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体裁分析是Swales提出的一种文本分析方法和一种重要的语类分析框架,主要是用来分析研究论文每个部分的修辞结构[1]。它能体现特定体裁的重要特征。体裁分析主要遵循语步–语阶的组织结构。体裁分析研究涉及多个学术领域,如申请信[2]、编辑信[3]以及论文和学位论文[4]。研究论文(RAs)作为学术领域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对于研究论文的相关体裁分析研究也在不断增加,研究内容关注作者如何组织文本以传达目的,以及作者用于实现交际目的的语言特征。Swales在研究论文中的引言部分提出“创立研究空间”(CARS)的语步模式,并给出用于实现这些语步的相关表达和语言特征。语步是具有特定交际目标的修辞手段或语篇片段,语阶是实现语步可供选择的修辞策略[1]。体裁分析研究对于特定用途英语(ESP)教师和学习者非常有益,有助于不同学科的学生了解特定体裁的组织模式和相关语言实现技巧。学科特色的语步结构可以有效地撰写或指导论文写作。语步分析可提高阅读者对论文内容的预测能力,并相应地提升其科研敏感度和科研能力[5]。作为学术词块中的一种,短语框架(phrase frame)允许一个或多个自由词位,类似于N元词结构,但包含一个或多个自由词位与相应可替换的自由变体(variants)。本研究选择由SSCI检索的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中的讨论部分作为语料,识别短语框架。研究者通常在论文中的讨论部分向读者呈现研究结果,并阐述研究如何为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作出贡献,是研究论文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讨论部分对于英语的母语和非母语使用者来说都很难写作[6]。在讨论中,对结果的阐述尤为重要。Yang和Allison指出,讨论部分的主要交际目的就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述[7]。短语框架等不连续的多词表达对于学术英语写作也很重要[8]。因此,本研究将短语框架的识别与体裁分析中的语步语阶相对应,选择应用语言学类国际期刊论文中的讨论作为语料,为研究学习者如何进行该部分的学术写作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2. 研究背景
惯用表达通常被理解为连续或不连续的词序列或其他语言单位,其共现频率显著高于组成词或单位各自频率的预测值[9],并且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被记忆和处理[10]。研究发现,惯用表达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11]。此外,学者们还认识到它们在第二语言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促进学习者语言产出的流利性和习惯性方面[12]-[14]。短语框架与搭配和连续多词表达这两种学术词块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例如,p-frame的特定变体(例如,文章目标的p-frame “the * of the paper”)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多词表达。然而,短语框架的特点在于它本身的非连续模式及其变异性。与会话语篇相比,学术语篇不仅更多地依赖于不连续的惯用表达,而且还允许更大的变异性[15] [16]。作者不仅会从学术搭配和连续的惯用表达的清单中受益,还会从不连续的词汇框架以及更大的结构和模式的清单中受益。Ädel和Römer将在同一位置拥有多种词汇变化形式的三元或三元以上序列短语(phrase frames)定义为非毗邻式词块,他们基于密歇根州高水平学生论文语料库(MICUSP)研究了不同学习阶段高水平学习者学术论文写作中非毗邻式词块的共性和差异性[17]。短语框架凸显出了词串(string of words)中的相对固定和相对灵活的部分,同时也能避免与话题过于相关的连续多词表达,更加凸显出了组织话语的结构模式,让研究者更加了解学习者如何组织文本,对学习者提高文本的整体组织以及使其运用地道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17]。
作为体裁分析的主要分析模式,语步是“在书面或口头话语中执行连贯交际功能的话语或修辞单元”[18]。一个语步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步骤组合而成,也就是语步由语阶组成,语阶则是实现语步功能的修辞手段。Yang和Allison选择应用语言学领域内20篇以量化研究设计为主的研究论文,研究论文中讨论部分的修辞结构,研究发现只有8篇研究论文包括讨论部分,使用Swales的体裁分析模式,确定了七个语步及其相应的必要程度,以及每个语步下包含的语阶[7]。Yang和Allison指出,评述结果的语步在讨论部分中是必要的,并为这一语步确定了四个语阶:给出结果;将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解释结果;评估结果。
近几年来,研究者将学术词块的研究和体裁分析相结合,研究学术写作中惯用表达在实现修辞功能中的作用。Cortes [19]考察了13个学科的1300篇已发表研究论文引言的词汇捆绑使用情况,发现其中许多与实现特定修辞步骤相关。Le和Harrington (2015) [20]从124篇研究论文的讨论部分中识别出词串,并将它们对应到“评论结果”这一语步中的特定修辞语阶。Omidian等根据在6个学科领域的5910个会议摘要中频繁出现的多词表达,根据其在不同修辞步骤中的交际功能进行分类,表明跨学科特征[21]。
与其他学科相比,应用语言学领域相对来说研究不多,针对该领域中的讨论部分的相关研究较少。此外,在特定语步和语阶中使用哪些短语框架对于论文写作有明显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本研究选择应用语言学类由SSCI检索的80篇期刊论文,聚焦于当中的讨论部分,提取短语框架,应用Yang和Allison的体裁分析模式,对讨论进行语步和语阶的标注,对提取的短语框架与语步语阶进行匹配对应,为应用语言学类的学术论文写作提供新的视角。
3.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围绕以下两个研究问题展开:1) 应用语言学类SSCI英语研究论文中的讨论部分主要包含哪些短语框架?2) 这些短语框架在讨论部分的特定语步中的分布状况如何?
