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改造设计——室内空间改造设计
Child-Friendly Kindergarten Renovation Design—Interior Space Renovation Design
DOI: 10.12677/design.2024.96756, PDF, HTML, XML,   
作者: 陈彦冰: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室内空间改造设计Child-Friendly Kindergarten Interior Space Renovation Design
摘要: 儿童成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良好环境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关键。为满足儿童认知需求、探究幼儿园设计趋势并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设计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知网、Web of Science等,以“幼儿园设计”等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论文和网络资料,筛选分类,梳理早期经典文献明确历史演变和基础理论,确定研究起点,关注近十年国内外成果,分析国内设计实践经验与问题,尤其是我国儿童需求体现,研究欧美、日本等国先进理念和创新方法与儿童发展关系,甄别网络资料,选取权威网站、论坛、政府资料获取实践案例和前沿资讯。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从空间功能布局、设计元素运用、设计原则体现等多维度剖析,总结经验,以“儿童友好型”为核心,满足幼儿园功能需求,促进儿童身心发育、提升技能、助力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
Abstract: Children’s growth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a good environment is crucial for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cognitive needs of children, explore trends in kindergarten design,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designing child-friendly kindergartens, we adopt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Using school library databases, CNKI, Web of Science, etc., search for relevant literature, papers, and online materials with keywords such as “kindergarten design”, screen and classify them, sort out early classic literature, clarify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basic theories, determine research starting points, focu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decade, analyze domestic design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manifestation of children’s needs in China,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anced concepts and innovative methods in Europe, America,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identify online materials, select authoritative websites, forums, government materials to obtain practical cases and cutting-edge information. Case Analysis Method: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cases, analyze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spatial function layout, application of design elements, and embodiment of design principles, summarize experience, and take “child-friendly” as the core to meet the functional needs of kindergartens, promote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mprove skills, assist in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陈彦冰.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改造设计——室内空间改造设计[J]. 设计, 2024, 9(6): 837-845.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6756

1. 引言

在教育理念持续更新的大环境下,学前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幼儿园室内设计的演变正是这一变革的鲜明体现。设计视角从过去侧重于“面”的维度,逐步扩展至“体”的全方位考量;风格从单一的统一模式,转向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现;设计主导思想从“教师中心”转变为以“儿童中心”为核心。这些转变清晰地描绘了学前教育向个性化、多样化、综合性以及亲近自然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形成,反映了社会对幼儿教育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关键起点和主要平台,其环境的构建与改善已成为核心关注点,承载了更高的期待与标准。

当前国内幼儿园的状况确实相当复杂,存在多种问题。以环境设计为例,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从宏观视角审视,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相当显著。城市幼儿园在环境设计方面资源丰富,理念和实践均较为先进。相比之下,农村幼儿园由于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其环境设计水平则显得不尽如人意。东部地区的幼儿园在发展和设计上普遍优于西部,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在细致审视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结构与标准时,诸多问题浮现于微观层面。功能性的缺失尤为显著,诸多幼儿园的室内外空间未能充分顾及儿童日常活动的多元性,例如互动区域的不足、安全防护设施的缺乏等。色彩搭配的不和谐亦是普遍现象,部分幼儿园在色彩选择上未能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及视觉发展的特点,过于鲜艳或杂乱的色彩可能对儿童的情绪和认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体验,亦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回顾前人在幼儿园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早期关于幼儿园发展的研究多聚焦于教学方法,而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设计的关注相对较少。随着教育理念的演进,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早期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仍存在局限性,对城乡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且在环境设计问题的研究上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案例的广泛支持和系统性的解决策略。

面对这一现状,当代设计师和研究人员面临严峻挑战,他们必须深入理解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多维度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努力为儿童营造优质且适宜的教育环境。这亦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实际的依据。

2. 项目分析

2.1. 项目目的

优秀的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有助于增强儿童美感认知,有助于美育素养的培育,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舒适轻松的幼儿园室内空间不仅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友好的空间环境,可以减少儿童因为离开家长而产生的焦虑。

