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语言现象。例如:
(1) 大姐:外语真的学不了一点(哔哩哔哩2023年10月29日)
(2) 忍不了一点!正定博物馆里的“显眼包”太好笑啦(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1日)
(3) 这红包抢的,开心不了一点(新浪网2023年10月17日)
以上用例与传统用法不同。传统“X不了一点”结构中,当“X”为动词性成分时,“X”主要为及物动词;绝大多数情况下,宾语出现在动词后,“一点”在句中作修饰成分,表示计量。例如:“他们和楼下更多自己的同志们隔绝,孤零零地几乎通不了一点消息。”当“X”为形容词性成分时,该结构主要用于差比句中,例如:“哥哥比我大不了一点,他还在上中学。”
网络语言中的“X不了一点”的宾语前置,例(1)中的宾语“外语”前置,例(1) (2) (3)各自表示无法实现极小量“学”“忍”“开心”,此处“一点”并不表示客观计量,具有夸张的意味,凸显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态度。例(3)中“X”为形容词,表示完全不能开心,并非为差比句。
“X不了一点”在年轻人的口语交际和网络社交中频繁使用,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对该构式的研究。本文将“X不了一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和解释、统计和分类的方法对“X不了一点”进行分析,系统研究它的句法、语义、语用及形成机制和流行动因,以加深对该结构的认识。
2. “X不了一点”的句法构成
2.1. 构式的常项
“X不了一点”是由常项“不”“了”“一点”和变项“X”构成。构式“X不了一点”中的常项“不”为否定副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2016)对“不”的释义有八种,在“X不了一点”中,“不”解释为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1]。
李宗江(1994)指出,“V得了”中的“了”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了”是实义动词,表示“完、尽”等意义;另一种情况为“了”的意义虚化,其语义指向动作V,整个结构表示动作V实现的可能性[2]。“V不了”是“V得了”的否定形式,常项“了”为动词常跟否定词“不”组合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能或无法。“X不了”后面接的是“一点”是不定指成分,构式中的常项“了”意义已经虚化,属于可能补语的范畴。例如:
(4) 观察记录写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0月25日)
(5) 购物欲直接拉满,这个月估计是今年消费最高的一个月了,理智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1月7日)
例(4)中的“了”指向动作“写”,“写不了”表示“写”这个动作无法实现。例(5)中的“了”指向“理智”,“理智不了”表示说话人不可能实现“理智”的状态。
“一点”是由数词和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表示数量少而不确定。沈家煊(1999)把跟量有关的否定范围称为“否定量域”,并由此推导出一条“全量肯定否定规律”,即“对一个最小量的否定意味着全量否定,对一个最大量的肯定意味着全量肯定[3]。”“一点”表示最小的量级,是一个极量词,对“一点”的否定意味着完全否定。
(6) 这作业真是写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0月17日)
(7) 周二开朗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0月17日)
例(6)中“写不了一点”可以表述成“完全无法写”。例(7)中“开朗不了一点”可以表述成“完全不可能开朗”。
2.2. 构式的变项X
2.2.1. 变项为动词
截至2024年2月,通过检索发现“X不了一点”的语料众多。从词的类别上来看,能够进入“X”主要是动词,“X”为动词的语料有229条,占总语料的76%。我们对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5个词条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top fifteen verb usage frequenc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X cannot be a little bit”
