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蜡染是中国传统的染色技艺之一,源远流长,其技艺和历史渊源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安顺被称为“蜡染之乡” [2] ,因其蜡染文化的历史悠久,技术高超且独具民族特色的刺绣风格,有着“东方第一染”的美誉。图案纹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蜡染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其特有的艺术精髓植根于安顺人民的生活文化之中。安顺妇女以蜡染为载体,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以及对生命的诠释。
2. 安顺蜡染
安顺境内的民间传统蜡染技艺,以苗族与布依族的蜡染为主。苗族蜡染传统纹样多数取材于自然界的花鸟草虫,传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 。布依族蜡染传统纹样以动植物与几何图纹为主,表现了布依人民对宇宙的认知,对自然山川的崇敬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4] 。历经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安顺蜡染形成独属于自己的蜡染文化。常见的图案有自然风景类、动物类(花虫鸟鱼)、既抽象又具体的几何图案等,依托蜡染图案上的图腾物,反映了对民族信仰文化的崇敬与对理性世界的想象。
3. 安顺蜡染图纹布局及设计
安顺蜡染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工艺,体现了安顺地区的生活和文化特点,以多彩图案和纹样著称。各样的纹案在布料上通过蜡染的工艺和技术来实现。作为蜡染工艺第一步的构图设计,是整个蜡染环节最重要的程序,决定了最终作品的美感与视觉吸引力。安顺蜡染注重实用性,通常运用于制作布料,服装,饰品与手工艺品。构图取材十分丰富,源于安顺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思和所想,并应用在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图腾崇拜与民间传说是蜡染创作的源泉,当地人民充分发挥想象力,立足现实生活,以传说故事为依托,采用简化以及夸张的创作手法,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再创作,将古老传说以图纹样式向世人展示出来,在文化传承的同时也拓宽了文化传播途径。构图以“平衡”为主要原则,保持整体的和谐。在构图中,重复某个元素以增强视觉吸引力,并引入对比元素,增加图案的多样性。在注重图案的层次与深度的同时,讲求构图的细节与精确度,并注重把握作品的整体协调性与流畅性,做好各个要素之间的良好过渡和有效衔接。
3.1. 图纹设计
3.1.1. 组合图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妙组合
动植物与几何
安顺蜡染通常采用组合纹饰来创造出更为复杂和富有层次的设计,传统蜡染的组合图案多以动植物共身、复合的造型出现。如图1所示,蝶鱼组合图,将动植物相结合。图纹中由上下两种不同的花边修饰,与上半部分的简单的花边修饰不同,下半部分不仅有长线花边,还有大小不一,形状相似的连续性图案组成。中间的蜡染是这幅蜡染图的重点,从图里,能够看到有鸟、花与鱼共同组成,连续重复的排列组合着,毫无违和感,充满生机与活力。

Figure 1. Butterfly fish combination diagram [5]
图1. 蝶鱼组合图 [5]

Figure 2. Detail of women’s sleeves [5]
图2. 妇女衣袖细节图 [5]
蜡染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安顺苗族妇女传统服饰的袖口上,能够看到栩栩如生的蜡染图案,图2为传统服饰衣袖上的蜡染图案,由变形的几何线条将花鸟蝴蝶穿插在一起,在线条的两边匀称的排列着造型独特的圆圈纹,图案层次丰富,活灵活现。
3.1.2. 动物图案,蜡染中动物纹样,传达了民族文化中万命同源,和谐共处的理念
1) 龙纹图案
安顺苗族人民对龙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龙是祥瑞之兽,能够带来好运和健康,因此他们将龙纹图案放置于蜡染之中。龙仅存于人们的想象中,人们赋予了龙能够庇护美好家园的想象,在想象中,人们创作出外形简练优美的龙纹图案。与汉族龙纹不同,安顺蜡染中龙的图纹经过抽象化、夸张化后,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 [6] 。蜡染中的龙,不再那么桀骜不驯,而是以温顺可爱的形象呈现在安顺蜡染中。龙纹图案,代表着祥瑞,有着纳福迎祥的寓意(图3)。
2) 鱼纹图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象征着吉祥,富足,满足,安顺蜡染中的鱼纹图案更多被赋予了“多子”的寓意,体现了人们原始的生殖崇拜。在选择鱼纹时,要结合艺术感与文化寓意,挑选常见且富有美感的鱼类作为设计元素,考虑到身体轮廓,鱼尾以及鱼鳍的形状,将其设计为“圆润”的形状,并通过重复排列,创造出复杂多样的整体效果(图4)。
3) 鸟纹图案
《山海经》中“大荒之中有人,名欢头……欢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7] 。安顺苗族人民在其蜡染中常用鸟纹图案,一是传说中鸟是他们的先祖,他们认为把鸟类勾画在蜡染中,制作成衣能够表达他们对先祖的缅怀之情;二是因为鸟曾救助过其先祖,为了表达对鸟的感谢,他们把鸟纹置于蜡染之中。鸟纹的原型不单指某一种类型的鸟,多数来源与安顺苗族妇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鸟类,鸟纹的造型也不受局限,任凭手艺人的想象(图5)。
