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这类自然界的变化,许多学科,包括语言学也逐步生态化,关注语言与生态的关系。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类在构建现实的过程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语法的选择体现意义的选择,而意义的选择,是语言系统对语境,即行为层或社会符号层的体现[1]。
由此,语言和语言学研究者在生态环境问题面前应当发挥语言的作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和生态的问题,阐释语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2]。本文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对我国生态环境部发表的要闻动态进行及物性分析,探讨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态度和行为意图,为行为决策方向提供理论性的建议,唤醒和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
本研究语料选自2003~2023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官网(https://www.mee.gov.cn/)的要闻动态栏目。选用生态环境部官网的要闻报道出于几点考虑。首先,要闻动态具有及时性;其次,要闻动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导向性;最后,要闻动态具有权威性,公众较易信服。
2. 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选择”理论,意指语言使用者通过语义结构,如词汇、语法系统的选择描写和表征意义系统、行为系统,建构由事件和事物构成的世界[3] [4]。
Halliday [4]指出,语言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同时也建构客观世界。其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的概念,即通过词汇语法的选择和使用实现意义,如经验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1]。本文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经验意义,即以参与者角色和过程为中心的及物性系统。及物性系统是语言概念功能的最集中体现,能够具体反映事物所在的各个过程,包含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六种过程类型。
系统功能语言学依靠其强大的理论基础,可以为本研究对生态环境部要闻动态的话语使用提供分析视角和研究路径,成为本研究理论框架和理论来源。
3. 实例分析
本研究以句子为单位,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分类下的六种过程类型对语料进行标注分类,逐一举例分析。根据何伟等[5] [6]构建出的具有生态意义的三个子系统,即有益性过程、中性过程和破坏性过程,我国生态环境部近20年的要闻动态中体现的决策态度和行动也可归于该三类过程类型。有益性过程表示支持决策的态度和行动,破坏性过程表现为违背决策的态度和行动出现,中性表示既不支持也不违背。
3.1.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强调行为的发生过程,描述了相关参与者动作性活动,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主要强调人类的行为,表现出有益性、中性和破坏性三类动作过程。在众多要闻动态语料中,强调物质过程的句子占大部分。如(1)和(2)都是描述保护生态环境的决策行动,两句的施事者legislature和country均为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make,amend,implement等动作过程表述了官方实施相关条例和举措,以应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客观事实。(3)中pollute的施事行为,体现了一些企业违背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是一种破坏性动作过程。(4)中物质过程的动词practice由firmly修饰,carryout由actively修饰,内容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坚定态度以及积极实施国际合作的意图,本质上是有益性过程。
(1) The local legislature also made and amended nine regulations on the basin’s high-quality growth and three on the river’s cultural protection.
(2) The country has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a raft of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3) Beijing will keep eyes on the major enterprises that may pollute land, and better harness farming and construction land.
(4) China firmly practices multilateralism and actively carries o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rough extensive consultations to build consensus, contributing solutions to globa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3.2.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描述了参与者通过情感、意愿、感觉和认知来实现对其他参与者的各类情感心理性活动,是非动作过程。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则多为意愿、赞同或反对等态度,也存在有益性、中性和破坏性三种过程。例句(5)中believe体现出讲话人对某种言行或现象的认识,属于一种表达认知的心理过程。该句内容上表达了讲话人对当地政府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例和措施的肯定和期许,反映了当地政府对使用绿色科技的积极态度和相应作出举措的及时性,属于有益性动作过程。例句(6)中consider同样作为表达认知的心理过程,在该句内容上阐述了讲话人建议实施条例时多加考虑,细细斟酌现实需求和实施的合理性。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的客观建议,在此处属于中性的动作过程,体现了政府保护生态环境较为理性科学的态度和行为意图。例(7)和(8)中want,detest,determine均为表达意愿的心理过程,表示说话人的某种期望。在内容上,两句均体现了公众和政府对解决污染等生态问题刻不容缓的情绪,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有益性心理过程。
(5) She believes local governments will implement related standards and measures more strictly to bolster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technologies.
(6)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actual needs and feasibility when we make any law at current stage, and cannot afford to be super ideal.
(7) We want to tell the enterprises that the public detest pollution.
(8)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determi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three coming years by expanding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using private funds.
