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荒为生:城市拾荒老人的生存现状与改善研究
Making a Living from Waste: Research on the Survival Statu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lder Scraps Collectors in the City
DOI: 10.12677/ass.2024.134335, PDF, HTML, XML, 下载: 43  浏览: 88 
作者: 韩心彧, 莫艳婷: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柳州
关键词: 城市社区拾荒老人老年人生存现状可回收垃圾Urban Community The Elder Scraps Collectors The Elderly The Survival Status Recyclable Waste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城市中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城市拾荒老人,他们走街串巷,在城市的角落捡拾着废旧物品。然而,他们的拾荒行为背后所反映出的现实状况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本文以广西L市P社区为田野点,从拾荒方式与工具、拾荒物品的种类、废旧物品的存放、废旧物品的出售和所得收入的使用五个方面深入了解城市拾荒老人的拾荒与生存现状,展现他们个人和公共区域卫生意识匮乏、防火防灾意识薄弱等问题。从生理因素、身体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他们拾荒的行为动机,进而提出改善他们生活状况的建议:政策扶持,筑起生活保障;倡导社会关爱,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发挥社会工作力量,链接资源与开展活动。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population aging, there is a special group of people in the city—the elder scraps collectors. They walk through the streets and pick up waste items in the corners of the city. However, the reality behind their pick-up behavior is worthy of our consideration and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P community of L city in Guangxi as the field point, from the way and tool of picking up waste, the type of picking up waste, the storage of waste, the sale of waste and the use of incom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icking up waste and survival of the elder scraps collectors in the city from five aspects, showing their lack of personal and public regional health awareness, weak awareness of fir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factors, physical factors, cultural factors and social support fact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motivation to pick up waste, and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policy support, build life security; advocate social care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inclusive social atmosphere; play the power of social work, link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activities.
文章引用:韩心彧, 莫艳婷. 以荒为生:城市拾荒老人的生存现状与改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4): 556-56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4335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而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9.01亿人,城镇化率高达63.9% ‎[1]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垃圾产生量也随之急剧增加。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量达到了2.64亿人,这预示着我国即将面临一个更为快速的老龄化阶段 ‎[2]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的街头巷尾出现了不少捡拾垃圾的老年人。他们在垃圾桶旁弯着腰,步履蹒跚地在垃圾中翻找着可以回收的物品,这些老年人被称为拾荒老人。

目前,学术界对“拾荒者”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分别是“泛指直接捡拾废弃物或废旧物资为生的人员 ‎[3] ”,“在街头巷尾直接向市民收购废旧物资的人 ‎[4] ”,“有一定营运资本的收购者 ‎[5] ”,以及“在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捡拾垃圾的人 ‎[6] ”。拾荒者的定义因学者的研究内容而异,包括拾荒者的户籍、性别、年龄等方面有所限制。拾荒老人是基于拾荒者概念的进一步定义。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因此本文的拾荒老人指的是那些在城市社区中直接接触垃圾投放地点捡拾废旧物品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社会位置向其它社会位置的移动,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地位变更、社会角色转换和社会关系改变 ‎[7] 。城市中的拾荒老人是处于社会流动后的状态,他们往往是跟随子女从农村流动向城市的老年人,也有较少部分是自己从农村到城市打拼后年老的老年人以及本身就是城市居民的老年人。这些不同的过往经历和现实处境使得城市拾荒老人会出现同时拥有多种身份类型的情况,比如拾荒老人还同时是随迁老人、独居老人、丧偶老人、退役老人或回迁老人等多种社会角色。这些拾荒老人走街串巷,四处收集和整理城市中的废弃物,为城市的回收和环保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拾荒老人并不依靠拾荒行为来维持生活,但这种行为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或习惯。然而,他们的现状与处境却鲜有人关注。

本文以广西L市P社区为田野点。P社区居民总户数共有6000余户,总人口10,000余人,共有8个住宅小区,属混合型社区。通过在P社区蹲点的方式与拾荒老人接触,运用参与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了解拾荒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和拾荒现状等信息,再进一步通过雪球抽样法寻找到更多拾荒老人。本文共访谈到17名拾荒老人。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table of the elder scraps collectors