3.1.3. 几何图案,展示出人民对宇宙的认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1) 涡旋纹(螺旋纹)
涡旋纹案是安顺蜡染中最为出名的一种纹饰,来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水中漩涡的观察与独特理解,可以为作品带来独特的动态感与视觉吸引力。涡旋通常是旋转或螺旋的图案,因此确定涡旋的形状,大小以及方向很有必要,此外还需考虑涡旋线条的弧度与变化,保持连贯而流畅,在涡旋纹的排列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与视觉效果。同时还注重考虑不同大小与形状的如何相互作用,并选择合适的颜色来突出动感与美感,这有助于创造出平衡的图案与整体的和谐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涡旋纹所象征的意义有所不同。在布依族蜡染纹样中,涡旋纹又称为“螺旋纹”,涡旋纹有重要的含义,象征着生命的循环,成长,变化与律动,因此特别注重图案的连续性,通常以多个螺旋纹组合在一起构成,代表着宗族里的支系关系,宗族里的大宗是由中间的大圆圈代表,宗族里的小宗则用围绕大圆圈的六个小圆圈表示,大小圆圈彼此相连,象征着宗族之间关系的紧密 [9] 。而在当地的苗族人民眼中,涡旋纹又叫“窝妥纹”,有纪念祖先,坚强,勇敢以及保佑平安之意(图6)。
2) 铜鼓纹
铜鼓纹是安顺蜡染一种特殊的纹饰,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装饰元素而著名,其表达了人们对于太阳的崇拜,同时又包含了吉祥,财富与繁荣。设计铜锣纹需要兼顾几何美感,颜色选择以及寓意传达,这种设计风格能为蜡染作品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传达出正面的寓意。通常富有节奏感和几何形状,以铜锣形状作为基本图案,即中央部分以圆形为主,四周围绕着多个扇形活着弯曲的几何形状,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排列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又能重复排列。用清晰而锐利的线条勾勒出铜锣的形状以及周围几何图案的形状,将铜鼓圆润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铜鼓喜庆且热烈的氛围(图7)。
3.1.4. 自然图案,体现万物和谐的哲学思维
安顺蜡染中多采用花草等自然植物作为辅助纹饰,将各种常见的诸如牡丹,莲花与菊花等花卉,与叶子和藤蔓图纹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自然美感的组合图案,通常以花卉为主题,以藤蔓和叶子作为装饰性元素。花与叶子相结合并运用在各种常见的装饰品上,使之极具生命力与生活情趣。
1) 石榴纹
安顺蜡染的石榴纹饰是该传统艺术中的一种特定的花草图案,以石榴为基础进行想象再创作。安顺石榴纹以其富有文化和象征意义而闻名,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富贵和好运,由于石榴内部籽粒较多且排列有序,因此石榴通常被认为是多子多福的寓意。石榴纹在安顺蜡染纹样中表现方式多样,多以石榴果实,花卉以及叶子组合出现,可以因风格和细节而异,但通常会强调石榴的形状和特点。从图中能够看出,在手艺人精湛的技术下,石榴纹呈现出圆润,饱满的形状,以点描绘石榴籽,图纹简洁而布失真,平淡却不平庸,极具对称美,极具视觉冲击力,反映了少数民族人们的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图8)。
2) 稻穗纹
稻穗纹饰是安顺蜡染中一种常见的图案,通常以稻谷,麦子以及与农田景观相关的元素为主题,具有农村和田园风格的美学特征,代表了农业和收获的象征,以及与自然,丰收和生活的联系,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文化和美感。稻穗纹饰从农耕社会的出发,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包括了诸如阳光,鸟类等自然元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图9)。
3.2. 合理布局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蜡染作品更具美感和艺术性。安顺蜡染的合理布局是确保图案在布料上分布均匀,协调有序的重要部分。首先其中的图案可以采用对称布局或不对称布局的设计方式,以对称布局最为常见,分为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类,通过图案的左右或者上下对称排列,营造出平衡和稳定感,兼具传统审美的观点。而不对称布局却打破传统的对称格局,创造出更富有动感和变化的效果,极具现代感。合理的布局还需考虑图案的层次感,安顺蜡染将不同大小,形状或颜色的图案进行排列组合,使得作品更加丰富有趣,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效果。充分利用空白部分进行再创作很有必要,在图案纹饰之间或周围留有适当的空白,有利于平衡整体布局,防止过于复杂拥挤。同时留白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体图案,更容易吸引观众。安顺蜡染强调重点突出,通过加深颜色,加大尺寸等方式突出重点,使作品更具有焦点和层次。
同时,安顺蜡染还十分重视颜料色彩的搭配,注意选择搭配和谐的颜色,避免色彩过于单一或过于杂乱,用合理的颜色搭配来增强整体美感。此外特别重视图纹组合,重复的图案可以形成一种节奏感,手艺人在蜡染的布局中适度地运用图案的重复,以此来增强作品整体的一致性和统一感,使作品更加协调。
