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urundi’s Higher Education Stage
DOI: 10.12677/ae.2024.14122338, PDF, HTML, XML,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殷 鑫: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京;朱丽娜:天津乐百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关键词: 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职业教育中的中文教育社会各界中文教育Burundi Chines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Society
摘要: 本文从师资、教学点及学生规模、开设课程、使用教材、奖学金授予情况及归国留学生去向等方面,介绍了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职业教育中的中文教育、社会各界中文教育推广的基本情况。并对布隆迪现阶段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urundi’s higher education stage, as well a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societ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faculty, distribution of the teaching sites and the scale of students,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s, scholarship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returned student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urundi.
文章引用:殷鑫, 朱丽娜. 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J]. 教育进展, 2024, 14(12): 773-78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22338

1. 布隆迪及其中文教育简况

布隆迪全名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简称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到2020年,布隆迪人口约为1190万,由胡图、图西和特瓦三个民族组成1。布隆迪语言环境复杂。其官方语言为基隆迪语和法语,部分居民讲斯瓦西里语,受教育程度高的国民会说英语。除上述几种语言外,中文、德语、阿拉伯语和俄语教育在布隆迪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1]

布隆迪与中国在1971年恢复外交关系。此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布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成为南南合作典范。2”中布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中国援布医疗队、水电站项目、农业示范中心项目等援布项目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在布中资机构、企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等因素,促进了中文教育在布隆迪的发展。2011年,中国渤海大学与布隆迪唯一一所公立大学——布隆迪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但目前在布隆迪,中文教育仍然属于兴趣课以及选修课一类,并未真正地进入布隆迪教育体系。

除此之外,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尝试在多个校区、不同领域开展职业教育,包括大王子医院、基特佳医专、基特佳医院、军事情报学校等,对本土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与布隆迪武术协会合作开展中国功夫教育。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在学校以外也积极推广汉语,与大王子医院、BETV电视台、国家电视台等合作进行汉语推广。

2. 布隆迪高等教育

2.1. 布隆迪高等教育现状

1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公众号。

2央视新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573901782110139&wfr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共有49所高等教育院校。布隆迪高等学校的录取,由高中阶段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按比例折合后相加的最终分数来决定。高中阶段开始成绩所占比例为30%,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为70%。一般来说,考生的成绩如果是该年度所有考生中的前50%,那么该生就可以顺利升入大学,接受进一步的高等教育。50%这一标准也会根据该年度所有考生的人数、分数有所调整。相对私立高校来说,公立高校严格按照这一分数制度来录取新生。而分数较低的学生,在家庭经济能够承担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或私立高校继续学习。2019年5月1日的数据显示,布隆迪的公立学校共有14,260名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数量为36,855名。在高等教育院校中,除了传统的短期和长期课程外,还引入了BMD体系(学士3年、硕士2年、博士3年)。

从2011年至2020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呈现出上升趋势。然而,受布隆迪初中等教育质量水平、学生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很多学生在初高中毕业后便会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这一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被视为“精英教育”。

2.2. 研究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发展情况的社会必要性

2.2.1. 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鉴于布隆迪受殖民时期遗留的欧洲中世纪教育传统及法语国家文化的影响,其高等教育体系亦呈现出独特的文化交融特征。深入探讨布隆迪高等教育领域内中文教育的现状,旨在丰富和推动该国教育体系的多元化与国际化进程,增强当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知,进而为巩固与深化中布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2.2. 促进中国援非项目的实施

中国在布隆迪广泛实施了包括水电站建设、公路网拓展、机场建设以及医疗队在内的多项援助项目,这些援非项目组所聘用的翻译,很多都是从中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他们会讲汉语,又熟悉中国人的做事流程,对中国援非项目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这些人才大多都接受过布隆迪的高等教育,因此对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将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中文教育与援非项目的深度融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长期惠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2.2.3. 促进当地就业

布隆迪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及普及专业知识,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为国家发展注入活力。中交一公局、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及中国饮料制造厂等企业和工厂在布隆迪的设立与运营,对于掌握中文技能的本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鉴于高等教育毕业生在布隆迪社会中的精英地位,深入研究高等教育阶段的中文教育策略与实践,对于提升当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3. 研究布隆迪中文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

3.1. 政治因素

1971年中布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自1971年中布恢复建交以来,中布关系稳步发展。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布两国外交关系不断深化,在经贸、教育、信息与通讯技术及社交领域的双边、多边合作中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为中文教育在布隆迪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3.2. 经济因素

布隆迪为农牧业国家,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经济基础很差。经济因素导致了布隆迪的教育发展同样滞后,这也对中文教育的推广造成了很大困难。但在布方表示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及中非合作论坛的影响下,在布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也在逐步增加。中国企业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中文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孔院优秀学生在中国企业找到了工作,促进了就业,也带动了更多布隆迪人学习汉语。

