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及主要结论
设
分别是全体整数和正整数的集合。方程
(1)
是一类典型的二次不定方程。此类不定方程一直是数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许多相关研究。2004年,Marlewski A与Zarzycki P [1]证明了不定方程
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袁平之与胡永忠[2]在2011年将文献[1]中的
推广到
的情况。2012年,袁平之与冯丽[3]给出不定方程
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这六种情形。2013年胡永忠与乐茂华[4]证明了不定方程(1)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时,必须满足
的条件。2015年樊晖[5]研究了不定方程
在
且
时,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2016年管训贵[6]将不定方程
推广到p为奇素数也有无穷多组正整数解的情形。此外,许多学者也研究了不定方程
的情形。其中,2013年Karaatli O与Siar Z [7]证明了当
时,不定方程
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接着Mavecha [8]于2017年将其推广到
,这里的N为自然数集。最近,Alkabouss S [9]等人证明了在
且
时,或者在
与
且
时,不定方程
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这里的n、r与s为正整数集。文献[8]与文献[9]证明了不定方程
其y的系数为2、3的方幂或者2与3的方幂情况。我们考虑将不定方程
中y的系数推广到奇素数的情形。本文借助佩尔方程与取模同余等方法,主要研究在
且
时,不定方程
(2)
有无限多个正整数解(x, y)当且仅当d = 3,k = 5, 6, 7;d = 5,k = 5, 7, 9;d = 7,k = 5, 8, 11;d = 11,k = 5, 6, 9, 10, 15;d = 13,k = 5, 11, 17;d = 17,k = 5, 7, 11, 13, 21;d = 19,k = 5, 11, 14, 23。此外,还给出了d为奇素数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k的取值情况。
下面为本文的主要定理及推论,由于证明较长,我们将关键性引理放在第二章,并将主要定理及推论的证明放在第三章。
定理1 不定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的必要条件是:
i)
时,
,
,
,
;
ii)
时,
,
,
。
注:无论d取何值时,k的上界d + 4与下界5均满足不定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这里及下文中
表示Legendre符号。由定理1直接可得下面的推论:
推论1 当d = 3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
推论2 当d = 5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
推论3 当d = 11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
推论4 当d = 17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
定理2 若素数
,则不定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的必要条件是:
i)
时,
,
,
,
。
ii)
时,
,
,
,
。
这里
表示x的整数部分。
定理3 若素数
,则当
,
和
时,不定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
由定理2、定理3可得
推论5 当d = 7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
推论6 当d = 13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
推论7 当d = 19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且仅当
。
2. 关键性引理
引理1 [3]设
且为非平方数,
。若不定方程
有一组正整数解满足
,则必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满足
。
引理2 [7]若有
满足不定方程
,则存在
使得
,
且
。
引理3 若有
及奇素数d满足(2),则存在
使得
,
或
,
且
。
证明 i) 特别地,当
时,代入方程(2)得到
,即
。故
。令
,则有
且
。
ii) 当
时,设q为任意素数,则由q|y知,q|x。令
,
且
情形1
。把x,y的值代入方程(2)得到
不难推得
。由q的任意性知,
,
,这里
是y的不同素因数。令
,则有
,
且
。
情形2
。可设
,
,把x,y的值代入方程(2)得到
,
化简得
,由引理2知
,
且
。因此
,
且
。引理3得证。
引理4 [10]设
为连分数
的第n个渐进分数,
且为非平方数及
,则不定方程
有正整数解。若
,且
,则
无正整数解。
引理5设d为奇素数,
。i) 若
,当
时,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当2∤k,
时,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ii)
,则当且仅当
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证明 i) 当
,将
,
代入方程(2)中,有
即
(3)
若
则设
有
(4)
由连分数展开,这里
,
。根据引理4可知
即
时,无正整数
使(4)式成立,那么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若
,由连分数展开,这里
且为奇数。根据引理4可知
,即
时,无正整数k使(3)式成立,从而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
ii)
,把
,
代入方程(2)中有
即
由文献[6]得
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引理5得证。
引理6 [11]设
且D为非平方数,
是方程
的基本解,若
是方程
且
的基本解,则有
,
。
引理7 [12]设
为奇正整数且D为非平方数,
是方程
且
的基本解,若
是方程
且
的基本解,则有
,
。
引理8 设d为奇素数,
,
。i) 若
,
,故
为方程
且
的基本解,则有
,
。
ii) 若
,
是方程
且
的基本解,则有
,
。
证明 i) 因为方程
的基本解是
,
。所以由引理6知
,
。
ii) 因为方程
的基本解是
,
。所以由引理7知
,
。
3. 主要定理及推论的证明
定理1的证明:
i) 由引理5知,当
,
时,(2)没有正整数解,
时,
。又
时,由引理8的i)知
,此时(4)没有正整数解,从而(2)也没有正整数解。再由式(4)知
,故
.
ii) 由引理5知,当
时,
时,(2)没有正整数解,故
时,
。同理,当
时,由引理8的ii)知
,此时(3)没有正整数解,从而(2)也没有正整数解。再由式(3)知
,故
.
