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被确诊为宫颈癌,病死率约30% [1],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研究已经证实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2],因此提高国民HPV疫苗接种至关重要。中国香港最早引入HPV疫苗,但大学生接种率仅27.6% (女性39.7%,男性4.7%) [3]。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社会的思想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大学本科生作为特殊群体,其性成熟年龄正在逐渐提前,但性知识匮乏,导致流产、性传播疾病、生殖系统炎症等发生率呈上升趋势[4],因而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5]。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市4所高校在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信、行状况以及HPV的接种及认知情况,为预防女性高发疾病、制定针对女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推广HPV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23年4月至12月开展,采取了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安校区、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泰安护理职业学院四所大学作为本次调查的高校。纳入标准: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调研的在读全日制本科生。排除标准:有严重躯体疾病和情绪紊乱的学生。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调查。其中,医学专业216人,占44.08%,非医学专业274人,占55.92%;来自农村233人,占47.55%,城市257人,占52.45%;独生子女180人,占36.73%,非独生子女310人,占64.58%;本科院校学生202人,占41.22%,专科院校学生288人,占58.78%;有性生活史的55人,占11.22%,无性生活史的435,占88.76%;有宫颈癌家族史的23人,占4.69%,无宫颈癌家族史的467人,占95.31%。
2.2. 调查方法
问卷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参阅国内外文献设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HPV疫苗接种情况调查问卷》,邀请相关专家评审修改后,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修改完善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本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本次调查采用发放网络问卷的方法,采用问卷星网站为平台,利用微信进行问卷发放,问卷均采用无记名自愿填写,在电子问卷最上方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最后由工作人员按统一标准剔除无效答卷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
2.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是否为医学生、户籍地、有无性行为、有无宫颈癌家族史、有无吸烟史、院校类别、是否接种HPV疫苗;生殖健康认知情况:共5个条目,包括对性病的认知、紧急避孕方法的认知、紧急避孕药物的认知、安全套的认知、月经周期中易受孕时间的认知;设置“很了解、大致了解、了解一点、不了解”4个选项。生殖健康的信念态度:对多个性伴侣的态度、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了解避孕知识的态度、对流产的态度,每个条目分为3个选项,分别为“不接受”、“可以接受”和“完全接受”;生殖健康的相关行为:性伴侣个数、初次性行为时间、是否接受未婚先孕、是否有怀孕经历、性行为的避孕措施。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分别对生殖健康知、信、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表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统计表
项目 |
合计(490) |
户籍地 |
|
农村 |
233 (47.55) |
城市 |
257 (52.45) |
是否为独生子女 |
|
是 |
180 (36.73) |
否 |
310 (64.58) |
院校类别 |
|
专科 |
288 (58.78) |
本科 |
202 (41.22) |
是否有性生活史 |
|
是 |
55 (11.22) |
否 |
435 (88.76) |
有无宫颈癌家族史 |
|
有 |
23 (4.69) |
无 |
467 (95.31) |
是否为医学生 |
|
是 |
216 (44.08) |
否 |
274 (55.92) |
3.1. 生殖健康相关知识
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总体不高,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方面,其中大学生对避孕套的认知程度较好(“很了解”与“大致了解”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79.18%;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程度较差,仅为48.17%,在其他方面,对避孕方法的认知程度为70.00%;对紧急避孕药的认知程度为55.10%;对安全期的认知程度为72.05%。具体情况见表2。
Table 2. Cognit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表2. 生殖健康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项目 |
很了解 |
基本了解 |
了解较少 |
不了解 |
性传播疾病的症状及预防 |
38 (7.76) |
198 (40.41) |
187 (38.16) |
67 (13.67) |
避孕方法 |
88 (17.96) |
255 (52.04) |
120 (24.49) |
27 (5.51) |
紧急避孕药物的使用及危害 |
68 (13.88) |
202 (41.22) |
162 (33.06) |
58 (11.84) |
安全套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
145 (29.59) |
243 (49.59) |
88 (17.96) |
14 (2.86) |
月经周期中易受孕时间 |
87 (17.76) |
266 (54.29) |
101 (20.61) |
36 (7.35) |
3.2. 生殖健康相关态度
在对生殖健康的态度上,女大学生在开展避孕知识相关教育的态度上,几乎绝大多数人表示接受(“完全接受”与“可以接受”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占98.78%;接受婚前性行为的人数也较多,占74.08%,相对开放。但女大学生在对未婚先孕的态度上,绝大多数人表示不接受,占83.88%,其次,在对多个性伴侣及人工流产的态度上,表示不接受的人数也较多,分别占78.78%及72.24%。具体情况见表3。
Table 3. Attitudes related to reproductive health
表3. 生殖健康相关态度情况
项目 |
完全接受 |
可以接受 |
不接受 |
婚前性行为 |
153 (31.22) |
210 (42.86) |
127 (25.92) |
多个性伴侣 |
23 (4.69) |
