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几年,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极为重视。与此同时,平面设计作为一种适用性广泛的交互媒介,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的最佳平台。吹糖人、糖塑,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但由于思想的老旧和固化,使得糖塑艺术在创新点的寻找和应用方式上存在缺失,因此,从糖塑的造型、文化、故事入手,结合当代创新元素、符号,形成新型创新设计,能够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新鲜感。现代设计艺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变革,并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传达东方人的诗意和艺术的憧憬。
2. 糖塑的文化与审美艺术
2.1. 文化与功能性
糖塑艺术作为中国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手工技艺,凝结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与艺术价值。糖塑艺术的题材大都选自于动植物、民俗故事、传说文化、十二生肖等。传说,最早的吹糖人是刘伯温,他发挥创意,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于是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这门技艺,从此,糖塑艺术也就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旧时孩童玩物甚少,糖人因其多变性、动态性、趣味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传统民俗中,如图1的糖人不仅是孩童们的玩物,还有另一种不同的造型形式,用于祭祀,又称糖人贡,如图2所示。当今,因糖人的制作多用嘴吹,考虑到卫生问题,食用较少,且祭祀活动也在减少。但因糖人富有造型的美感,在当今社会依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2. 审美艺术
糖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拥有独具特色的审美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从配色的角度来看,
多采用纯度高的色彩,艺术观念与民俗艺术相近,具有其独特的装饰性。例如图3的天门糖塑,用色就遵循这种审美模式,天门糖塑上主要包含了黄(麦芽糖原色)、黑、红、绿这4种颜色。这些颜色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规律性的出现,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将其总结出来,最终得到了9种颜色,并获得色彩模版 [1] ,见图4。这也更好地还原天门糖塑的色彩搭配,根据计算,糖塑中各个颜色的占比,得到了天门糖塑狮子造型的标准色彩搭配。由此可见,在糖塑的制作中,对于色彩的选取常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正是在这样的规律之下,才诞生了糖塑独有的色彩审美和艺术价值。
从造型的角度来看,糖塑讲究形体的圆润饱满,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制作师傅的技术有着高要求,要求技术师傅熟练掌握揉、搓、捏、压、挑、剪,这一系列的制作流程,如图5所示。同时,也要对所制作的对象的形体有深刻的认识,对它每个细节的制作,都关系到最后成品的美观程度,因此,糖塑的造型能够做到栩栩如生且富有灵气 [2] 。制作糖塑的材料麦芽糖在它的造型方面也起了决定决定性作用,首先在质地上,制作出来的糖塑作品是富有光泽的,这样也使糖塑在肌理上完全不同于泥塑、雕塑。如此也导致了制作上的困难,于是,糖塑制作者用创意和智慧解决了这一点。手艺人们选择的工具与糖塑相得益彰,以梳子、剪刀、软管为工具,使用梳子,通过改变角度在糖上按压出适合的纹理,用剪刀的不同手法造出各式各样的纹样。通过这样的手法和表现方式,以做出水波纹、石头纹等各式各样的纹理。糖塑也有了更多的细节与丰富的质感,这些特殊的肌理也使得糖塑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Figure 4. K-means color extraction process [1]
图4. K-means色彩提取过程 [1]

Figure 5. Flowchart of sugar-figure blowing
图5. 吹糖人流程图④
3. 糖塑在设计中的运用
3.1. 现状
糖塑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近几年的宣传和推广之下,也涌现出不少关于糖塑的设计。这些设计产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魅力的体现,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对天门糖塑IP形象的设计 [3] ,该系列设计对天门糖塑的代表性形象进行了总结,又选取了《葫芦狮》和《龙凤烛》两个经典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再设计,见图6。提取出糖塑上的特有色彩、特殊形象,如祥云、龙凤纹融入设计之中,进行简化、抽象、重组等创意设计,并且在IP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了丝巾、盲盒等衍生品设计,展现出天门糖塑的传统的艺术气息和民俗特色。但在设计创意的方面,如图7在IP形象的设计上,仅将传统的形象进行了Q版形象改造,在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性上程度较低。在丝巾的设计上纹样设计过于简单、普通,色彩的选择缺乏时代性,无法令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使用欲望,配色也较为平淡。

Figure 6. Design of the Long Zhang Feng Cai silk scarf collection [3]
图6. 龙章凤采丝巾系列设计 [3]