表1. 拾荒老人基本资料表

可以得知,本文研究的17名拾荒老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性别方面,女性占比89%,男性占比11%,女性拾荒老人数量明显多余男性。二是户籍地方面,农村户籍占比89%,城市户籍占比11%,从农村移居至城市的拾荒老人数量远远超过城市户籍。三是文化程度方面,文盲和小学占比72%,初中及以上占比28%,拾荒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四是婚姻状况方面,丧偶的拾荒老人占比61%,超过调研人数的一半。五是居住情况,非独居的拾荒老人占比83%,独居的拾荒老人占比17%。拾荒老人不论是否有固定经济来源,都有可能拾荒。

2. 城市拾荒老人的拾荒现状

2.1. 拾荒方式与工具

城市拾荒老人均处于已经退休或无法就业的年龄段,而“拾荒”这一行为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他们会参考其他拾荒老人的工具并根据个人习惯选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得心应手的辅助工具。一手扶着垃圾桶的口边缘、另一手直接伸入垃圾桶内翻找废旧物品是拾荒老人最常用的方法。在这过程中,不少拾荒老人持有“佩戴手套不方便做工、不会干活”、“我在农村挑粪施肥,捡破烂的脏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的勤劳观念,因此他们倾向于不佩戴任何防护工具、徒手开袋和捡拾,只有极个别拾荒老人会佩戴手套或用棍子在垃圾桶内撩拨。除此之外,还有不接触垃圾桶、只在垃圾桶旁看看是否有可以带走的废旧物品再直接拿取的拾荒老人。在翻找的过程中,个别拾荒老人将垃圾袋打开后随意丢弃,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

在寻找到废旧物品后,直接将其拿回家往往不是拾荒老人的最佳选择,他们的拾荒行为具有规律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拾荒老人会选择一件可供收纳多种废旧物品的工具。使用最多的收纳工具是平板手推车和婴儿手推车,既可以放置大件废旧物品,又能悬挂袋子放置体积较小的废旧物品,还能起到助力步行的作用,满足了收纳和助行的双重需要,是患有腰部、腿部和足部疾病的拾荒老人的首选。此外,大号袋子(包括塑料袋、环保袋、蛇皮袋等)也是常用的收纳工具,但袋子在废旧物品收集的过程中难以进行整理,不能当场捡拾和当场分类,于是使用袋子的拾荒老人会在结束拾荒后进行分类整理。

2.2. 拾荒物品的种类

2022年,我国废纸、废塑料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占比情况达17.76%、4.86%和3.71% ‎[8] ,与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使用息息相关,这也为拾荒老人提供了大量的废旧物品。拾荒老人主要捡拾的废旧物品主要为废纸类(黄纸、花纸、统纸、书纸、报纸、杂纸、鸡蛋托等)、金属类(易拉罐铝制品、铁、不锈钢等)和塑料类(塑料瓶、泡沫板、编织袋、桶盆框等)三大种,根据不同的身体条件、存放条件和价格取向,他们选择的物品也不尽相同。各方面条件有限的拾荒老人只选取1~2种物品捡拾,快递盒和塑料瓶因其具有丢弃量大、干净度高的特点,是他们捡拾的最优选择。而身体条件好、存放地点宽阔的拾荒老人抱有“能收一点是一点”的节约精神,应收尽收、唯恐缺漏,包括被食物污染的牛奶瓶和快餐盒等有味道、易滋生细菌的干垃圾,这些干垃圾囤积一段时间后就会腐败发臭,影响公共环境和家庭卫生。

2.3. 废旧物品的存放

在拾荒老人眼里,拾荒是一个多劳多得的行动。但一天所获的某一种类的废旧物品往往达不到废品回收站最低收购量,会出现量太少称重难和结算金额少支付难的问题,因此拾荒老人们不得不进行一段时间的囤积。由于已经移居至城市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城市,甚至有的拾荒老人可能不再回到农村,或是已经在城市退休,他们在城市社区里有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这也为他们探索、占领和确认放置废旧物品的空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拾荒老人选择放置的位置也因其居住情况而改变。与子孙同居的拾荒老人对捡拾回来的废旧物品是有卫生意识的,为了避免废旧物品带来的卫生问题影响到家人,他们选择将废旧物品放置在室外,如地下停车库、电动车棚下、楼底的草丛中、楼道旁、顶楼楼梯、安全通道、一楼门前空地等。由于这一类拾荒老人都有各自的“领地”且不会影响到家里人,他们几乎寻遍所有废旧物品存放在公共区域,导致公共空间被废旧物品占用和公共卫生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此外,还有将废旧物品放在室内的拾荒老人,他们将废旧物品堆叠在阳台,达到3~10斤就拿去废品回收站出售;也有将家里摆满了各式各类的废旧物品的拾荒老人,偶尔将某一类废旧物品拿去出售;还有家里被废旧物品堆满却不清理甚至延申至公共区域的拾荒老人。