符合儿童认知需求的幼儿园空间设计有利于释放儿童的本性[1],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2]。符合儿童工效学的幼儿园室内空间有利于保证儿童玩耍的安全,提高儿童活动的时间和效率,改善儿童体质。要为幼儿园创造温馨、舒适、生态、安全、优美的室内空间,就要遵循幼儿成长的心理生理特点,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增强幼儿园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吸引力,获得高质量的成长进步。

2.2.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概念诠释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其关键要素是以尊重儿童自由权利与需求为准则性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舒适的、合理的、友好的幼儿园空间主界面,与其日常生活相联系,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综合性、亲自然的特点,营造自由洒脱的、方便安全地玩耍和学习的空间气氛,满足儿童的自我感受思维认知的真实需求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儿童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3. 幼儿园设计分析

3.1. 基地概况

本案幼儿园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居住区。人口稠密。基地毗邻城市,公交线路多,交通便利。毗邻购物广场、超市、市场等,生活便利。配套药房、社区诊所等,医疗基础设施完善。紧邻鲁东大学、新石路小学等,教育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区位条件优越。

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4730 m2,建筑高度7.2 m,总共两层。其中一层加室外景观区域面积约3128 m2,为幼儿园小班中班教学区与儿童主要活动区,二层面积1602 m2,为大班教学区与读书区、美术教室等。本次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分析、室内外效果图、一二层平面图、顶棚图等。

3.2. 基地问题分析

3.2.1. 设施老旧

基地环境设计理念老旧、设计元素单一、空间布局不合理、没能形成统一的风格,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而且质量也没能达到要求。忽视了总体环境的隐形教育。

3.2.2. 色彩搭配不合理

大量运用对比色,环境花哨,整体不协调艺术美感不存在。幼儿园的色调不能满足现代孩子们的需要,不能更好地贴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单调的形式,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3.2.3. 空间布局不合理

现存基地的空间功能、主要区域划分等存在诸多问题。对自然光源的利用率不高,室内需要人工照明满足日常需要。

3.2.4. 设计语言呆板

幼儿园内所有的设置都是常规的桌椅板凳,这种单一呆板的氛围,何谈趣味性?因此幼儿园设计风格较为明显的问题:整体所处环境缺乏趣味性。

3.3. 设计理念

3.3.1. 以“儿童为本”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和活动类型的要求,针对性设置了不同功能的活动场地。让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也能有所收获。既有适合小班儿童的开敞式柔软草坪活动空间,也有适合中班儿童的探索性活动空间,还有适合大班儿童的器械式活动空间,多元的趣味式的空间环境,为儿童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达到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增强想象力、发挥创造力、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效果,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

3.3.2. 生态安全性

根据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规律,整合现代教育设施和生态环境,设计一个能让儿童释放天性,发现独特自我的空间,通过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充分发挥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的互通共联性,体现现代性、生态安全性、自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因为儿童行为能力发育的不完全性,幼儿园设计的生态环保性和安全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包括造型设计、材料使用、色彩搭配等方面。设计造型元素避免尖锐的造型凸显,家具多选用圆角家具[3],交通流线的规划避免后勤服务与儿童路径的交叉,室内空间避免过多的转角,装饰材料选择环保的优质建材,减少环境污染。

3.3.3.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中注意室内设计造型元素的趣味性[4],色彩搭配的活跃性,丰富且有趣的空间环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云形、圆形、椭圆形等新自然的灯具造型,童话故事中的素材装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4.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

4.1. 创意来源

创意理念来源于《森林里的小木屋》,作者是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该剧曾5次赢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大奖,并被BBC改编成儿童电视剧。森林里动物们喜欢制作自己的小木屋,木屋高低不同、造型不一,是小动物的家,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动物们互相串门,有时还聚在一起做游戏,讲故事[5]。这些童话故事里小木屋同时也是儿童向往的,他们也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一样喜欢探索,充满好奇心,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4.2. 设计元素提取

