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景模式下的地理教学探究——以“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为例
Exploration of Geography Teaching Based on Problem Scenario Mode—Taking “Location Selec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61027, PDF, HTML, XML,   
作者: 张嘉炜:浙江省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浙江 诸暨
关键词: 问题情境地理课堂区位选择Problem Context Geography Classroom Location Selection
摘要: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传统的地理课堂往往以老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为主,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情境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强调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和探索求解。鼓励学生通过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问题背后的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湘教教版必修二《产业区位选择》一章中“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旨在探讨将问题情境法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分析其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Abstract: Geography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ultivate students’ geograph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geographical literacy. However, traditional geography classrooms often focus on teachers imparting knowledge to students, leading to a lack of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among students. The problem scenario approach, 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emphasizes that teachers purposefully create various situation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question and explore solutions,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the knowledge behind problems by solving authenticity problems, cultivate an interest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develop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hapter “Location Selection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compulsory course two of Xiangjiao Education Press as an example, aiming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blem Situational Method in geography teaching, analyze its impact on student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propose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文章引用:张嘉炜. 基于问题情景模式下的地理教学探究——以“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6): 932-93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1027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意见”,强调了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必须与情境相结合[1]。所谓的“情”指的是教学过程中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体验的情境,“境”则是指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外在表现和方式。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和地理素养。然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呈现出以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为主,学生缺乏实际应用和探究的机会,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问题情境法是一种以问题情境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它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在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因此,本文将从问题情境法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探讨如何利用问题情境法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运用可以突破传统的以老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习更加活跃和有趣。问题情景模式下的地理教学模型详见图1

2. 问题情境法与地理教学相结合

问题情境法起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社会互动来构建知识和理解世界。在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具体而言,问题情境法可通过以下理论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2)。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和社会互动来建构知识和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的问题情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

Figure 1.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in problem scenario mode

1. 问题情景模式下的地理教学模型

Figure 2.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blem scenario approach in teaching geography

2. 问题情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理论应用

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建构知识,从而促进对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深层理解。例如,在学习“服务业”的基本概念时,通过不同产业的具体事例对比引申出服务业概念,由生活常识铺垫到地理概念。在两者的对比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并扩展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和类型。

2.2. 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者通过参与情境化的活动来构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动机的形成源自于现实的课堂情境。在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法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地理背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2.3. 案例教学理论

案例教学理论强调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法可以将地理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通过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在探究“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时,以不同类型服务业为载体,地图区位选择问题的情境为线索,实现知识线与情境线相互交织。同时需要学生详细了解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布局差异,树立合理发展、因地制宜布局服务业的观念。小组一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业为例)概念和特点,同时自主学习教材中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城市分布情况,探究区位选择的相关因素。小组二深入学习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服务业为例)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从元代、明清时期和20世纪初北京商业中心的变化分析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小组三从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交通通信、科技创新等角度分析服务业中奶茶店的区位选址条件。通过自主的合作学习,让地理思维在学习表达中发散,发展学生主动探索求解的兴趣。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案例教学理论等,它们共同强调了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真实情境的重要性,为问题情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3. 问题情境法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的优势

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问题情境法恰恰能够克服这一难题,具有以下优势(见图3):

Figure 3. Advantages of the problem scenario approach in teaching geography

3. 问题情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3.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构建具有情境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在进行“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中,设计了地理小实验“如何开一家奶茶店”。引导学生综合地认识“地理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小组讨论、上台阐述等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实验过程。实验设计内容如下:

实验一:“如何开一家奶茶店”

实验设计:

(1) 实验目的:了解奶茶店的区位地域选择

(2) 实验器材:电脑,《高德地图》,蜜雪冰城店铺分布图

(3) 实验步骤:

① 老师展示诸暨市蜜雪冰城店铺分布图,介绍蜜雪冰城自驻诸暨市至今已开设多家门店。

② 提出问题:据负责人透露,未来还会布局更多门店,覆盖诸暨市各大区域,如果你是负责人,你会将下一家店铺选址在何处?