2.4. 废旧物品的出售

相较于将废旧物品出售给街边楼下敲着铃铛的回收人员,拾荒老人们更倾向于自己去到废品回收站(也称可再生资源回收站)门面进行出售,这样他们能避免中间商赚差价,就能以最少的废旧物品获得最多的回报。当然,一个社区内并非只有一个废品回收站,除了拜托子女协助卖出可回收的拾荒老人外,其余的拾荒老人都不约而同地去到同一个废品回收站进行出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废品回收站经营者对待拾荒老人的态度有所差异。态度亲和、能收尽收的经营者最能得到拾荒老人的认可,而拾荒老人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促使他们都去同一门面出售。提及同一区域范围内的另一家废品回收站门面,部分拾荒老人都摇摇头,认为经营者看不起他们,只愿与大老板和“有权势”的人合作。

2.5. 所得收入的使用

正如上文所述,拾荒是一种多劳多得的行动。随着收集的废旧物品数量增加,回报也会相应增加。收集废旧物品的数量越多,那么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然而,由于每天捡拾的数量有限,无法每天都出售废旧物品。因此,拾荒老人通常会选择分批次出售,每次可以得到3~50元不等的回报。得到回报后,他们会用这些钱来支付家庭的日常开销,购买食物、蔬菜、洗护用品等。有时也会直接帮助子女或孙子孙女,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此外,他们也会把一部分钱存起来作为傍身之财,为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支出的准备。他们认为,拾荒不仅可以为家庭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为自己的生老病死做好准备,虽然辛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

3. 城市拾荒老人形成拾荒行为的原因

3.1. 生理机能下降,有就业和锻炼需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国职工现行的退休年龄为:男性为60周岁,女性干部为55周岁,女性工人为50周岁。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有扩大家庭收入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希望能在退休后或移居城市后找到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但面临的困难重重。一方面,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政策保障不健全、老年人再就业服务稀缺 ‎[9] ,以及用人单位对年龄有所要求、老年人再就业挤占年轻人生存空间的社会偏见存在,老年人再就业的机会微乎其微。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方面生理机能下降,自身难以从事高强度的工作,加之一些拾荒老人可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是很满意,但他们仍然需要进行一些轻体力劳动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健康,而拾荒既满足了不需要依靠他人就能获得收入,又满足了日常生活中“出门走走”的想法,看到小区内有老年人在捡,于是也跟着捡。此外,老年人大脑病变或衰退也会导致老年人开始捡拾废旧物品,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 ‎[10] 。本文的访谈对象B078正是一名开始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拾荒老人,从其家人口中得知B078已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障碍和行为损害现象,还出现半个月后再次访谈时完全不记得笔者的情况。

3.2. 心理驱动与心理障碍

拾荒老人形成拾荒行为体现了心理学的代偿效应,当他们在某个方面遭遇挫折时,为了保持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他们会在拾荒行为和回报中寻求成功和认可。一是价值感。拾荒老人认为拾荒行为可以证明自己仍然有价值,可以为家庭提供额外收入、减轻家庭负担,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做出一些贡献,以此发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是控制感。当老年人退休或移居城市后,以往熟悉的角色和环境突然消失,令老年人感到不适应,他们不愿丧失自尊和自立,更不愿依附他人而活,通过拾荒这项能有回报的行为能让老年人找回对周围事物的掌控。三是不安全感。老年人面临着健康问题,如突发疾病、体力下降等,而年老后他们经济来源减少,担心难以得到医疗保障、养老安排和后事安排等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这种不安全感促使他们通过拾荒给自己多留一份保障。四是孤独感。由于退休、移居城市、子女工作等原因,老年人容易感到社交圈变小,缺乏社会支持,导致情感上的孤独感,而他们在拾荒时可以获得一些社交机会,与街坊邻居交流并获得一些认可和尊重。除此之外,有的拾荒老人可能患有“囤积障碍”的心理精神疾病,访谈对象Z067正是如此,为弥补自己不幸的遭遇,将自己收集的和他人赠送的废旧物品堆满其居住的公租房内,屋子里只有睡觉的地方和狭窄的过道,甚至厕所也堆满了废旧物品。