通过建筑本身激发孩子们的幻想和自由感。比如童话故事里的小房子,我认为儿童都是希望在这种空间中活动。因此建筑外观是由数个小房子搭建起来的。用坡屋顶,代替常规样式,使整体氛围更具艺术感,建筑的窗框也采用颜色鲜艳的铝合金,如黄色、粉色、蓝色。配合原建筑基调形成一种跳跃的景框(如图1所示)。色彩丰富也使建筑更有趣。

Figure 1. Bird’s-eye view

1. 鸟瞰图

整个室内设计都突出了曲线元素,比如,寝室中采用的弧形无主灯设计,绘制的是一个星空的场景,尤其是在安静的休息区域,这种设计方式不会使儿童感到眩晕,无主灯设计对于整体明暗度控制也会更高标准。吊顶也突出了曲线元素,云形、圆形、椭圆形,这种形式就解决了传统幼儿园单一呆板的问题,看起来柔和温馨了许多。

在每个教室做一个只适合儿童进出游玩的独立空间(游戏空间),是小木屋与滑梯的组合设计,通过对生活中熟知的实物变形,创造可爱的形态,幼儿对这些并不陌生,反而因为熟悉而感到有趣。

4.3. 幼儿园平面布局

一层平面布局包括:班级活动室、衣帽间、幼儿寝室、音体室、医务室、隔离室、食堂、舞台话剧室、游戏角(如图2所示)。

Figure 2. First floor plan

2.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布局包括:阅览室、财务室、院长室、阳光种植台、美术教室、综合教室等(如图3所示)。

Figure 3. Second floor plan

3. 二层平面图

4.4. 幼儿园功能分区

功能实用性是日常动态相关线路设计的基础。幼儿园室内外功能规划及总体规划设计都需要以儿童的日常动线为客观依据[6],本次设计呈现出用餐区、娱乐区、活动区、观赏区、等候区、交通区、后勤保卫区。

4.5. 路线分析

注重室内各功能空间交通流线的合理性,保证儿童能便捷到达日常生活的区域,教师能便捷到达教学和办公区区域[7],保持厨房等后勤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减少相互交叉。通过交通流线的规划,创造室内室外流动的、互动的空间路径关系,将不同的教室群和功能区组织在一起,引导儿童有兴趣在不同建筑空间内玩耍、探索,注意紧急事件情况下学生疏散路线的设计,体现安全性设计原则。

4.6. 幼儿园主要室内空间设计

4.6.1. 教室

教室是幼儿园内的主要学习空间,教室设计中注重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关系,强调实用性与趣味性,体现弹性空间需求的特点。桌椅采用可移动的排列布局方式,根据课程需要调整不同的组合形式。在教室一侧统一安放了多组收纳柜,主要用于个人物品的收纳,书籍、画笔等教具的收纳,保证教室空间的整洁有序,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宽敞的落地窗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在视觉上给人以开敞的感受。人工照明采用LED条形灯带,改变传统的照明形式,满足基本照明需求(如图4所示)。桌椅选用圆角形式,避免幼儿因碰撞而发生危险。空间整体色彩搭配避免过于复杂,运用浅色乳胶漆,局部配装饰画,避免了鲜艳色彩的刺激性,避免课程中儿童注意力的分散,又保护视网膜的发育。

Figure 4. Classroom rendering

4. 教室效果图

4.6.2. 寝室

每个教室内部配备独立的寝室。整个空间装饰简洁,原木吊顶配合LED灯条和星星造型灯,整个空间氛围温馨,灯光柔和,为幼儿营造合适的氛围环境休息室的设立可以给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更够帮助幼儿快速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如图5所示)。

