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骆仲泱,男,1962年5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博士,中共党员,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先进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背景
1986年8月至1990年12月 博士,浙江大学热物理系
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 硕士,浙江大学热物理系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 学士,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系
工作经历
2013年至今 副主任委员,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
2010年6月至今 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
2009年2月至今 系主任,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
2009年2月 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2008年1月 求是特聘教授
2007年10月 主任,浙江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2007年5月 党支部书记,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2007年4月 常务副所长,浙江大学热能所
2005年7月至今 主任,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年6月 主任,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5年1月 特聘教授,浙江大学
2004年12月 高级访问学者,哈佛大学
2000年1月 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1999年12月 主任,洁净燃烧技术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6年2月 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
1994年12月至今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任教
1993年8月 高级访问学者,加拿大Nova
Scotia工业大学
社会职务
-
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
-
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指委副主任
-
“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分会副主任
-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
-
浙江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
浙江省科协常委
-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点专项(洁净煤专项)专家组专家
科技成果
1. 骆仲泱,王树荣,周劲松,余春江,方梦祥,王勤辉,高翔,程乐鸣,施正伦,倪明江,岑可法,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取高品位燃料的基础研究,2009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 骆仲泱,高翔,岑可法,倪明江,周劲松,方梦祥,电厂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200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 樊建人,岑可法,周昊,倪明江,骆仲泱,工程气固两相流动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4. 骆仲泱,施正伦,王勤辉,程乐鸣,方梦祥,高翔,周劲松,王树荣,施正展,余春江,倪明江,岑可法,王继森,毛武德,基于循环流化床技术的低品位燃料洁净综合利用,2005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 骆仲泱,施正伦,王勤辉,程乐鸣,王继森,方梦祥,高翔,劣质煤循环流化床清洁燃烧高效综合利用,200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 骆仲泱,高翔,殷春根,方梦祥,施正伦,程乐鸣,周劲松,湍流式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的开发及应用,200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论文发表
1. 李龙飞,骆仲泱,杜立文,等.生物质快速热解分级冷凝制备液体燃料研究[J].煤炭转化,2025,48(02):47-57.DOI:10.19726/j.cnki.ebcc.202502005.
2. Wang, Yinchen,Luo, Zhongyang,Yu, Chunjiang, et al.Determination of Biomass-Coal Blending Ratio during Indirect Cocombustion by the <sup>14</sup>C-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 Method[J].ENERGY & FUELS,2024,38(05):4290-4301.DOI:10.1021/acs.energyfuels.3c04757.
3. Lin, Yubin,Wang, Qinhui,Xie, Guilin, 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Gas-Soli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 Large-Scale Dual Fluidized Bed Reactor: Verification and Extension[J].ENERGIES,2024,17(06).DOI:10.3390/en17061304.
4. Wang, Yinchen,Luo, Zhongyang,Yu, Chunjiang, et al.Improving the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he Biomass/Coal Co-Combustion Ratio: Predictive Modeling of the <sup>14</sup>C Activity of Pure Biomass[J].ENERGIES,2024,17(04).DOI:10.3390/en17040942.
5. Tsaplin, Dmitry E. E.,Ostroumova, Vera A. A.,Kulikov, Leonid A. A., et al.Synthe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Zeolite TiO2/Al-ZSM-12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J].CATALYSTS,2023,13(02).DOI:10.3390/catal13020216.
6. Song, Xue,Wang, Qinhui,Zhu, Yao, 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Coal Partial Gasification Coproducing Char, Tar, and Gas[J].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2023,32(06):2297-2309.DOI:10.1007/s11630-023-1832-9.
7. Zhao, Shuhan,Luo, Zhongyang,Fang, Mengxiang,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Graphene Growth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the Benzene Ring Structure in Coal Tar[J].PROCESSES,2023,11(02).DOI:10.3390/pr11020593.
8. Sun, Haoran,Luo, Zhongyang,Li, Simin, et al.Compara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of biofuel production via corn stover: fermentation to ethanol, pyrolysis to bio-oil, and gasification to jet fuel[J].BIOMASS CONVERSION AND BIOREFINERY,2023,13(14):12809-12821.DOI:10.1007/s13399-021-02054-z.
9. Sun, Chenhao,Luo, Zhongyang,Yu, Peng, et al.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Adsorption-Oriented Phosphorus-Modified High-Efficiency and Durable Activated Biochar from Fast Pyrolysis[J].ENERGIES,2023,16(14).DOI:10.3390/en16145363.
10. Luo, Zhongyang,Qian, Qian,Sun, Haoran, et al.Lignin-First Biorefinery for Converting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into Fuels and Chemicals[J].ENERGIES,2023,16(01).DOI:10.3390/en16010125.
11. Wu, Yun,Dang, Qi,Wu, Tong, et al.Efficient Lignin De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henolic Products with Lignin-Based Catalysts and Mixed Solvents[J].ENERGY & FUELS,2023,37(07):5206-5219.DOI:10.1021/acs.energyfuels.3c0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