3.3. 勤俭节约、保持劳动、家庭本位的文化观念

在过去,家庭中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回收出售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源自对资源的利用和勤俭节俭的传统观念,以及对废弃物品的再利用的文化习惯。不仅如此,退休或者移居城市的老年人在家里闲不住,仍然保持着劳动的文化思维。尤其在农村社会中,农活被视为脏活累活,但在拾荒老人眼里,拾荒并不会有所区别。更何况能够无成本获得收入,拾荒老人便将拾荒当作一份工作来做。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也逐渐得到了重视。许多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的回收政策和环保法规,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此外,拾荒老人赋予拾荒以树立长者尊严、对家有所贡献以及缓解家庭养老焦虑的意义,彰显出其生平情境中家庭本位的文化观念 ‎[11] 。

3.4. 缺乏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人能获得的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支持,支持的来源主要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由政府部门、官方机构和组织提供,非正式支持源于家庭、亲戚、朋友、同事以及街坊邻居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也会促使拾荒行为的形成。不少农村户籍的老年人从前以为只需要守着农村那块地就可以过一辈子了,不知道相关养老保障是可以购买的或生活条件差无法购买,加之移居城市后发觉自己没有养殖和种植的条件继续获得收入,缺乏知识普及、公共服务和医疗保障等正式支持,面临“福利鸿沟”的情况。不同的社会流动形式使得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关系网络有所变动,老年人非正式支持减弱也是他们去拾荒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家庭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间的互助关系日渐弱化,如在城市中子女长期上班、老伴的过世或亲戚朋友见面的机会减少,部分老年人在城市中还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不畅或发生矛盾冲突,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减少。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老年人与社会脱节,他们在城市中缺乏社会支持和关爱,这些因素使得老年人的支持关系网络逐渐减弱,进而依靠拾荒来寻找生活的支持和安慰,弥补社会支持的缺失。拾荒可以让他们在收集废品的过程中结识一些同样处境的人,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对他们来说,拾荒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也是一种社交活动,能够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4. 改善城市拾荒老人生活状况的建议

4.1. 政策扶持,筑起生活保障

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能针对性地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高龄补贴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那些移居城市没有收入或是没有养老金的拾荒老人却在城市边缘生存着,他们是容易被忽略的老年人。在现有的制度政策、医疗服务和公共福利设施中,应加强基层宣传,以多种方式方法打破“福利鸿沟”,为拾荒老人提供健全的社交、娱乐和医疗服务。同时,还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例如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更健全的老年人福利。楼玮群和何雪松基于香港的拾荒老人情况提出,设立全民退休保障,透过社会融资为全港所有老人提供全民退休保障计划,避免老年人陷入贫困,减轻政府对老年人的福利开支 ‎[12] ,是值得借鉴与参考的建议。

我国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老年人再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社会和学术界探讨的老年人再就业话题中,“老年人”这一群体主要指的是那些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退休的,或者是参家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对那些从农村移居城市、文化程度低而又仍然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则探讨极少,拾荒老人也是“被边缘化”、易受偏见的群体。在访谈期间得知,这些拾荒老人有着重新劳动的期望。通过健全老年人的再就业制度和就业权益保障,将拾荒老人作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为老年人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提供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的职业培训的机会,提供求职信息和职业介绍的平台,不仅能丰富拾荒老人的日常生活,还能让他们获得收入。

此外,还应健全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制定垃圾分类政策,明确垃圾分类的标准、方法和责任。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废品回收站进行合作,开展垃圾分类回收项目,与拾荒老人建立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进而达到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的目标。当然,拾荒老人占用公共空间、环境卫生污染的问题也应及时进行管控、监督和劝导。

4.2. 倡导社会关爱,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层面对拾荒老人的关爱与支持,消除对拾荒老人的社会排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形成一个尊重、包容、互助的社会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倡导社会层面对拾荒老人的支持与关爱。

