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5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理念,多年来,党和国家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这是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九江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农业多功能的发展,对推动九江市农业升级,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就需要将产业融合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向乡镇、县城等集中做出指引,同时也需要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创收,稳步推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达到农村生活富裕,是全体居民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2. 文献综述
农村产业融合是目前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创新性重大举措,学者在“六次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选取面板数据,从融合行为、融合绩效构建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农业服务融合度、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繁荣等二级指标 [1] [2] ,利用熵权法 [3] [4] 、灰色关联法 [5] 、TOPSIS法 [6] 、赫芬达尔指数分析法 [7] 、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法 [8] 、层次分析法 [9] 等测算产业融合水平。研究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可以拉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其中,产业融合促进了陕西农民财产性增加 [10] ;也促进了安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 [11] ;财政支农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12] ;数字金融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提升了农民收入 [13] 。农村三产融合既可以通过土地、资金和农产品等直接实现农民增收,也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的中介作用实现农民增收 [14] ;信贷支持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且受限于农村三产融合的“双门槛效应” [15] ,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农村文体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位于不同门槛区间时,产业融合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 [16] 。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国内学者大多聚焦于全国省级或者市级的行业数据,但鲜有从县域层面探讨农村产业融合程度。本文从农产品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城乡一体化、农业增产4个维度构建了10个产业融合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九江市各县农村产业融合程度。实证分析了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提供有效建议。
3. 九江市各区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
3.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
农村产业融合是一项关键的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九江市各区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为统一各指标量纲,采用熵值法计算产业融合水平。
农业产业链延伸: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先进农业科技推广、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农产品加工与物流网络等多方面要素,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做成一体化产业,延伸前后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型。持续优化农业产业效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实现农业产业的增值收益在农村和农民间的内部流动。可采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收益、第三产业比重来衡量农业产业的发展成果。
农业多功能性:在实现农业的粮食功能和经济功能外,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农业资源和其他产业资源重组,涌现出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等新业态。目前农业与第三产业积极融合,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点,因此选用餐饮旅游收入、人均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人均主要农产品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
社会效益:着力推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资源要素自由交互流动,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选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市化率等指标衡量。
Table 1. Indicators for the integration system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of various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Jiujiang City
表1. 九江市各区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指标
经济效益:农村产业的融合促进了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本文选取农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林牧渔总产值来衡量。
3.2. 九江市各区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表2是九江市各区县2014~2021年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算结果,从整体上来看。在“以工业化谋划乡村产业”理念下,九江市各县的产业融合水平逐年提升,融合效益明显。九江市各县在2014~2021年这八年时间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在0.2~0.6的水平区间,庐山市、永修县在2021年融合水平分别达到了0.655、0.621,都昌县融合水平相对较低。永修县积极招商引资,建成140多公里的四好农村公路,永修香米、永修蜜桔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创建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收入超过113亿。庐山市不断推动山江湖城联动,加快向全域旅游的转变。九江市产业攻坚克难,电子信息产业收入突破千亿元;第三产业迎难而上,全市旅游收入达到880多多亿元,庐山、永修、武宁荣获旅游百强县,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其中都昌县徐埠镇、永修县九合乡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瑞昌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Table 2. Integration data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of various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Jiujiang City from 2014 to 2021
表2. 九江市各区县2014~2021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数据
4. 九江市各区县2014~2021年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表3是九江各区县2014~2021年农民可支配收入情况,从整体上看,九江市各区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截止到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的区县占大多数,2021年九江市人均可支配收高达43658元,相较于2012年增长接近400%。九江市农民人均支配收入结构整体稳定,首先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其次转移净收入比例逐渐提高,九江市政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截止2021年,26.1万贫困人口和34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财政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79.4%;最后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基本稳定,随着政府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不断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将持续增加。
Table 3. Disposable income of farmers in various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Jiujiang from 2014 to 2021
表3. 九江各区县2014~2021年农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5. 对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分析
5.1. 数据来源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九江市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居民可配收入不断增长,九江市的发展不仅是产业融合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历程。为此本文基于2014~2021的各区县数据探索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九江市共包含濂溪区、柴桑区、武宁县等14个区县,剔除数据缺失较多的浔阳区和开发区,其余区县数据主要来源(2014~2021)《九江市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政府统计公报等。