定理1得证。
推论1的证明:
当
时。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知
,则
,式(4)为
.(5)
式(5)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当
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i)知
。当
时,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当
时,式(3)为
,(6)
式(6)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此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7)
对(7)模5得
,故
矛盾,即此时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
当
时,式(3)为
,(8)
对(8)式模11得
,故
矛盾。即此时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9)
由引理8中的ii)知,
,又c为正整数,故(9)没有正整数解,即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推论1得证。
推论2的证明:
当
时。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知
。当
时,对(4)模5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
当
时,因
,故(2)没有正整数解。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i)知
。当
时,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当
时,式(3)为
,(10)
式(10)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此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3)式为
,(11)
式(11)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此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推论2得证。
推论3的证明:
当
时。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知
。
当
时,令
,故
,代入(4)式为
,(12)
显然,式(12)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令
,故
,代入(4)式为
,(13)
显然,式(13)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对(4)模11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i)知
。
当
时,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当
时,式(3)为
,(14)
显然,式(14)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15)
显然,式(15)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对(3)模7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当
时,对(3)模11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推论3得证。
推论4的证明:
当
时。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知
。当
时,令
,故
,代入(4)式为
,由引理8中的i)知
,故
。逐一验证知,(4)式没有正整数解,即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当
时,对(4)模17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当
时,对(4)模5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
若
,则由定理1中的ii)知
。
当
时,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当
时,式(3)为
,(16)
显然,式(16)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17)
显然,式(17)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18)
显然,式(18)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19)
显然,式(19)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对(3)模5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当
时,由引理8中的ii)知
,故
。验证知(3)没有正整数解,即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
定理2的证明:
i) 由定理1的i)知,当
,
,若
与
时,对方程(4)模3得
,故
,矛盾,因此
。此时,
,
,
,
。
ii) 由定理1的ii)知,当
,
,若
与
时,对方程(3)模3得
,故
,矛盾,因此
。此时,
,
,
,
。定理2得证。
定理3的证明:
时,不定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由于
时,方程(3)存在一组正整数解
,
时,方程(3)存在一组正整数解
,故由引理1知,定理3得证。
推论5的证明:
当
时。
若
,则由定理2中的i)知
。根据定理3,
时,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若
,则由定理2中的ii)知
。
当
时,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当
时,代入(3)式为
,(20)
显然,式(20)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推论5得证。
推论6的证明:
当
时。
若
,则由定理2中的i)知
。当
时,对(4)模13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当
时,对(4)模5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
若
,则由定理2中的ii)知
。
当
时,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当
时,代入(3)式为
,(21)
显然,式(21)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22)
显然,式(22)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推论6得证。
推论7的证明:
当
时。
若
,则由定理2中的i)知
。
当
时,令
,故
,代入(4)式为
,(23)
显然,式(23)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对(4)模19知,方程(2)没有正整数解;当
时,由引理8中的i)知
,故
。验证知(4)没有正整数解,即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
若
,则由定理2中的ii)知
。
当
时,方程(2)显然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
当
时,代入(3)式为
,(24)
显然,式(24)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式(3)为
,(25)
显然,式(25)有一组正整数解
,即
。由引理1知,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当
时,由引理8中的ii)知
,故
。验证知(3)没有正整数解,即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推论7得证。
本文研究的不定方程(2)相较于不定方程
来说,是将y2系数由1变为k。本文借助佩尔方程与取模同余等方法,主要研究在
且
时,不定方程(2)有无限多个正整数解的情况。此外,还给出了d为奇素数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k的取值情形。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发现,无论d取何值时,k的上界d + 4与下界5均满足不定方程(2)有无限多组正整数解。不定方程(2)中y的系数还可作进一步推广,可以考虑d大于19的素数的情况。最后,论文在程开敏老师、文仕林老师以及审稿专家的指导与建议下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基金项目
阿坝师范学院校级项目(AS-PYYB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