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视角下中国23省的命名转喻机制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Metonymy-Naming Mechanisms of China’s 23 Provi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DOI: 10.12677/ml.2024.124259, PDF, HTML, XML, 下载: 25  浏览: 35 
作者: 孟志艺:云南工商学院文法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语言哲学命名转喻观省份命名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 Metonymy-Naming View Naming of Province
摘要: 语义学是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关于意义的理论也一直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传统意义的指称论、摹状论和因果论,都存在难以圆说的问题。王寅教授(2012)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语言哲学为落脚点,提出了指称论的新观——命名转喻观,用来解释事物的转喻命名方式。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人们在体验外界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认识到它的某一特征,然后用某一词语将所认识到的这个特征固化下来,并以此用转喻之法来指称整个事物。基于命名转喻观的对事物命名方式的解释力,本文将其运用到对中国23省(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的命名转喻机制探究中,最后得出这23省都是采用部分代整体的命名转喻机制,包括方位转喻省名、自然景物转喻省名、城邑转喻省名、道路转喻省名、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
Abstract: Semantic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nd the theory of meaning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Referential Theory, the Theory of Description and the Theory of Cause and Effect all contain issues that are difficult to explain currently. Professor Wang Yin (2012) took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s the foothold, and put forward a new concept of referential theory—The Metonymy-naming View, which is used to explain the metonymic mechanisms of naming things. Its connot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ing external things in the world, people realize on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of a target matter, and then solidify this characteristic with a certain word, due to which the naming process of this target matter could be accomplished by metonymic genre. Based on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Metonymy-naming View, this paper applies it to explore the metonymy-naming mechanisms of 23 provinces in China (Hebei, Shanxi, Liaoning, Jilin, Heilongjiang, Jiangsu, Zhejiang, Anhui, Fujian, Jiangxi, Shandong, Henan, Hubei, Hunan, Guangdong, Hainan, Sichuan, Guizhou, Yunnan, Shaanxi, Gansu, Qinghai and Taiw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se 23 provinces are named under the metonymy-naming mechanism of using one part to replace the whole, as those parts being manifested as location, natural scenery, town, road, mansion, and ethnic language.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application of correlative theories, it draw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various metonymy-naming mechanisms of China’s 23 provinces, whil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proportion of various mechanisms is also displayed through statistical charts and tables.
文章引用:孟志艺. 语言哲学视角下中国23省的命名转喻机制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360-36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59

1. 引言

省份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行政地位与省相同行政区的总称。其中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各行政区中,省共有23个(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这些省级行政单位的命名都不尽相同,名称来源也各有纷说。早些时期,有学者从语言学 [1] 、历史学 [2] 的角度,探讨过中国城市的命名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生产技术的进步,不少学者从社会、地理、文化等多个方面,研究了中国某一特定城市中的地方命名方式,如重庆、西安、河南、连云港等。其中也有少数学者运用转喻理论,解释了某特定地点的命名转喻机制:如长沙地名命名中的转喻方式研究 [3] ,国家和城市别称的命名机制研究 [4] 等。综合发现,暂未有学者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运用命名转喻观对中国23省的命名方式进行过全面探讨。鉴于此,本文以“命名转喻观” [5] 为出发点,以体认语言学中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为基准,探索中国23省的命名转喻机制类型及分布比例,以期丰富命名转喻观的解释力,为中国省份命名方式探索提出新的思路。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应用,得出对中国23省中各命名转喻方式的定性分析;通过对每种命名转喻方式所占数量的图表统计,得出各种类所占比例的定量分析。

2. 转喻和命名转喻观

传统观点认为,转喻是用一事物的名称替代相邻事物名称的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的方式。Lakoff指出:“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中的其他部分。转喻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范畴,使后者得到突出” [6] 。Panther & Radden认为:“转喻是替代关系、相邻关系,故一般不出现指称的本体,用起来更为经济。而隐喻是一种相似关系,一般要同时出现本体和喻体” [7] 。魏在江也在研究中发现,“转喻具有体验性,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思维模式,转喻推理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他将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视为一样,都持有体验哲学观的思想,是人的体验认知的结果、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体验心智的结果” [8] 。转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识解方式,在语言的词汇、句义、语用和语篇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语言学家认为转喻比隐喻还更重要。这一点也如王寅所说:“转喻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9] ,正所谓Metonymies We Live By。