Figure 5. Bedroom renderings

5. 寝室效果图

4.6.3. 益智区

此空间整体比较活跃,表现形式多样。靠近窗户的一侧放置了泡泡池,另一侧是一个大树与小房子共同组成的木质滑梯,滑梯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还可以起到拉伸空间的效果。也增加了歇息空间,同时空间还配有各种小型玩具,活动室整体空间充满了无限的探索性与趣味性(如图6所示),是一间洒满阳光却又有着俏皮私密小角落的空间。

4.6.4. 舞台话剧室

舞台话剧室是幼儿园的公用教室,从功能性上来看,可满足艺术展演、话剧舞台表演、家长会等需要,是一个多功能的多媒体空间。该空间采用线性木质吊顶,舞台分为两层,减小相互间的高低落差,既满足儿童的尺度需要,又体现空间层次感,满足舞台表演的需要(如图7所示)。

4.6.5. 公共走廊

公共走廊连接着各个室内空间,在设计中突出趣味性和安全性。地面采用黄色线条与浅灰色PVC的组合搭配,既是方向的引导,为活跃了空间气氛。墙壁设置了木纹质方格格栅和软木装饰板块,可以展示儿童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艺术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发现美与体会美(如图8所示)。

Figure 6. Effect diagram of the puzzle area

6. 益智区效果图

Figure 7. Rendering of stage drama room

7. 舞台话剧室效果图

Figure 8. Corridor rendering

8. 走廊效果图

4.7. 材料选择

原木材质天然淡雅的颜色和自然亲和的肌理效果,给人营造自然舒适的空间感受。许是受现代倡导人们接近自然这一呼声的影响,设计中对大量的原木材料的使用也是为了迎合这一观点。幼儿园地板上铺设防滑材料,保证材料环保节孩子们能拥有健康,同时,防止儿童跌倒和骨折。为了解决孩子们活泼随意的涂鸦问题,幼儿园墙面选择方便更换的液体壁纸。

5. 景观分析

儿童活动游玩区:整个游玩场地被树群环绕,打造成为仙境般的游乐圣地。游乐场与室内设计思路一样用曲线环绕场地,增强整个场地流线性,丰富的颜色搭配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可以探索和认知大自然的植物。为了防止幼儿发生安全隐患场地避免尖锐物突出物的设置,沙池边缘使用防腐木等软质的边缘,沙池的沙子使用细软天然黄沙且经过筛选,没有尖利的石子等有安全隐患,保证幼儿安全。

在植物配景的选择上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并且季节变化丰富的植物,例如玉兰花、银杏树、金叶榆、海棠等植物,配合当地特色经济类植物,如苹果书、梨树、杏树等,形成鲜艳的色彩、奇特形状的花朵和季节性的果实植物的配景组合,避免有毒、有刺、易过敏和易引发病虫害植物的使用和种植,形成四季变幻更迭的自然现象和四季有景可观的景观效果。

6. 结论

儿童友好型室内空间改造设计解读和分析了我国幼儿园在中国的现状以及原因,根据儿童的认知需求,提出了“儿童为本”的设计理念,丰富儿童的活动形式,全面锻炼儿童的五感,让儿童深刻体验人、空间、物之间关系的奥秘,创造一个生态、舒适、个性化、安全的室内空间环境。由于经验的浅薄,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8]

注 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冯君. 浅析普惠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以横江幼儿园为例[J]. 福建建材, 2021(10): 36-39.
[2] 房思园.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的方法探析[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6.
[3] 匡琪. 道生态观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研究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工程大学, 2017.
[4] 陈文丽. 趣味性表达在幼儿园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建筑大学, 2020.
[5] 李敏, 李珎. 儿童世界的东方细雨——居住区儿童游戏场设计研究[J]. 华中建筑, 2011, 29(11): 78-81.
[6] 兰艳平. 长沙湘府世纪小区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7] 靳鸽, 靳满. 基于体验式教学下的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J]. 现代装饰(理论), 2015(2): 34-35.
[8] 王诗迪. 中国长足寄蝇族分子系统学研究(双翅目: 寄蝇科) [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