表1. 构式“X不了一点”动词使用频次前十五位的统计
序号 |
X |
频次 |
1 |
上 |
14 |
2 |
学 |
14 |
3 |
睡 |
13 |
4 |
活 |
12 |
5 |
忍 |
11 |
6 |
起 |
10 |
7 |
做 |
8 |
8 |
写 |
8 |
9 |
熬 |
7 |
10 |
减 |
7 |
11 |
吃 |
6 |
12 |
动 |
6 |
13 |
打 |
4 |
14 |
戒 |
4 |
15 |
信 |
3 |
表1中高频使用的动词绝大多数为具有[+可计量]特征的动词,其可计量特征主要体现在动作的次数或动作持续时间等方面。“V不了”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多的情态格式,它可以表示动力情态义和认识情态义[4]。根据表1统计结果,再结合语料得出,变项“X”为动词时,绝大多数都具有[+自主][+意愿]特征的动词。例如:
(8) 我早上怎么能吃这么多,这个肥是减不了一点(微博2024年1月30日)
(9) 在家学不了一点,我该找个咖啡厅学习吧(微博2024年1月31日)
(10) 睡不了一点,本人实名崩溃(微博2023年10月18日)
例(8)的宾语前置,“X不了”具有动力情态义,表达出“愿而不能”的意义,即言者原来计划做,但事实或主观情况不允许X发生。例(8)表示说话人想要减肥,但是控制不住食欲,完全无法达到减肥的意图;例(9)表示说话人想要学习但在家不能学习;例(10)表示说话人想要睡觉但是完全无法入睡。 变项“X”少数为具有[-自主][-意愿]特征的动词,此时“X不了”具有认识情态义的倾向,解释为“无能力”或“无法”。例如:
(11) 感觉没有这个微博我是活不了一点的(微博2023年10月13日)
例(11)表示说话人推断如果没有微博,她不可能活下去。说话人根据现实情况,使用“X不了一点”推断,含有主观性的认知特征。
2.2.2. 变项为形容词
尹桂丽(2020)指出“A”与“一点”组合,要求A具有可变量这一语义特点。性质形容词表示某种抽象的属性,程度上存在差异,具有可变的量,隐含着[+程度量]这个语义特征,可以与“一点”共现[5]。“A不了一点”是“A一点”的否定形式,能够进入该构式的形容词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例如:
(12) 作业没有思路真的是开心不了一点,整个人处于抓狂的状态(微博2023年10月26日)
(13) “雨”又双叒叕来?这天气是好不了一点(腾讯网2023年11月13日)
以上用例中的形容词“开心”“好”都是性质形容词,程度可以加深。例(12)指因为“我”的作业没有思路,所以“我”完全不可能开心。例(13)指说话人根据现实情况推测天气完全不能变好。在“X”位置上的性质形容词主要为积极义的性质形容词,或者说是符合人们期待的形容词,对变项“X”的完全否定使整个构式具有负面倾向,表示某种状态不能实现,无法达到言者的理想预期。
2.2.3. 变项为名词
有少量名词能够进入该构式,能够进入该构式的名词主要是具备[+性状化]特征的名词。例如:
(14) 不舒服的关系马上say goodbye,内耗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0月24日)
(15) 淑女不了一点,我是真爱岔着腿坐(微博2023年10月22日)
上述用例中,“内耗”“淑女”都是名词,这些词具有概念义和属性义,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类特征,能够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在网络用语中,“内耗不了一点”表示完全无法内耗,“淑女不了一点”表示完全无法成为“淑女”。我们认为此处的“内耗”“淑女”和“喜剧”为词类活用,临时具有动词的用法,得以进入该构式。
2.2.4. 变项“X”为借体
(16) 想开了就emo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1月12日)
(17) 主打真实,p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0月9日)
例(16)中的“emo”是“Emotional”的缩写,原本是用来指情绪化的音乐风格,现今网友用“emo”指代“丧”“忧郁”“伤感”的消极的情绪,“emo不了一点”表示完全不会伤感。例(17)“P”是专门的处理照片软件“photoshop”的首字母,现今网友“P”或者“P图”来表示处理照片。
构式“X不了一点”中“X”的构成成分复杂多样,能够进入该结构的主要为具有[+意愿][+可计量]特征的动词和积极义的性质形容词,随着构式的流行,少量[+性状化]的特征的名词和借体也能进入该结构。
3. 构式“X不了一点”的语义分析