3.3. 政府对中文教育的态度

在中布高层的支持下,2011年6月布隆迪大学和渤海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2012年5月正式开班上课。2012年7月举行揭牌仪式。揭牌当天,中国文化部部长、布隆迪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部长、中国驻布隆迪大使等相关人员都出席了揭牌仪式,后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吉特佳教学点的揭牌仪式也有布隆迪副总统以及教育部长出席。可见中布双方高层高 度重视中文在布隆迪的发展。

3.4. 研究现状

随着孔子学院在布隆迪的建立,以布隆迪汉语教育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多。这些论文从学习者学习动机、教材、教学法、教学模式、文化教学以及汉语考试推广等多个方面,对布隆迪的中文教育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近年来随着布隆迪中文教育的推广,对在布隆迪高校建立中文专业、布隆迪语言政策等宏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为研究布隆迪中文教育发展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

4.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高等阶段中文教育及职业教育、社会各界中文教育情况

4.1.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师资情况介绍

按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管理模式,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配有一位中方院长和一位外方院长。自2012年以来,布大孔院先后共有四位中方院长,均由渤海大学派出。2012年,布大孔院只有3位志愿者教师,无公派教师;2013年,布大孔院有了第一位公派教师,形成了院长、公派教师、志愿者教师的师资队伍体系。此后,公派教师、志愿者教师人数不断增加,人数最多时达26人。这些老师基本上都由渤海大学派出,除了少数几位老师是法语专业、英语专业和功夫专业外,绝大部分毕业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8年开始有本土教师加入,最多时共有6位本土教师,目前布大孔院共有2位在职本土教师。截止到2023年7月,语合中心总部共向布隆迪派遣中方院长4人,公派教师22人,志愿者73人,支持孔子学院聘用本土教师4人,专职本土教师2人。

4.2.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学生规模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是布隆迪唯一的中文教学机构。2012年成立初期,第一批汉语学生有400人左右,分为8个班授课,这些学生均来自于布隆迪大学[2]

据第十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交流材料记载,2017年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员总人数达7016人。2018年大学部学分课注册学员1514人,非学分班新增人数270人。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下课转为线上课以来,共开设27个线上汉语班,分为6门课,分别是HSK1-5级以及一门口语课。该年度大学部学分课注册学员1641人,非学分课学员新增405人。2021年共开设有22个汉语线上班,含5门课,分别是HSK1-5级,该年度大学部学分课1760人,非学分课学员新增260人。大学部新增学员共计2020人。到2021年底,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员人数突破11000人次3。2022年5月,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决定全面恢复线下课,大学部学分课学员新增学员898人,大学部非学分课学员新增约330人,2022年,大学部新增学员共计1228人。2023年上半年,大学部学分课新增130人,大学部非学分课学员新增270人,上半年大学部共计新增400人。

4.3. 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的中文教育情况

4.3.1. 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现有教学点规模

3数据来自笔者在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任教学管理负责人时的教学情况统计。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共设有12个大学教学点,分别是:布隆迪大学穆汤嘎校区(Campus Mutanga of Burundi University)、布隆迪大学克里里校区(Campus Kiriri of Burundi University)、布隆迪大学IPA校区(Campus IPA of Burundi University)、布隆迪大学克曼格校区(Campus Kamange of Burundi University)、师范大学(Burundi Normal University)、基特佳科技大学(Polytechnique Universite)、国际赤道大学(International equator University)、大王子医院(Prince regent Hospital)、马丁路德金大学(Martin Luther King University)、布隆迪大学农学院(Faculty of Agronomy of the University of Burundi)、基特佳医专(Medical school of Gitega)和基特佳医院(Gitega Hospital)。其中马丁路德金大学是私立大学,大王子医院、基特佳医院为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与当地医院合作项目,其他教学点均为公立大学。布隆迪大学农学院、基特佳医专和基特佳医院3个教学点位于基特佳,其余教学点均位于布琼布拉。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Mutanga校区教学点是孔院本部所在校区,也是孔院的主要生源地。2020年新冠疫情在布隆迪爆发,布大孔院大部分课程转为线上,教学规模 有所缩小。2022年5月开始恢复线下教学,目前的大学中文课主要集中在Mutanga、Kiriri和布隆迪师范大学三处。

4.3.2. 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开设课程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大学部的中文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兴趣班(非学分课),一类是学分课。

