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埃里克森认为,17、18岁到25岁之间是形成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并体验爱情实现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建立浪漫关系的重要心理发展阶段(张少昆,2019)。这一时期两个独立的个体会通过建立浪漫关系形成亲密的感觉,从而摆脱孤独感。在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正处于建立浪漫关系的关键时期,一段良好的浪漫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刘洁,2023)。反之,一段不顺利的浪漫关系会使个体郁郁寡欢,甚至陷入焦虑中。由此可以看出,浪漫关系的好坏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也关乎到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施露露,2017)。
步入大学后,大学生的浪漫关系发展情况越发普遍,只有处于良好的浪漫关系中,才会对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有帮助。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与大学生浪漫关系相关的研究也随之展开,在对大学生浪漫关系产生影响的许多因素中,成人依恋和恋爱效能感都是影响大学生浪漫关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刘亚楠,2018;韦丹茜,2019)。
成人依恋的概念最早是由Hazen和Shaver提出的,他们将成人间的亲密关系类比于早期亲子依恋,把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伴侣之间长久的情感联结(Hazan & Shaver, 2017)。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成人依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陈艳霞的研究指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可以正向预测友谊嫉妒(陈艳霞,2019),李翠的研究也发现成人依恋两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李翠,2018)。
恋爱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恋爱能力的感知,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处理好爱情中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黄成毅,2012),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爱情能力的自信程度。
浪漫关系是指情侣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情侣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浪漫关系满意度指个体在与其亲密关系对象相处时,对这一关系的整体品质进行的一种主观评价,是伴侣间情感和亲密程度的重要体现(殷潇潇,王思文等,2023)。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了成人依恋在浪漫关系满意度中的重要作用。李月竹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度更高,非安全型依恋对于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度具有负面影响(李月竹,王怀海等,2023)。孙嘉秀的研究表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均对关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孙嘉秀,何赟等,2020)。
以往的研究仅单独探讨成人依恋和浪漫关系满意度,很少探究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从成人依恋、恋爱效能感与浪漫关系满意度三方面入手,探讨成人依恋、恋爱效能感与浪漫关系满意度两两之间的关系,恋爱效能感在成人依恋对浪漫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中的作用机制。旨在帮助大学生处理浪漫关系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其浪漫关系的健康发展。
2. 方法
2.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各大学的在校生发放网络问卷,总共发放411份问卷,删除无效问卷15分,回收有效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其中男生163人,女生227人;大一93人,大二91人,大三96人,大四110人;独生子女183人,非独生子女207人;与恋爱对象同城150人,异地240人。
2.2. 工具
2.2.1. 成人依恋量表
采用李同归、加藤和生(2006)修订的中国版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该量表共36个题目,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共7级计分,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各个维度均有18个题项,其中有10项题目为反向计分。本研究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6、0.70。
2.2.2. 恋爱效能感量表
采用黄成毅(2012)编制的大学生恋爱效能感问卷,该量表共23个题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7级计分,包括乐观坚定、关心体贴、自卑怀疑、独立自主、矛盾化解五个维度,其中自卑怀疑维度为反向计分。本研究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5。
2.2.3. 浪漫关系满意度量表
采用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对浪漫关系满意度进行测量,该量表用于测量处于浪漫关系中的个体对当前浪漫关系的感受情况,该量表共6个题目,采用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对所处的浪漫关系的满意度越高。本研究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
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采用问卷星收集并回收数据,所有被试均匿名作答。将所有被试的资料整理后,用统计软件SPSS 26.0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使用SPSS 26.0中的PROCESS 3.0宏程序对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
采用Harman的单因子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第一个因子的总变异量为23.34%,低于临界值40%,表示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结果见表1。成人依恋、恋爱效能感和浪漫关系满意度在性别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成人依恋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 < 0.05);恋爱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 < 0.001);浪漫关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 < 0.01)。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dult attachment, love efficacy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表1. 大学生成人依恋、恋爱效能感与浪漫关系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2。成人依恋与恋爱效能感和浪漫关系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恋爱效能感与浪漫关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dult attachment, love efficacy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表2. 大学生成人依恋、恋爱效能感与浪漫关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3.3. 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 Hayes编制的SPSS宏中的模型4,重复抽取5000个样本估计中介效应95%置信区间,在控制性别后,检验大学生成人依恋对浪漫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恋爱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大学生成人依恋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恋爱效能感 (β = −0.16, p < 0.001),将成人依恋和恋爱效能感同时预测浪漫关系满意度时,成人依恋对浪漫关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恋爱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浪漫关系满意度(β = 0.88, p < 0.001)。
采用Bootstrap 95%置信区间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直接效应95%置信区间包含 0,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中介效应值为−0.54,占总效应的81.81%,因此恋爱效能感在成人依恋对浪漫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ach variable
表3. 各变量的回归分析

Table 4. The mediating role of love efficacy
表4. 恋爱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4.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能够负向预测恋爱效能感,恋爱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浪漫关系满意度,恋爱效能感在成人依恋对浪漫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这说明恋爱效能感能够缓冲成人依恋对浪漫关系满意度的负向影响。这与以往研究一致,蒋湘祁发现成人依恋对恋爱效能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蒋湘祁,吴鑫,2017)。
当大学生拥有较高恋爱效能感时,个体能感知到自己有足够的恋爱能力,当爱情中出现问题时,个体能容易采取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故会更多的亲近浪漫关系对象,浪漫关系满意度也会随时增加。当个体的恋爱效能感较低时,会感知到自己无法处理恋爱中的问题,更容易出现逃避和退缩的心态,这种疏远的方式会导致浪漫关系满意度的降低。与我们的研究一致,Cui和Fincham等也发现在夫妻冲突中,解决冲突的效能感与较少的浪漫关系冲突有关,当解决问题的信念或者说效能感降低时,夫妻之间发生的问题冲突会增加(Cui & Fincham, 2010)。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中介模型探讨了成人依恋对浪漫关系满意的影响,发现恋爱效能感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这提示我们恋爱效能感可以缓冲成人依恋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恋爱效能感进而提高其浪漫关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