Goldberg (2006)认为构式需具备:1) C作为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Fi, Si>;2) C的形式、意义或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已知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6]。首先,“X不了一点”结构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该结构具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在语言运用中,其形式和意义是相对应的。其次,“X不了一点”并不是“X不了”和“一点”意义的简单相加,该构式隐含主观性、夸张性的语义特点,无法从结构的组成成分进行完全预测。因此,“X不了一点”是一个典型构式。
“X不了一点”表示说话人认为不可能或无法达到X的极小量,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主观性、夸张性的语义特点。
3.1. 主观性
“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7]。温锁林(2012)指出,有些包含数量词的格式表达的是主观性,其中的数量词可以被表示语气或程度的副词性成分替换而意思不变[8]。例如:
(18) 玩不了一点,进了大厅也是卡(微博2023年10月17日)
(19) 幸好同事们是真的很好,不然待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0月7日)
上述用例中“一点”可以用表示语气或程度的副词性成分替代。例(18)中“玩不了一点”可以表述成“根本玩不了”。例(19)可以表述成“完全待不下去了”。
闫亚平(2016)认为,一部分“一+量”结构并不表客观计量,而是凸显言者主观的感受、态度、评价和意图等[9]。“X不了一点”中的“一点”在语境中并不表示个体数量,在语法上来说可有可无,但是从语用上来说举足轻重,能改变句子的语气,带有向少夸张的意味,重在凸显说话人感知上的主观小量,明显带有说话人的态度和评价。例(18)“玩不了”主要表达因为游戏太卡所以无法玩的事实;而“玩不了一点”主要凸显说话人无法玩游戏的消极情绪,含有戏谑的感情色彩。例(19)“待不了一点”表示说话人对公司的负面评价。
3.2. 夸张性
当说话人采用“X不了一点”来表达某种行为或状态难以实现时,往往是往最小的可能性去表示,重在表达说话人夸张极端的情感,忽略客观事实,以引起说话人的共鸣。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构式“X不了一点”常常和语气副词以同现。例如:
(20) 抑制不住网恋奔现的喜悦,真的分开不了一点(微博2023年10月18日)
(21) 谁救救我啊,根本活不了一点,谁懂现在还没有睡的痛苦啊(微博2024年1月10日)
例(20) (21)中的“一点”明显带有夸张意味,重在凸显说话人感知上的主观小量。例(20)中“真的”为强调义副词,主要用于包含高程度的结构之前[10]。例(20)表示说话人和网恋对象完全无法分开,与现实情况不符。“根本”作为语气副词用在否定性结构“X不了一点”之前,加强否定语气,语义具有夸张性。例(21)表示说话人很晚都没能睡着感到很痛苦,因此不能活下去,但事实并非如此。
4. 构式的语用功能
4.1. 情绪表达
“情绪表达”是网络用语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网友们会通过语言表达内心情绪。“X不了一点”作为一种主观极性表达,通过核心词“X”的多样变化,能够用于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情感和态度,满足人们的情绪表达的需求,具有戏谑玩笑、自嘲的感情色彩。例如:
(22) 等不了一点!“00后”新警第一次收锦旗狂奔去给师傅报喜,师傅淡定表扬(微博2023年11月24日)
(23) 每天等电梯都等的好烦,耐心不了一点(微博2021年5月19日)
例(22)不仅表达新警收到锦旗后马上跟师傅报喜的事实,还蕴含说话人激动的情绪。例(23)表达说话人无法耐心等电梯的烦躁情绪。
4.2. 凸显强调
与交际意图直接相关的小句为前景信息,与交际意图不相关,只起辅助、详述、评价作用的小句为后景信息。构式“X不了一点”所在小句往往是前景信息,是交际的直接意图所在。话语中“X不了一点”往往是言者有意突出的部分,言者会用重音加以凸显,使其成为整句的焦点信息。例如:
(24) 国货彩妆除了口红还能用用,其他真用不了一点,雷一踩一个准(微博2023年10月17日)
(25) 谁懂,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假期,还是躺不了一点,回第一次在广州租房的社区,买了吃的喝的去爬白云山(微博2023年10月18日)
