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for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摘要: 本文聚焦于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园林专业作为培养绿色空间规划与建设人才的重要领域,其教育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园林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策略,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体系以对接行业需求、加强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ducation, as a crucial field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in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ace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including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lag of curriculum sett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insufficient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Subsequently, targeted reform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such as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to align with industry demands, and enhanc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reform measures, the aim i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s with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good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to meet the societal demand for talents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陆海飞, 黄粱楷, 邹红竹, 韩丹萍, 钟泰林, 赵竑绯, 刘佳瑛.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3): 51-57.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3121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面临着诸多挑战,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对园林专业教育进行深入改革,以培养出更高质量、具备更强行业适应性的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园林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绿化向生态园林、智慧园林等多元化方向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1]。另一方面,现有园林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欠缺,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对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系统研究,可以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园林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并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革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升园林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2]。这不仅有助于园林专业的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保障园林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需求,还能够推动园林专业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2. 园林专业教育现状

2.1. 国内外园林专业教育概述

园林专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国内,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园林专业教育的重心,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课程设置涵盖了植物生态学、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出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一定动手能力的高质量综合型人才[3]。此外,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都开设了园林专业,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实习和国际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相比之下,国外园林专业教育在学术资源和研究方向上可能更加广泛。许多知名的国外大学在风景园林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他们的学术思想[4]。这种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有很大帮助,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国内外园林专业教育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园林专业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如何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自然资源,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也是园林专业教育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2. 当前园林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园林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资源匮乏且素质参差不齐。尽管许多技工学校在招生时声称师资力量雄厚,但实际情况是教师人数虽足,但专业水平不高,半吊子教师屡见不鲜。这些教师不仅不重视对专业课程的研究,还常常照本宣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上松散懈怠。此外,部分教师因承接园林工程项目而分散了教学精力,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质量。其次,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不均。技工学校的园林专业本应更注重技能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却将理论与实践本末倒置。

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占比过高,而实验操作课则寥寥无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难以立足。再者,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比例失调。技工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但很多学校却未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在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的比例甚至低于英语课、高数课等基础课程,导致学生专业能力不强。同时,部分学校开设的植物相关课程过于繁琐,容易引起学生对植物相关专业的逆反,影响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学方式陈旧也是当前园林专业教育的一大问题。许多教师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只教授书本上的内容,忽视了专业设计课程和工程实践相关的课程,导致学生在考验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无法适应。

3. 园林专业教育改革方向

3.1. 教育理念与目标的更新

在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中,教育理念与目标的更新是核心所在。传统的园林教育最注重的是传授技艺和灌输理论,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教育理念必须实现从“技艺为本”向“创新与实践并重”的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意味着园林教育不仅要传授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跨学科融合也成为教育理念更新的重要趋势,园林专业教育需与其他相关领域如建筑、环境科学、艺术等紧密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育目标方面,园林专业教育应着眼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软技能。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园林专业教育还需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3.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中,最主要的是改革优化本专业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传统园林专业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应着眼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园林行业对多元化发展的人才的需求。

在课程安排上,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引入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增设跨学科课程,如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需紧跟园林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如GIS、遥感技术、虚拟现实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运用科技进行创新[5]-[8]。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入国际先进的园林理念和案例,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上的调整,旨在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园林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园林行业的需求,为园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因此,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 园林专业教育实践探索

4.1. 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园林专业教育实践探索中,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当前园林专业教育的需求,因此,探索并应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创新型教学方法中,项目式学习(PBL)和翻转课堂是两种值得推广的模式。项目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具体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和问题解决,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园林专业教育中,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园林设计或管理项目展开学习,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方案设计和实施等环节,全面了解和掌握园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翻转课堂则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将知识传授和内化过程颠倒过来。在上课之前,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对应课程的视频、材料获取新知识,课堂的时间尽量留给讨论、答疑和实践操作。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腾出时间让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深深地影响着园林专业的教育。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园林场景,通过AR技术实时观察园林植物的生长变化,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园林专业知识。通过打造智慧园林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园林中的植物、设施、环境等要素数字化,从而实现园林管理的智能化与科学化。