转喻机制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成为语哲思想中命名转喻观构建的关键理据。王寅在基于传统指称论、摹状论和因果论的不足之上,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语言哲学为落脚点,提出了指称论的新观——“命名转喻观”。命名转喻观是在转喻机制上建立起来的、运用转喻思维来为人或物命名的方式,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人们在体验外界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认识到它的某一特征,然后用某一词语将所认识到的这个特征固化下来,并以此指称整个事物。即人们在命名一个事物时,只能择其一(或两个)特征,或依据命名者的心愿或局部认识来命名它。正所谓“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10] 。现实世界中一个事物有很多特征,人们不能将其全部特征都纳入一个名称之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选其中一个特征代替其他所有特征来为人和事物命名” [11] 。而对于地名命名,从本质上说是“命名者身处地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运用知觉对地点的凸显特征进行感性体验,以凸显代非凸显的方式指称整个地点,并用语言进行固化的结果” [12] 。其命名过程体现了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的转换。如图1所示。

Figure 1. The metonymy-naming view

图1. 命名转喻观

命名转喻观总体认为,人们总是基于人或物的某一特征,采取“择其一而盖全”的方法来为人或物命名。例如现实:闰土这个人(身上带有很多特征),认知:识得其某一特征(闰月出生,且五行缺土),语言:闰土。命名转喻观可以为“一物多名”提供很好的解释,比如地瓜,这一事物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凸显其不同特征可以得出不同的名称,比如“吃起来凉”,可以叫它凉薯,“属于豆科”,可以叫它豆薯,“生长在沙子里”,可以叫它沙葛等等。此为命名转喻观的内涵解读。

3. 中国23省命名转喻机制类型

本节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搜集查阅与省份相关的文献知识,运用命名转喻理论,对不同类型的转喻机制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得出每种转喻机制的内涵和运作原理。其中包括六种类别的转喻类型:方位转喻省名、自然景物转喻省名、城邑转喻省名、道路转喻省名、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下文将对六种命名转喻机制进行阐述。

3.1. 方位转喻省名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明朝时期,便将“山西”设置为该省的名称,后来时局变动,山西省被改为“山西布政使司” [13] ,直至清朝年间,又恢复其“山西”的称呼,并沿用至今。这里涉及到的是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山西省包含诸多特征,其中“位于太行山之西”就是它的一个特征。在命名时运用转喻机制,凸显“位于太行山之西”这一方位特征来代替山西省的所有特征,并用语言表征出来就得到“山西省”这一名称。同样的,山东省位于太行山以东,明朝时设立“山东省”,后改为山东布政使司,到了清朝时期恢复“山东省”的称呼,并沿用至今。“位于太行山以东”是山东省本身具有的方位特征,凸显这一特征并用语言进行表征,就得到“山东省”这一名称。河南省位于黄河之南,明朝时设置河南省,后来改为“河南布政使司”,清朝又恢复使用“河南”这一名称,并沿用至今。根据命名转喻观可知,“位于黄河之南”是河南这一地方所具有的方位特征,在命名时通过凸显这一特征,根据“经济原则”进行语言表征之后,得到“河南省”这一名称。与之相对的河北省,因为位于黄河以北,所以命名时用这一特征来代替河北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实现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而得到“河北省”这一名称。湖南省位于洞庭湖之南,明朝隶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分湖广省并设置湖南省,名称沿用至今。命名时凸显“位于洞庭湖之南”这一特征,用语言表征就为“湖南省”。湖北省位于洞庭湖之北,明朝隶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司。至清朝时期分湖广省并设立湖北省,省名沿用至今。在命名时以部分代整体,用“位于洞庭湖之北”这一方位特征代替湖北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因而得到“湖北省”这个名称。云南省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明朝时设立云南省,后改为云南布政使司,清朝时恢复其云南省的称呼,并沿用至今。“在云岭以南”是云南省的一个方位特征,通过凸显该特征来代替整个云南省的特征,而得出“云南省”这一名称。陕西省,位于陕原之西。元朝设立陕西行省,明朝设置陕西省,后改为陕西布政使司,直至清朝,恢复使用陕西省这一名称并沿用至今。“位于陕原之西”是陕西省所具有方位特征,在命名时通过转喻原则,可凸显这一方位特征而得出“陕西省”这一名称。江西省也是因方位而得名的。江西位于江南的西部,元朝时设立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朝时期设置江西省,后来改为江西布政使司,清朝年间又恢复江西省的称呼,并沿用至今。在为该省命名时,遵守的同样是命名转喻观,这里将“位于江南西部”这一特征凸显出来,并用这个部分特征指代江西省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此来作为命名的理据。