例(24) (25)中构式所在的小句都为前景信息。例(24)第一个分句“国货彩妆口红还能用”为第二个分句“国货其他彩妆完全不好用”做铺垫,第二个分句为言者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例(25)中,第一个小句“谁懂”为话语标记,第二个小句陈述时间为背景信息,第四第五个小句解释“完全躺不了”的原因为背景信息,第三个小句为言者传递的信息重点。
5. “一点X不了”与“X不了一点”的关系
“一点X不了”中的“一点”在句中作状语,“X不了一点”中的“一点”在句中作补语,两个结构中的“一点”都具有极性程度义且都起强调作用。例如:
(26) 他们一天忙到晚,家里活一点干不了,给予适当补贴十分必要。(人民日报1987)
(27) 我多想抱儿子一把,可铐子铐着我的手一点动弹不了,只能望着儿子哭。(新华社2003)
(28) 春玲急忙解释,“她很敬重你,爱你是个荣誉军人,一点假不了。”(冯德英《迎春花》)
上述用例中的“一点X不了”可以替换为“X不了一点”,两者均可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和状态完全不可能或无法实现。绝大多数情况下,当“X”为及物动词时,“一点X不了”的宾语前置。
“X不了”与“一点”的常规组合顺序为“一点 + X不了”,为了凸显主观态度和评价,说话人采用非常规语序“X不了 + 一点”;“一点”从状语位置移位到补语位置后,“一点”变为句尾焦点,“一点”具有主观夸小的意味,因此位于句尾焦点的“一点”能够帮助说话人传达对表述对象的态度和评价,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增添了戏谑的感情特征,主要用于非正式场合和口语表达。
6. 形成机制和流行动因
何自然(2005)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信息,只要能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播,就可称为模因[11]。“X不了一点”构成简单、意义凝练,很容易被网友接受并进行复制和传播,发展为强势模因。“X”的成分有些属于常规的搭配,有些则属于非常规的搭配,随着构式的产生和发展,这些非常规的搭配数量逐渐增多,所以人们对其接受度也逐渐提高;有些搭配会与一些原则相违背,但构式整体义与成分间的互动关系使它们的生成有了合理性。“X不了一点”构式中,这些跟以往认识不太符合的实例实际并不违反构式总的生成原则,只不过具有特殊的生成机制,所以说“X不了一点”构式在发展过程中,构式压制也起着一定作用。能够充当变项“X”的语法成分也越来越多,且该构式具有主观性和夸张性,满足年轻人极致夸张的表达需要,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模仿、复刻、传播,进而使其更加流行。
张谊生(2020)认为,流行构式在母体构式高频使用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传播发展,形成大量仿拟[12]。根据我们考察,“X不了一点”由“一点X不了”衍变而来。“X不了一点”最早来源于“好不了一点”,受类推机制影响,变项“X”在“好不了一点”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演化,由“好不了一点”形成大量仿拟构式,“X不了一点”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广泛出现在各种自媒体平台和人们日常口语表达中,通过核心词“X”的多样变化,表达人们强烈的主观评价和态度,为说话人提供情绪发泄的窗口且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7.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全量否定构式“X不了一点”中的“一点”不表客观计量而是用来凸显言者的态度和感受。能够进入该构式的主要为[+意愿] [+可计量]动词和性质形容词,随着构式的流行,少量[+性状化]名词和借体也能进入。当“X”为动词性成分时,所在句子的宾语前置。通过语料分析,我们试图把其构式义概括为“说话人认为无法实现或不可能达到极小量X”。该构式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主观性和夸张性的语义特点,能够发挥情绪表达及凸显强调的语用功能,在类推机制和构式压制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模因的传播及独特的语用效果促动该构式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