3.1. 语料选取和语步标注
研究语料来源于5个语言学领域内具有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期刊,分别为Applied Linguistics、Language Learning、Modern Language Journal、TESOL Quarterly和System。语料选取标准以采用量化研究设计的论文为主,量化研究设计主要体现为在论文研究结果和讨论中给出定量数据,如t检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其中讨论部分需要单独成为二级标题,以PDF格式下载并转换成纯文本格式,在下载的论文中删除包含“结果与讨论”、“讨论与总结”等类似标题的论文,共计获得80篇,对选取的讨论部分中的文字信息进行必要删减,如小标题、表格、图表、表格附带的文本和图表附带的文本、脚注和参考文献。语步标注依据Yang和Allison (2003) [7]在Swales“创立研究空间”模式上改编得出的体裁分析模式,如表1所示。编码采用Lu等(2021)的编码模式[22]。
Table 1. Move-step annotation model of Yang and Allison (2003)
表1. Yang和Allison (2003)的语步标注模式
Move (语步) |
Step (语阶) |
Move 1—Background information (背景信息) |
|
Move 2—Reporting results(报告结果) |
Move 3—Summarizing results(总结结果) |
Move 4—Commenting on results(评述结果) |
Step 1—Intepreting results (给出结果) Step 2—Comparing results with literature (将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 Step 3—Accounting for results (解释结果) Step 4—Evaluating results (评估结果) |
3.2. 短语框架提取和语步对应
介于较短的短语框架中非实义词(例如,the * of the)的比例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不完整且语义流动,使用KfNgram (Fletcher, 2011)提取五个和六个词的短语框架[23]。根据Cortes [19]设定的短语框架频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百万词(PMW)为出现次数为五个词的短语框架是10次,六个词的短语框架是8次。其次对提取出的短语框架列表进行手动过滤筛选,如在语义上过于宽泛没有明确意义的短语框架,以及那些主要由专有名词组成的,如“the United States and *”。随后将筛选完毕的短语框架,对应到讨论中所处的语步和语阶之中。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经过软件提取和手工筛查,共计获得58个短语框架,其中包含42个五词短语框架和16个六词短语框架。
4.1. 使用频次较高的短语框架
五词的短语框架所占比例最大(72.4%, n = 42),而六词的短语框架比例为27.6% (n = 16)。表2给出了其中10个使用频次较高的应用语言学类讨论中的短语框架。
Table 2. Examples of high-frequency phrase frames
表2. 高频短语框架示例
have a [significant, direct] impact on [Move 3] |
is related to the [literature, work] [Move 4; Step 2] |
is important to [note, realise] that [Move 3] |
this finding is [consistent, inconsistent] with [Move 4; Step 2] |
can not be [explained, expressed] by [Move 4; Step 3] |
a [better, nuance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ve 3] |
the question of how [much, to, the] [Move 1] |
we find [strong, weak, no, little] evidence that [Move 2] |
allows us to [estimate, conduct, study] the [Move 4; Step 3] |
it is [widely, well] known that [Move 1] |
4.2. 短语框架在讨论部分中特定语步的分布情况