2012年孔院创立初期只设有兴趣班,孔院教师进入各个校区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和招生宣传活动是主要招生方式。此后随着学分课的开展,学分课学生在学分课结束后转入兴趣班继续学习成为另一主要招生途径。近年来随着汉语教学在布隆迪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要学习汉语,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招生的方法逐渐被舍弃。因此目前布大孔院招生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学分课转入;二是在各个校区张贴孔院开课通知,学生到孔院秘书处自主报名。

2016年,汉语正式进入布隆迪大学学分课体系。截至2021年,在布隆迪大学共有9个院系开设有汉语学分课,分别是法学院、经济学院、科学院、农学院、文学院、工程学院、应用教育学院、计算机系和商学院。此外,有一所私立大学马丁路德金大学也开设有汉语学分课。汉语学分课所用教材为《HSK标准教材》,课程安排较为集中,共32课时,授课内容为教材前八课。布大孔院所有教师均参与汉语学分课教学及后期考务工作。

4.3.3. 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使用教材

布大孔院大学部所用教材较单一。2012年到2016年期间为《长城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和《HSK标准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年开始逐渐以《HSK标准教程》为主,并根据教学需要辅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教材。从2017年开始,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拟计划研发本土基隆迪语大学部教材三册。截至2017年底,项目研发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教材章节范例已经完结。后受疫情影响,本土教材开发工作暂置,2022年重新开启本土教材开发工作。同年,在中方院长的主持下,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开始编写适用于当地学生的学分课教材。

4.3.4. 布隆迪高等教育阶段中文教育学员奖学金生情况及归国留学生去向

获得奖学金赴华学习、回国后到中国企业工作,是大部分布大孔院大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动机。截至2023年,布大孔院共授予奖学金135人,其中除13个本科奖学金生为布隆迪高中生外,其余122人均为大学生,包括一学期奖学金生13人,一学年奖学金生96人,硕士奖学金生13人。

笔者对56位归国留学生进行了工作情况调查。其中,有6位硕士毕业生曾通过语合中心的选拔,作为本土教师/本土专职教师就职于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有39人目前在驻非中国公司、企业从事翻译工作。由于布隆迪工资水平较低,因此留在布隆迪的留学生相对较少,更多学生选择去周边国家工作,这39名翻译在周边国家的分布情况为:刚果金13,肯尼亚9人,布隆迪5人,几内亚4人,科特迪瓦3人,卢旺达2人,肯尼亚1人,加蓬1人,象牙海岸1人。

4.4. 布隆迪职业教育中的中文教育情况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尝试在多个校区、不同领域开展职业教育,包括大王子医院、基特佳医专、基特佳医院、军事情报学校等,对本土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与布隆迪武术协会合作开展中国功夫教育。

4.4.1. 与医学、农业、科技相结合的中文教育情况

2017年开始,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尝试发展职业汉语教育,初期主要与医学、农业和科技相结合。2017年在基特佳医专率先开始了医学汉语课,是布大孔院汉语职业教育的开端。同年6月在布隆迪大学农学院开设了农业汉语课,7月在布隆迪大学kiriri校区开始了科技汉语课,三门职业汉语课注册学员达223人[3]

4.4.2. 军事情报学校的中文教育情况

2018年10月,布隆迪参谋部下设的军事情报学校举办汉语班开班仪式。这是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在军事情报学校开设的第一期汉语班,也是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职业教育的新探索。此次汉语班培训为期半年,每周10课时,其中6课时为初级汉语综合课,2课时为初级汉语听说课,2课时为中国文化体验课。所用教材为《发展汉语》系列教材,孔子学院共派出三位老师分别负责综合课、听说课和文化课的教学。2019年12月,该情报学校继续与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开始了第二期汉语培训班,所设课程与第一期相同。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第三期军事情报学校汉语培训班暂停开班。2023年4月,军事情报学校汉语班恢复。

4.4.3. 本土教师职业培训情况

2017年6月,布大孔院启动了首届本土教师培训。首次本土教师培训持续了近3个月,共有51名赴华归国留学生参与了此次培训4。2020年、2021年分别举行了两期短期本土教师培训。2020年主要对3位归国留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学分课的教学实践与宣传活动,以更好地发挥疫情期间本土教师在学分课授课中的主导作用;第三期本土教师培训开始于2021年7月,主要培训对象是四位硕士归国留学生,培训内容涉及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汉语不同课型的教学、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化教学等方面。

4.5. 社会各界中文教育推广情况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在学校以外也积极推广汉语,与大王子医院、BETV电视台、国家电视台等合作进行汉语推广。

4.5.1. 大王子医院

2018年,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与大王子医院合作,为该院的医生、护士等员工讲授汉语。开课初期有10名学员。1986年,中布两国政府签订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布隆迪工作的议定书,中国政府每年向布派出一支医疗队。大王子医院是中国援布隆迪医疗队的医生们在布琼布拉的工作地点,汉语课的开展满足了该院员工学习汉语的需要和愿望。目前大王子医院培训班已暂停运营。

