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Study on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DOI: 10.12677/ass.2024.134328, PDF, HTML, XML, 下载: 38  浏览: 77 
作者: 潘胜云: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农村地区Family Education Left-Behind Children Rural Areas
摘要: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受家庭结构和家长教育理念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隔代家庭结构下教育样态的复杂、代际传递下教育规约的束缚以及文化基因下教育理念的固化等。藉此,文章通过揭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Abstract: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base of education, an indispensable social a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and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nfluenced by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faces great challenge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mplexity of educational patterns under the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structure, the constraints of educational statutes under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the solid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under the cultural genes, and so on.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文章引用:潘胜云.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4): 509-51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4328

1. 引言

在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在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幼儿教育观念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直接形塑着幼儿的行为。然在农村地区,许多家长缺位幼儿教育,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多种样态的家庭教育问题。为了能够真实有效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实样态,选取了G省K市4个村庄作为田野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调查,从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教育样态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等来探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在农村地区,家庭结构、家长教育理念以及乡村教育规约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

2.1. 隔代家庭中的显性教育样态

农村地区多数家庭结构呈现为“半主干”“半核心”的状态,即为形式上为主干家庭,实际上为祖辈照料儿童,即隔代家庭。在隔代家庭结构下,留守儿童的抚养与照料,不仅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连接,更是对子女的生命成长过程给予的责任支持。在隔代家庭结构下由于家长对于子女抚养教育责任意识不强、对子女关心不够,使得他们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也不能及时与孩子沟通从而使隔代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对于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来说,隔代家庭给留守儿童带来了诸多家庭教育上的困难 ‎[2]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可细化为家长教育观念不正确,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家庭环境中,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言传身教的话,将会影响到儿童自身的发展。

2.1.1. 隐性矛盾

在农村地区,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将儿童托给祖辈代为照料。藉此,主干家庭的家庭结构退居其次,隔代家庭成为了农村地区的主要家庭结构,隔代带养变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隔代带养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祖辈之间的交往行为即为隔代家庭教育样态的表现。教育样态是指用来描述地区某一时期教育具有某类显著特征的概念范畴。教育样态的核心构成要素通常包括广泛信守的教育观念假设、普遍遵守的规则制度以及日常工作中习而不察的方式方法等等。

在村落里,隔代家庭教育中常常呈现出留守儿童与祖辈之间的“极限拉扯”。而在隔代家庭成员组成中,留守儿童一般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因此,在处理事情时,也表现出非同小可的“团结”,通常表现为留守儿童联合起来撒谎、甚至辱骂老人等。隔代的矛盾都是由小及大,即小现象可能揭示出许多事物的本质。例如,当儿童未完成作业就外出玩耍,天黑都未归家时,祖辈和儿童之间的矛盾就显示出来了。因为祖辈会采取一定的措施约束儿童的行为,而儿童会采取对策破解家长给定的规则。在许多生活琐事中,折射出出了隔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教育样态。

2.1.2. 显性样态

家长的文化水平会制约其教育理念,也会影响儿童的问题行为 ‎[3] 。在农村地区,缘于幼儿家长受教育程度低,不能够准确理解教育对幼儿长远发展的深远意义。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园”不是幼儿的必修课,义务教育才是。现实中,部分小学学校需要幼儿的幼儿园就读证明,间接促进了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但多数农村家长会等到幼儿5~6岁时,直接送入幼儿园读大班,以应付教育制度。部分农村家长盲目地理解学前教育,认为幼儿去幼儿园目的是游戏,对幼儿未能达到实质性的发展意义。这不仅说明家长忽视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长远的发展作用,更从侧面反映了家长不健全的家庭教育观念。

留守儿童面临的不仅仅是家长教育观念的偏颇带来的迟缓发育,还承受着家长不能陪同教育的无奈。农村幼儿做入园体检时,多由祖辈家长陪同,普遍存在一位家长携带四五位小朋友的现象。由于语言不通,以及祖辈家长不清楚体检流程,本应半个小时完成的活动,实际花费了四五个小时。据调查得知,在农村地区,多数老人都会照顾四五个孙子,负责小朋友们的生活起居,而对孩子们的教育却无能为力。然而年轻家长都在外务工,只有春节时才会回来。除此之外,为了节约成本,农村家长会采取多个幼儿“一同入园”的教育措施。当四个小朋友年龄差不多大时,有两个孩子应该去年入园的,就会推迟到今年跟两个小的孩子一起。因为村寨没有幼儿园,只能去镇上的幼儿园读,所以家长也需要去镇上租房子给孩子住。这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大开销,为了省钱,只能让年龄大的孩子等着小的幼儿年龄到了再一同上幼儿园。其实,这不只是这一个家庭的故事,更是许许多多农村家庭的缩影。

