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杨永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湿地科学、污染水环境生态修复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英国兰德梅尔咨询公司公司国际湿地专家,美国莫哈尼咨询公司湿地科学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亚洲开发银行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恢复项目特聘湿地恢复专家,山西省伍姓湖湿地退化湿地恢复与水环境生态修复首席专家。中国湿地科学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唯一的一位国外湿地科学博士后(世界上权威湿地研究机构美国杜克大学湿地研究中心湿地科学博士后)。国际沼泽湿地保护协会(IMCG)专家级会员(中国仅3人),国际泥炭沼泽湿地学会(IPS)会员,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SWS)会员。连续从事湿地研究已经长32年,为中国在岗科研人员中从事湿地科学研究历史最长的湿地科学学者。现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湿地生态、湿地环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染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目前正在进行山西省污染湖泊与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与可行性研究,预计建设成日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污水6万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还在山西省进行湖泊湿地及其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研究领域

湿地科学、环境生态、恢复生态

污染生态、环境地学、退化环境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环境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关键技术

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理论与技术、污染河流湖泊水环境生态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

水生态、水环境规划与设计,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规划与设计,湿地博物馆规划与设计 

 

教育背景

1992年至1996年 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湿地生态与湿地环境

1982年至1985年 硕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生态与湿地环境

1978年至1982年 学士,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

 

工作背景

2003年至2014年 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1年至2003年 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环境与湿地过程开放实验室

1999年至2000年 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湿地研究中心(Wetlands CenterDuke University,USA

1998年至1999年 研究员,环境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研究中心、湿地环境与湿地过程开放实验室

1997年至1998年 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湿地研究中心

1995年至1996年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沼泽湿地研究室、湿地研究中心

1992年至1994年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沼泽研究室

1985年至1993年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沼泽研究室

 

科研项目

  1. 人类活动干扰下若尔盖高原沼泽退化微观过程与机理研究(No40771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主持人
  2. 上海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主要营养元素循环与湿地退化过程研究(No.04DZ19302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主持人
  3. 宁波市镇海区河道生态整治研究-污染河水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政府,项目主持人
  4. 小城镇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小城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子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5. 小城镇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受污染水体自然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子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6. 黄浦江、苏州河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黄浦江、苏州河水自然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7. 几种主要湿地植物对重金属Cd胁迫的适应性差异及其生理生化机制,同济大学理科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8. 中国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亚洲开发银行(ADB)基金项目,项目湿地恢复专家主要参加人员,与英国Landell Mills Ltd合作,被英国方面聘为国际湿地恢复专家
  9. 互花米草入侵与水环境污染胁迫下九段沙湿地退化微观过程与机理研究(No41171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主持人
  10. 山西省永济市伍姓湖湿地及其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山西省永济市环境保护局项目主持人
  11. 滇西北高原湖滨湿地退化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项目,项目主持人
  12. 山西省永济市伍姓湖湿地及其入湖河流污染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山西省永济市环境保护局项目,项目主持人
  13. 河南省许昌市水生态体系规划研究河流、湖泊湿地环境保护与退化河流、湖泊湿地水环境生态修复与重建研究。河南省许昌市水利局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14.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滨水带体系规划及重要滨水地段概念规划滨水区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湿地环境生态修复研究。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水利局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荣誉奖励

2013年 《生态学报》(2012中国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08-2012年度优秀论文

2009年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优秀三等奖

1992年 “中国首届青年地理科技奖(全国10位青年地理学者)

 

论文发表

  1. Han, Dayong,Yang, Yongxing.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ssociated driven factors of plant community in the desertified swamp area of Zoigê plateau[J].Shengtai Xuebao,2020,40(16):5602-5610.DOI:10.5846/stxb201911082357.
  2. 韩大勇,杨永兴.若尔盖高原沙化沼泽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0,40(16):5602-5610.DOI:10.5846/stxb201911082357.
  3. Tang, Ming-Yan,Yang, Yong-Xing.Changes in vegeta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ourism disturbance in lakeside wetland of northwest Yunnan Plateau, Southwe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4,25(05):1283-1292.
  4. 唐明艳,杨永兴.旅游干扰下滇西北高原湖滨湿地植被及土壤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05):1283-1292.DOI:10.13287/j.1001-9332.2014.0096.
  5. Tang, Ming Yan,Yang, Yong Xing.Analysi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human disturbance in lakeside wetland, Napahai[J].Shengtai Xuebao/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20):6681-6693.DOI:10.5846/stxb201305211134.
  6. Shang, Wen,Yang, Yong Xing,Han, Da Yong.Proces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wetlands degradation based on PCA in the lakeside of Napahai, Northwest Yunnan Plateau[J].Shengtai Xuebao/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15):4776-4789.DOI:10.5846/stxb201205060653.
  7. 唐明艳,杨永兴.不同人为干扰下纳帕海湖滨湿地植被及土壤退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3,33(20):6681-6693.
  8. 杨永兴,李珂,杨杨.排水疏干胁迫下若尔盖高原沼泽退化评价指标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07):1826-1836.
  9. 韩大勇,杨永兴,杨杨.滇西北高原碧塔湖滨沼泽植物群落分布与演替[J].生态学报,2013,33(07):2236-2247.
  10. Yang, Yong-Xing,Li, Ke,Yang, Yang.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wamp degradation in Zoige Plateau of Sichuan, Southwest China under drainage stres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3,24(07):1826-1836.
  11. 尚文,杨永兴,韩大勇.基于PCA的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退化过程分析及其评价[J].生态学报,2013,33(15):4776-4789.
  12. Han, Dayong,Yang, Yongxing,Yang, Yang.Distribution and success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Lake Bita coastal swamp on the plateau region, northwestern Yunnan[J].Shengtai Xuebao/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07):2236-2247.DOI:10.5846/stxb2011123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