4.5.2. BETV电视台与布隆迪国家电视台

2020年10月,在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的支持下,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与布隆迪文化电视台BETV开始合作,由布大孔院教师录制的《居家跟我学》中文教学节目在BETV正式开播。录制了约十期节目后,受疫情影响该节目停播。2021年11月,布大孔院与布隆迪BETV电视台和布隆迪国家电视台重新签署中文节目合作协议,由孔院所有教师参与录制的节目在两个电视台开播。第二期调整了节目录制方案,所有孔院教师都加入到了节目的录制当中。每一期至少保证有一名本土教师和一名中国老师出境,且视频内容不再局限于汉语教学,而是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确定一个相关的中国文化主题,将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布大孔院电视台教学节目的新探索。

4.5.3. 归国留学生

4新华非洲公众号推文《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启动首届本土汉语教师培训》:https://mp.weixin.qq.com/s/BJq2DDjDzZkDbWL_xrfutA

截至2021年,布大孔院共推荐124名奖学金生。这些奖学金生留学归来后,大部分作为翻译涌入了非洲的各个中国企业、单位。进入社会后,复杂的中文环境和涉及广泛的工作内容,使这些学生们感受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考虑到学生们的需求,布大孔院于2022年1月开启了对归国留学生的再教育。初期共有20名学生报名,他们分散于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刚果金、马里、几内亚等非洲国家,该班采取线上授课的形式,教材选用《HSK标准教程》。

5.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高等阶段中文教育及职业教育、社会各界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存在问题及建议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师资体系、学生管理系统,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困难,不断思考,解决问题,使布隆迪的中文教育得到可持续的长足发展。

5.1.1. 中方教师流动性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派出的志愿者教师是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师资队伍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志愿者教师一年一轮换的管理制度,使得布大孔院中方教师流行性较大,这也是世界各地孔院存在的普遍现象。针对此问题,孔院管理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新任志愿者到岗培训制度,使新任志愿者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减少工作交接对学生及孔院运转的影响;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志愿者教师两年志愿者期满后转为公派教师,继续在当地任教。

5.1.2. 本土教师专业性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本土教师都是在中国获得了硕士学位的归国留学生,也通过了语合中心的本土教师选拔。但在实际的孔院工作中,尤其是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发音不准、对语法的解释过于教条化甚至错误解释等问题。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孔院管理者进行本土教师选拔时,要严格限定其专业。孔院教务管理者在排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本土教师的优缺点,根据课程的重要性、课程特点安排教师授课,扬长避短地发挥本土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定期对本土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培训,使本土教师培训常态化,帮助其提高专业素养。抓住语合中心在中文教学本土化方面的有利政策,推动本土教师获得更高资质。

5.1.3. 中文教学与文化活动的冲突

孔子学院的任务,一是推广汉语,二是传播中国文化,两个任务互相交叉彼此推进,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在吸引学生学习中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过多的文化活动也使得中文教学与文化活动的冲突日益明显。“如何传播中国文化”以及“传播什么样的中国文化”,需要在开展任务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刘珣先生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指出,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专门性文化知识,是国际中文教学中与中文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内容。而其中,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4]。笔者认为,孔院工作中,一些必要的、重要的文化活动要集中精力办成精品,如大中学生汉语比赛、孔院日以及春节,中国的其他重要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一些小型比赛如书法、朗诵等,可在每年的固定时间小规模举行。从而形成一个以年为单位、有体系的文化活动系统。

6. 结语

在深入探讨了布隆迪高等阶段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后,我们不难发现,布隆迪中文教育虽发展势头较好,但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未来转型与升级势在必行。通过坚持需求导向,不仅能够精准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中文人才的需求,还能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使中文教育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桥梁。同时,守正创新是布隆迪中文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既要坚守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与传统优势,又要勇于探索符合布隆迪国情和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现代化与本土化融合。此外,加强多方合作,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及国际组织等多维度合作网络,将为布隆迪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推动中文教育在布隆迪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

总之,布隆迪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需紧扣时代脉搏,以需求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布隆迪乃至非洲地区的语言文化多样性和国际交流合作增添新的亮色。

基金项目

本项目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17ZDA306)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班超, 殷鑫. 布隆迪语言教育政策历史演变[J]. 非洲大湖区发展研究报告, 2023(1): 256-266.
[2] 班超. 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分课程运行现状考察与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锦州: 渤海大学, 2019.
[3] 赵敏. 跨文化视野下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关系调查与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锦州: 渤海大学, 2019.
[4]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131.