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疼痛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经历,通常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并伴有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成分[1]。疼痛管理是一个对护理敏感的指标,反映了干预和以护理为中心的过程[2],疼痛护理管理工作是指经过对痛苦判断、记录、诊断和护理,以解除或减少病人痛苦的处理过程[3]。实习护士在疼痛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未来疼痛管理工作的重点实施者,需要经过在校学习与临床实践,全面掌握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4] [5]。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上海市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实习护生疼痛管理与实践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 对象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4年3月至5月上海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30名实习护生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实习总时间 ≥ 6个月的实习护生;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未轮转过肿瘤科、安宁病房。
2.2. 调查工具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被调查者性别、学历、“是否阅读过疼痛相关书籍”及“实习期间是否使用过疼痛评估工具”等信息。
2.2.2. 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
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调查(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 KASRP)问卷由Ferrell和McCaffery于1987年开发,并经过多次修订,最新版本于2014年由原作者修订,重测信度为r > 0.80,内部一致性关系为r > 0.70 [6]。KASRP问卷包含41个项目,包括22个判断题、15个多项选择题和4个基于2个案例场景的附加多项选择题。童莺歌[7]学者于2009年最早对其进行汉化,刘苗苗[8]学者于2014年进行汉化校改,本研究中使用的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754,每题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满分41分。统计答对率 = (答对题数/41) × 100%,合格线为80%。
2.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线上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及KASRP问卷。在发布前向被调查者说明研究问卷的填报方法和注意事项。研究者对所采集的答卷剔除缺项以及重复答卷,共发出有效答卷230份,收回有效答卷217份,有效回收率为94.35%。
2.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由EpiData记录,并通过SPSS 26.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上海市实习护生KASRP得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217例调查对象中,男性40例(18.43%),女性177例(81.57%)。从学历方面来看,以本科学历为主,有171例(78.8%),其次为大专学历35例(16.13%),研究生学历11例(5.07%)。见表1。
Table 1. General data of nursing students (n = 217)
表1. 护生一般资料(n = 217)
项目 |
类别 |
人数 |
百分比(%) |
性别 |
男 |
40 |
18.43 |
女 |
177 |
81.57 |
文化程度 |
大专 |
35 |
16.13 |
本科 |
171 |
78.80 |
研究生 |
11 |
5.07 |
本人是否有过较深刻的疼痛经历 |
没有 |
68 |
31.34 |
有 |
149 |
68.66 |
亲属是否有过较深刻的疼痛经历 |
没有 |
45 |
20.74 |
有 |
172 |
79.26 |
是否阅读过疼痛相关书籍 |
没有 |
140 |
64.52 |
有 |
77 |
35.48 |
实习期间是否使用过疼痛评估工具 |
没有 |
119 |
54.84 |
有 |
98 |
45.16 |
3.2. 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
本次调查中,研究对象最多答对18项,最少答对1项,总分为(17.61 ± 4.04)分,其正确率为20~98 (42.99 ± 9.84)%。护生KASRP的答对率比例集中于35%~51%,上海市实习护生KASRP答对率人数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关于上海市实习护生KASRP问卷的答对率前三位条目情况,见表3。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the response rate of KASRP in Shanghai (n = 217)
表2. 上海市实习护生KASRP答对率人数分布情况(n = 217)
答对率(%) |
人数 |
百分比(%) |
排序 |
20~35 |
39 |
17.97 |
2 |
35~51 |
137 |
63.13 |
1 |
51~66 |
37 |
17.05 |
3 |
66~82 |
1 |
0.46 |
5 |
82~98 |
3 |
1.38 |
4 |
注:答对率 = 答对条目 ÷ 41 × 100%。
Table 3. Top three items of KASRP in Shanghai
表3. 上海市实习护生KASRP答对率前三位条目情况
排序 |
条目 |
人数(%) |
1 |
给予初始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后,应根据病人个体反应作出用药量的调整。 |
179 (82.5) |
2 |
应用阿片类药物时,过度镇静先于呼吸抑制发生。
因而,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时,应评估镇静反应程度。 |
162 (74.7) |
3 |
等效镇痛是指相同或相近的镇痛效应。
该概念常用于镇痛效应相同或相近的不同镇痛药物之间的剂量换算。 |
158 (72.8) |
3.3. 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正确率情况
对实习护生KASRP答对率按一般资料分类,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见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correct response rates of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in Shanghai
表4. 不同特征上海市实习护生KASRP答对率比较
项目 |
人数(%) |
答对率(
± s, %) |
t/F值 |
P值 |
性别 |
|
|
1.401 |
0.168 |
男 |
40 (18.4) |
45.55 ± 13.56 |
|
|
女 |
177 (81.6) |
42.41 ± 8.74 |
|
|
文化程度 |
|
|
0.808# |
0.447 |
大专 |
35 (16.1) |
41.94 ± 8.28 |
|
|
本科 |
171 (78.8) |
42.99 ± 10.08 |
|
|
研究生 |
11 (5.1) |
46.27 ± 10.93 |
|
|
续表
本人是否有过较深刻的疼痛经历 |
|
|
−2.037 |
0.043 |
没有 |
68 (31.3) |
40.99 ± 7.10 |
|
|
有 |
149 (68.7) |
43.90 ± 10.77 |
|
|
亲属是否有过较深刻的疼痛经历 |
|
|
−2.255 |
0.025 |
没有 |
45 (20.7) |
40.07 ± 8.09 |
|
|
有 |
172 (79.3) |
43.75 ± 10.14 |
|
|
是否阅读过疼痛相关书籍 |
|
|
−2.166 |
0.031 |
没有 |
140 (64.5) |
41.92 ± 8.61 |
|
|
有 |
77 (35.5) |
44.92 ± 11.58 |
|
|
实习期间是否使用过疼痛评估工具 |
|
|
−1.281 |
0.201 |
没有 |
119 (54.8) |
42.21 ± 8.62 |
|
|
有 |
98 (45.2) |
43.93 ± 11.13 |
|
|
注:答对率 = 答对条目 ÷ 41 × 100%;#:F值。
4. 讨论
4.1. 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现状