3.2. 自然景物转喻省名

贵州省的名称来源于贵山。贵州在元朝时隶属湖广行省,明朝时设为贵州土司,后改为贵州布政使司 [13] ,直至清朝改名贵州省,并将该名沿用至今。贵山是贵州省著名的山脉,孕育着贵州的人民。在给这一省份命名时,凸显贵山这一特征,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而得出“贵州省”这一名称。黑龙江省是以河流名称经过转喻机制而得到省份名称的。黑龙江跨蒙古、中国、俄罗斯三国,在中国境内流经黑龙江省。由于其拥有丰富的资源,盛产沙金,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出巨大的作用,于是便成为黑龙江省的代名词和重要的地方特色。基于此,在命名时便基于转喻原则,凸显“黑龙江流域”这一特征,用黑龙江代替黑龙江省的所具有的全部特征而为其命名。辽宁省在命名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辽河流域途经辽宁省,因而成为该省的一个特点。除此之外,辽宁省有着“崇尚永久安宁”的特点,因此综合凸显“辽河流域”和“崇尚永久安宁”这两个特点,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就得出“辽宁省”这一名称。除此之外,浙江省也是用途径的河流名称来指代整个省份名称的。众所周知,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河流流域,而钱塘江在古代称为浙江,后人便用浙江来指代整个浙江省,得出“浙江省”这一名称。另外,中国境内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坐落于青海省,因此在对该省命名时,使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以“青海湖”这一特点来指代整个青海省具有的特征,而得到“青海省”这一名称。另外,海南省得名是因为当地的一座岛屿,名为海南岛。明朝时,海南岛隶属广东省,清朝时设为海南岛。民国时期设立为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以后改为海南行政区,1988年设为海南省,并沿用至今。海南省的命名同样涉及到转喻机制,此处用海南岛这个部分特征代替海南省的所有特征,用语言形式表征为“海南岛”这一名称。

3.3. 城邑转喻省名

甘肃省的名称来源于该省两大重要的城邑名称——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元初时,以甘州置甘肃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朝设为陕西行都司 [13] 。清朝时分割陕西省,恢复甘肃省,并将该名沿用至今。甘肃省的命名以部分代整体的的转喻机制,凸显了该省境内甘州和肃州两城邑特征,用两城邑名称指代整个省份名称,在语言中通过缩略的方式,得出“甘肃省”这一名称。安徽省是由城邑名转喻省名的。“安徽”二字取自该省两座城市名“安庆”和“徽州”。明朝时,该省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成为直隶,后改为南直隶。清朝时改为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建国初期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并沿用至今。安徽省名称的由来是命名转喻观的体现,这里用安庆和徽州两座城邑名称指代整个省份的名称,用安徽省的部分特征指代该省的全部特征,以此得出“安徽省”这一名称。同理,江苏省的名称是由该省的两座城邑——江宁和苏州转喻得来的。明朝时期,该省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为南直隶。清朝时改为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建国初期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为江苏省,并将该名沿用至今。该省的命名是通过凸显江宁和苏州这两个特征,来代替江苏省的所有特征,以此来完成对该省份的命名。明朝时期设立了福建省,后改为福建布政司,清朝恢复福建省这一称呼,并沿用至今。该省的命名同样运用了转喻机制,通过凸显该省的两城邑福州和建州,达到用该省的部分特征代替整体特征的目的。

3.4. 道路转喻省名

广东省因广南东路而得名。宋朝时,旧广州辖地设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此为广东省得名的开始。元朝时设立海北广东道,明朝置广东省,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 [13] 。清朝年间,改为广东省,并将省名沿用至今。在对广东省进行命名时,通过转喻机制,将“广南东路”这一道路特征凸显出来,并用其指代整个广东省的特征,最后用汉语缩写为“广东”二字。四川省同样是根据命名转喻机制来命名的。宋朝时期设立川峡路,后分设西川路和陕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陕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这四路合称“四川”。此为四川省得名的开始。元朝时期设置四川省、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到了明朝,设立四川省,后改为四川布政使司。清朝年间改为四川省,直至建国初期,由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合并后,恢复四川省称呼,并沿用至今。这里运用明名转喻机制,凸显的是四川省境内的四条道路——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这四条道路通过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来指代四川省的全部特征,以此得到“四川省”这一名称。

3.5. 府邸转喻省名

以府邸转喻省名的方式较少见,这里仅指台湾省的命名。台湾省以台湾府得名。台湾府位于东南沿海的台湾省,是清朝康熙二十三年设立的,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 [13] 。唐宋时期,台湾属于化外地,元朝时在澎湖设巡检司,监管台湾渔民。到了明朝,荷兰攻占台湾。明末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设立东宁省及承天府。清朝郑成功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此后正式称其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朝末年,清政府将台湾岛设为台湾省,后来日军侵占台湾,但保留了该名称。直至民国年间,台湾得以收复,恢复台湾省并将该名称沿用至今。台湾府是台湾省重要的行政单位,因此作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特征而得到凸显,并被用来指代台湾所具有的全部特征,由此也就成为台湾省名称的来源理据。