同时,从中折射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在农村地区,许多留守儿童常年跟随只会本民族语言的长辈生活,使得儿童的语言发展速度及其缓慢,不利于儿童的深远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环境的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只会说本民族语言,极大部分儿童在入学之前都不会用普通话表达;第二,在入园后接触到汉语,儿童不能很好地接收和消化教师和同伴传达的信息;第三,与其他及早接触汉语的同伴相比,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会有不自信的表现,可能在日后的生活中都会认为自己的口音太重而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在隔代带养中,长辈未能关注到儿童的全面发展,能够关注到的只是儿童身体养护。在农村地区,这种教育样态是普遍的、片面的、不健全的。

2.2. 代际传递下的隐性教育规约

农村地区对儿童未来发展的期望相对较高,这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经常容易忽视的是隐性的教育规约,即在家长和儿童的潜意识中总会保存有一些封建、落后的教育思想。在种情况下,儿童也很难接受新事物。代际传递下所表现出来的隐性教育规约主要表现在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

2.2.1. 家庭层面

当前,存在许多家庭成员关系破裂的现象。而在农村地区,家庭关系会呈两极化发展。一种呈现状态是家庭成员关系密切、和睦相处,儿童生长于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氛围中。而另一种则是,家长跟祖辈的关系极度紧张,原因在于家长与祖辈的教育观念出现差异。除此之外,由于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的差异,家长消化不了老人制定的部分规矩和习俗,而老人接受不了很多新颖的事物。老人对自己制定的规矩,很难做到“一视同仁”。现如今这种家庭矛盾在农村地区数不胜数,如果处理不当,则不益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

除此之外,部分家长会反对儿童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并且认为老人照顾孩子也不会照顾得很细致、周到,对老人存有偏执的看法。这种偏执的看法,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家长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儿童发展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能给儿童灌输狭隘的民族观念,要引导儿童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使儿童从小接受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更多时候,家长会可以提防长辈与幼儿单独相处或是老人亲近幼儿。为了避免祖辈的传统观念影响儿童的发展,许多年轻家长会带着幼儿在城镇租房子、常年不回家,家长的这种观念和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也会在无意中固化儿童的思想。

2.2.2. 社会层面

中国“家本位”的村落文化使得乡土情结是代代中国人永远的牵绊,当教育活动进入家庭生存视野之中,建构了一种“巩固家庭”与“生存法则”共同影响的互动关系时,其所形塑的农村家长幼儿教育观念则呈现出以家庭文化为基础、家庭发展为目的、功利主义为导向的教育样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普遍存在“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说辞在农村地区已经很少存在。与之相对的是,家长普遍注重幼儿的教育活动,期望将幼儿培育成医护人员、人民教师和公务员等公职人员,农村家长都希望幼儿将来能够拿上“铁饭碗”, ‎[4] 从而保证家庭地位不被瓦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农村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具有功利主义导向。家长将受教育视为幼儿改变命运,取得良好仕途的主要途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注重以德为本,强调幼儿的道德品质养成,认为幼儿良好品质的习得是其长远发展的基石,在启蒙教育中也渗透了幼儿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农村家庭美德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延续和发展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培育出来的传统道德体系,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重视故土家园和血脉宗亲的情怀,以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淳朴善良的道德品质。” ‎[5] 农村地区的家长对幼儿知识获取方法的指导性不强,但是却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方面进行着强有力的约束。在留守儿童教育内容上,传统的家长观念认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应以品德教育为主,比之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良好品质的形成。藉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较为落后,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从而出现焦虑、情绪不平衡等内隐问题。

2.3. 文化基因下的线性教育理念

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正确,或者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当,都会导致儿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都加入了外出打工,这也使得留守儿童增加。但是由于在经济条件上和文化程度上与父母分离,让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问题。在文化基因的作用下,农村地区的家长都会呈现出线性的教育理念,即教育观念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对于儿童教育方法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3.1. 忽视数字风险