5.2.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被解释变量:本文选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作为被解释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
核心解释变量: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农民可以通过参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来源。本文采用农村产业融合水平(AC)作为核心解释变量。
控制变量:结合现有的文献研究,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会受到除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本文采用地区经济发展(GDP)、产业结构(RIS)和农村科技发展水平(IDL)作为控制变量。地区经济发展(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通常伴随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就业市场,农村劳动力可能会找到更多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意味着多元化的经济活动,农村居民可以从农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获得收入,减少了经济风险,提高了收入的稳定性。采用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值衡量产业结构(RIS);农村机械水平的提高调整和优化现代部门结构,帮助农村地区逐渐实现农村产业多元化,采用农村机械化总动力来衡量农村科技发展水平(IDL)。
借鉴张林等 [17] 相关学者研究,构建九江市产业融合度对农民收入作用机制的基准模型。具体如下:
其中,i代表城市,t代表年份;ACit代表农村产业融合;RISit表示产业结构;GDPit表示地区生产总值;IDLit表示地区生产总值;β0为常数项;εit代表残差项。
5.3. 样本检验
表4是各变量的描述统计,本文利用Stata16.0软件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农村科技水平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消除了存在的异方差。
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F检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如表5示,P值为0.0000,表明所有的自变量在统计上具有联合显著性。通过Hausman检验进行最终的模型选择,Prob > F = 0.00,表示拒绝了两种模型无差异的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根据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九江市各区县农民人均支配收入的因素,结果如表6所示。
注:上述结果由stata软件得出,***、**、*代表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根据九江市各区县数据构建模型如下:
由表6可知,所有变量皆呈现正相关,其中农村三产融合弹性系数为1.831,即农村三产融合程度每增加一个点,农民收入就会提供1.831个百分比。九江市各区县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区的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出多元产业融合模式,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一方面,九江市各区县在农业的基础上,延伸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产业的全过程一体化发展。以永修县为例,永修县聚焦了优质水稻、蜜桔、小龙虾、甲鱼等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新技术示范、创建农业产业园,形成“集优质稻种植、生态甲鱼养殖、年糕和大米加工为一体”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其次,在夯实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资源,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理念相结合,进一步扩展农业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功能,实现多方面的价值和效益。以庐山市为例,在利用当地特色柑、脐橙等特色农产品,不断推进“一乡一园”建设,形成了柘林镇万亩柑橘产业园、巾口乡万亩脐橙产业园的格局,庐山西海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文旅产业的融合,如今庐山西海建成了像舰队球类运动中心、西海温泉飞碟射击靶场等高品质体育旅游项目,持续举办了多次全国性体育赛事活动,景区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
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因素还有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弹性系数分别为0.774和0.918。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同时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发展会带动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促进农民的农产品销售和收入增加。再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成本,间接提高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但农村科技发展水平的显著水平大于10%,即九江农村科技发展水平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不明显,原因可能是九江市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种植占比较少。因此,相比农村科技发展水平而言,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对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更大。
6. 研究建议
6.1. 夯实交通基础
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昌九高铁、环庐山公路、武宁至通山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形成立体交通网;完善“港城联动”的疏运平台,推动赣江、信江等河流交通能力的建设,形成“九江同南昌、上海、鄱阳等”的内河水运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6.2.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完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需要结合产业,打造专业特色,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快速融合。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手段的提高,帮助农村产业发展。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中所遇到的资金、土地、政策等的约束问题,完善纠偏机制。要灵活应对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相应的对策。不断使产业融合精确化,合理化,人性化。同时政府要进行人才的引进政策,农村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优秀管理者因此人才引进政策至关重要。提倡农村大学生回乡工作,让他们成为农村三产融合的强有力推动者、生力军,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6.3. 强化农业高新技术水平
科技作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能够激发出乡村资源前所未有的活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最终提高农民收入。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加速研发新品种、新装备以及提高农产品的加工、保鲜、运输和综合利用等技术,建立综合的数据采集系统,发挥互联网和市场结合,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因此,找准产业方向夯实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兴农,为农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6.4. 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形势开展动态检测,切实关注他们的就业诉求;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如组织召开农民工专场招聘洽谈会、深化乡镇与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全市就业岗位信息的搜集与传播机制等,加强就业信息化服务手段。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为农村劳动者搭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的桥梁。此外,积极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确保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障。
6.5. 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性
九江市充分发挥地区特有的农业资源,以工业化理念谋划乡村产业,借助工业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如农产品精细加工、加工食品、健康保健品等。发展多种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农村产业品牌建设,扶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通过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村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升市场认可度和溢价能力,同时,加强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协同发展。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电商、农业科技服务等,将农产品与休闲观光、线上销售、技术咨询等服务相结合,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服务业的运用,加快农村服务产业升级新形态,拓展农业产业的附加服务领域,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