3.3.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描述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关系过程多表现为描述相关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例句(9)~(13)都是典型的关系小句,例(9)、(10)、(11)属于归属性关系过程,三句均直接将非生命体ecology,law,safeguarding biodiversity作为主语,将其比作他物,客观表述了生态、生态保护条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叙述者也通过描述三者的价值,间接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由于讲话人客观描述生态、生态保护条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三者的价值,并未掺杂情感表达,属于中性的关系过程。例(12)和(13)则为识别性关系过程,其语义配置中作为价值的部分,表达了说话人的观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相连,平衡两者才能达到经济与生态质量齐升高的良好局面。该类观点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属于态度积极的有益性关系过程。
(9) Ecology is resource, wealth, treasure.
(10) The law is the public weapon of a State.
(11) Safeguarding biodiversity is the defining task of this decade.
(12)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
(13) Low carbon has embodied the highest level of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region, but the first challenge is the high cost involved.
3.4. 存在过程
存在过程表征的是某物存在或发生。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存在过程表现为描述生态环境参与者存在状态的过程,包括描述正面、负面以及中性存在状态分别对应的有益性过程、中性过程和破坏性过程。存在过程在汉语中习惯以“是”和“有”表达,在英文中则多呈现为there be的形式。例(14)和(15)为典型的存在语义配置,there + 存在过程(is) + 存在物 + 存在点,内容上表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是我国和国际的共识,体现了国内以及国际均对生态环境保护予以重视,属于有益性的存在过程。非生命体参与者置于句子的前半部分,多以信息出发点的方式出现,降低了说话人的情绪影响力度,更易让新闻动态的获取者接受。例句表达的保护生态环境共识推动了相关的行动举措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属于有益性的存在过程。
(14)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h for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15) There is a global consensus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grasslands and crises.
3.5. 行为过程
行为过程涉及的典型情况为人类生理和心理行为,旨在描述相关参与者无意识表现出来的生理性活动。在语料资源中,由于要闻动态的性质,行为过程的小句较少出现在关于生态环境内容的报道中,多出现在针对某一条例政策颁布后政府的官方呼吁或是群众的言语反馈中,如例(16)和(17)所示。breathe和dream的施事者均为人类生命体参与者,明显表达了说话者的行为和所伴随的情感态度。在内容上,(16)和(17)中讲话人高度称赞了无污染的水质以及空气,并呼吁群众一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讲话者对绿色生态环境的喜爱和向往,对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支持以及对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两句均体现了讲话者对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意图,属于有益性行为过程。
(16) Let’s breathe together and share our fate, and work for keeping the sky constantly blue.
(17) I never dreamt that I could drink water of such high quality.
3.6.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是指言语行动的过程,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该过程描述相关参与者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也可归类为有益性、中性和破坏性三种言语过程。例(18)小句中使用reiterate,为不带感情色彩的言语动作,直接阐述了加强国际合作的建议和共抗空气污染的重要性,表达了说话人客观的态度和行为意图,属于中性的言语过程。例(19)和(20)小句中praise和blame均为带有感情色彩的言说动作,分别表达了说话人的赞美和责备之意。(19)小句在内容上称赞了智能建筑的建造技术,表达了说话人对实效良好的举措持有积极的态度,属于有益性的言语过程。(20)小句则在内容上将蒙古草原沙漠化加速归咎于农业和过度放牧,表达了说话人对农业和过度放牧等行为的责备之情。指责不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行为属于破坏性的言语过程,同时也反衬出说话人对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和行为的支持。
(18) The government has reiterated the importance of combating air pollution, and emphasized that a blue sky also brings happiness.
(19) Guan praised the SAR government for promoting MiC technology by adopting it in public projects, and suggested that another important measure is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20) Many experts blamed farming and overgrazing for the accelerated desertification of Mongolia’s grasslands.
4. 结语
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使自然环境恶化,反之也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因此,找寻方法控制、治理和减弱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迫在眉睫。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也随之成为高度重视的问题。
话语作为社会性建构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塑造国家形象以及影响群众态度和行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挖掘中国生态话语的世界意义与当代价值提供了借鉴[7]。有益性的话语有助于国家呼吁宣传并实施相应的举措和行动,而破坏性的话语则会影响群众对国家的信任程度和配合力度。基于此,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部要闻动态的话语对我国生态环境部实施相关举措至关重要。依据语言学理论进行话语分析,特别是本文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典型的生态话语分析,能够更好理解说话人的心理态度和意图行为,促进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生态环境健康和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凸显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8]。
综上,本文关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行动举措,划分了官方要闻动态使用话语的种类,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其话语进行及物性分析,确定了我国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大体理念和行动举措,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部使用有益性的话语,加大群众对国家宣传和呼吁的信任程度和实际行动的配合力度,唤醒和提高人类社会的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