将提取的短语框架对应到讨论中的所处语步和语阶中,研究发现语步4 (Move 4)包含的短语框架最多,占比66.7%,其次是语步3 (Move 3),占比21.7%,语步2和语步1相对来说占比较低,语步1包含的短语框架最少,语料中的绝大多数研究论文中的讨论部分在该语步1,即提供背景信息部分着墨较少,往往一带而过或者直接省略。研究者讨论部分的撰写主要围绕语步4,即评述结果这一语步,因此其中包含的短语框架相较于其他语步数量最多。部分研究者在评述结果之前往往会对研究发现或结果进行总结,也就是语步3,以便后续对研究发现进行评述,有助于读者或同行专家理清研究思路,增强文章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语步2,即报告研究发现或结果这一语步,在标注语料中的语步时作者发现绝大多数应用语言学类的研究者倾向于在讨论中省略报告结果,或直接与语步3总结研究结果进行合并,考虑到选取的语料中研究发现和讨论联系较为紧密,因此语步2和语步3在讨论中标注界限稍显模糊,其中包含的短语框架也存在一定的重叠,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样本量较少的可能性。
通过检查提取的短语框架,研究发现可以分成两种类别:一类是主要在一种语步中出现,也就是主要与特定语步或语阶相关联,另一类则是在多个语步中出现且与这些语步语阶没有较为明显的关联。Cortes认为,语步分析和语言特征的关联会为体裁分析模式带来重要的发展,因为一旦确定了这些语言特征,也就是本文表明的短语框架,可以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每个语步的交际功能[19]。例1中的短语框架“this finding is [consistent, inconsistent] with”属于第一类,主要与特定语步或语阶相关联,此处该框架主要在语步4这一特定语步出现。例2中的短语框架“we find [strong, weak, no, little] evidence that”属于第二类短语框架,在多个语步中出现,此处主要出现在语步2和语步3。
例1:In answer to the first research question on…, 60.6% of the negotiations were learner-initiated … This finding is consistent with [M 4_S 2] the findings of previous face-to-face studies… (Apllied Linguistics)
例2:We find strong evidence that [M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licit versus implicit condition, and this diverges from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downfalls of implicit types of feedback.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基于语步分类的短语框架可以在特定体裁的学术英语教学中使用,以促进学习者了解学术体裁中短语框架与语步的修辞功能之间的联系。Dong和Lu [24]要求一组工程研究生在学术写作课程中创建一个自己研究领域内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引言部分的小型专业语料库,共同协作标记该语料库的语步语阶,由教师引导分析,探究不同修辞功能语步中的语言特征,并将所得应用于他们实际中需要完成的研究论文的引言之中。这样的研究能够促使学习者与他们自己的研究兴趣密切相关的专业语料库中发现特定的语言特征,并帮助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和学习语言单位与学术写作中讨论部分中语步语阶修辞功能之间的关联。与连续的惯用表达相比,短语框架本身具有捕捉不连续的词汇框架及其变异性的独特优势,使新手学术作者能够从相关连续的惯用表达中观察和概括模式,并同时认识到这些模式内的变异性和创造潜力。
5. 结语与启示
参照Yang和Allison提出的四语步分析模式,本研究对80篇由SSCI检索的应用语言学类研究论文的讨论部分进行了语步语阶的标注,应用KfNgram识别其中的短语框架,并与它们所处的语步语阶进行了定位对应,为教授专门用途英语(ESP)和英语学术写作(EAP)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此外,短语框架作为短语学研究近些年的关注热点,研究结果进一步加强了短语学和体裁分析之间的联系,专门用途英语的课堂活动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特定体裁与该体裁内部短语学研究结合起来,引起学生对学术写作中的短语学的关注,增强他们对围绕特定短语学,如短语框架相关的语境因素的意识,帮助理解语言选择背后是何种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将短语框架词表应用于学术英语教学实践,进行相关课程设计或教材开发,帮助学术用途英语写作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表述研究内容,实现不同的交际功能,是可以推进的一个研究方向。由于学科背景知识的局限性,本研究没有考察不同学科领域中短语框架在语步语阶分布方面是否存在系统性的跨学科变化,有待未来的进一步延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