许多留守儿童在家出现了手机不离手现象,我们称之为“手机瘾”现象。家长在外务工,为了方便与儿童沟通,便给家里的老人买了智能手机。近两年疫情的原因,儿童需要在手机上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加之一些老人不懂得使用智能手机,这就给儿童创造了过度玩手机的机会,最后手机由学习工具变成玩游戏、刷视频的娱乐工具。儿童有了更多的娱乐时间和机会,家长不在身边制止,只是电话上的叮嘱和教育无疑是杯水车薪。

在村落里,经常能看到三四岁的幼儿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爷爷奶奶则在忙着整理家务的景象。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手机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因为幼儿有了手机便不再哭闹着出去玩,也不会耽搁老人收拾家务。还有年纪稍大一点的儿童拿着手机窝在房间里打各种各样的游戏。儿童沉迷于游戏当中,不按时吃饭,更不会主动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另外,受数字媒介的影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留守儿童的语言习惯表现得更差一些,如:说脏话、频繁使用网络热词,包括在短视频中学到的“梗”。由于农村家长不准确的教育方式,数字风险以及悄然潜入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视等数字产品变成了留守儿童最亲密的玩伴,使得儿童不再主动的去接触大自然、与自然亲密的接触。

2.3.2. 传统教育方式

由于父母和儿童相处时间少,很难形成健康的亲子关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深处缺失了陪伴和爱。前一阶段的发展水平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儿童在早期缺少父母的爱护和陪伴,从而使得儿童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理解爱的含义,不懂得爱父母、爱长辈、爱他人甚至是爱自己。心理上爱的缺失和缺少父母直接的陪伴更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也容易形成被抛弃和被忽略的感受。其实,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表现通常只是自己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当留守儿童用一些较为不太恰当的方法处理事情时,人格内核发展的不完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即为他们的保护色。

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心理上的缺失,许多父母会在物质上无条件满足儿童。不管其提什么要求,家长都会不假思索的答应。其实,这对儿童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儿童早期在物质方面得到过度满足,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物质方面挫折的时候,就会逃避挫折,可能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父母为了弥补自己不能给予孩子陪伴的愧疚,通常会给儿童超额的生活费,也会给儿童买各种“名牌”,这种补偿方式可能会使儿童养成不良习惯,儿童也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在此情况下,家长可能给了而稍微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儿童没有接受到应有的家庭教育,以后的精神生活还是会陷入贫穷。目前,多数儿童不会与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没钱的时候才会打电话给父母,所以经常能听到家长有“只有没钱的时候才想起自己有爸妈”的无奈话语。

3. 对策与建议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各个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6]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应该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适当措施。构建常态教育教育样态的同时破除保守的社区教育规约,以此促进现代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

3.1. 构建常态家庭教育样态

家长为了生计外出谋生,这是一个很现实又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应把儿童带在身边,不仅可以常时给予儿童陪伴和关爱,也会促进亲子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由于老一辈的生活条件艰苦,没有接受过教育,不能给予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和辅导,而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加上年龄较大,也没有精力去给予幼儿其他方面的教育,例如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相对而言,父母会比老人更加注重儿童的教育。当一个小孩从爷爷奶奶那里得到了关爱,他就会有一种被保护和依赖的感觉。同时,也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况,进而引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儿童在留守家庭中长大,与家长的沟通与沟通、亲子关系淡漠,造成幼儿心理上的孤独无助、恐惧不安等消极情感状况。因此,家长积极承担家庭责任,既可以增强子女的安全感,又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亲自抚养孩童会对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许多留守儿童出现的多种问题几乎都是由于家长不及时关注和纠正导致的。家庭的新生儿较多,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现象。因此,如果前面出生的孩子不是男孩,许多家长就会为了要一个男孩子一直生育,直到实现期望。幼儿太多,家长不仅在生活上负担较重,而且在教育上也会力不从心。加之家长常年在外,间接导致了幼儿与家长感情淡薄。在调查中得知,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出生后几个月,父母外出打工,年关才会回乡,甚至有些家长连续好几年不回来,等到孩子准备上幼儿园时,才会“衣锦还乡”。家长回乡时,幼儿会表现出羞怯和迷茫,不敢主动与家长交流。随着时间的消磨,孩子已经和家长生疏了,这时候的父母对孩子来说像是陌生人,似乎手机上的爸爸妈妈更亲切一些。所以家长可以考虑优生优育,而不是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优生的同时也可以间接保证了优育,家长的压力不会太大,也会相对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3.2. 破除保守社区教育规约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理念。该时期国家、社会、学校各个层面都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在社会文化的熏染下,农村文化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教育观念与农村文化息息相关,在该文化作用下,人们逐渐破除对幼儿教育的误解,意识到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措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于2012年10月9日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后,农村家长更好地了解了幼儿发展的本质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7] 不再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幼儿。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过去留守儿童的放学活动丰富,并且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不仅是放风筝、跳皮筋等活动,儿时的我们还会上山寻找稀罕的植物,门前栽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会使得孩子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会使孩子在内心建立起对大自然存在的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但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很多家长在寒暑假也不会让孩子回农村去居住。受这种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多的留守儿童没有接触过大自然,都是与爷爷奶奶长期居住在城镇,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探索自然的秘密。家长应该放松对孩子的控制欲,让儿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多带孩子回农村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这里所强调的也就是儿童教育者们所推崇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的具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教育要尊重幼儿的特性与个性,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二是要允许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索、游戏和学习以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提升幼儿的审美体验和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8] 。自然教育应是以幼儿的天性为指引,以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借助各种自然之物来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启蒙和教育。