3.6. 民族语转喻省名

吉林省的名称来源于满语“吉林乌拉” [13] ,翻译成汉语指的是“沿江的城池”。这里的江,指的是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省,是该省境内重要的河流流域,由于储水量大,面积广而深,使得吉林省成为著名的造船之省。唐朝时期,吉林省隶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朝时设吉林将军,后来清末改为吉林省,并将省名沿用至今。满语“吉林乌拉”在这里可以作为吉林省拥有的一个特征,古人在命名时凸显这一特征,采用部分代替整体的命名转喻机制,以“吉林乌拉”代替吉林省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再加上汉语使用中的经济原则,省去“乌拉”二字,保留“吉林”作为该省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4. 转喻类型的量化分析

上述内容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了23省份的命名转喻机制,解释分析了每种转喻过程的运作原理和内涵。本节将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将基于各省命名转喻机制的描述性分析整合形成表格形式,并运用Excel的图表功能统计、导出每种类型所占的数量及比例,最后得出相应的定量分析结论。在对描述性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得到表1:中国23省命名转喻类型及数量,如下所示。

Table 1. The metonymy-naming types and amounts of China’s 23 provinces

表1. 中国23省命名转喻类型及数量

表1将中国23个省份名称的转喻类型展示出来,其中包括方位转喻省名、自然景物转喻省名、城邑转喻省名、道路转喻省名、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涉及方位转喻省名的有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云南省、陕西省和江西省,在表格的第二列,展示出转喻机制中部分代整体关系中“部分”这一要素的特征,例如:山西省,它属于方位转喻省名,部分特征为“位于太行山以西”,这里用该方位特征指代山西省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实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通过这个表格所列出的信息,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中国各省份名称的命名转喻机制,用分类的方式了解各省名称的生成理据。基于表1的分类性信息,笔者将数据通过Excel图表功能进行整合,得出中国23省命名转喻类型比例的饼状图,如图2所示。

Figure 2. The proportion of the metonymy-naming types of China’s 23 provinces

图2. 中国23省命名转喻类型比例

图2用百分比的方式,呈现了不同类别的转喻所占比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方位转喻省名的例子,占40%;其次是自然景物转喻省名的例子,有26%。而城邑转喻省名的频率并不是很高,占17%。道路转喻省名的也只有9%的频率。最少见的转喻方式是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这两种方式都只占了4%。通过图表分析可知,中国省份名称中的转喻类型中,用的最多是方位转喻省名,例如:山西省、湖南省、河北省等等。其次是自然景物转喻省名,例如:青海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等。用得较为罕见的转喻方式分别为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比如台湾省和吉林省就是仅有的例子。

5. 结语

本文以语言哲学为出发点,从命名转喻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23省的命名转喻机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23省的命名方式是采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而不同的省份也存在不同的命名方式。总的来说,命名转喻类别分为六种,包括方位转喻省名、自然景物转喻省名、城邑转喻省名、道路转喻省名、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在这六中命名机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方位转喻省名和自然景物转喻省名。相反,所占比例最低的是府邸转喻省名和民族语转喻省名。本研究将语言哲学的观点引入到地名命名的研究当中,为省份名称的由来提供了新的解释,也进一步丰富了命名转喻观在现实层面的内涵。但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仅局限于中国省份当中“省”的研究,而忽略了其他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名称的解释,这一点有待后续研究补充。

参考文献

[1] 张力仁. 中国城市地名命名方式及其区域差异[J]. 中国地名, 1997(5): 19-21.
[2] 王际桐. 论我国地名的命名原则[J]. 地球信息科学, 2001(3): 13-17.
[3] 李军华, 刘芳智. 长沙地名命名中的转喻方式[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10): 65-67.
[4] 宫妮. 国家和城市别称的认知机制——基于“命名转喻观”的研究[J]. 安顺学院学报, 2019, 2(21): 55-59.
[5] 王寅. 指称论新观: 命名转喻观——从摹状论、因果论到转喻论[J]. 外语教学, 2012, 33(6): 1-5.
[6]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89-120.
https://doi.org/10.7208/chicago/9780226471013.001.0001
[7] Panther, K. and Radden, G. (1999)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17-60.
[8] 魏在江. 概念转喻的体验哲学观[J]. 现代外语, 2016, 39(3): 358-368.
[9] 王寅. 体认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0: 34-52.
[10] 王天翼, 王寅. 命名转喻观——以石钟山命名为例[J]. 外语教学, 2017, 38(4): 12-17.
[11] 王天翼. 体认地名学[J]. 外国语文, 2023, 39(1): 43-48.
[12] 王天翼, 庞陈婧彧. 地名的事件域转喻体认模型——一项基于体认地名学的研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 31(1): 74-84.
[13] 百度文库. 中国各省及历史来历简称[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cc4fa2b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d.html, 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