实习护生的疼痛管理认知与态度,是完善疼痛管理控制体系和提升疼痛管理品质的初始组成部分,在疼痛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关键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KARSP的平均答对率为(42.99 ± 9.84)%,答对率比例集中于35%~51%,根据KASRP编者建议的合格标准80%,本研究中合格人员仅为3名,表明当前上海市实习护生在疼痛管理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疼痛管理专业知识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由表3可知,上海市护生在疼痛管理方面的不足主要包括在疼痛评估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这一结论与薛子豪[10]等对浙江省116名本科护生以及Jennifer [11]等对336名加拿大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一致。根据表3,本研究中调查对象对等效镇痛和阿片类药物用药安全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好,表明护生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态度积极。这可能与学生在实习阶段有过安宁疗护病房或肿瘤科相关科室轮转经历有关[12]。在实习期间,护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与病人互动,直接观察和参与疼痛管理的过程。这种实践经验能够加深他们对疼痛管理理论的理解,并提升其执行能力。另外,本调查结果也表明,对于自我疼痛评估高达8分以上但未表达痛苦情绪的患者,护生正确评估的比例为10.1%。尽管患者报告疼痛,但学生们并没有认为微笑的患者在疼痛。这可能与护生未能进行充分的疼痛管理知识培训与实践,对患者疼痛评估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主观表现,而不是客观表现这一基础知识的欠缺有关[13]。提示目前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教育与培训支持。
4.2. 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影响因素
根据表4,不同自身疼痛经历、亲属疼痛经历、疼痛相关书籍阅读状况的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答对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有35.5%的调查对象阅读过疼痛相关书籍,且KASRP答对率为(44.92 ± 11.0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在实习阶段中是否用了疼痛测评工具的护生,KASRP答对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这与童莺歌[7]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上海市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过程中使用疼痛评估工具机会、相关知识培训不多有关。提示提高实习护生在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态度需要从教育、实践、团队合作和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改善。
4.3. 提高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水平的策略
4.3.1. 开展疼痛课程临床实践教学培训
一项Met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疼痛教育培训可以有效提升护士疼痛管理和评估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多项研究表明[3] [15] [16],对护生进行疼痛管理教育与培训,可以增强其疼痛管理意识并提高其疼痛管理工作态度。Sauers等[17]开发了护士主导的本科护生VR疼痛管理教育工具,在疼痛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一项三盲随机对照试验表明[18],对护士进行线上慢性疼痛管理培训后,干预组的慢性疼痛管理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Shrestha [19]等对249名使用疼痛管理电子学习模块的护生进行质性访谈,结果表明疼痛管理的电子学习模块提高了护生的疼痛知识、疼痛管理信心。建议教师或护理管理者使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实现沉浸式交互式仿真情景下对护生的疼痛培训与指导,激发护生学习兴趣。鼓励护生积极参加疼痛管理相关学术活动,及时更新疼痛护理管理知识,鼓励其参与疼痛管理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兴趣和专业素养。
4.3.2. 加强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管理
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20]。因此,一方面,建议学校开展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培训,编制疼痛相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案例[21],结合情境仿真教学、角色扮演、网络课程平台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锻炼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护生实习期间,护理管理者可提供标准化病人进行模拟练习,同时结合护理查房、实际操作、讲座、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开展疼痛课程实践教学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管理基础知识、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临床实践、沟通技巧以及多学科团队合作等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护生疼痛管理沟通技能、人际互动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22]。
4.3.3. 对现有护理课程进行修订
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管理是一个需要融入本科护理课程的基本概念[23],护士对疼痛的知识和态度在评估和管理患者疼痛中起着关键作用[24],目前,多数院校使用的教材中仅在基础护理学中提及疼痛护理知识,大多院校未形成护生疼痛护理知识培养体系,全国仅福建医学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把疼痛护理当作一门单独的必修课开展[25]。因此,有必要在本、专科课程中加入疼痛护理管理完整课程体系,以使护生能够运用新理论对患者疼痛实施有效管理。国内有学者已建立比较完善的疼痛专业护士临床实践培训课程框架[26]。阮晓芬[27]教授等人根据核心胜任力理论建立了疼痛专业护士临床实践与教学系统。国外研究表明[28],部分护生知识有限,且对疼痛持消极态度。因此,护理教育应继续加强对护生疼痛识别和管理,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同时将最新的疼痛管理指南和政策融入课程中,确保护生熟悉临床实践中的标准,并鼓励参与相关研究与学术交流,以促进护生疼痛管理知识的持续学习和知识更新,为患者实施更加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未来应侧重于了解影响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的个人和环境因素,以便为课程开发提供信息,并最终为毕业生提供的护理质量提供信息。建议国内的医学院校通过参考国外疼痛教育学院有关疼痛管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指导性建议,对现有的护理课程进行课程修订。结合国内疼痛教学发展的实践,建立疼痛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多元化培训,从而让护生在校阶段就接受到更全面的疼痛知识培训。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强化上海市实习护生疼痛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与临床疼痛管理实践,同时修订现有护理课程或补充新理论,以提高护生疼痛管理知识水平。
基金项目
海军军医大学深蓝护理科研PI项目(2022KYP07);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重症医学技术规范化管理和推广项目(SHDC22022224)。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