一是宣传与报道。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讲述拾荒老人的故事和生活,宣传他们的正能量故事,如资助贫困儿童 ‎[13] 、促进资源的可再生回收利用 ‎[14] 等,以此增加公众对他们的了解和尊重,改变社会对他们的认知和态度,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类社会组织可以积极组织志愿活动参与拾荒老人的关爱活动,及时传达与输送当前的国家政策和社会活动,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提供免费体检、免费剪发、法律援助等社会支持。三是将拾荒老人纳入志愿者团队中。通过把拾荒老人纳入志愿者团队,如“环保志愿团队”,让他们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服务中,发挥他们的才能,进而消除对拾荒老人“垃圾佬”、“垃圾奶”的歧视和偏见,营造一个包容与关爱的社会氛围,推动“老年友好”建设。

4.3. 发挥社会工作力量,链接资源与开展活动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个人或群体,拾荒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之一,帮助他们获得公平的待遇和权益、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是社会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可以发挥社会工作的力量,改善城市拾荒老人的生活。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拾荒老人的生活状况。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运用相关理论,链接专业资源,针对那些患有囤积障碍的拾荒老人协助处理囤积障碍带来的防火防灾、个人卫生问题,改变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囤积问题,或是链接政策资源,为符合条件的拾荒老人申请相关补贴补助,进而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心理状况、生活条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由社会工作者与组员组成的一个关系体系,通过积极的、有效的互动,激发组员的利他性、自我价值,进而产生互助,拾荒老人之间可以共同应对生活难题。具体措施有:从认知和行为上帮助拾荒老人改变对拾荒行为的认识,培养拾荒老人的卫生和安全意识;开展政策宣传、城市公共区域维护规范活动,帮助拾荒老人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熟悉城市居住规范,融入城市社区的生活;开展家庭沟通会、家庭沟通技巧讲座,拾荒老人及其子女遇到问题和矛盾及时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才能有效避免拾荒老人盲目的拾荒行为。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挖掘社区内拾荒老人能加入的文化体育组织或团队,协助其了解社区、融入社区,构建新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建立拾荒老人互助平台,鼓励拾荒老人互相帮助、分享信息和资源,转移他们的关注点、弥补匮乏点,减少他们习惯性捡拾废旧物品的行为,进而构建城市文明社区建设。

5. 结语

拾荒老人并不依靠拾荒来维持生活,反而将拾荒行为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活动。即使子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他们也依旧坚持拾荒。可以从拾荒老人的拾荒现状了解到,他们的行为的确促进了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但不顾后果地接触和囤积废旧物品,引发了占用公共空间、环境卫生污染的问题,给城市文明建设、周边居民、家庭和他们自己带来卫生和安全的隐患,这进一步导致他们会面临的歧视、偏见或冲突。从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支持四个维度探讨老年人拾荒的原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政策扶持,筑起生活保障;二是倡导社会关爱,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三是发挥社会工作力量,链接资源与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1: 7.
[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EB/OL].
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302/t20230202_1896484.html, 2021-05-12.
[3] 张寒梅. 城市拾荒人——对一个边缘群落生存现状的思考[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7.
[4] 陈松. 都市拾荒者群体的生存形态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 Hayami, Y., Dikshit, A.K. and Mishra, S.N. (2006) Waste Pickers and Collectors in Delhi: Poverty and Environment in an Urban Informal Sector. Journal of Developments Studies, 42, 41-69.
https://doi.org/10.1080/00220380500356662
[6] 蒋华林. “拾荒者”管理优化与城市环境善治的价值共契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3): 23-26.
[7] 刘祖云. 论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社会意义[J]. 社会科学研究, 1991(2): 48-53.
[8]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 [J]. 资源再生, 2023(5): 16-22.
[9] 饶诗颖. 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 西部财会, 2023(3): 68-71.
[10] 周楠, 沈轶伦, 赵栋. 关注老年群体垃圾收藏症: 拾荒囤积难解“心荒” [J]. 法制与经济(上旬), 2012(5): 10-11.
[11] 张有春, 周小昱文. 生平情境视角下随迁老人拾荒意义与策略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 29-39.
[12] 楼玮群, 何雪松. 香港拾荒老人的生存境遇: 以社会排斥为视角[J]. 南方人口, 2008, 23(3): 10-19.
[13] 亦名. 85岁老人深夜拾荒5年资助贫困儿童[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31): 69.
[14] 杨松. 发挥拾荒者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中的作用[J]. 湖北政协, 2019(3):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