4. 安顺蜡染的美学特征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蜡染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纺织领域,蜡染可以用于装饰各种纺织品,例如门帘、窗帘、被面等,通过在纺织品的表面进行蜡染,添加图案及纹饰,能够增加纺织品的装饰性与艺术价值;在手工艺品市场,蜡染手工艺品具有一定的销售价值,人们愿意为独具特色的蜡染手工艺品买单,同时也为手艺人们提供了创收的机会。此外,传统服饰给蜡染提供了民族历史生存延续的途径,在服饰上蜡染,使服饰更具艺术感,设计性更强。蜡染在服饰上的应用范围广,从日常服饰到特殊场合的服装,从传统服饰到高级定制都能看到蜡染的身影。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安顺蜡染作品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装饰,如衣帽,服装,可为穿戴者增添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还可以作为家居装饰品,如桌布,窗帘等,为室内空间增添了色彩和艺术氛围。还能作为文化推广和旅游的重要手段,安顺蜡染既作为实用品,又作为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丰富着各个领域。这种传统工艺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安顺蜡染以其独特的图案设计,饱满的造型设计和和谐丰富的色彩搭配,呈现出符合大众审美的美学特征,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展示出安顺蜡染的独特性。
4.1. 造型饱满
安顺蜡染作品中的图案,具有充实感与立体感,给人们丰满且立体的视觉感受。在植物“麻”晒干抽丝织成的布上,用热蜡涂抹在布料上,手工的涂抹,可以根据需要对蜡的使用增加或减少,使得图案轮廓更加的饱满。此外,蜡染过程中,会多次对布料进行染色和脱蜡,反复的染色,增加色彩的饱满感,让图案更加丰富。总的来说,安顺蜡染造型的饱满是通过手艺人们精湛的技艺与独有的技巧实现的,造型饱满让蜡染作品更加有质感,展现出蜡染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4.2. 色彩素雅
安顺蜡染中最常见的色彩是蓝白和谐相交,蓝白色彩的蜡染,有的是以蓝底为主,有的是以白底为主,蓝白两种色彩的蜡染的色彩特征是淡雅清新。安顺蜡染中除了蓝白两色的蜡染外,还有彩色的蜡染(被成为“五彩蜡染”),彩色蜡染在贵州少数民族蜡染中不多见,手艺人们在蓝白相交的基础上,增加了红、黄两色,在蜡染中间部分还会用草绿、赭石等颜色点缀。色彩更为丰富,但是彩色蜡染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在安顺蜡染中,还是以传统的蓝白色蜡染为主(图10)。

Figure 10. Colorful batik dyeing of curtains [5]
图10. 窗帘彩色蜡染 [5]
绘制除蜡染中少有的多色蜡染 [10] 。在蓝白相交的蜡染中,彩色蜡染更具对比性,图10为彩色蜡染,图中孔雀将其羽毛舒展开,作为门帘有着迎客的含义,孔雀俩俩相对,与中间的树共同组成椭圆形的纹样,整个纹样多而不乱,整齐且灵活的排列在窗帘的下端,让整个窗帘既明朗又有厚重感。
4.3. 取材广泛
安顺蜡染是一种具有丰富图案和纹饰的传统手工艺,其图案取材非常广泛,涵盖了各种元素和主题。一是自然界的元素,这是安顺蜡染图案取材的源头,包括花卉、树木、山水、动物、鸟兽虫鱼等。这些自然元素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自然主题,赋予了蜡染作品生动的色彩和自然的美感。二是以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灵感。不同民族拥有独特的服饰、纹身、装饰品等,这些元素被融入蜡染图案中,以展现民族特色和多元文化。三是从宗教和宗教文化中获得灵感,运用宗教图案和符号,如佛教、道教、基督教等的元素。这些图案可以反映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四是基于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图案具有叙事性,通过视觉图像传达故事情节和文化价值观。五是汲取自中国传统绘画、青花瓷、壁画等领域的艺术元素,这些元素丰富了蜡染的审美范围,使之更具艺术性。六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现代元素也逐渐被融入安顺蜡染设计中,以反映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这包括一些流行文化图案、时尚元素和当代社会主题。这种选材的多元性使安顺蜡染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的艺术形式,广泛的取材范围赋予了蜡染图案多元化,允许手艺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主题来创作独特的蜡染作品。
5. 结语
安顺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手工艺品,是艺术价值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其蜡染图案纹样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作为特殊的手工艺品,蜡染已然成为时尚生活中的热点之一。安顺蜡染广泛的取材、饱满和谐的造型以及色彩素雅的美学特征,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注释
①图6来源:https://www.ddcpc.cn/detail/d_lvyou/11515115781872.html
②图7来源:https://c.m.163.com/news/a/E5SF23GF0521ISHJ.html
③图8来源:千年窝展
④图9来源:https://huaban.com/pins/132215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