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3年10月,北京举行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主题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30多个国家代表、3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确认参加此次活动。本届高峰论坛为世界各国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国际性合作平台,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相关报道层出不穷。新闻报道是现代社会向公众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其本质是客观、公正地向读者呈现事实。但常常有作者借助评价理论中的隐性表达方式,在新闻报道中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试图引导读者。因此,本文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分析工具,研究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新闻语篇,探讨本届高峰论坛相关新闻语篇中传递出的态度、意义以及所构建的国家形象。
2. 理论基础
(一) 评价理论
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家James R. Martin创立了评价系统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旨在通过语言的表层意思,剖析出其内在深层含义 [1] 。
评论理论系统框架包含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子系统,其中,态度系统为评价理论的核心。态度系统主要通过分析情感、判断和鉴赏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分布特征从而传递出其共有的意识形态 [2] 。情感系统指人对行为、现象等做出的情绪反应,如是否高兴、是否满意、是否安全等,属于心理范畴。判断系统指根据伦理道德和社会规章制度对语言使用者的行为做出的道德评价,如品德高尚、批评、勇敢等,属于伦理范畴。此外,判断系统分为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两个部分:前者指社会在才能、规范和坚毅三方面对个人的道德评判,不受法律约束;后者指根据法律法规对人的可靠性和正当性进行社会评价。鉴赏系统指从反映、构成和价值三方面对语言使用者的美学品格进行评判,属于美学范畴。
评价分为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显性评价具有明显的语言标记,较容易识别;隐性评价多隐藏在客观描写中,较难识别 [3] 。态度在评价意义上也分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表达态度的文字多传递语言的表面意思时,态度是显性的;表达态度的文字多隐藏在客观描写中,或由其背后意义所揭示时,态度是隐性的。
(二) 研究现状
2001年,王振华对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其运作过程做出了系统阐述。其后,许多学者展开了关于评价理论的系列研究。例如,朱永生从概念意义角度考察评价的功能及隐性评价的表达方式。刘小倩从积极话语分析视角入手,对新华网官方英文网站上“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历时性分析 [4] 。马敬想、田婷婷从积极话语分析视角入手,考察China Daily上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所呈现的中国形象 [5] 。张岁岁通过使用UMA语料库标注软件对“一带一路”相关新闻报道进行积极话语分析 [6] 。刘国兵、张孝莲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研究《中国日报》关于“一带一路”相关新闻报道中态度资源词的分布特征 [7] 。由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活动,我国主流媒体对此次论坛的相关报道会对我国的国际形象产生重要影响,而目前并没有关于此次论坛的相关研究,所以本文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角度出发,分析China Daily相关报道中显性态度资源词和隐性态度资源词的分布特征,探讨其所传递的中国形象。
3. 研究语料与方法
(一) 语料库采集
笔者在China Daily的官方英文网站上以“the Thir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作为检索词,进行相关检索,从中选取了2023年10月10日至2023年10月25日(论坛正式举办日期前后一周)的100篇新闻报道为语料,构建小型专题语料库。该语料库共包含100个文件,88999个形符,6393个类符。
(二)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AntConc3.5.9提取出自建小型专题语料库中排名前二十的主题词,并从中选取一个关键词。通过检索主题词的搭配词,提取相关索引行,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新闻语篇所使用的态度资源词以及传递的意义。
4. 研究结果
(一) 主题词分析
本文将自建小型专题语料库导入AntConc3.5.9,利用Word List功能提取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删除虚词、人名,得到排名靠前的20个主题词,如表1所示。
(二) 态度资源分析
1. 提取搭配词
鉴于本届论坛为各国共商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合作平台,且cooperation在自建专题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仅排在China之后,所以本文选取主题词cooperation作为节点词,将对数似然比的数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检索其搭配词。去除虚词、称谓词和人名后,得到与cooperation搭配的相关程度较高的前20个搭配词,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China Daily的官方英文网站上与此次论坛相关的新闻语篇中cooperation的搭配词大都表达了积极含义,如高质量合作(high-quality cooperation)、共同合作(mutual cooperation)、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多边合作(multilateral cooperation)、双边合作(bilateral cooperation)。这些表明China Daily作为中国向世界介绍自己的重要窗口,在本届论坛举办期间的宣传起到积极作用,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对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的美好期盼。

Table 2. Cooperation collocations
表2. Cooperation搭配词
2. 态度资源分析
本文以选取的主题词cooperation作为节点词,检索主题词与表2中搭配词在语料库中的具体搭配和共现情况。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挑选出具有态度意义的词汇,最后根据王振华对态度系统下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次子系统的评判标准进行分类。
(1) 显性态度资源分析
根据提取出的具有态度意义的词汇,可以看到,以形容词为代表的显性态度资源词最能表达语篇的积极含义,如win-win,high-quality,green,beneficial等。例如:
“It will giv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the initiative, facilitate high-quality cooperation under it, and ultimately deliver benefits to more countries and peoples.” [8]
这个例子中的high-quality表达了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期盼,明显地传递出积极含义。
(2) 隐性态度资源分析
评价有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两种方式,相较于显性评价,隐性评价可通过一些看起来是中性词,但实际上具有评价功能,却不轻易为人所发现的一些隐性态度资源词,如potential,open,从而表达出评价意义。例如:
“China shares immense cooperation potential and vast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with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government official said on Monday.” [9]
在例子中,potential本身不具有评价意义,但在这个句子中表达出积极含义。通过使用immense,传递出巨大的合作潜能含义,表明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深入合作,共商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
(3) 态度资源分析分布
将提取出来的显性态度词和隐性态度词进行整合,得到表3。可以看到,提取的词汇中,鉴赏类资源词(33.33%)和判断类资源词(47.22)要远多于情感类资源词(19.45%)。这可能是因为新闻报道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客观、公正地向读者呈现事实,所以作者会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
其次,判断类和鉴赏类的资源词大多表达了积极意义,如促进合作(boost cooperation)、提倡合作(promote cooperation)、加强合作(bolster cooperation)、高质量合作(high-quality cooperation)等。这些词汇表明,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商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福祉,塑造了一个开放、和谐、包容的大国形象。

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terms under the subject heading cooperation
表3. 主题词cooperation的评价词语分类
5. 结语
本文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工具,研究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新闻语篇,探讨本届高峰论坛相关新闻语篇中传递出的态度、意义以及所构建的国家形象。结果显示,China Daily的官方英文网站上关于本届论坛的相关新闻语篇中使用了大量的正面词汇,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积极正向的中国形象,传递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期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