Figure 7. The IP image of Tianmen sugar plastic [3]
图7. 天门糖塑IP形象 [3]
又例如图8的天门糖塑包装设计 [4] ,同样是对天门糖塑的色彩、造型元素的提取,将它们平面化,以插画和邮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个类型的平面设计,多注重对于民间艺术本身的展示,一方面直观的呈现出了糖塑艺术的传统文化,富有古韵,但缺少了对它的创意性的改造,对于现代元素的融合较少,直接性的对图像进行组合、附着,形式相对单一、缺少设计感和造型的丰富性。像这类的设计缺乏新意、感染力和冲击力。好的平面设计,是要在短时间内抓住观者,并向观者传递出丰富的信息价值,同时令人一目了然,更有甚者,可以让人难以忘怀,一直想要欣赏,这样才能在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又展现出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厚意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也逐渐快节奏化、高生产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商品的需求量直线提升,在设计的制作上也越来越商业化。对传统文化重识是对当代人思想的一种熏陶,是对设计再学习,我们也能在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中寻求个人的创意点,发挥个人特色,回归本真,弘扬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魅力,这也是提升自我的精神的一种方式。
3.2. 功能与审美
图形语言是一种交流方式,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途径,它的直观性与表现性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超越各种语言的阻隔,直接的联结人与人的思想与情绪。这种传播形式也是多元化的,所基于的载体也存在一些不同,广告可以说是最为快捷、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过去,宣传糖塑的广告大都是

Figure 8. Packaging design of Tianmen sugar plastic [5]
图8. 天门糖塑包装设计 [5]
直观且设计感较低的,主要注重的是醒目,让人一下子就了解他所售卖的商品信息,当然这也是广告所应当具备的,也是设计的功能性所在。例如十二生肖在丰县糖人贡中的表现 [5] ,用糖人的方式展现出了十二生肖本身的独特文化内涵,传统的糖人贡《十二生肖》是用来在祭祀上使用的,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又能带来新的创新思想、设计理念。比如老虎象征勇猛,兔子俗称狡兔三窟等等,在设计中加入这些元素会让设计增添新的思想内涵,这都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那个时代,糖塑属于一种风靡商品,无需过多的宣传,且消费者对于广告的审美需求并不高,设计也就变得多此一举。而现在,非遗文化在被人们淡忘的边缘,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价值也在提高,急需这样的,可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优秀设计。同时,对于非遗文化的再设计也是对现代设计的一种创新与进步,设计的视觉美感也需要更多的现代元素的共同构建,因此,我们可以从题材、载体、风格等方面进行创新。
题材方面,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不失为一种创新方式,将多种传统文化交错相融,不仅可以加深文化的艺术底蕴,同时也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新的创新点,另外,加入现代的特有元素也是一种方式,可以提升观者对设计的认同感,加强设计作品的时代性。载体方面 [6]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计的表现形式也有了很多新的突破,适用于设计的软件功能逐渐强大,画面表现力日渐提升,这也使得设计师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CG图像、三维动画技术的出现大幅度的增强了平面设计的局限性与表现力,表现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风格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人们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广,各类风格层出不穷,比如有些设计就在表现形式上采用多样的视觉图形、纯度高的色彩形式来华丽的美感,或者在形象的创意上突破规律与传统,结合超现实的方式等等,往往这样的风格手法在视觉表现力上总能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
4. 与神兽结合的创新设计
4.1. 神兽造型分析
中国神兽源自于神话故事,是百姓从美学的角度对真实动物的神话。神兽是作为一种吉祥物,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避免灾祸的产物。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吉祥就非常重视,创造出各种吉祥物便体现出了这一点,在百姓的观念中,吉祥物可以带来吉祥,消除祸患。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发展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珍禽异兽,这些神兽的使用场景也很多,人们常用它来寄托祝福,装饰空间,许愿祈福,在婚礼、殡葬、节日、装修、服饰等上都有广泛的应用。神兽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传承千年的古老东方力量也应当有新的突破了。
受中华儿女欢迎的神兽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龙、凤、麒麟、貔貅、鲲鹏、白泽、重明鸟等,他们在造型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20世纪末开始,老一辈动画画师就开始对神兽精怪们进行创意性的制作。由此,神兽们也就得以在动画中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特色。例如图9中动画片《九色鹿》的神鹿 [7] ,它的原型是敦煌莫高窟的鹿王本生壁画,画师抓住了鹿王高贵挺拔的姿态特点,通过艺术加工的方式,突出简化出它优美的曲线和身体的动态感,壁画上的鹿王有一些斑点纹,这些斑点在画师们的创意之下,变成了五道彩色花纹,再加上多种装饰花纹的点缀,身上的纹饰依势而动,层次错落有致,自由而又极富韵律,这也使九色鹿整体呈现出自由舒展而又高贵充满力量的感觉。

