(2.72 ± 0.68)分、行为意愿(2.623 ± 0.57)分、感知风险性(2.51 ± 0.71)分、感知行为控制(2.42 ± 0.66)分、感知有用性(1.99 ± 0.65)。

3.3.3.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问卷信度检验

使用Cronbach α系数作为信度检验指标,各维度的Cronbach α值分别为:感知行为控制0.907、感知有用性0.888、感知风险性0.832、态度0.826、主观规范0.773、行为意愿0.633,均大于0.6,表明问卷的效度较好。

3.3.4.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问卷效度检验

采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进行效度分析,KMO值大于0.6,巴特利特球形检验p值 < 0.001,说明问卷可以用于因子分析。

3.3.5.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生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为意愿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为独生子女和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见表1

3.3.6. 护生参与“互联网+护理”行为意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不同人口学特征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以及从事意愿及影响因素的5个维度(感知有用性、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风险性)作为自变量,将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行为意愿维度作为因变量。结果详见表2

Table 2.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Internet+ nursing service”

表2.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护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

研究结果显示,仅有35.9%护生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该结果与黄纯美 [9] 的调查结果接近。分析原因为调查对象均是江西护理院校的二本护生。但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前景,本研究87.2%的护生持乐观态度,与董星 [10] 等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为调查对象多为本科护生,他们比较关注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沿,并且乐意尝试和接受行业新动态。63.7%的护生通过老师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这也提示高校教师自身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把课堂作为宣传“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第一阵地,介绍“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同时分享成功的案例和就业机会,增强护生对未来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信心。

4.2.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主动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相比,受家人意愿、高考调剂、就业影响等因素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对从事护理事业的认可度稍低,对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积极性稍差,与吴倩 [11] 研究结果一致。二本院校作为实用性医学人才培养的阵地,应积极顺应“互联网+”社会发展趋势,在理论学习、医院见习和实习等多方面做到护理教育与互联网的充分接轨,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提升护生的信息素养,为今后护理事业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及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4.3.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对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就读护理专业原因均为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与乔慧敏 [8] 的硕士论文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感知风险性并不影响护生从事意愿,这可能与护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较多,对于各种互联网平台比较信任,虽然“互联网+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风险,但仍对其持有较高的信任度。

5. 结束语

护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有一定了解,并具有很高的从业意愿,建议护理专业高校教师对在校护生加强政策宣讲、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提升护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高校护理教学顺应“互联网+”社会发展需求的趋势打下基础,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储备力量。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研究,编号:JY21240。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g/201902/bf0b25379ddb48949e7e21edae2a02da.shtml, 2019-02-12.
[2] 方天露, 刘俐惠, 陈静, 等. 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初期阶段的服务体验[J].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22(8): 1253-1257.
[3] 张佳燕, 赵缨. 上海市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 2022, 36(19): 3508-3512.
[4] 王静静, 钱东福. 某区域“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应用情况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2): 180-185.
[5] 向美焕, 冯晓玲, 陈珺仪, 等. 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23, 38(3): 54-58.
[6] 魏惠燕, 潘红英, 黄晨, 等. 医院社区多学科联动慢性伤口居家护理云平台的构建及实施[J]. 护理学杂志, 2022, 37(21): 86-89.
[7] 国家卫生健康委. 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d/202012/abdde45b8f1d4343ae41452d738dbf73.shtml, 2020-12-08.
[8] 乔慧敏. 护士及护生“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事意愿影响因素及需求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21.
[9] 黄纯美, 郭秀妍. 护理学生对网约护士认同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22, 41(2): 103-106.
[10] 董星, 虞仁义, 陈玉爽, 等. 互联网+背景下护生对“网约护士”的从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全科护理, 2023, 21(6): 825-828.
[11] 吴倩. 实习护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态度及影响因素[J]. 当代护士, 2022, 29(32):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