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OI: 10.12677/AP.2024.141031, PDF, HTML, XML, 下载: 80  浏览: 165 
作者: 王媛媛: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高校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与育人要求存在差距,心理与思想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因此,必须实现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德育与心育在根本任务、教育内容与教育主体上存在融合的可行性,两者在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上存在的差异为二者互鉴互通奠定了基础。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不断发展。两者协同育人能够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提升高校育人实效。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两者协同育人问题上存在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教学方法实效性不强以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到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师资队伍、教育方法、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two promot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and there is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y and ideology,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se the synergistic edu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education in the fundamental task,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there is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on, the two 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duca-tional method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or the two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s of interoperability. The synergistic edu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education is the applica-tion of synergistic theor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hich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under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 two synergistic educations can make up for the one-sided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is stage,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 problems of low specialisation of teachers, in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lack of spiritual culture on campu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in the faculty, educational methods, cultur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文章引用:王媛媛 (2024).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研究. 心理学进展, 14(1), 222-228.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1031

1. 引言

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作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2018年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教育也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不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德育和心育协同起来。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发展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既存在相通性也有差异性,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发轫于协同理论,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二者协同能够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提升高校育人实效。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保证高校育德与育心协同发展取得成效。

2. 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2.1. 育人要求与现实存在矛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但是,大学生处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并正处在由学校向社会转型的阶段,面临着学业、就业、经济、人际关系问题等多重压力,许多大学生存在人生观价值观不坚定、抗压能力不足、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调节压力与焦虑情绪,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影响,容易产生心理和思想问题。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如何把大学生群体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驾齐驱、同向同行,才能培育出“能成大器、勇挑大梁”的时代新人(史佳颖,方鸿志,2023)。

2.2. 思想与心理存在互动关系

一个人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往往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人们树立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若一个人存在心理问题,那么也容易出现思想道德观念的扭曲;良好的思想状况对心理状况也有积极影响,若没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很难对事物产生正确的认知与判断,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别侧重于育德与育心,但两者并不是各司其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割裂开来,而必须将德育与心育协同起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 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的可行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根本任务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在教育主体上具有重合性,这为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提供了可行性。

3.1. 根本任务上,德育与心育具有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虽然具体教育目标各有侧重,可是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无论是育德还是育心其本质都是育人,都将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次,实现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2. 教育内容上,德育与心育具有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育、正确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培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不足的欠缺。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完全是“价值中立”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规范和导向的作用,为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品德指明了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起到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作用。

3.3. 教育主体上,德育与心育具有重合性

从事高校德育与心育工作的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有较大比例的交叉与重合。当前,思政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人员,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除了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心理方面的医务人员,也包括思政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两支队伍相互协调配合,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支队伍也呈现出整合的趋势,即出现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兼具育德与育心双重职能的双角色教师。从教育对象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面向全体学生,两者作用于同一群体,由于个人的思想状况与心理状况相互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4. 高校德育与心育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通性为两者结合提供了可行性,而两者的差异性为两者互鉴互通、相互支持奠定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相互独立的学科,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上。

4.1. 理论基础不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为理论支撑。

4.2. 教育目标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改变、塑造、提升学生的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旨在根据一定阶级的需要,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人才。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调解学生心理问题、培育学生健康心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3. 教育方法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理论教育法,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重“输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通过心理测量、行为矫正、角色扮演、会谈等方法来进行教育,注重宣泄和疏导,重在“输出”。

5. 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的理论背景

5.1. 理论依据

协同育人发轫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协同理论,协同理论的内涵是各子系统或各个要素通过相互协调、优化组合来达到共同目标,协同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各个要素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协同理论迁移到教育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分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两者在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上具有差异性,但两者都以育人为目标,在教育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在教学主体上具有重合性,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是推进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提高质量、更上一层楼的迫切需要(石变梅,马建青,2018)。因此两者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互惠互利的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效果。

5.2. 理论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195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首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二者“各自为营”到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疏导的形式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再到两者协同育人的发展历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摸索得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不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表述。2018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对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新的指示。理论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又指导实践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创新育人模式,推动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

6. 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的意义

6.1. 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展开,注重知识的传递、输送,难以关注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主体精神有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科学性。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填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缺位,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

6.2. 提升高校育人实效

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站在更宏大的视野对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总体布局,可以有效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脱节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沟通不畅造成的信息闭塞、各自为政造成的教学低效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同时互促互进、相得益彰,两者协同育人产生的效果是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所达不到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能够提升育人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的现状与问题

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组合起来,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融为同一个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目前来说,大多数高校重德育轻心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7.1. 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协同育人,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教育者、辅导员、班主任、医护人员等。而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专业背景上往往只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又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比较匮乏。辅导员和班主任群体中,大多数也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背景知识,在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由于缺乏系统知识的学习,往往凭借经验来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7.2. 教育方法缺乏实效性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效果欠佳。主要原因在于没能实现教育方法取长补短、互鉴互通。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中,没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不注重心理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导致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当学生出现困惑或问题时,教师应具备从思想和心理两个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意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判断问题出自哪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

7.3.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不到位

实现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必须打造有利于两者融合发展的环境。高校德育与心育不仅限于课堂上,还应该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精神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许多高校对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没有将德育与心育融入文化活动中,追求趣味性、娱乐性,使其与教育目的相脱节,不能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每天都会接触各种网络信息,由于相关部门对网络监管不力、对信息把关不严,使得良莠不齐的信息泛滥,带有错误倾向的价值观通过网络对学生思想造成消极影响,一些网友凭借互联网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在网络空间宣泄情绪、散播消极负面言论,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冲击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效果。校园网络环境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要从源头加强监管,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线上线下环境。

8. 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实现高校德育与心育协同育人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形式、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融合教育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精神文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8.1.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加强师资建设,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打造一批既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又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复合型教师。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同时,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引进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直接负责人,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管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使辅导员最容易与学生接触与交流,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所以应该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状况的意识,做到能够正确分析并解决问题。例如,当学生因抑郁而导致学习状态不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复合型教师或具备心理健康知识的德育工作者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而不会误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处理,对学生进行端正学习态度的思想教育,防止把问题简单化,或者把思想问题心理化,把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化(陈君,2019)。在育人过程中能够对症下药,灵活处理,从而提升教学针对性和育人效果。

8.2. 融合教育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有各自的体系,各有优势,两者在方法上相互融合、互补互鉴能够拓宽教育途径,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因此可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树立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的讲授时,可以引入先进人物事例,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使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成为知识被理解、认同、内化的过程,使教学模式由“自上而下”向“双向互动”转化。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结合个别谈话,运用心理学中的积极关注、共情、倾听等方式,加强人文关怀,使个别教育由传统的“说教式”向“说理式”与“疏导式”相结合转化。同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测试、评估、辅导、咨询,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更容易打破学生心理壁垒,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诉求,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

8.3. 优化精神文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具有积极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一方面,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健康活动,如专题讲座、辩论赛、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科研竞赛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认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学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素质;建设校园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和友爱、互助、和谐的同学关系。另一方面,加强网络空间文化的建设与治理。高校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及时疏导、过滤网络不良信息,阻止庸俗、低级、反动的有害信息在校园内传播,构建网络“防火墙”,形成清朗的网络环境,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大学生营造正能量的环境氛围,于“润物细无声”中促进良好品德与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君(20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2] 石变梅, 马建青(2018). 协同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发展之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1), 26-29.
[3] 史佳颖, 方鸿志(20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进路探析.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42(8), 138-14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