Figure 9. The 9 color deer in Dunhuang murals and the 9 color deer in cartoon [7]
图9. 敦煌壁画中九色鹿与动画片中九色鹿 [7]
4.2. 设计发展倾向分析
根据上文分析,对于糖塑艺术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了解,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些判断,想要让糖塑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得到创新,本人更加倾向于对其题材的创新以及对于表现形式的创新。近几年,糖塑在设计中已有了一些发展,再加上其本体的丰富性,可创意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从设计角度重新诠释糖塑艺术的特殊设计元素,运用设计的语言逻辑模式阐述好糖塑的历史文化故事 [8] ;在情感的表达方面,通过对个体糖塑作品的了解分析,细化对于该艺术形式的理解。通过分解其造型特征,结合中国传统的、代表性艺术形象,丰富糖塑本体的固有艺术价值,并将此逐步深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构架与文化输出。现结合本人设计的糖塑(糖人)平面设计案例,见图10、图11,具体阐释设计创意的思路。

Figure 10. Folk crafts—graphic design of sugar-figure blowing (1)
图10. 民间工艺——吹糖人平面设计(1)⑤

Figure 11. Folk crafts—graphic design of sugar-figure blowing (2)
图11. 民间工艺——吹糖人平面设计(2)⑤
此系列平面插画设计,选取糖塑为设计基石,神兽为设计灵感,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进行设计。设计思路:一、透过糖塑的艺术表象,看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传承与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祝愿的追求,是对传统技艺的代代传承,对民俗文化理解的深入认识。二、对于糖塑的结构和色彩的领悟,通过手艺人的巧妙的揉搓、组合,将红、绿、黑、黄这四种色彩组合、调和成和谐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色彩醒目、和谐、多姿多彩的色彩效果。天门糖塑的题材,接近百姓日常,将形、色、动结合一体。另外,还考虑到了题材元素的组合、使用的传统角度的搭配、元素主次搭配和肌理变化。这都取决于艺人长时间的制作实践和审美积累,从而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糖塑艺术作品。如图12~16,为本平面设计的实践成果,主要以平面插画、宣传海报、日常用品周边为开发目标,以传统的吹糖人景象为设计背景,将历史文化与神兽精怪相结合,再加上中国传统云纹、回纹等纹样的点缀,通过传统文化创意方式开发产品,并融合文创设计产品(抱枕、帆布包、徽章、拼图等)的文化性、功能性和审美性。
另一设计实践是对海报的动态化,是对糖塑艺术制作流程的充分调研后的成果。糖塑的制作与泥塑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糖塑的要点在于吹和塑的技法相结合,在吹的时候,手艺人要通过脸部肌肉的活动大小,掌握好输出的气体的量,并且要把握好吹的力度。由于糖膜会在摄氏20度以下的温度中迅速凝固,所以气温越低,凝固就越快,这就需要艺人熟能生巧的手头技艺、动作熟练,才能顺利的完成作品的制作。如图17为该动态海报所展现的糖塑的制作过程,糖的形状变化情况的分解,逐帧展示,体现出糖塑艺术的动态美和形态美。

Figure 17. Frame display of the dynamic poster of sugar-figure blowing
图17. 吹糖人动态海报逐帧展示⑤
非遗传统文化的平面设计需要更多的创新 [9] ,旨在满足人们对审美、产品价值的需求。设计师们应当在非遗文化中寻求更多有价值的部分,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吸引力的设计产出,注重设计的审美性和创新性,优化和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使非遗文化的弘扬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在未来,应启用更多的创新点,挖掘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传统与现代,创造出更具个性和艺术价值的平面设计成果。
5. 设计反思
设计需要不断反思,才能使其在承载文化价值的同时还能实现商业价值。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更加深入的理解,会有越来越多富有创意性和设计感的设计出现。我们要勇于推陈出新,敢于再设计,避免雷同,做到文化思想进行再现与延续。非遗文化的再设计是传统文化推广的手段之一,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如何能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价值和历史文化,通过新颖的呈现,观者才能够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历史和文化的故事性、传承性。设计者需要不断地反思,以满足观众和市场的需求,并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进,使其更好地传递文化价值,并带给百姓带去更高的审美价值。
6. 结语
时间改变了观念,文化方面的设计也应该做出更多改变,创新出独特的设计风格。采用适宜的设计风格可以使平面设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力。同时,开发符合有潜力的设计模式以更好地推广非遗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长期发展。设计需要构建出具有历史性概念和特征、符合文化的价值观的文化产物,同时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元素来提高平面设计的现代感和时尚度。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与中美洲墓室壁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1YSB019)。
注释
①图1来源:搜狐
②图2来源:丰县人民政府网
③图3来源:百度百科糖塑词条
④图5来源:好看视频
⑤图10~17来源: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