3.3. 更新现代家长教育理念

当前的农村家长逐渐将幼儿的发展与家庭的地位发展分离开来,将幼儿视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路径。农村家长不再将幼儿的发展的视为家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不将幼儿发展利益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当代家长通常关注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状况,重视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发展。除此之外,家长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幼儿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发展。虽然家庭在与幼儿个体的关系正日益沦为一种合作社伙伴的角色, ‎[9] 幼儿的发展不再明显地与家庭发展捆绑在一起,但是在代际传递的影响下,以幼儿的发展联系家庭的地位的文化观念刻在在农村家长的基因里。

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正视学前教育的教育作用。虽然国家政策上没有硬性要求,但是为了儿童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入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家长应利用休闲时间,多学习和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真正内涵,理解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在幼儿园不只是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还会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和养成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游戏也不是纯粹的玩,而是每一个游戏活动都有内在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发展。除此之外,家长不应用物质弥补儿童心理的缺失,应培育儿童正确的金钱观,使幼儿明白钱不是用完了就可以一直跟家长索取的。很多时候应让幼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换取一些零花钱,用劳动来获得零花钱的这种“交易”活动会让儿童形成正确的金钱观,让儿童习得生活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充实一生的观念。农村地区的家长应形成正确的教育观,重视幼儿教育,扮演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形象。

4. 结语

家庭是儿童加入的第一个组织,父母也是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人,需要家长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并为孩子日后走出家庭、走进社会打好基础。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第一站,像接力跑一样,每一棒的交接都非常重要。因此,家长要看到留守儿童潜在的各种小问题,并及时处理好。俗话说“小小偷针,大时偷金”,讲的就是一个个小细节影响着儿童的长远发展,每一个我们不以为然的小事,都会在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一个个影响个体人格发展的大事。家长对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要松懈,不要存在孩子交给学校就什么都不用管了的心态,更不能有只要保证孩子的物质充足就行了的想法。家长应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存有的重要引导作用,积极地担起应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昌苗.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苍南县龙港镇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2009(4): 13-15.
[2] 张礼, 蔡岳建.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7): 63-65.
[3] 傅王倩, 刘霏屿. 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来自系统综述的证据[J]. 少年儿童研究, 2022(9): 40-48.
[4] 张勤, 陈义新. 蔡元培近代儿童教育思想与现代家庭教育[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5(2): 136-143.
[5] 梁东兴, 齐欢欢. 乡风文明视角下“半工半耕”农户的家庭美德培育[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2): 39-50.
[6] 王付欣, 李旭. 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4): 11-14.
[7] 唐淑, 张永英, 杨一帆, 薛宁, 刘亚诚, 蒋金娣.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2009-2019年大事记[J]. 学前教育研究, 2019(10): 3-15.
[8] 李新展. 基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幼儿园自然教育[J]. 学前教育研究, 2022(9): 83-86.
[9] 陈越, 吴江, 杨智. 基于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父母教育角色回归路径探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7(2): 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