81 (16.53) |
386 (78.78) |
人工流产 |
38 (7.76) |
98 (20.00) |
354 (72.24) |
开展避孕知识相关教育 |
401 (81.84) |
83 (16.94) |
6 (1.22) |
未婚先孕 |
34 (6.94) |
45 (9.18) |
411 (83.88) |
3.3. 生殖健康相关行为
在有过性行为的55个女大学生中,有90.91%的人初次性行为的时间 ≥ 18岁,78.18%的人只有1个性伴侣,主要使用过的避孕方法是避孕套(45.45%)、体外排精(27.27%)、口服避孕药(12.73%)、安全期避孕(10.91%),此外,有3.64%的学生从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有3名女大学生自报自己曾发生过非意愿妊娠,最后的处理都选择了人流手术。具体情况见表4。
Table 4. Reproductive health-related behaviours (n = 55)
表4. 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情况(n = 55)
项目 |
分层 |
例数 |
百分比 |
性伴侣个数 |
1 |
43 |
78.18 |
≥2 |
12 |
21.82 |
初次性行为时间 |
<18 |
5 |
9.09 |
≥18 |
50 |
90.91 |
避孕措施 |
不避孕 |
2 |
3.64 |
安全期 |
6 |
10.91 |
避孕套 |
25 |
45.45 |
体外排精 |
15 |
27.27 |
避孕药物 |
7 |
12.73 |
是否有怀孕经历 |
有 |
3 |
5.45 |
无 |
52 |
94.55 |
3.4. HPV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490名女大学生中,有42名接种过HPV疫苗,448名未接种HPV疫苗。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人群在户籍、专业、恋爱状况、独生子女、院校类别、HPV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20.382、4.444、61.063、30.771、10.083、4.206、9.747,P < 0.05),见表5。
Table 5.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HPV vaccination [n (%)]
表5. 影响HPV疫苗接种的单因素分析[n (%)]
一般情况 |
一般情况 |
已接种疫苗 (n = 42) |
未接种疫苗 (n = 448) |
χ2 |
P |
户籍 |
农村 |
6 (2.6) |
227 (97.4) |
20.382 |
<0.001 |
城市 |
36 (14.0) |
221 (86.0) |
专业 |
医学 |
25 (11.6) |
191 (88.4) |
4.444 |
0.035 |
非医学 |
17 (6.2) |
257 (93.8) |
恋爱状况 |
有男友 |
20 (36.4) |
35 (63.6) |
61.063 |
<0.001 |
无男友 |
22 (5.1) |
413 (94.9) |
独生子女 |
是 |
32 (17.8) |
148 (82.2) |
30.771 |
<0.001 |
否 |
10 (3.2) |
300 (96.8) |
院校类别 |
本科 |
27 (13.4) |
175 (86.6) |
10.083 |
0.001 |
专科 |
15 (5.2) |
273 (94.8) |
HPV主要导致疾病 |
尖锐湿疣、宫颈癌等 |
35 (10.3) |
305 (89.7) |
4.206 |
0.04 |
其他 |
7 (4.7) |
143 (95.3) |
HPV主要传播途径 |
性行为 |
25 (10.4) |
215 (89.6) |
2.044 |
0.153 |
其他 |
17 (6.8) |
233 (93.2) |
HPV疫苗最佳接种时间 |
初次性行为之前 |
37 (11.4) |
288 (88.6) |
9.747 |
0.002 |
其他 |
5 (3.0) |
160 (97.0) |
4. 讨论
1) 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掌握不佳,高校需加强生殖健康教育
大学生阶段时女大学生处于第二性征基本发育成熟,情感也逐渐丰富,大部分人是刚刚脱离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心理发育可能尚未成熟,此时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加之当代社会日渐开放,网络发达,从而导致大学生性同意的概率很高[6]。从本次调查研究来看,总体对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足,有待加强,近一半的女大学对紧急避孕药物不是很了解,同时近1/3的女大学生不知道易受孕时间,这些知识缺乏可能导致非意愿及人工流产的严重后果[7]。
在生殖健康的相关态度和行为上,大学生的开放程度及接受程度都明显提高,此次接受调查的女大学生中近80%的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发生过性行为的55名女大学生中,有15人选择体外射精来避孕,使用安全套避孕的仅有25人,说明认知和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需要进一步有效的干预措施。大学生避孕意识及性伴侣的避孕态度等直接影响着性传播疾病、非意愿妊娠的发生,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掌握越全面、对生殖健康相关态度越积极,就越不容易产生高危性行为[8],知、信对行为存在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侧重于对生殖健康的知识教育和信念养成。这些都表明高校应加大针对高校学生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普及和健康信念培养[9],相关专业机构可介入,纠正认知误区,兼顾宣教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及人群特征的差异性,有针对的、分层次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2) 女大学生对HPV相关认知存在欠缺,对疫苗认识存在误区
本次调查显示,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但本市女大学生HPV接种率较低。具体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等。这次调查中虽然很多人知道HPV可导致女性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生殖道疾病,但知道性行为是HPV的主要传播途径的不到50%,这说明本市女大学生对HPV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欠缺。多个研究显示,目前大家不愿接种HPV疫苗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10]。要提高接种率,就需要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她们对HPV疫苗的认识。其次,建立健全疫苗接种服务体系,提供方便快捷的疫苗接种途径。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也要共同发挥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疫苗接种的环境。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女大学生在生殖健康、HPV疫苗接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和HPV疫苗接种的有效干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基金项目
SDW2023062。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