4.2. 实践教学与实习机会的增加

在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实践教学与实习机会的增加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书本上的内容在传统教育中被过分重视,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为应对这一挑战,当前园林专业教育正积极探索和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为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各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加大了对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园林设备和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传授行业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学生从校园到岗位的衔接。同时,课程设计中也融入了更多实践导向的内容,如植物识别、景观设计、园林施工等,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实习机会方面,学校积极与园林企业、设计公司、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外实习平台。这些实习机会不仅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园林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还能在实践中遇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投身于与园林专业相关的竞赛和项目实践之中,通过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加强他们与团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实践教学与实习机会的增加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丰富的实习平台,在扎实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教育改革成效评估

5.1. 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在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成效评估中,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本节将详细阐述评估方法及具体的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方面,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估手段,尽可能客观全面地评估改革成效。首先,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对园林专业教育的各项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其次,注重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的结合,既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也重视最终的教育成果。此外,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独立性[8]

在指标体系方面,我们设计了包含多个维度的评估标准。一是师资力量,其中涵盖了教师团队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二是科研水平,评估在国内外的研究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水平及转化情况。三是教学条件,涵盖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设施等,这些条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四是学科建设,包括学科发展方向、学科特色、学科规划等,评估是否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及是否具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五是学生培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就业情况等,这是评估的核心内容。六是社会服务,评估园林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产学研结合、咨询、技术服务等。

通过构建这样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园林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教育改革指明方向,推动园林专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5.2. 改革效果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在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成效评估中,定量与定性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评估改革效果的综合框架。

定量分析主要通过收集可量化的数据来评估改革成效。例如,可以对比改革前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毕业设计质量、就业率等关键指标,以数据形式直观展现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线测试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数据,进一步量化分析改革在学生层面的接受度和成效。定性分析则侧重于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非量化因素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访谈教师、学生及行业专家,可以了解他们对改革措施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揭示改革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同时,观察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以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能为定性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成效。定量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使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而定性分析则深入挖掘了改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改革方案提供了宝贵参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和不断完善。

6. 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挑战与对策

6.1. 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挑战。首先,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是一个显著的问题。长期以来,园林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重视,这种观念惯性成为改革的一大阻力。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制约改革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校在园林专业方面的投入有限,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园林教育对多元化、实践性教学的需求。再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在跨学科知识整合、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此外,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也是一大因素。当前,园林专业教育过于依赖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不能激发学生创新和实践的动力。最后,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的不足也影响了改革的深入。缺乏明确的行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引领指导,使得园林专业教育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步履维艰,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上所述,园林专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行业需求变化、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不足等方面。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在改革中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应对。

6.2.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建议

面对园林专业教育改革中的诸多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建议,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应对挑战的关键。园林专业重在实践,因此,必须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园林设计、施工和维护中去,从而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其次,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随着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层出不穷。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引入课堂,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需求一致。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如结合生态学、建筑学、艺术学等多领域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此外,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教师培训、激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园林专业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最后,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确保改革成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着重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学生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园林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未来,园林专业教育将深度融合GIS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重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数字化技术,不仅提升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规划与体验园林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贯穿园林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教育内容将更加注重生态恢复、节能减排、雨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探索低碳、环保的园林设计模式,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国际化视野也是园林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园林专业教育需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的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项目实践,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基金项目

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校重点专业项目“风景园林”资助,编号:SXSZY202412;浙江树人学院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编号:2025XZ003。

参考文献

[1] 陈娟, 曾昭君. 秘密花园: 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 现代园艺, 2021, 44(1): 175-177.
[2] 王燕燕. 基于专业素养的风景园林基础课程教学思考[J]. 城市建筑, 2021, 18(19): 23-26.
[3] 林广思, 蒋林桔. 中国风景园林专科专业设置沿革、现状与分析[J]. 中国园林, 2023, 39(12): 127-131.
[4] 徐东, 何建清, 黄秋月, 等.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园林废弃物堆肥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24): 230-239+244.
[5] 杨扬, 李志刚, 王同文, 等. VR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23, 46(17): 178-179+182.
[6] 刘磊, 王秋艳, 胡陈湘. VR背景下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一流课程建设路径[J]. 现代园艺, 2023, 46(20): 198-200.
[7] 孟欣慧, 李秀伟, 宋君柳, 等. 任务驱动法在《园林效果图绘制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 菏泽学院学报, 2019, 41(5): 125-129.
[8] 陈伟琴. 谈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9): 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