③ 请一位学生代表扮演蜜雪冰城区域经理,介绍蜜雪冰城选址方法;并提供蜜雪冰城店铺分布图和诸暨市主城区人口热力图,组织学生据此进行小组讨论,选出新设蜜雪冰城店铺选址地点;请小组代表上台,在地图上画出具体位置,阐述选址理由。

(4) 实验结论:使学生深刻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的相关因素。

各小组代表按照实验设计步骤上台展示选出蜜雪冰城的具体位置。请各成员进行补充,完善选址方案。老师通过网页搜索和访谈等方式获知可能的选址,通过与学生所选地点进行对比,并对蜜雪冰城的下一个选址地点展开期待。通过该实验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加深学生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的知识储备。

3.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中,涉及的地理图片共8张,分别是网络购物流程示意图、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分布图、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交易时间图、六边形中心地等级体系图、北京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2010年北京主要商圈分布示意图、2017年北京地铁线路示意图、O2O电子商务模式图。引导学生了解图中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同时建立区域认知的框架。

例如,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分布图中寻找关联性时,不难得出大部分金融中心附近集聚足够数量的金融机构以及与金融活动相关的服务业或支持性产业,具备良好的资金流通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此外从北京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图中,也能分析出随着北京环线和轨道交通的逐渐完善,北京的商业中心数量增多且等级升高,并表现出向外扩散和多中心发展的趋势。通过问题导向,提升学生读图和析图能力,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求解的兴趣。

3.3. 加强学生知识应用

加强知识应用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能力。

首先,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抽象,有时候学生很难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但是,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比如以城市规划为例,让学生分析现实城市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使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其次,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知识并非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而是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地理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在学习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模拟气候变化对某个地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枯燥的书本知识相比,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地理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参与真实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还能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还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问题情境法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3]

经过该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及思考,同时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旁听名师课堂的方式以及与学生课后交流的课堂反馈总结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图4)。

Figure 4.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the problem scenario method in geography teaching and learning

4. 问题情境法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存在的问题:

1. 情境设计不够贴近学生实际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情境设计常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相去甚远,这使得学生难以与之产生共鸣。由于学生无法将抽象的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更加努力地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理解深度。

2. 问题设置过于简单

有些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着设置问题过于简单的情况,这些问题缺乏足够的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造力。由于问题缺乏挑战,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往往缺乏探索和思考的动力,导致其问题解决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克服困难,从而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优化的策略:

1. 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景,提高情境设计的针对性

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有必要深入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个人兴趣爱好。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化背景以及所关注的话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相关性的问题情境[4]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元素,例如结合当下流行的社会现象、科技进展或文化事件,使问题情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熟悉的场景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支持问题情境的设计。例如,引入多媒体素材、实地考察或虚拟体验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情境体验,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关键在于教师需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问题情境,以确保情境设计不仅具有学科内在的逻辑性和教学价值,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问题情境与自身生活紧密相连时,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进而提升其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造力,还能够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复杂多样的情境,挑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这些情境可以是真实的案例、虚构的场景或者是生活中的难题,要求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挑战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开放性的问题设置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这种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来进行解答,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跨学科或跨领域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问题情境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培养其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重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5. 结论

创设课堂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有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并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笔者通过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课堂情景法,可以明显促进学生在积极性的帮助下自主地、能动地实现地理学习的再创造。在社会角度上,问题情景法在研究问题时也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从多角度全面地提供重要信息,为已知及新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结果,以便及时应对问题进行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问题情景分析还有跨学科整合、动态分析等优势,能够让学者们以系统和全面的角度研究问题,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赵丹平.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J]. 科普童话: 新课堂(上), 2015(11): 62.
[3] 孙军梅. 地理课堂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 新课程: 教育学术, 2013(7): 59.
[4] 刘奎凤.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21): 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